《谏太宗十思疏》课件31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PPT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1 页
  • 大小 480.592 K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31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31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31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8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谏太宗十思疏》课件31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共(31)页,480.59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1bae28f0997bc97f705f79e2a0c54c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魏徵,字玄成,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

。以直言敢谏著称,史称“诤臣”。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yào]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

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

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疏进谏,连进四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些奏疏置于案头,奉

为座右铭。检查自主学习情况木之长()浚其泉源()戒奢以俭()塞源()殷忧()载舟覆舟()虑壅蔽()黜恶()谬赏()宏兹九德()chángjùnshēsèyīnzàiyōngchùmiùzī居安思危——在平安稳定的时候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灾难。指时

时要提高警惕,预防祸患。戒奢以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鲜克有终——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垂拱而治——轻而易举就能把天下治理好。无为而治——君主无所作为,天下也能安定太平。载舟覆舟——比喻民心向背的重要

性。是指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长治久安——形容国家、社会长期安定、太平。竭诚待下——尽心尽意地对待臣民部属。谏太宗十思疏为何思思什么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思些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自读课

文1段1.参注释翻译文段2.勾划特殊词句3.本段中提出了什么观点,怎样论证的?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补充注释】求:要求;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根本

:植物的根。我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树根稳固;想要使河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自己的恩德道义。赏析:用排比和比喻,从正面说明“积德义”的重要性----十思的出发点。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补充注释】而:前三个表转折,却,第四个表递进;况:何况。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愚昧无知,也知道这不可能,更何况对于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赏析:继续比喻论证,

连用四个“不”,后一个否定前三个,“不可”既是自己的判断,也是代人君作出的判断,使人君不能有别的观点选择,称人君“明哲”,既体现尊重,也促其乐于从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注释】

以:第一个是介词,用;第二个连同后面的“而”,均为转折连词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危险,用节俭戒除奢侈,这就如砍伐树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堵塞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赏析: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

喻,亮出观点: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小结:运用比喻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说明人君要得到国安,必须厚积德义。思考题:1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答:比喻论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作者认为人君怎

样才能治理好国家?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求木长固根本欲流远浚泉源源不深望流远根不固求木长思国安积德义德不厚思国安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伐根求木茂塞源欲流长类比反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求木长固根本欲流远浚源泉伐根求木茂塞源欲流长人君当重居大不念安危奢俭德不

厚思国安臣知不可而况明哲亦思国安积义源不深望流远根不固求木长自读课文2段1.参注释翻译文段2.勾划特殊词句3.本段中提出了什么观点,怎样论证的?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

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注释】盖:前一个大概,后一个因为;既:已经,┅┅以后;以:表修饰连词所有帝王,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人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难吗?因为处在深重忧虑中,必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得志以后,就放纵情欲

看不起别人。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注释】虽:即使;而:转折连词;貌:表面上,名词作状语。竭尽诚意就能使吴越这样的敌对国结为一体,看不起别人就会使亲骨肉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用声威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

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顺而心里并不服。赏析:以设问引出论述,用“殷忧”和“得志”下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民

众的力量(民心向背);百姓就像水一样,既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戒慎的。赏析:这是对段首“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总结性回答。在前文分析了“竭诚以待下”和“纵情以傲物”的不同结果后,在此警告“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提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告诫。说

明人心向背的重要,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切中要害,无怪乎唐太宗读后,常用“载舟覆舟”的比喻来告诫太子,并以此作为临终遗训。思考题:1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2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取易守难殷忧竭诚得志傲物善始繁克终寡吴越一体载舟覆舟骨肉行路深慎分析历史道理论证自读课文3段1.参注释翻译文段2.勾划特殊词句3

.作者从哪些方面提出了“十思”,他认为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注释】诚:如果真的;自戒:戒自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怎

么可以忽视呢?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做到看见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之所以大是能居于百川之下;以盘游为乐,就要想到古人说的“

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担心耳目被堵塞遮蔽时,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害怕听信谗言邪说时,就想

到要端正自身来斥退奸恶小人;恩惠施加于人时,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惩罚施加于人时,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

以养松乔之寿。总括这十思,能扩大九德之修养,选拔能人并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并采纳它,那么智慧者会施展全部的智谋,勇敢者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者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者就会报效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可以尽享出巡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松、乔

两位神仙那样长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皇上)谈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教化,为什么一定要使自己劳神费思,代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

己灵敏的耳朵,明亮的眼睛,毁坏无为而治的方针呢?1、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见欲知足自戒将作知止安人念危谦冲自牧惧溢江海下川乐游三驱为度忧怠慎始敬终虑蔽虚心纳下惧邪正身黜恶恩加因喜谬赏罚及以怒滥刑智尽谋勇竭力仁播惠信效忠文武用垂拱治何劳苦代百司生

活方面:戒贪心奢侈(俭);待人方面:戒骄傲自满(谦);处事方面:戒好逸无度(慎);用人方面:戒受蒙蔽利用(正)执法方面:赏罚公正,不凭个人喜怒(明)。2、“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居安思危、正己安人,积其德义,以达到“治平天下”的目的。3、“十思”的意义是什么?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可以

达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1、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何在?总结:喻证法——把积德安国这个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长、浚源欲远这种生活常识进行比喻,使论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易懂;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强烈、鲜明的

对比使劝谏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必积德义的道理。2、《谏太宗十思疏》课文思路梳理:这篇谏文主旨明确,论证思路缜密,环环相扣。文章论说的中心是:“”。文章先从“”“”“”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说起;接着从它的反面“”会导致丧失民心、危及社稷来间接阐述论点;道理既明,然后据此提出

“”,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进一步具体化,用以说明“积其德义”的落实方法和实践办法;同时指明长期保住人心归向,便会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纵情傲物十思写作特点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写。这篇奏疏虽然也用了许多

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这样,说理更加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

本疏源",再从反面阐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反复论述,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文章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比喻作为一种推理手段,起到了生动、直观的效果;全文的论述多用排比句式,

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