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共(12)页,235.06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1b14a3a4e4895d7c6916e0c6f24de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年12月高一大联考化学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不符合的是A.过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B.做心电图时,要在仪器与皮肤接触部位擦拭一种电解质溶液,可选用酒精来进行擦拭C.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D.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答案】B
【解析】【详解】A.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均能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作供氧剂,物质与其用途符合,A不符合题意;B.做心电图时,要在仪器与皮肤接触部位擦拭一种电解质溶液是为了增强导电性,而酒精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则不能选用酒精来进行擦拭,物质与其用途不符合,B符合
题意;C.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物质与其用途符合,C不符合题意;D.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物质与其用途符合,D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的溶液中含有个分子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钠性质的探究实验用到了D
.属于混合物【答案】C【解析】【详解】A.氯化钾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没有分子,A错误;B.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金属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C.钠性质的探究实验,可切一块钠放到坩埚中加热,钠熔化并发出黄色火焰,可将钠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钠熔化、生成气体
并在水面上游动,发出嘶嘶声,这些实验都需要用到护目镜,C正确;D.带有结晶水的盐属于纯净物,如是纯净物,纯净物有化学式,D错误;故选C。3.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A.钙离
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共存,A错误;B.酸性溶液中,氢离子可以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不能共存,B错误;C.酸性条件下,、、、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共存,C正确;D.含三价铁离子的溶液为黄色,另外,酸性条件下高锰酸根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不能共存,D错误;故选C。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的摩尔质量是40B.等质量的和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C.溶液与溶液中所含的的物质的量相等D.和中均含有【答案】B【解析】【详解】A.的摩尔质量是40g/mol,A错误;B.和的最简式均为O,等质量的和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B正确;C.溶
液的体积未知,无法比较的物质的量,C错误;D.碳酸氢钠中不含碳酸根,D错误;故选B。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纯碱与醋酸反应:B.使氯水褪色:C.用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D.少
量溶液和溶液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CH3COOH为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离子方程式应写为2CH3COOH+=2CH3COO-+H2O+CO2↑,A错误;B.氯水中通入后生成盐酸和硫酸,离子方程式:,B错误
;C.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本身被还原为水,该离子反应为2H++2I-+H2O2=2H2O+I2,C错误;D.根据“以少定多”的原则少量溶液和溶液反应:,D正确;故选D。6.已知:可由与过量的溶液反应生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盐中至少含有三种元素B.三元
酸C.属于酸式盐D.是一种酸,属于电解质【答案】D【解析】【详解】A.盐中可能含有两种元素,如,A错误;B.可由与过量的溶液反应生成,说明只能电离出一个H+,则为一元酸,B错误;C.结合B的分析可知,为一元酸,则属于正盐,C错误;D.
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则是一种酸,属于电解质,D正确;故选D。7.中含有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A.B.C.D.【答案】B【解析】【详解】一个硫酸钾中含有4个氧原子,amol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amol,个数为4amol×NA=b,则NA=;故
选B。8.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时,的体积约为B.常温常压下,含有的分子数为C.25℃、,中含有的原子数为D.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答案】C【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为、,即0℃时不一定为标准状况下,则此时1molCO的体积不一定约为22.4L,A错误;B.常
温常压下的,则含有的分子数不是0.5NA,B错误;C.25℃、,中含有原子数为,即,C正确;D.标准状况下,水属于非气态物质,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则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不是NA,D错误;故选C。9.在标准状况下,将气体(相对分子质量36.5)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
为,则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A.B.C.D.【答案】C【解析】【详解】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液的总质量为m(A)+m(水)=1mol×36.5g/mol+500mL×1g/mL=536.5g,溶液的体积为V=
,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故选C。10.从物质的量浓度为的溶液中取出溶液,下列关于这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①的质量分数为40%②物质的量浓度为③含氧原子④含氢氧化钠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答案】D
【解析】【详解】①不能算出溶液的质量,所以不能求出溶质的质量分数,错误;②从1L1mol/LNaOH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的浓度不变,仍然是1mol/L,正确;③没有考虑水中的氧原子,错误;④从1L1mol
/LNaOH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的浓度不变,所以100mL1mol/LNaOH溶液中含NaOH0.100L×1mol/L=0.1mol,正确;故选D。11.下列图示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甲:用来除去中混有的少量,可以将溶液换成饱和食盐水B.乙:
检验样品中是否含钾元素,蓝色钴玻璃的作用是滤掉黄光C.丙: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D.丁: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除去中混有的少量,为了尽可能多的除去HCl同时又可以增加CO2的量,一般用饱和碳酸氢钠溶
液除去中混有的少量,故A错误;B.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用焰色试验可以检验样品中是否含钾元素,为了避免黄光的干扰,需要用蓝色钴玻璃滤掉黄光,故B正确;C.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稀释后再移入容量瓶,故
C错误;D.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应该先加硝酸除去碳酸根离子,再加硝酸银,若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NaCl,故D错误;故选B。1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相同状况)
,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A.甲、乙中反应方程式相同B.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答案】D【解析】【详解】若酸碱均过量时,生成的氢气的量相同,与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相矛盾,根据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或2Al+2NaOH+2H2O=2NaAlO2+3H2↑),酸碱的量相同时,碱消耗的Al多,则Al与盐酸反应时,盐酸消耗完毕,Al与碱反应时,Al消耗完毕,综上所述,答案为D。13.高铁酸钾是一
种重要的绿色净水剂,具有净水和消毒双重功能。某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方案制备高铁酸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该流程发生的反应可推测:的氧化性强于的氧化性B.高铁酸钾消毒原理是利用其强氧化性C.由制备高铁酸钾的原理,推测高
铁酸钠的溶解度大于高铁酸钾的溶解度D.生成高铁酸钠转移电子【答案】A【解析】【分析】由流程可知:在碱性条件下NaClO和硝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FeO4,加入KOH,生成溶解度更小的K2FeO4。【详解】A.在碱性条件下NaClO和硝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FeO4
,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知物质NaClO的氧化性强于Na2FeO4,A错误;B.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B正确;C.加入KOH,反应向溶解度小的方向进行,Na2FeO4与KOH反应生成K2FeO4,
说明K2FeO4溶解度更小,即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大于高铁酸钾的溶解度,C正确;D.在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2×3=6价,Cl元素化合价降低3×2=6价,生成2mol高铁酸根离子转移6mol电子,则生成1mol时,转移3m
ol电子,D正确;故选A。14.向含和的混合溶液中(已知还原性:)通入,下列各项通入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溶液中含有2mol碘离子、2mol亚铁离子、2mol溴离子;通入氯气时,氯气先与碘离
子反应,再与亚铁离子反应,以此解题。【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A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B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C错误;D.结合分析可知,,,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现有下列物质:①②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③溶
液④“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⑤⑥(1)上述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2)实验室通常将①保存在___________中(填“A”或“B”)(A:煤油、B:四氯化碳),将长期放置在
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3)日常生活中②与④不能混合使用,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向⑥的溶液中逐滴加入③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写出其中涉及的氧化
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⑥(2)①.A②.(3)(4)①.先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②.【解析】【小问1详解】Na是单质,Na既不是电解质、也
不是非电解质,洁厕灵、NaOH溶液、“84”消毒液都属于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CO2由分子构成,溶于水生成酸溶液会导电、二氧化碳自身不提供自由离子,属于非电解质;属于盐,其水溶液可以导电
,属于电解质,故上述为电解质的是⑥;【小问2详解】钠比较活泼,常温时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不与煤油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煤油可隔绝空气和水分,故实验室通常将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即保存在A中;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
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十水碳酸钠,十水碳酸钠风化得到;【小问3详解】次氯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氯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氢氧化钠可以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最后会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沉淀,故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其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硫酸亚铁可用作农药防治小麦黑穗病、制造磁性氧化铁、铁催化剂等。工业上用赤铁矿(含、及、等杂质)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赤铁矿呈现赤色的原因是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2)试剂a为___________。(3)“滤渣”的成分含有过量的,去除“滤渣”中的时,是否可以选择“试剂”:___________(填“是”或“否”)。(4)“还原”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5)已知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为得到晶体,“一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6)溶液久置后会变质,原因是___________,为了检验久置的溶液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答案】(1)(2)(3)
是(4)①.②.(5)冷却结晶(降温结晶)(6)①.易被空气氧化为②.【解析】【分析】赤铁矿含及,赤铁矿粉碎后“碱浸”除去,滤渣加稀硫酸“酸浸”得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加还原剂铁,硫酸铁还原为硫酸亚铁、铁粉置
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过滤,滤液中含有硫酸亚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小问1详解】为红棕色的,则赤铁矿呈现赤色的原因是含有;【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试剂a为;【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b为铁粉,该反应是为了制备,试剂a为,铁能与硫酸反应而铜不与硫酸反应,
则去除“滤渣”中的时,可以选择“试剂”,故答案为是;【小问4详解】酸浸液中含有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铜,加过量还原剂铁粉还原,硫酸铁还原为硫酸亚铁、铁粉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还原”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小问5详解】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为得到晶体,“一系列操
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小问6详解】Fe2+具有还原性,溶液久置后会变质,原因是易被空气氧化为;遇KSCN溶液变红,为了检验久置的溶液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17.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消
毒剂,可代替氯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对水进行消毒时,还可将水中的、等转化为和等难溶物除去,由此说明具有___________性;完全转化为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2)工业上可以通过与反应的方法制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3)为验证次氯酸光照分解的产物,分别利用氯离子传感器、传感器、氧气传感器采集数据并绘制变化图像如下,其中能表示氯水的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__(填标号)。(4)牙膏是常见的日用化学品,碳酸钙是牙膏常用的一种摩擦
剂,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需要配制的稀盐酸。①需要用量筒量取的稀盐酸___________。②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_。③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
____(填标号)。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C.未将洗涤液转移进容量瓶D.定容时水加多了用胶头滴管吸出E.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加水至刻度线【答案】(1)①氧化②.或(2)(3)A(4)①.12.5②.容量瓶③.CDE【解析】【小问1详解】ClO2气体对水进行消毒时,
可将水中的Fe2+、Mn2+等转化为Fe(OH)3和MnO2等难溶物除去,Fe、Mn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则ClO2具有氧化性;完全转化为时,氯由+4价降低到-1价,则完全转化为时,转移的电子
数为或;【小问2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化学方程式为:2KClO3+SO2=2ClO2+K2SO4;【小问3详解】次氯酸光照分解生成HCl和O2,氯水中氢离子浓度越来越大,酸性增强,溶液pH减小,故答案为:A;【小问4详解】①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50
0×10-3L×0.1mol/L=4xmol/L,解得x=0.0125L=12.5mL,故答案为:12.5mL;②配制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③A.定
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俯视到刻度线,实际值低于刻度线,体积变小,浓度偏大,故A项不符合题意;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B项不符合题意;C.未将洗涤液转移进容量瓶,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浓度偏低,故C项符合题意;D.定容时水加多了用胶头滴管吸出
,溶质减少,实验结果偏低,故D项符合题意;E.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加水至刻度线,则水加多了,浓度偏低,故E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DE。18.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试剂,可用于五金刻蚀、污水处理、催化剂等。
实验室用纯净的氯气和铁粉制备氯化铁固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氯化铁易升华,易吸水潮解。(1)装置A中连接烧瓶和分液漏斗的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装置D到E装置的导
管口径增大的目的是___________。(4)实验时应该先点燃装置___________处的酒精灯(填“A”或“D”),理由是___________。(5)装置C、F中所装试剂为浓硫酸,能否去掉装置F: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
由是___________。(6)装置G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答案】(1)平衡压强,使液体能顺利流下(2)(3)防止升华的氯化铁冷却堵塞导管(4)①.A②.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铁粉被空气中氧气氧化(5)①.不能②
.防止装置中的水蒸气进入中,使氯化铁吸水潮解(6)吸收氯气,防止空气污染(或吸收尾气)【解析】【分析】在装置A中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反应制取Cl2:,在装置B中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装置C中浓
硫酸干燥Cl2,在装置D中Fe与Cl2混合加热反应制取FeCl3,装置E收集FeCl3,装置F中盛有浓硫酸,防止FeCl3吸水潮解,装置G中NaOH溶液吸收多余Cl2,防止污染空气。【小问1详解】装置A中连接烧瓶和分液漏斗的玻璃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液体能顺利流下;【小问2详解】根据分析,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氯化铁易升华,装置D到E装置的导管口径增大的目的是:防止升华的氯化铁冷却堵塞导管;【小问4详解】在上图中需要加热的装置有A、D,为防止装置中空气与Fe在加热时发生反应,应该先点燃A装置的酒精灯,使装置充满Cl2
,排出空气,然后再点燃D装置的酒精灯,可见应该先点燃A处酒精灯,原因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铁粉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小问5详解】装置C、F中所装试剂为浓硫酸,C处浓硫酸作用是干燥Cl2,F处浓硫酸是防止G装置中的水蒸气进入E中,避免氯化铁吸水潮
解,所以不能去掉装置F处的浓硫酸;【小问6详解】装置G中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空气污染(或吸收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