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713.500 KB
  • 2024-09-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2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共(25)页,713.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19eccc4b0f8d63efad81caef7b470a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1.蓝细菌(蓝藻)与菠菜在细胞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蓝细菌没有()A.细胞壁B.细胞膜C.核糖体D.核膜【答案】D【解析】【分析】蓝细菌为原核生物,菠菜为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本质的

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详解】A、蓝细菌与菠菜细胞都含有细胞壁,A错误;B、蓝细菌与菠菜细胞都含有细胞膜,B错误;C、蓝细菌与菠菜细胞都含有核糖体,C错误;D、蓝细菌为原核生物,菠菜为真核生物,与菠菜相比蓝细菌在细胞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没有

核膜,D正确。故选D。2.性激素、胃蛋白酶、纤维素和DNA中都含有的元素是()A.C、H、OB.C、H、O、NC.C、H、O、N、PD.C、H、O、N、P、S【答案】A【解析】【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

、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种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详解】性激素为固醇类,组成元素有C、H、O;胃蛋白酶为蛋白质,

组成元素有C、H、O、N;纤维素为糖类,组成元素有C、H、O;DNA组成元素为C、H、O、N、P,故它们都含有的元素是C、H、O。A正确,BCD错误。故选A。3.如图表示二肽分子的结构,①②③④中含有肽键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分

析】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和二肽的结构,属于识记范围。【详解】①是侧链基团(R基),②是氨基,④是羧基,③是肽键—CO—NH—,故选C。4.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的主要承担者C.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由单体

连接成的多聚体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有所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

A。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再盘曲折叠形成

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详解】A、DNA是大多数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A错误;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的主要承担者,B正确;C、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单位分别为葡萄糖、

氨基酸、核苷酸,故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C正确;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为A、U、G、C,DNA的碱基组成为A、T、G、C,D正确。故选A。5.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DNA

,且其中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B.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动物细胞都有线粒体C.两者都含有磷脂、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两者都有外膜和内膜,但二者扩大内膜面积的方式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由双层膜、类囊体

和基质三部分构成。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色素和酶。许多类囊体叠合而成基粒。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是进行有氧呼吸和

形成ATP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详解】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少量DNA,且其中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A正确;B、

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故没有叶绿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B错误;C、两者的膜结构上含有磷脂、且含有多种酶参与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叶绿体中还含有光合色素,C正确;D、两者都有外膜和内膜,叶绿体通过类囊体的堆叠增加膜面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

折叠增加膜面积,D正确。故选B。6.下列最容易表达出细胞的全能性的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葡萄枝韧皮部细胞C.兔的肝脏细胞D.鼠的神经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一般分化程度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低。受精卵的全能性>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的全能性。【详解】由于人的口腔上

皮细胞、兔的肝脏细胞和鼠的神经细胞都是动物细胞,而葡萄枝韧皮部细胞为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比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高,容易表达出全能性。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7.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A.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B.②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是不对称的C.③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D.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有关而与③无关【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

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②是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详解】A、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与细胞识别有关,A正确;B、②是

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有的蛋白质镶在表面、有的蛋白质嵌入磷脂双分层中、有的蛋白质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C、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正确;D、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载体蛋白有关,物质通过膜结构也与磷脂分子的

作用分不开,故也与③有关,D错误。故选D。8.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不能通过④进入细胞质B.①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能被酸性染料染色C.②位于细胞核的中央,是细胞核功能的控制中心D.

③由四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③和细胞膜的通透性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细胞核结构,①表示染色质,②表示核仁,③表示核膜,④表示核孔复合体。【详解】A、④为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防止①染色质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A正确;B、①为染色质,是遗传

物质的载体,能被碱性染料染色,B错误;C、②为核仁,位于细胞核的中央,与核糖体和某种RNA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C错误;D、③为核膜,由两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与细胞膜组成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同

,故通透性也不相同,D错误;故选A。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活细胞产生酶,可在细胞外起作用C.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D.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效率【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

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专一性(酶可以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特性。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A、大多数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而少数

酶是RNA,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B正确;C、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C错误;D、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反应物供能,D错误。故选B

。10.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浸润临时装片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表示细胞壁B.②的颜色比实验初始时深C.②的体积比实验初始时大D.③处充满着蔗糖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

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据图可知,①表示细胞壁,A正确;B

、此图细胞正在进行质壁分离,②液泡的体积比实验初期小,颜色加深,B正确;C、此图细胞正在进行质壁分离,细胞失水导致②液泡的体积比实验初期小,C错误;D、表示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里面填充的是外界溶液,即蔗糖溶液,D正确。故选C。11.下

列关于ATP与ADP的说法,错误的是()A.ATP是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B.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C.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D.ATP与ADP相

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答案】B【解析】【分析】ATP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

键;水解时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生成ADP、磷酸和能量,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详解】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正确;B、ATP的A代表腺苷,B错误;C、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反应合成ATP,用于叶绿体基质

中的暗反应,所以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C正确;D、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ATP,生物体中ATP含量少,但转化速度快,D正确。故选B。1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只发生在有氧时B.有氧呼

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D.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区别与联系。无氧呼吸:C6H12O6→酶2C3H6O3(乳酸)+少

量能量;C6H12O6→酶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有氧呼吸:C6H12O6+6O2→酶6CO2+6H2O+大量能量【详解】A、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A错误;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B错误;C、植物

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D、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的ATP,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H]的生成,D错误;故选C。13.如图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因

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答案】C【解析】【分析】新鲜肝脏中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经计算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

肝脏研磨液相比,每滴氯化铁溶液中的铁离子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铁离子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酶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酶催化作用

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详解】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A错误;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底物的量等,B错误;C、1号与3号相比单一变量是催化剂的有无;1号与4号相比单一变量为酶的有无,故可分

别构成对照实验,C正确;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可以提高反应物分子的能量,进而加快反应速率,D错误。故选C。14.[H]在生物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与氧气结

合释放出大量的能量B.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可将丙酮酸还原成其他产物C.植物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可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成糖类D.绿色植物细胞中的[H]均来自其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答案】D【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

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

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详解】A、有氧呼吸

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的[H],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释放出大量的能量,A正确;B、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可将丙酮酸还原成其他产物,如乳酸,B正确;C、植物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在暗反应阶段可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成糖类,C正确;D、绿色植物细胞中的[H],既可以来自细胞呼吸,也可以来自其光

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D错误;故选D。15.下面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①中有8条染色体B.图②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C.图③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D.由图④可判断该动物一定是雄性【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有丝分裂后

期,着丝点分裂,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②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导致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③是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期,有可能是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详解】A、图①代表的是有丝分裂后期,图中有8条染色体,A正确;B、图②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导致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B正确;C、图③是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最短最粗,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

佳时期,C正确;D、图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有可能是雌性动物中的第一极体,D错误。故选D。16.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试剂及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清水,用于洋葱根尖的培养B.盐酸,用于配制

解离液C.酒精,用于洋葱根尖的漂洗D.龙胆紫,用于使染色体着色【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

(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

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

、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

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详解】A、在常温(25℃)下,将若干洋葱用清水培养3~5天,待根长至约1厘米剪去洋葱根尖2-3mm解离,A正确;BC、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质量分数为95%酒精混合液主要起解离作用,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B正确,C错误;D、染色体或染色质能被碱性

染料染成深色,一般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进行染色,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7.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

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增强B.细胞衰老只发生于生物的老年阶段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D.细胞死亡是细胞癌变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

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及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详解】A、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

速率减弱,A错误;B、细胞衰老发生在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B错误;C、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C正确;D、细胞死亡可能是细胞凋亡或坏死,D错误。故选C。18.用15N标记的1个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复

制3次,则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是()A.2条B.4条C.6条D.8条【答案】A【解析】【分析】1、当染色体未复制前,一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这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2、DNA的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

子复制n次,则:(1)DNA分子数:①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②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个。③不含亲代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2)个。(2)脱氧核苷酸链数: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目为2n+1条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为2条③新合成脱氧核苷

酸链为(2n+1-2)条。【详解】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复制3次,则共合成23=8个DNA分子,16条脱氧核苷酸链。已知母本是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原料是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则子代DNA中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链只有2条,含14N的脱氧核苷酸链为16-2=1

4条,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翻译过程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B.DNA的复制和转录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C.真核生物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指导翻译D.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

递只能用图中的虚线表示【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包括DNA自我复制、转录和翻译及RNA自我复制和逆转录。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是以m

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详解】A、翻译过程中信使RNA和转运RNA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即A-U,C-G配对,A错误;B、DNA的复制和转录也能发生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B错误;C、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翻译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

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正确;D、RNA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用图中的虚线表示,DNA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不能用图中的虚线表示,D错误。故选C。20.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第22号染色体的一部分移接到第14号染色体上造成的。这种变异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第22号染色体的一部分移接到第14号染色体上造成的,说明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因此A、B、C错误,D正确。【考点定位】染

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名师点睛】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21.下列属于相

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圆粒和绿粒B.番茄的红果和黄果C.果蝇的红眼和棒眼D.山羊的无角和弯角【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各个体间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大麦的耐旱性与非耐旱性、人的眼睛不同颜色和不同

肤色等。【详解】A、豌豆的绿粒和圆粒描述的是豌豆的颜色和形状,是两种性状,不符合“同一性状”,所以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番茄的红果和黄果描述的是番茄颜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正确;C、果蝇的红眼和棒眼描述的是果蝇眼睛的颜色和形状,是两种性状,不符

合“同一性状”,所以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山羊的无角和弯角描述的是山羊角的有无和形状,是两种性状,不符合“同一性状”,所以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B。2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1总表现显性性状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C

.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答案】D【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综上所述,A、B、C均错误,D正确。23.下列有关生物学的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选项科学研究科学方法A细胞学说归纳法B分离细胞器模型建构法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纸层析法D孟德尔分离定

律假说—演绎法A.AB.BC.CD.D【答案】B【解析】【分析】1、纸层析法:将试样点在纸条的一端,然后在密闭的槽中用适宜溶剂进行展开,当组分移动一定距离后,各组分移动距离不同,最后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2、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

2都是3:1的分离比;揭示实验现象时孟德尔提出Fl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提出假说,依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假说能解释自交实验,但是否成立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

,最终得出结论。【详解】A、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建立主要运用了归纳法,A正确;B、分离细胞器采用差速离心法,B错误;C、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采用纸层析法,即各色素随层析

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C正确;D、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是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D正确。故选B。24.将纯合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小麦进行杂交实验,F1均为高秆抗病,F1测交所得后代出现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四种表现型。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A.1:1:1:1B.3:1:3:1C.3:3:1:1D.9:3:3:1【答案

】A【解析】【分析】(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2)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中,每对性状的遗传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3)解题时,可先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将每对性状进行分析,然后运用乘法定律进行组合。(4)测

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详解】纯合高秆与矮秆小麦杂交,F1表现为高秆,则高秆为显性性状(设基因为A);纯合抗病与不抗病小麦杂交,F1表现为抗病,则抗病为显性性状(设基因为B)。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F1基因型是AaBb,F1测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

表现型为高杆抗病(AaBb)、高杆不抗病(Aabb)、矮杆抗病(aaBb)、矮杆不抗病(aabb),比例为1:1:1:1。故选A。25.下图表示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4的患病基因来自2B.3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C.4的患病基因将传给他的儿子D

.若1、2再生一个女儿,则患病概率为50%【答案】A【解析】【分析】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具有以下特征:杂合子状态时,由于正常的显性基因的作用可以掩盖致病基因的作用并不发病。伴X染色体隐性病遗传:(1)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2)

患者中男多女少;(3)女患者的父亲及儿子一定为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4)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5)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少为携带者。具体实例包括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等遗传病。【详解】A、分析遗传图谱,可假设该致病的隐性基

因为b,则可推断1号为XBY、2号为XbXb、3号为XBXb、4号为XbY,则4的患病基因来自2,A正确;B、3的基因型为XBXb,B错误;C、4号将传给他的儿子Y染色体,其患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C错误;

D、若1、2再生一个女儿,其基因型为XBXb,不患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伴X隐性遗传病的图谱分析,切入点是可以根据男性个体的表现型判断对应的基因型,再加以分析。26.下图表示果蝇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

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代表染色单体,③代表DNAB.①代表染色体,②代表DNAC.Ⅱ阶段细胞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D.Ⅳ阶段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为染色体,②为染色单体,③DNA。Ⅰ中没有染色

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

∶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代表染色体,②为染色单体,③DNA,A错误;B、根据题意和图

示分析可知①代表染色体,②为染色单体,③DNA,B错误;C、由于题干中已经提出该分裂为减数分裂,并且Ⅱ阶段DNA分子数是体细胞的二倍,因此该细胞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减一后期会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C正确;D、Ⅳ阶段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已经减半,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此时细胞中没

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C。27.下列叙述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物种D.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长期地理隔离【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

的改变,A正确;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进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生物突变是不定向的,不是由自然选择决定,B错误。C、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和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C错误。

D、新物种的形成需要产生生殖隔离,一般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但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马铃薯)、多倍体远源杂交(如甘蔗-萝卜)、多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没有经过地理隔离;D错误。故选A。【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及新物种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8.下列有关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发酵瓶内留有一定空间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B.果酒发酵产生的

酒精为醋酸菌提供碳源和氮源C.果醋制作时液面形成一层较厚的菌膜D.果醋发酵阶段酵母菌仍具有发酵能力【答案】A【解析】【分析】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

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5-18℃,一定湿度。【详解】果酒发酵时,瓶内要留有一定空间,以利于酵母菌的繁殖,A正确;醋酸的组成元素是C、H、O,不能为醋酸菌

提供氮源,B错误;用果酒制作果醋的过程中,液面会出现一层较薄的白色菌膜,C错误;果醋发酵阶段酵母菌已经失去了发酵能力,D错误。29.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B.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C.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

D.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答案】B【解析】【详解】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腐乳发酵,控制发酵的温度主要有利于毛霉等微生物的生长和腐乳发酵,A错误;香辛料和料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具有防腐作用,B正确;毛霉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蛋白酶和脂

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C错误;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是毛霉产生的,毛霉属于真菌,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腐乳制作的原理和具体操作过程。30.下图是实验室使用某种接种方法在培养基上培养某种微生物的结果,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最可能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的B.在操作时,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时需要将平板倒置D.该接种方法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答案】A【解析】培养基上微生物的分布有疏有密,应为划线培养法接种,该接种方法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A项错误,D项正确;在操作时,

为防止杂菌污染,应对培养基和接种针等进行灭菌,对操作空间、衣着和手进行消毒,B项正确;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时需要将平板倒置,防止冷凝水滴在培养基上,C项正确。【点睛】微生物培养时不同接种法的不同用途:(1)划线培养法:用于分离微生物,但不能用于微生

物的计数。(2)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第Ⅱ卷非选择题31.观察下面某细胞模式图并回答问题。(1)此图表示____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的模式图,从细胞器的角度分析,是因为此细胞具有[11]___________而没有____________。(2)若该图是可

以产生分泌蛋白的腺细胞,向该细胞内注射有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放射性同位素将在细胞器中出现,在细胞器中出现的顺序依次为[10]核糖体、[8]___________________和[3]_________________。在此

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由[9]_____________提供。(3)图中[6]核仁与细胞中________的形成有关。(4)该细胞由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生物膜系统。【答案】(1).动物(2).中心体(3).叶绿体(或液泡

)(4).内质网(5).高尔基体(6).线粒体(7).核糖体(8).13589【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1表示细胞膜,2表示细胞质,3表示高尔基体,4表示染色质,5表示核膜,6表示核仁,7表示核孔复

合体,8表示内质网,9表示线粒体,10表示核糖体,11表示中心体。【详解】(1)据图分析,该细胞不含细胞壁、叶绿体与液泡等结构,而具有中心体,故可推测该细胞为动物细胞;(2)若该图是可以产生分泌蛋白的腺细胞,向该细胞内注射有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

,具有放射性的氨基酸在核糖体中合成为多肽,再依次进入内质网、高尔基体进行加工;过程中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提供;(3)核仁与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生物膜系统由[1]细胞膜、[5]核膜以及各有膜细胞器([3]高尔基体、[8]内质网、[9]线粒体)构成生物膜系统。【点睛】本题考查细胞

中细胞核与各细胞器的形态与功能,要求学生能够辨识各个细胞器与细胞结构,并能够准确记忆与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功能协作。32.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表示暗反应过程的是______(用序号表示),其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__。(

2)图中呈现资料有一处错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③过程产生的CO2是在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答案】(1).②(2).叶绿体基质(3).叶绿素分子改为叶绿体中的色素(4).有氧呼吸第二【解析】【分析

】据图①表示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③表示有氧呼吸。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色素吸收光能、转化光能,将光能储存在[H]和ATP中。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还原氢、酶、ATP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

详解】(1)图中的②中有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所以②过程属于暗反应;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2)吸收光能的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所以图中呈现资料有一处错误为图A中不应该是“叶绿素分子”,应该改为“叶绿素分子改为

叶绿体中的色素”。(3)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点睛】解答本题学生需要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熟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据此判断出各阶段反应,然后解答具体问题。33.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

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甲图所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A和B均是此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B是________________酶。(2)乙图中,7是_______________。D

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_原则。【答案】(1).DNA分子复制(2).DNA聚合(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碱基互补配对【解析】【分析】分析甲图:图甲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A是

DNA解旋酶,B是DNA聚合酶,a、d是DNA复制的模板链,b、c是新合成的子链,由图甲可知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且是半保留复制的过程;分析乙图:图乙中1是碱基C,2是碱基A,3是碱基G,4是碱基T,5是脱氧核糖,6是磷酸,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8是碱基对,

9是氢键,10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详解】(1)甲图所示的过程是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的DNA分子的复制过程。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B是DNA聚合酶,作用的位点是磷酸二酯键。(2)乙图中,7中所含的碱基是胸腺嘧啶故是胸腺嘧啶脱氧核

苷酸。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原则,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点睛】解答本题,学生需要熟悉DNA复制的过程,熟知DNA复制时所需酶的种类及每种酶的作用位点。同时学生还要熟知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及结构特点。34

.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如下图所示,诱变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诱变1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1)由图可知,此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

_________。(2)两个新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1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自交

,则自交后代中纯合棕色、高酚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可选这样的一个纯合子作为一个亲本,再从诱变1代中选择白色低酚亲本,杂交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答案】(1).基因突变(2).棕

色、高酚(3).AaBB(4).1/2【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性状显隐性的判断,以及诱变育种等知识,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显著提高突变的频率。【详解】(1)由图可

知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此种育种方法为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运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故原理是基因突变。(2)从诱变当代棕色、高酚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棕色和白色两种性状,说明棕色为显性性状;从诱变当代白色、高酚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低

酚和高酚两种性状,说明髙酚为显性性状。根据诱变当代个体棕色、髙酚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即可判断出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3)诱变当代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诱变1代中棕色、

高酚植株基因型为1/3AABB、2/3AaBB,则自交后代中纯合棕色、高酚植株所占比例为1/3+2/3×1/4=1/2。【点睛】可以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如当某一性状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自交性状为显性性

状;两个不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子代数量足够多),则出现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35.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回答问题。(1)微

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________、水和无机盐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

生长素和______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母液保存备用。(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

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答案】(1).氮源(2).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3).细胞分裂素(4).接种环(5).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6).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7).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

苯磺隆的蛋白质(8).缺少空白对照【解析】【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①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②不同培养基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探索苯磺隆

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图甲中,首先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菌种,再采用平板划线法纯化出相应的菌种;图乙中:通过测定苯磺隆的浓度测定其降解率,据此答题。【详解】(1)培养基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水、碳源、氮源和

无机盐。该实验是为了分离出能以苯磺隆作为氮源的细菌,作为选择培养基,因此仅能够以苯磺隆作为唯一氮源,这样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2)植物的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要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的

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接种环。平板划线法的步骤: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被烧红,冷却后伸入菌液沾取一环菌液,在平板上划线,划三至五道平行线;灼烧接种环,冷却后从第一区域的划线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划线,重复在三、四、五区域划

线,注意最后一个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如果第二次划线的第一道线没有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没有接触到细菌,则会形成无菌落区。若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目的菌株被杀死,也会造成划线无菌落。(4)假设该菌株产生了某种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物质,能够分解苯磺隆。设

计实验如图所示,若加入蛋白酶溶液,使得该细菌产生的物质被分解,则其不能够分解苯磺隆。该实验的设计不合理,因为没有对照试验,所以应该设置对照试验排除其影响。【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熟知微生物培养基的一般成分,同时熟知平板划线法的操

作过程,理解主要操作步骤的要求。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1661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