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 答案.docx,共(22)页,3.601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16b5f51a2ccdb0dd89ab653f1cdb9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学期高三地理学科月考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银河系的主体直径是8万光年),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该行星拥有大气层,且
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小题。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天文学家推测该行星无法支持
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该行星上存在液态水B.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C.该行星质量体积过大D.该行星宇宙环境不稳定3.该行星存在大气层主要取决于()A.日照条件好B.日地距离适中C.适宜的质量D.拥有原
始海洋【答案】1.C2.B3.C【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水世界距地球仅40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是8万光年,因此该天体处于银河系,C正确;A、B、D错误。【2题详解】从材料可知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该行星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说明该
行星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存在液态水、存在大气层,根据材料可知该天体温度太高,有可能是距离恒星太近,获得的热量过多,导致无法支撑地球型生命,B正确;A、C、D错误。【3题详解】大气层是由于天体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有适中的引力,才会吸附外太空的气体,形成大气层,C正确,A、B、D错误。【点睛】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液态水、太阳光照稳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有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2021年9月2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
【是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深测卫星,计划在今年发射,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干尺浪。入竹万竿斜。③烟火冲天,其声如
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
范其影响的是()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答案】4.B5.B【解析】【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①为煤炭,②为风的运动,④为石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
石燃料均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太阳辐射能,①②④正确。③为火山喷发现象,其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能无关。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5题详解】太阳活动强烈时
增加户外活动,会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病率上升,A错误;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能有效防范太阳活动的不利影响,B正确;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不能减少太阳活动,也就不能减少太阳活动对网络的影响,C错误;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不能防范太阳活动产生的影响,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
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小题。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6.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
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7.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6.B7.D【解析】【6题详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因此昼长越接近12小时,所在地点就越接近赤道,也就
是纬度越低;从表中看,四地昼长与12相差由大到小为甲、乙、丁、丙,因此纬度由高到低为甲、乙、丁、丙,B正确、ACD错。故选B。【7题详解】由于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昼夜长短的变,①③正确;地球自转和地方时不同与白昼时间长短无关,②④错。故选D。【点睛】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为:赤道上全年的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风着陆场戈壁滩上,神舟十三号
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飞行18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下图为世界时区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北京比莫斯科地球自转的()A.角速度大B.线速度大C.角速度小D.线速度小9.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图中所示四城市中日期不同的是()A.
伦敦B.北京C.洛杉矶D.莫斯科10.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飞行期间()A.洛杉矶河流多处于丰水期B.莫斯科日落时间推迟C.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D.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答案】8.B9.C10.A【解析】【8题详解】北京比莫斯科纬度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B正确,D错误;地球
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处处相等,AC错误。故选B。【9题详解】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界线,为0时经线;另一条是人为界线,大致为180°经线。由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由180°经线向东到0时经线为旧的一天。由材料可知,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时间为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则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29°W。从29°W向东至0°经线再向东至180°的地区属于4月16日,从29°W向西至180°的地区属于4月15日。结合图中四城市经度可知,伦敦、北京、莫斯科同处于+月16日,洛杉矶处于4月15日;C正确,
ABD错误。【1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日期为2022年4月16日,在轨飞行183天。由此可知,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飞行的时间从2021年10月17日到2022年4月16日。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12月22日后再向北移
,D错误;莫斯科日落时间先逐日提前,12月22日后再逐日推迟,B错误;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1月初达最大,之后再变慢,C错误;洛杉矶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河流冬季处于丰水期,12、1、2月为北半球夏季
,此时洛杉矶处于丰水期,A正确。故选A。【点睛】地球自转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1.角速度处处相等,南北极点为0;2.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北纬60度地点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某学生利用假期到陕西榆林市(110°E,38.5°N)参加研
学旅游,拍摄了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此时图中路牌的影子朝向()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12.该学生拍摄照片时,当地的地方时最可能是()A.6:00B.10:20C.12:30D.18:
00【答案】11.D12.B【解析】【11题详解】根据图中路牌上环城北路标识可知,榆林大道的侧方为北方,所以路牌的影子指向西北方向。故D正确,ABC错,本题选D。【12题详解】结合上题可知,路牌的影子朝向西北方向且路牌
影子较长,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可判断时间为12点之前,排除CD,10:20影子会较长,故B正确,A错。故选B。【点睛】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动15度经度。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
(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圣劳伦斯河是北美东部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源于安大略湖,自西向东北,注入大西洋的圣劳伦斯湾。1824年以前的圣劳伦斯河是一条滩多流急、可航行里程仅1200千米的河流、尽管该河上游连
接着北美的五大湖区,但中游河段的险滩激流既不能让下游的探险者逆流而上,又不能让上游的船只顺流而下;1824年,美、加两国开始对中游“瓶颈”段进行整治和开发。下图为圣劳伦斯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的13.圣劳伦斯河()A
.含沙量较大B.有凌汛现象C.年径流量小,流速慢D.水位季节变化较大14.1824年,美、加两国对中游“瓶颈”段进行整治和开发后()A.上、下游经贸往来频繁B.科学技术进步C.旅游资源得到大力开发D.生态环
境改善15.城市多沿圣劳伦斯河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充沛B.土壤肥沃C.地质稳定D.水运便利【答案】13.B14.A15.D【解析】【13题详解】圣劳伦斯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A错误;圣劳伦斯河发源于安大略湖,以湖泊
水补给为主,水量丰富,水位的季节变化小,CD错误;圣劳伦斯河纬度较高(位于温带大能性气候区),有结冰期,且因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易发生凌汛,B正确。故选B。【14题详解】“中游河段险滩激流既不能让下游的探险者逆流而上
,又不能让上游的船只顺流而下”,说明“瓶颈”段主要表现为通航能力差。因此,中游“瓶颈”段进行整治和开发后,通航能力大为改善,方便上下游的贸易往来,对河流科学技术进步、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生态环境改善作用不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城市多沿圣劳伦斯河分布的原因是这里平坦开阔、水源充足、水运便利,D正确;与水运便利相比,降水充沛、土壤肥沃、地质稳定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C。故选D。【点睛】圣劳伦斯河属雨雪补给型,有五大湖水调节,加以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水的量丰沛而稳定。河口年平均流量为10540立方米/秒,流量年变幅仅70%左右,含沙量较小。每年12月至翌年4月河流封冻。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左下图)和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右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
物、土壤等要素构成,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A.气候类型B.地形C.降水量D.土壤17.关于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两国均大力发展重工业B.两国草地面积广阔,
都大力发展乳畜业C.旅游业是两国的经济支柱D.两国工业体系完整,工业发达【答案】16B17.D【解析】【16题详解】图上把俄罗斯分为甲乙丙三个区域,从俄罗斯各自然地理要素分布来看,气候类型的分布与自然带为东西方向延伸,与之相对应的土壤
也大体东西方向延伸,与图示不符,A、D错误;俄罗斯地形主要有四大地形区,从西向东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与甲乙丙相符,B正确,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降水量从东西部沿海向内地逐渐减少,与图示不符,C错误,故选B。【17题详解
】两国中,只有俄罗斯大力发展重工业,A错误,俄罗斯乳畜业不发达,B错误;俄罗斯的经济支柱是重工业,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是服务业,旅游业均不是两国经济支柱,C错误;俄罗斯与澳大利亚国土面积都比较辽阔,矿产资源
十分丰富,所以工矿业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发达,D正确。故选D。【点睛】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平原(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中部是高原、东部是山地,其自然资源丰富,在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重工业
,轻工业落后。2022年3月中旬,北非、欧洲多地遭遇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暴袭击。这场风暴不仅将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吹到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等大片地区,甚至波及欧洲北部的英国。西班牙、法国,甚至瑞士等地的天空变成橙色乃至血色,仿佛置身火星一般。下图为地中海周边地区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关于图示区域的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a海域有洋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B.a海域高气压强盛的季节,地中海沿岸盛行西南风C.b海域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生长边界D.b海域表层水温和盐度均高于a海域19.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尝试推测形成此次沙尘暴的动力可能是()A
.信风带B.西风带C.超强气旋D.超强冷锋20.此次沙尘暴给图示区域带来的影响可能有()①造成欧洲中南部地区航空、公路交通延误②地中海地区白天气温下降③促进地中海海洋生物生长④造成欧洲南部农作物减产⑤欧洲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答案】18.D19.C20.
A【解析】【18题详解】a海域位于北非大陆西岸(中低纬大陆西岸),受东北信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属于寒流,渔业资源丰富,A错误;a海域位于亚速尔群岛附近,高压强盛在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错误;b海域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
边界,C错误;b海域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太阳辐射强烈且受陆地高温影响,表层水温高,a海域受寒流影响,冬夏季水温均低于b海域。b海域由于蒸发旺盛、降水少,海域封闭且少陆地河流注入,成为全球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海域,D正确。故选D。【19
题详解】东北信风不可能将南部北非撒哈拉沙漠的沙尘输送到欧洲,A错误;西风带整个冬季都会控制地中海及周边地区,是长时间尺度出现的地理事物,而材料提到的沙尘暴是偶发性的、短时间尺度的地理事物,B错误。此次沙尘天气主要是由东欧地区南下冷高压与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地区的地
面气旋共同作用形成超强气旋,将地表的沙尘扬起到高空,并随大气环流到达欧洲,C正确;图示区域冷锋是自北向南运动,不可能将南部北非的沙尘输送到欧洲,D错误。故选C。【20题详解】材料:“西班牙、法国,甚至瑞士等地的天空变成橙色乃至血色,仿佛置
身火星一般”说明沙尘暴强度大,会造成大气能见度大幅下降,造成航空和公路运输延误,①正确;强沙尘暴会大幅削弱太阳辐射,造成地中海地区白天气温下降。②正确;沙尘在地中海地区部分沉降,增加海水矿物质,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给鱼类带来丰富饵料,③正确;沙尘暴是偶发的、短时间尺度的天气现象,不会造成农作物
减产,对旅游业不会造成严重影响,④⑤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红海的扩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造成的;地中海的收缩是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造成的。人们通常利用海运和空运向南极科考人员提供食物。如今科学家已经通过南极温室自己种蔬菜。南极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温度、湿度、灌溉和施肥。目前南极温室主要生产青菜等产品。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21.南极蔬菜温室采用高脚设计的原因是()①减小地面降温影响,保持室内温度②减少风阻,防飓风侵袭③减小暴雪堆积影响,增加建筑使用年限④预防融雪洪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2.目前南极温室主要生产青菜,主要是因为青菜()A.对光照要
求低B.生产成本低C.耐低温严寒D.生长周期短【答案】21.B22.D【解析】【21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飓风形成于热带地区,南极地区无飓风,故不是出于防飓风的考虑,②错误;南极地区气温低,冰雪融化少,故不需预防融雪洪水,④错误;南极地区温度低,采用高脚设计可以减小地面降温影响,保持室内温度,以提
高温室效率,①正确;南极地区风速大,若不采用高脚设计,易导致暴雪在温室周围堆积,降低建筑使用年限,采用高脚设计可防止暴风雪堆积,③正确。故选B。【22题详解】南极温室主要生产青菜是因为青菜的生长周期短(约1个月),能快速成熟,满足科考人员的需要,D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青菜对光照的要求并不
低,不耐低温严寒,而且时常需要人工打理,生产成本较高,故ABC错误。故选D。【点睛】在南极居住是非常困难的,南极的建筑要面临严寒,大风,积雪等考验,因此南极科考站多为高脚建筑,以减小地面低温对建筑物的影响,同时防止北极雪掩埋。较新的科考站,比如泰山站则采用了特殊构型抵抗大风。下图为沿南回
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山脉呈南北走向,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图示甲山脉为()A.海岸山脉B.安第斯山脉C.乞力马扎罗山脉D.落基山脉24.甲山脉的走向对该大陆产生的主要影响有()A.山脉西部发育大江大河,提供
丰富的水源B.抬升来自两侧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面积冰川C.阻挡南部地区盛行西风,山脉南段东侧形成荒漠D.地势起伏大,为乙、丙两地提供丰富的水能【答案】23.B24.C【解析】【23题详解】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南美大陆。读图可知,该大洲大陆西部是高山,大陆东部是高原,南美洲符合。南美洲有世界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B正确,ACD错误。故选B。【24题详解】安第斯山脉呈南北走向,大江大河主要发育在山脉东部,A错误;山脉北段抬升的东侧的海洋水汽,山脉南段抬升西侧的海洋水汽,B错误;阻挡南部地区盛行西风,
山脉南段东侧形成荒漠,C正确;甲山脉的走向使乙、丙两地位于山脉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很少,河流稀少,水能不足,D错误。故选C。【点睛】南美洲大陆地形可分为东西两个纵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中低纬海区大陆西岸为寒流、东岸
为暖流。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5.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都是岛国B.面积相差不大C.气候都比较湿润D.都多火山地震26.
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国工业化早,乙国工业化起步晚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C.甲传统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乙国传统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D.甲国传统工业
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较高【答案】25.D26.B【解析】【25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甲国为英国,乙国为日本,英国和日本都是四面环海的岛国,A正确,不合题意;英国的面积比日本略小,但相差不大,B正确,不合题意;
英国和日本都是四面环海的岛国,受海洋影响大,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气候温暖湿润,C正确,不合题意;英国地处亚欧板块内部,不是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少,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D错误,
符合题意。故选D。【26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甲国为英国,乙国为日本,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甲国工业化早,乙国工业化起步晚,A正确,不合题意;英国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热量不足,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以乳畜业为主,日本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主要发展水稻种植业,B错误,符合题意;英国石油等资源丰富,传统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日本资源缺乏,市场狭小,资源和市场依赖国际市场,传统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利于资源的运进和产品的输出,C正确,不合题意;英国工业化早,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
地位突出,日本目前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较高,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日本处在亚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快之间,板块俯冲活跃,地壳薄弱,岩浆易流出,地壳易破裂。板快相互积压就形成了火山,并且地面活动强烈。巴丹吉林沙漠(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年降
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两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地处我国西部千旱、半千旱地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它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
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但近年来巴丹吉林沙漠加速向南入侵,河西走廊绿洲生态问题日趋严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黑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冰雪融水B.大气降水C.湖泊水D.地下水28.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A.与周边地表水性质
相似B.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C.地下水补给水量不稳定D.水位冬夏季节变化较小29.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主要是因为()A.冬季降水多B.祁连山南北走向C.为周边提供水源D.祁连山海拔较低【答案】27.A28.D29.C【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为河西走廊河湖水补给为材料设置试题,涉
及河湖水补给的方式及特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审题及调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27题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两走
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只有40毫米,不应该是大气降水,B错误;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黑河没有分布在东南部,而且河流在湖泊的上游,也不可能是湖泊水补给,C错误;地下水补给有季
节性而且常年稳定,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又地处西北内陆,主要的补给方式应该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排除D;所以A正确;故选A。【28题详解】根据题意“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
水、河两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河两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应该为地下水补给,B错误;地下水的补给特点是常年比较稳定,C错误;既然是地下水补给,常年稳定,冬夏季节水位变化小,D正确。故选D。【29题详解】祁连山海拔高,排除D;有大
量冰川存在,为河流提供补给水源,成为“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C正确;祁连山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B错误;地处内陆,降水少,A错误;故选C。【点睛】河流水大补给方式:东部季风区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西北
干旱半干旱区主要为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常年稳定,地下水和河流水补给是“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悬河段注意:永远是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例如黄河的华北平原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的30.秦岭()A.纵跨北半球中
、低纬度地区B.东西绵延长达160多千米C.地跨陇、秦、鄂、豫等省D.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31.秦岭的地理意义有()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③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A.①②
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30.C31.B【解析】【30题详解】据图可知,秦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A错;东西绵延长达400-500千米,B错;地跨陇(甘肃)秦(陕西)、鄂(湖北)、豫(河南)等省,C正确;第一级阶梯主要为青藏高
原区,D错。故选C。【31题详解】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
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等杂粮的分界线等。①④正确;②显然错误;③错误,内、外流区域分界线的山脉基本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一致,即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综上所述,
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中国地形的三级阶梯: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如概述图突出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逐级下降,地势可划分为中国第一级阶梯、中国第二级阶梯与中国第三级阶梯共三级阶梯。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阶梯第一级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附近,海拔在4000米以上。阶梯第二级主要分布在我国主要高原,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海拔1-2千米阶梯第三级主要分布在我国主要平原,海拔500米以下。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
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恰逢华北平原
春小麦收获B.当日天津日出东南C.华南地区进入雨季D.尼罗河正值凌汛多发期33.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选择在此着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B.草场广布,缓冲性好C.地广人稀,着陆安
全性高D.距离大城市近,便于医护人员前往34.此次载人航天任务历时183天,为搭建中国空间站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促进我国空间站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加大科技投入,突破技术难点B.大批量建设卫星发射基地C.依赖于承接外国相关技术D.大力发
展现代物流业【答案】32.C33.C34.A【解析】【32题详解】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时,时间为4月16日,此时华北平原的春小麦还未成熟,排除A;当日属于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排除B;
每年的4、5月份,雨带会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登陆,C正确;尼罗河没有结冰期,不会出现凌汛现象,排除D。综上所述,选C。【33题详解】内蒙古四子王旗属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排除A;着陆场所在地区主要以戈壁
为主,排除B;该地区地广人稀,可以减少对人员和建筑的损伤,着陆安全性高,C正确;该地距离大城市较远,排除D。综上所述,选C。【34题详解】加大科技投入,突破技术难点,A可取;大批量建设卫星发射基地,成本
太高,而且有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B不可取;依赖于承接外国相关技术,C不可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我国空间站相关技术意义不大。综上所述,选A。【点睛】回收基地选址: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3.气候
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4.地质条件好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下图为“2010~2030年中国总人口及老
龄化人口比重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5.根据预测图,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约多少亿人()A.14.30B.14.50C.14.80D.15.2036.据图所知,203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的比重与目前相比较()A.增加B.减少C.持平D.翻番37.2
021年,我国实施“全面三孩”政策,有利于解决我国()A.人口素质不高问题B.性别比例失衡问题C.人口老龄化过快问题D.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答案】35.C36.A37.C【解析】【35题详解】由图例可知,图中柱状图代表人口总数;读图可知,203
0年我国人口大于14.5亿但小于15.0亿,C符合题意。故选C。【36题详解】由图例可知,图中曲线代表老龄化人口比重;读图可知,与目前相比较,203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的比重增加,A正确,BCD错误。故选A。【37题详解】我国实施
“全面三孩”政策,将提升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并在未来提升强壮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过快问题,C正确;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对人口素质、性别比例、人口分布影响较小,ABD错误。
故选C。【点睛】人口老龄化: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三孩政策,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
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垛状高田称为垛田。垛田四周环水,形同千万个水上小岛,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改造自然中的智慧结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8.垛田非常适宜于蔬菜生长,其优势有()①土质肥沃②地形平坦③灌溉便利④降水充足A.①②B.②
③C.③④D.①③39.在我国垛田农业最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南丘陵40.与垛田农业的作用最不相关的是()A.有利于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B.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C.有利于防御洪涝灾害D.
有利于发展观光农业【答案】38.D39.C40.B【解析】【3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垛田是用湖泊或河流里面的泥土堆积而成的,所以土质肥沃;旁边就是湖泊或者河流,所以灌溉便利;①③正确。根据材料和图片可
知,该地区地形破碎;降水充足是该区域共同的特点,不是垛田的优势。综上所述,排除ABC,选D。【39题详解】根据材料和图片可知,垛田农业应多分布在降水充足,河网密布,地狭人稠的地区,所以选C。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河网稀疏,不适合发展垛田农业;东南丘陵地区以
丘陵为主,地势崎岖,不适合发展垛田农业。综上所述,排除ABD,选C。【40题详解】垛田农业利用湿地资源,增加了农业面积,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流失现象较轻,所以最不相关的是防止水土流失;垛田的修建,形同千万个水上小岛,可以起到蓄水滞洪的作用;垛田农
业,景观独特,有利于发展观光农业;综上所述,ACD相关,B最不相关,选B。【点睛】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渠纵横,湖泊星布,土壤主要以水稻土为主。二、综合题(40分)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面积
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是发生森林火灾最多的国家之一。2016年5月3日,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发生森林大火,失控的山火包围了麦克默里堡。该地区是加拿大油砂生产中心,火灾干扰了当地的石油生产。麦克默里堡以油砂矿丰富著名。当地石油产量几乎高达加拿大全国石油产
量的1/3。油砂不是以液态形式存在,而是渗透于泥沙之中,由黏土、水、石油和沥青混合而成,是一种胶状的黑色物质,对油砂的分离与提取需要消耗大量热水与蒸汽,多排放14%-17%的二氧化碳,此外,每提炼1桶油砂原油需要5桶水。(1)说明加拿大森林面积大的原因。(2)每年4到9月是加拿大林火多发季节,分
析加拿大4月起林火多发主要自然原因。(3)油砂是加拿大人的财富,但也给加拿大带来不少的烦恼。环保组织则直呼它为“脏油”。【答案】(1)国土面积大;气候冷湿,适合针叶林生长;地广人稀,人为活动破坏少,合理采伐。(2)气温回升,降水少,气候干旱(天气干
燥);积极性积雪融化,地面可燃物增多;雷电天气多发,容易引发林火。(3)需大量矿物燃料;排放处更多的温室气体;尾矿危及生物物种、污染环境;对水资源的消耗大。【解析】【分析】本题以森林火灾为背景,涉及影响森林形成的因素,火灾的成因,环境保护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
运用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本题涉及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主要从水热条件、生存空间和人类活动等角度分析。加拿大的国土面积大,排世界第二位,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加拿大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其他树种生长,但适合耐寒的针叶林生长。加拿大气候寒冷
,地广人稀,人类活动少,对植被的破坏少,砍伐的数量少,森林的面积大。【小问2详解】4-9月气温回升快,大多数时间为夏季,气温高,可燃物较为干燥,容易引发火灾。植被覆盖率高,可燃物较多,积雪融化,可燃物大量裸露在地表
,容易被引燃。春夏季节雷雨天气多发,雷电容易将可燃物引燃。【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对油砂的分离与提取需要消耗大量热水与蒸汽,需要大量的矿物燃料作为燃料提供热水与蒸汽;矿物燃料的使用多排放14%-17%的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每提炼1桶油砂原油需要5桶
水,对水资源的消耗量比较大。油砂由黏土、水、石油和沥青混合而成,提取原油后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制种,是把科学家培育成功的农作物良种,通过种植、收获、晾晒等环节生产出供农民购买的商品性良种。为保证种子纯
度,制种地块必须进行隔离。种子在收获后需脱水干燥,以便存储运输。曾是商品粮基地的河西走廊近年来制种业迅速发展,目前生产的玉米种子可满足全国玉米用种需求的50%。甘肃省致力于打造全国现代化制种示范基地,制种业已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材料二:下图为甘肃河
西走廊制种基地分布简图。(1)图中的祁连山被称为该区域绿洲的“母亲山”,试说明原因。(2)试分析河西走廊由商品粮基地转型为制种基地的社会经济因素。(3)分析该区域玉米制种品质高的原因。【答案】(1)祁连山地抬升气流,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夏季冰雪融水
为绿洲提供充足的补给水源;河流在山前形成冲积扇及山前平原,土层深厚。(2)制种业产值高,增加农民收入;现代农业对优良作物种子的需求增加;交通较便利,可实现种子快速调运;政策的调整。(3)该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种子发育良好;
气候干旱,病虫害少;绿洲周围的沙漠成为天然隔离地带,能保证种子的纯度;土质疏松干燥,透气性好,种子脱水快,容易保存。【解析】【分析】本题以甘肃省区域图为背景,以农作物制种为材料,主要涉及了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考查学生获取与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对相关
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注重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小问1详解】从祁连山的山地降水、冰雪融水为绿洲提供水源,河流携带的泥沙为绿洲的形成提供了土壤,主要从水源和土壤两个方面回答问题。
该区域位于祁连山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受到祁连山阻挡,沿山地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祁连山纬度较高,海拔高,气温低,山顶发育了众多的冰川;夏季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河流,为绿洲提供灌溉水源。河流携带泥沙在山前沉积
,为绿洲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小问2详解】河西走廊水资源紧张,商品粮种植耗水量大,易造成土地的退化。因此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农业发展方向的调整;现代农业对优良作物种子的需求增加,从经济效益考虑,制种业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高于商品粮的种植;近年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地区交通设
施趋于完善,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密切。【小问3详解】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量大,气温日较差大,病虫害少,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品质;绿洲周围的沙漠广布,成
为天然隔离地带,农作物品种较少,能保证种子的纯度;气候干燥,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种子脱水快,有利于种子的晾晒、保存。43.读左下图及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请说出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的共同特征?分析其成因。(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
荆江河段的汛期主要是哪个季节?分析荆江河段成灾的原因。(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并分析凌汛形成的原因。【答案】(1)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的共同特征为出现“地上河”现象,河流下游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
泥沙淤积,使得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现象。(2)荆江河段的汛期主要是夏季(6、7月);荆江河段成灾的原因:雨带位于长江流域,荆江河段降水量大,上游各支流也进入汛期,来水量增加,荆江河段地势低平,河曲发育,泥沙淤积,河道淤塞,排水不畅。(3)宁夏平原河段和
山东河段经常发生凌汛,春季河流融冰时,上游的溶解的冰块流动到仍然冰封的下游,河水壅塞,抬高水位,形成汛期。【解析】【分析】本题以黄河与荆江河段水文水利工程等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河流的水文特征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长江荆江段与黄河下游段河床共同的特征是河床高出堤坝外的地面,形成了“地上河”现象,成因主要从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河流进入平原,地势平坦,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
泥沙迅速沉积在河床中,提高了河床,使得出现“地上河”现象。【小问2详解】荆江位于季风气候区,河流补给为雨水补给,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6、7月),所以荆江河段的汛期主要是夏季。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从来水去水角度分析:从来水量分析,雨带位于长江流域,降水集中,荆江河段降水量大;
上游各支流也进入汛期,汇入荆江,来水量增加;从去水角度分析,荆江河段地势低平,河曲发育,泥沙淤积,河道淤塞,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小问3详解】凌汛的产生条件是:河流有结冰期,河段由低纬流向高纬,黄河的宁夏平原河段和山东河
段符合上述条件,从结冰期角度分析,黄河纬度位置较高,有结冰期,且有些河段由南向北流,在春季河流融冰时,上游的溶解的冰块流动到仍然冰封的下游,形成冰坝,河水壅塞,抬高水位,形成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