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4版《微专题·小练习》生物 新教材 专练62 生物的进化综合练.docx,共(4)页,411.19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1116fc193cc2b4c553114b4299dd5c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练62生物的进化综合练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是变异的结果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有关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仍存在不同观点2.达尔文(1809~1882)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进化论的两大学说: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学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且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而胚胎学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B.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这给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论点提供了有力支持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D.种群中出
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3.[2022·河北唐山三模]夏威夷群岛距离大陆最近的地方也有几千千米。多种不同的蜜旋木雀生活在这些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上,它们的生活习性不同,尤其是喙的形态和大小有很大区别。DNA检测技术发现,这些蜜旋木
雀最初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关于蜜旋木雀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小岛上的现存蜜旋木雀仍可能朝着不同方向进化B.该群岛上所有蜜旋木雀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基因库C.在这些蜜旋木雀形成的过程中,小岛起着关键性作用D.DNA检测技术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4.下列叙述中,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相符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决定了种群进化的方向,也决定了群落演替的方向B.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产生抗药性突变,同时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增强了抗药性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这是长期的地理隔离使变异积累导致的D.蓝细菌改变了早期地球的大气成分,进而促进了需氧生物的发展
,这属于协同进化5.蜜蜂采蜜时,口器伸入鼠尾草的花筒中,头部推动鼠尾草“丁”字形雄蕊,花粉落在头部(如图所示)。鼠尾草雄蕊先成熟,蜜蜂采蜜后飞出时,不会导致同一朵花的雌蕊授粉。等到雄蕊凋谢后雌蕊成熟,其他蜜蜂再来采蜜时,雌蕊的柱头恰好能接触到蜜蜂头部,从
而巧妙地接受其他花的花粉而受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蜜蜂取食花蜜的细长口器是适应环境产生的定向变异B.“丁”字形雄蕊结构是鼠尾草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雌性花蕊成熟时间不同不利于遗传多样性的形成D.鼠尾草与蜜蜂相互适应、协同进化6.马里亚纳海沟深水域与较浅水域生存着两
种不同的比目鱼。调查发现,这两种比目鱼长期缺乏基因交流,但在几百万年前两水域中的比目鱼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对深水域与较浅水域中两种比目鱼形成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水域中的比目鱼因长期缺乏基因交流,最终可能会产生生殖隔离B.造成调查结果所述现象
的两个重要外部因素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C.两种比目鱼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D.两水域全部比目鱼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比目鱼的基因库7.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图甲所示,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子一代鸟喙的可能长度的说法合理的是
()A.都比父母的长,因为鸟需要适应它们的环境B.都比父母的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需的C.不一定比父母的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足以进化出较长的鸟喙D.不一定比父母的长,因为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并不是都很深8.某种足虫栖息在海生海绵的中央腔中,雌虫的外观都一样,雄虫的形态有大、中、小3种类型,且这3
种不同形态的雄虫会采取不同的生殖对策:大雄虫倾向于用战斗来保卫海绵中央腔中的多个雌虫;中雄虫会模拟雌虫,与大雄虫共处一室;小雄虫回避大雄虫并埋伏在其周围,伺机与雌虫交配。研究表明,大、中、小雄虫的体型差异主要来自一个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a1、a2
、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中、小雄虫形态有明显差异的现象,与基因多样性有关B.大、中、小雄虫形态有明显差异,彼此间存在生殖隔离,分属三个物种C.三种雄虫与雌虫的平均交配成功率一定存在显著差异D
.三种雄虫具有不同的生殖对策是不同雄虫与雌虫间协同进化的结果9.[2022·山东日照联考]萤火虫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会发光。发光的卵可警告捕食者,成虫发光还与其交配有关,不同种的萤火虫闪烁的频率各不相同。Photuris属中某
种萤火虫的雌虫是肉食性的,它们会模拟同属其他种萤火虫雌虫的发光频率,诱使异种的雄虫靠近,进而捕食它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荧光闪烁频率不同的萤火虫之间不能交配,存在生殖隔离B.萤火虫卵发光是可遗传变异和环境定向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C.肉
食性雌性萤火虫的捕食行为不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进化D.肉食性雌性萤火虫可能会使被捕食者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10.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这说明生物在进化B.在一个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
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11.囊鼠的体毛深
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子频
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子频率高12.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B.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C.自然选择保存适
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D.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13.根据下列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回答问题:(1)图中⑤表示____________,③表示____________学说。(2)②表示的突变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导
致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3)①表示生物进化的本质原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定向改变,这种改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种群间产生____________,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4)④表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______
______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4.[2022·广东卷]《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天工开物》中“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已拥有利用杂交手段培育蚕种的智慧,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蚕桑的遗传育种,更为这历史悠久的产业增添
了新的活力。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条件下蚕采食桑叶时,桑叶会合成蛋白酶抑制剂以抵御蚕的采食,蚕则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以拮抗抑制剂的作用。桑与蚕相互作用并不断演化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家蚕的虎斑对非虎斑、黄茧对白茧、敏感对抗软化病为显性,三对性状均受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上述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亲本杂交,F1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家蚕
比例是________;若上述杂交亲本有8对,每只雌蚕平均产卵400枚,理论上可获得________只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纯合家蚕,用于留种。(3)研究小组了解到:①雄蚕产丝量高于雌蚕;②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
;③卵壳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④黑壳卵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为达到基于卵壳颜色实现持续分离雌雄,满足大规模生产对雄蚕需求的目的,该小组设计了一个诱变育种的方案。
下图为方案实施流程及得到的部分结果。统计多组实验结果后,发现大多数组别家蚕的性别比例与I组相近,有两组(Ⅱ、Ⅲ)的性别比例非常特殊。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分析:①Ⅰ组所得雌蚕的B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②将Ⅱ组所得雌蚕与白壳卵雄蚕(bb)杂交,子代中雌蚕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如存在基因缺失,亦用b表示)。这种杂交模式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其优势是可在卵期通过卵壳颜色筛选即可达到分离雌雄的目的。③尽管Ⅲ组所得黑壳卵全部
发育成雄蚕,但其后代仍无法实现持续分离雌雄,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