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课练34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docx,共(5)页,168.66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1108d38e3cb23a3b1889d1ec6d86c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版块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练34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2.答案:1.B2.D解析:第1题,甲区域既是供给区域,又是消费区域,所以是自给农业;乙区域贡献区在中央,受惠区在四周,为固碳服务;丙图中,资源由供给区域调入消费区域,为水源保护;丁图中,贡献区位于消费区的一侧,符合
风暴潮防御的生态服务,所以选B。第2题,因供给区域付出了生态保护的代价,须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才利于生态保护的可行性和持续性,所以选D。3~5.答案:3.A4.C5.D解析:第3题,利用太阳能,需要在太阳能丰富地区。瓦尔扎扎特建设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的优势是降水少,光照充足,
A对。摩洛哥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B错。气候干燥,水资源较少,C错。发展中国家,资金缺乏,基础设施条件差,D错。故选A。第4题,能源的97%依赖石油进口,太阳落山后,收集塔储存的热能可继续提供三个小时的电
力。说明太阳能聚热电站热能收集塔的作用是稳定电力供应,C对。不能提高发电效率,A错。增加了占地面积,B错。增加了建设成本,D错。故选C。第5题,太阳能聚热电站的建设,清洁能源增加,将使该国碳排放量降低,D对。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发电可以减轻大气污染,A错。石
油进口量减少,B错。需要加热水体带动发电机工作,所以水资源需求量增加,C错。故选D。6~8.答案:6.B7.B8.A解析:第6题,据表可知,在降雨强度弱的时候,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对应的泥沙量依
次为0.1kg、41.3kg、4.7kg、18kg,可以判读出在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验证表中其他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亦是如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7题,维持自然环境的稳定性属于森林的支撑服务功能;为人类提供自然资
源属于供给服务功能;让人类获得精神享受属于文化服务功能;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属于调节服务功能。相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地覆被的径流量不同,说明植被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体现了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8题,在相同降雨强度下,混交林地的泥沙量小于油松幼林地,说明自然恢复植
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种植的单一树种,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①③正确。相同降雨强度下,坡耕地泥沙量最大,开垦坡地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恶化,②错误。相同降雨强度下,油松幼林地对应泥沙量大于荒草地,说明油松幼林地保持水土的作用小于荒草地,故退耕还
林的生态效益不一定优于退耕还草,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9~11.答案:9.D10.A11.C解析: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增长过快
,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同时,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超过了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导致环境污染加剧,①④正确;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关系不大,②错误;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主要是人为因素,自然环境本身演
变较慢,③错误。故选D。第10题,根据所学知识,乡村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a为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为循环经济和文明消费,c为文明消费。循环经济体现在发展生态农业和工业清洁生产,b为清洁生产。故选A。第11题,后工业化时期,对生活资料与劳
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减弱,②错。新技术产业技术水平高,产品多轻薄短小,工业布局趋于分散,④错。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较高,环境质量越来越被重视,①③正确。故选C。12~1
3.答案:12.B13.D解析:第12题,由表中数据可知,煤炭所占比重很低,A错;海岛电力所占比重更高,并不意味着用电量大,C错;山区能源以电力为主,D错;沿海地区新能源所占比重高于其他区域,薪柴、煤炭所占比重低于其他区域,能源结构更加合理,故答案选B。第13
题,表格数据为不同能源类型所占比重,而不是具体的能源数量,故A、C错;B项折线图横坐标缺少能源类型,错误;而D项柱状图较为完整,很好地体现了海岛地区的能源结构,故答案选D。14~16.答案:14.C15.B16.C解析:第14题,此图所揭示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自然环境向环境
中排放盐分,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地表积累,形成的土壤盐碱化问题,C正确。土地沙化、土壤酸化、土地石漠化和盐分运动无关,A、B、D错误。故选C。第15题,引起盐分向地表运动的主要人类活动是大水漫灌,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盐分向上运动,B正确。过度放牧只是破坏植被,A错误。大量施肥会导致土壤板结,C错误。围湖造田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不利于盐分向上运动,D错误。故选B。第16题,土壤盐碱化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增大,土体通
气性、透水性变差,养分有效性降低,造成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导致当地土壤肥力下降,C正确。土壤盐碱化不一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A错误。土壤盐碱化不会导致水土流失,B错误。土壤盐碱化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D错误。故选C。17~
18.答案:17.C18.A解析:第17题,由图可知,人口过多会导致生产规模过大,从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人口素质过低,生产活动会违背自然规律,通过破坏生态环境来获取资源,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第18题,该图说明人与自然环境具有对立性,如果不合理利
用自然资源,就会使环境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故我们必须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停止开发资源、恢复自然环境原始面貌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是不合理的。19~20.答案:19.D20.B解析:第19题,华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
,该城市西北部为山地,阻挡西北风,背风坡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冬季易形成雾霾,D正确。背风坡风力较小,不易形成沙尘暴,A错误;水污染和季节无关,B错误;该地冬季降水少,不易形成酸雨,C错误。故选D。第20
题,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西北部为山地,阻挡冬季风,使得该地风力较小,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冬季雾霾问题比周边城市严重,B正确。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A错误;城市绿地面积大会导致雾霾减轻,C错误;废水排放量与雾霾形成无关,D错误。故选B。21.答案:(1)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
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2)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
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解析:第(1)题,关键是将“湿地的价值”内化,构建芦苇作用与白洋淀生态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链,如下所示:第(2)题,关键是建立合理的人类活动(管护、收割芦苇)与保护白洋淀湿地生态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22.答案:(1)优
势条件: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形平坦广阔,利于光伏电站建设;戈壁广布,地价低。不利条件:风沙大,遮蔽太阳能电池板,降低发电效率;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差。(2)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
,减弱风沙;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源,有助于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3)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能降低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发电效率;园区
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羊群清理杂草,降低人工维护成本,降低火灾风险。解析:第(1)题,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广,优势条件主要从能源、地形、地价分析。从能源分析,塔拉滩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从地形分析
,塔拉滩地形平坦广阔,利于光伏电站建设。从地价分析,该地戈壁广布,地价低。不利条件主要从风沙、基础设施、高寒气候分析。该地风沙大,沙尘遮蔽太阳能电池板,降低发电效率。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施工条件差。第(2)题,光伏产业对塔拉滩植被恢复的积
极作用,主要从风沙、土壤、能源角度分析。从风沙影响分析,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减弱风沙。从土壤条件分析,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从能源角度分析,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
源,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第(3)题,引入牧羊业对光伏产业园区主要从发电、土地利用、成本、安全角度分析。从发电角度分析,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降低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发电效率。从土地利用角度分析,园区光
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从生产成本、安全角度分析,羊群清理杂草,降低人工维护成本,降低火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