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6)页,2.762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0ccaf6ddcfd739f15c4a711a823d22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内江一中高2026届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每题4分)1.北京时间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圆满结束。中国奥运代表团经过16天的拼搏,拿到了38金、32银、18铜的成绩,位居奖牌榜第二位,创造了奥运历史上第二好成绩。下列关于某些奥运比赛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跳水比赛中,如果以
运动员为参考系,该运动员下方的水面一定是上升的B.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姿势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为质点C.400米比赛中,运动员的位移为零,平均速度为零,平均速率不为零D.跳水运动员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0【答案】C【
解析】【详解】A.跳水比赛中以运动员为参考系,当运动员起跳后向上运动时,运动员下方的水面相对运动员是下降的,当运动员向下运动时,运动员下方的水面相对运动员是上升的,A错误;B.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姿势时,运动员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把运动员看为质点,选项B错误;
C.平均速度为xvt=平均速率为svt=故400米比赛中,运动员的位移为零,平均速度为零,运动员运动的路程为400m,平均速率也不为零,C正确;D.跳水运动员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g,D错误。故选C。2.
如图是汽车特技表演中的镜头,汽车只有两个轮子着地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车身倾斜,重心在车内的位置发生了变化B.地面发生弹性形变,对汽车施加了支持力C.地面对汽车的支持
力,施力物体是汽车D.因车身倾斜,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方向平行轮胎平面斜向上【答案】B【解析】【详解】A.因车身倾斜,车本身的结构没变,则重心在车内的位置不变,选项A错误;B.地面发生弹性形变,对汽车施加了支持力,选项B正确;C.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地面,选项C错误;D.车身倾斜
,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接触面仍竖直向上,选项D错误。故选B。3.一物体做加速度为-1m/s2的直线运动,t=0时速度为-5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s时物体的速度的大小为4m/sB.因为初速度为-5m/s,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C.因为加速度为-1m/s2,说明物体在做
减速运动D.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公式0vvat=+得5vt=−−t=1s时速度为15m/s1m/s6m/sv=−−=−即速度大小为6m/s。故选D。4.一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其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3t+2t2,(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A.计时开始时汽车的速度大小为2m/sB.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C.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D.汽车t=3s时的速度大
小为6m/s【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012xvtat=+,对应232xtt=+,可知初速度为3m/s,A错误;BC.物体的加速度满足212m/s2a=解得加速度为24m/sa=B错误,C正确;D.
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知03m/s43m/s15m/svvat=+=+=D错误。故选C。5.为了礼让行人,一汽车在斑马线前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刹车,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在前4s内位移大小为12m,停止前4s内位移大小为8
m,则()A.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5m/sB.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C.整个刹车过程所用时间为6sD.刹车后2s的速度大小为2m/s【答案】A【解析】【详解】AB.汽车停止前4s内,根据减速运动的逆过程有2
212lat=解得汽车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1m/sa=根据21012lvtat=−解得汽车的初速度大小05m/sv=故A正确,B错误;CD.根据0vvat=−可得整个刹车过程所用总时间为5st=总刹车后2s的速度大小
10=3m/svvat=−故CD错误。故选A。6.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像和速度(v)—时间(t)图像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率相等【答案】C【解析】【详解】A.在位移—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做速度越来越
小的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在位移—时间图象中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0~t1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两车都做单向直线运动,所以路程相等,故B错误;C.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所以甲
、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D.由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t2时间内,丙车的位移小于丁车的位移,两辆车都的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所以丙车的路程小于丁车的路程,所用时间相等,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
间,所以丙车的平均速率小于丁车的平均速率,故D错误。故选C。7.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0.2s,则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25m/s2B.CD=4mC.物体在B点时速度为12.5m/sD.OA之间的距离为1m【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发生的位移差的关系2BCABaT−=解得物体的加速度为225m/sa=故A正确;B.根据匀变
速直线运动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发生的位移差的关系,有231m4mCDBCaT=+=+=故B正确;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平均速度,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为23m/s12.5m/s220.2ACBxvT+===故C正确;D.OB之间的
距离为2212.5m3.125m2225BvOBa===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OAOBAB=−=故D错误。的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8.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颗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若子弹
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四个木块(即到达D位置)时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在B点的瞬时速度大于2vB.子弹通过每个木块的速度的改变量都相同C.子弹通过每个木块的时间不变D.子弹到达
各点的速率v:vA:vB:vC=4:3:2:1【答案】A【解析】【详解】A.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2v等于时间中点速度,由于从O到D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前半程所用时间更短,则可得B点的瞬时速度大于2v,故A正确
;BC.每个木块厚度相同,通过时匀减速,则子弹通过每个木块得时间均不相同,则根据vat=可知子弹通过每个木块的速度的改变量都不相同,故BC错误;D.全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倒过来可看作初速度为零得匀加速直线运动,由2ax=v2可得4:3:2:1::
:ABCvvvv=故D错误。故选A。二、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雨时,某同学在家发现屋檐上有雨滴无初速度落下,相邻两水滴滴下的时间间隔相等。当第1个水滴刚好落到地面上时,第3个水
滴刚好离开屋檐,设屋檐到地面的高度为H,水滴从离开屋檐到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不计空气阻力,则()A.相邻两水滴均在空中下落时,两者距离变大B.相邻两水滴均在空中下落时,两者速度差变大C.第1个水滴落地时,第2个水滴到地面的高度为0.5HD.水滴下落0.5t时,到地面的高度
为0.75H【答案】AD【解析】【详解】A.相邻两水滴均在空中下落时,前一个雨滴速度大于后一个雨滴,则两者距离将变大,故A正确,符合题意;B.相邻两水滴均在空中下落时,由于加速度一定,均为重力加速度g,则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可知两者速度差不变,故B错误,不
符合题意;C.当第1个水滴刚好落到地面上时,第3个水滴刚好离开屋檐,则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位移之比可知,第3滴水到第2滴水距离与第2滴水到第1滴水距离之比为1:3,则第2个水滴到地面的高度为0.
75H,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水滴下落0.5t时下落高度为()22110.50.1252hgtgt==总高度为2210.52Hgtgt==则此时距离地面高度为210.75hHhH=−=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D。10.将
一个小球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从小球抛出开始计时,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A.任意1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都是10m/sB.上升过程中相邻1s内的位
移大小之差都是3mC.位移为40m时,经历的时间可能为4sD.小球在0~6s内,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答案】AC【解析】【详解】A.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为g,则根据vgt=可知,任意1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都
是10m/s,选项A正确;B.上升过程中相邻1s内位移大小之差都是210mxgt==选项B错误;的C.位移为40m时,根据201402vtgt=−解得t=2s或者t=4s即经历的时间可能为4s,选项C正确;D.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03svtg==则小球在0~3
s内,速度向上,加速度向下,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小球在3s~6s内,速度向下,加速度向下,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选项D错误。故选AC。11.一根大弹簧内套一根小弹簧,大弹簧比小弹簧长0.20m,它们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
自由,如图甲所示。当加力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力和弹簧压缩距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是(设大弹簧劲度系数为1k,小弹簧劲度系数为2k)()A.1100N/mk=B.1200N/mk=C.2200N/
mk=D.2300N/mk=【答案】AC【解析】【详解】大弹簧劲度系数为k1,小弹簧劲度系数为k2,依据公式=Fkx得在0到0.2m范围内有120N0.2mk=在0.2m到0.3m范围内有(这个范围内小弹簧的压缩量比大弹簧小0.2m)1250N0.3m0.1
mkk=+的解得k1=100N/mk2=200N/m故选AC。12.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从出发开始计时,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2m/sB.010s
内,甲车在乙车前面C.20st=时,甲车刚好追上乙车D.020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答案】CD【解析】【详解】A.根据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210
m/s0.5m/s20vat===故A错误;B.010s内,由图像可知,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则乙车在甲车前面,故B错误;CD.根据v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20s内,甲车和乙车的位移分别为1020100m2x==甲,52
0100mx==乙由于020s内,甲车的位移等于乙车的位移,则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20st=时,甲车刚好追上乙车,故CD正确。故选CD。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13.在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用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打点计时器。(1)
图乙是__________(填“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其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填“交流约8V”或“交流220V”)。(2)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应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B.电磁打点计时器
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可以使用同样的电源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低,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大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3)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画出来,用刻度
尺测得OA、OB、OC、OD间的距离分别为5.20cmOAx=,10.60cmOBx=,16.20cmOCx=,22.00cmODx=,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从O点到C点纸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打点B时小车的速
度大小Bv=_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答案】①.电火花打点计时器②.交流220V③.C④.0.1⑤.0.54⑥.0.55⑦.0.20【解析】【详解】(1)[1]图乙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电火花计时器电源采用
的是交流220V。(2)[3]A.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让物体运动,A错误;B.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可以使用的电源电压不一样,B错误;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低,打点的时间间
隔就越大,C正确;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得越慢,D错误。故选C。(3)[4]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画出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5s0.1sT==[5]从O点到C点的时间间隔30.3stT==从O点到C点纸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16.210m/s0.54m/
s0.3OCxvt−===[6]打点B时()216.205.2010m/s0.55m/s220.1ACBxvT−−===[7]由逐差法,有小车的加速度大小()2222222.0210.6010m/s0.20m/s440.1BDOBxxaT−−
−===14.实验小组利用光电门和数字传感设备设计了一个测量加速度的集成框架,如图甲所示,框架上装有两个光电门,都可上下移动;框架的竖直部分贴有刻度尺,零刻度线在上端,可以直接读出两个光电门到零刻度线的距离1x和2x
;框架水平部分安装了电磁铁,将质量为m的小铁球吸住。一旦断电,小铁球就由静止释放,先后经过两个光电门时,与光电门连接的数字传感器即可测算出速度大小1v和2v。多次改变两个光电门的位置,得到多组1x和21xv、和2v的数据建立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并描点连
线,得出图线的斜率为k。(1)需要提前向数字传感器输入小球的直径d,当小铁球经过光电门时,光电门记录下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测算出的速度=v_________________;(2)测得的小球加速度为______
___________(用k表示);(3)测量12xx、差值时,由于刻度尺刻度模糊,某同学采用卷尺测量两光电门的距离,测量过程中卷尺略有倾斜,则该同学测得的加速度值应___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①.dt②.2k③.偏小【解析】【详解】(
1)由光电门原理知,遮光时间即为小球整体通过时间t,故dvt=(2)多组1x和21xv、和2v均满足关系式()2221212vvaxx−=−该图像斜率应满足2ka=故测得的加速度为2ka=(3)卷尺直接测量21xx−,测
量时略有倾斜则测得的x偏大,该图像偏移向横轴,斜率偏小,故测得的加速度2ka=也应偏小。四、解答题(共32分)15.某校一物理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让一小球自地面上方某高度处自由下落,测得小球在最后1s内的
位移是25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释放小球的高度;(2)落地时小球速度的大小。【答案】(1)45m;(2)30m/s【解析】【详解】(1)设小球从某高度处运动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为t,通过的位移为H,小球在
(t-1s)内位移为h,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有212Hgt=,21(1)2hgt=−据题25mHh−=联立解得3st=,45mH=(2)落地时小球速度的大小为103m/s30m/svgt===16.如图所示,一长为200m的列车沿平直的轨道以80m/s的速度
匀速行驶,当车头行驶到进站口O点时,列车接到停车指令,立即匀减速停车,因OA段铁轨不能停车,整个列车只能停在AB段内,已知OA=800m,OB=2000m,求:(1)列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取值范围;(2)列车减速运动的最长时间
。【答案】(1)1.6m/s2≤a≤3.2m/s2;(2)50s【解析】【详解】(1)列车做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的过程中,刹车位移202vxa=当位移最小时,加速度最大22220maxmin80m/s3.2m/s22(800200)vax===+位移最大时,加速度最小22220minmax80m/s
1.6m/s222000vax===所以加速度的范围是1.6m/s2≤a≤3.2m/s2(2)由速度公式v=v0+at可知,列车减速到速度为0的时间00vta−=−可知加速度最小时,列车减速运动的时间最长0maxmin80s50s1.6vta===17.行车安全无小事,特别是特殊天气情况
下。2022年7月,成都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1v=35m/s,2v=20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0x=22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x=122.5m才停下来。两
车可视为质点。(1)轿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2v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3)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0t=2s收到信号,立即以大小2a=2.5
m/s2的加速度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答案】(1)5m/s2;(2)会相撞;(3)不会相撞【解析】【详解】(1)轿车经过x=122.5m才停下来的过程,由v12=2a1x得轿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
1=5m/s2(2)恰好不相撞时两车的速度相等,即v1﹣a1t1=v2得12113svvta−==轿车前进的距离121182.5m2vvst+==货车前进距离s2=v2t1=60m因为s1﹣s2=22.5m>x0即两车会相撞。(3)
假设两车的速度相等,即v1﹣a1t=v2+a2(t﹣t0)解得8s3t=轿车前进的距离211112svtat=−货车前进的距离s2′=v2t0+v2(t﹣t0)+12a2(t﹣t0)2的解得s1′=6809ms2′=4859m因
为s1′﹣s2′=21.7m<x0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