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25.575 KB
  • 2024-10-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 ??????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 ??????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 ??????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 ??????.docx,共(6)页,25.57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089e0f5a30d872b1b9e7c3b9aa08d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作业2古代文化常识版块一四大类型文常积累练类型1科举官职请判断下列古代文化知识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明经科,古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隋朝废九品中正制,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进士科重经术,明经科重文辞。()2.甲科,进士甲等

,唐宋时进士考试录取分甲乙两等,明清时通称进士为甲科。()3.进士,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时期将殿试及第者分为三甲:一甲状元,二甲榜眼,三甲探花。()4.国子监,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

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5.郎中令,古代官名,始置于秦,为九卿之首,掌宫廷侍卫。汉初沿用此称,后来改称光禄勋。()6.太子太师,即太子的老师。后多为虚衔无实职,可用于追赠死去的重臣。()7

.诏策,指封建时代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有时还指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制度,即由皇帝亲自在殿廷主持考试,录取人才。()8.征辟制,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包含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方面。()9.孝廉,汉时设立

的察举考试的科目,用以选拔官员,亦称被推选的士人。明清时变成对秀才的雅称。()10.超授,升迁,亦指越等授官。同样表升迁的有升、擢、拔等,而表降职的有谪、除、免等。()11.提举,有提拔、荐举等含义,又可为官名,即某事或某地“主管”。()12.悬车,古人一般六十岁左右辞官家居,废

车不用,故称“悬车”。有时年老请辞也说成“乞骸骨”。()13.移疾,指官员因身体不好,无法胜任工作,不得不请求退职。()14.钦天监正,明清时设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监正为其主官,历代名称不同,如《张衡传》中称为太史令。()15.诸生,古代经考

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不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16.都巡检使,官名,主要职责为治民进贤、募兵统兵以及维护境内的治安。()17.侍中,秦汉宫廷里应对顾问、往来奏事的官;魏晋后相当于宰相;隋唐时为门下省的首脑;南宋废之。()18.司马,各个朝代官位不

尽相同,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从隋代始不再设大司马。()19.郎中,初为帝王侍从官的称呼,职责为护卫、陪从。战国始有,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后作为医生的称呼。()20.三省六部,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下设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21.爵,即爵位、官爵,指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周代爵位分为“天子”“公”“侯”“伯”“子”“男”。()类型2天文地理请判断下列古代文化知识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二十

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2.四象,古人把黄道附近的天空分为东、北、西、南四方,并将每一方的七宿连缀起来想象为某种动物形象,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3.分野,古代天文学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

占卜人间州国的吉凶祸福,将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其相互对应。()4.参商,“参”指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5.月相纪日法,指用“朔”“

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的方法。每月第一天叫“朔”,初十叫“望”,最后一天叫“晦”。()6.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两个小时;前一个小时叫作初,后一个小时叫作正。例如,子时的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7.戊寅,为干支之

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一直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主要用于纪年、纪日,一般不用来纪月。()8.平明,又叫“平旦”,指天刚亮时,对应十二时辰中的卯时,即五点到七点。()9.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1

0.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营州、幽州,再加上原来的九个州,共组成十二州。()11.三秦,秦国发源于关中一带,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12.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遂称战国时期

的韩、赵、燕三国为“三晋”。()13.江左,即江表,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14.建康,南京旧称,南京是六朝古都,所谓六朝即东吴、东晋、南宋、南齐、南梁、南陈。()15.三辅,又称

“三秦”,指汉代治理京畿地区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泛指京师附近之地。()16.荒服,古代“五服”之一,也泛称离京城较远的属地,《过秦论》中的“八荒”与其意义相同,泛指偏远地区。()17.益州,中国古地名,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之一,大致范围在今西南一带。()18.岭外,即岭南、岭表,

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以五岭为界与内陆相隔。()类型3宗法礼俗请判断下列古代文化知识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庙号,指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2.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种礼仪,由九名傧相立于

殿廷,接引宾客上殿。()3.改元,新皇帝即位第二年,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位皇帝在位时,不可以更换年号。()4.封禅,古代统治者祭祀天地最隆重的典礼,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祭地叫“封”,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禅”。()5.驻跸,指皇帝外出时,到达地方后住下或帝王出行时,开路清

道,禁止通行。泛指跟帝王行止有关的事情。()6.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7.五礼,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8.谥,谥号,古代帝王

、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褒善贬恶的称号。“文”“景”一类是表扬;“愍”“厉”一类是批判;“哀”“灵”一类含同情。()9.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作“牺牲”;牛、

羊、猪三牲具备叫“太牢”,只有猪、羊二牲叫“少牢”。()10.“丁母忧”指母亲亡故,官员离任为母守孝,也称“母忧”“丁外艰”。()11.顿首,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是跪拜礼之一,属于正拜,以头叩地后停留而不抬起。()12.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

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13.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14.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

15.启节,指古代使臣出行,执节以示信。后称侍从引驾或官吏途中停留再出发为“启节”。()16.古代诸侯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称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称为“朝”。()17.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

,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18.秦代官吏告假称作“告归”;西汉时期官员休息日叫作“休沐”;唐代改为“旬休”,官员每10天休息1天。()19.神道碑,立于墓道前记载帝王、已故官员生平事迹的石碑,也指刻于墓碑上的碑文。()20.革命,古人认为帝王为上天的儿子,天子受命于天,故称王

者易姓、朝代更替等为“革命”。()21.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杀牲取血以祭,故称;也指用于祭祀的食品。另外,常借以指代国家的破灭。()22.六宫,古代皇后的寝宫,包括正寝一,燕寝五,合称“六宫”。因以称后妃所居之处。()23.立祠,古时常为

在世或去世的有德官员建立祠庙奉祀。()24.献俘之礼,指古代军队凯旋时以所获俘虏献于宗庙,向祖先禀明自己成功的仪式。()25.合门,古代宫殿的侧门,设东、西两合门,制置有区别,日常的奏章由东合门进入。()26.斋醮,请

僧人、道士设斋坛,祈祷神佛,俗称“道场”,主要用来祈求个人长寿。()27.来聘,即来访问,“聘”指诸侯之间、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者问候致意。()类型4服饰音乐请判断下列古代文化知识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品服,出现于我国隋代。古代官员分为九品,

凡是有品级的官员称为品官。品官等级不同,其品服的颜色、形制、质地也不同,以示尊卑。()2.搢绅,亦作“缙绅”,旧时指把笏板插在大带间,引申为士大夫的代称。绅,腰间束的大带。()3.衮章,衮也指衮衣,指古代君王或三公穿

的常服,衮章是衮衣上的纹样,也借指三公。()4.青衫,一指学子所穿之服,一指官职低者的服饰。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失意的官员。()5.五音,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按音高由低到高排列,后来加上变宫、变徵,按照宫、商、角、变徵、徵、

羽、变宫排列,形成了七声音阶。()6.黄钟,我国古乐十二律之一,声调悲凉激愤,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中,宫属于中央黄钟。()7.《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四者为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后来人们用“下里巴人”比喻高雅

的文艺作品,用“阳春白雪”比喻通俗的文艺作品。()版块二专题巩固提升练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B.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奉,这里意为恭敬地献上。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亦即诏书。C.御史中丞

:官名,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唐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仍以中丞代行其职。D.仪同三司: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三司即三公。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是皇帝的谥号。我国封建时代,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B.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宋以后废,太平天国曾设仆射一职。位仅次尚书令,职权渐重。C.丁父忧,是指遭逢父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D.禳厌,

禳除邪恶灾祸。禳原为古代祭祀名,在我国古代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形式多样,且影响深远。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B.“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

时期不完全相同,有时是个虚衔。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D.“金陵”是南京的别称,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朝古都,其别称还有建康、江宁、天京、汴梁、石头城等。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是中国古代的官职名称,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御史的设置一直延续到清朝。B.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C.甲子是天干地支纪时循环中的第一个。古人创设十二天干、十地支,彼此两相组合用于纪时,六十为一轮回,并用以纪年、月、日、时。D.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

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数”指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的方法,主要运用的是历史和算术知识。B.“孤”古时称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称为“独”。C.“有司”通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

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D.“五经博士”是学官名。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布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出师

表》“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亦为此义。B.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表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雍熙初”中的“雍熙”是宋太宗在位时的年号。C.刑部,是中国古代官署的名称,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的事

务。宋代刑部主官为尚书,刑部侍郎是次官。D.禁中,也作“禁内”,指帝王接见大臣,商讨、处置国家重要事务的办公场所。未经帝王允许,不许人随便进出。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

员的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B.“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C.“逆龙鳞”比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触之者

,则必杀人。后人用“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D.“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

、净、杂四类。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末是女角,旦是男角。B.“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其长官为礼部尚书,主要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宜。C.“疏”指古代一种重要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疏还可指对古书的旧注做进一步解释。D.“轩辕”即黄帝,生于轩辕之丘,

号轩辕氏,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试”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一种。乡试的第二年由皇帝主持在京城举行,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B.“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

退休。依照古制,官员在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前。C.“服阕”是指旧时官员三年守丧期满除服。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离职回籍守丧,满三年后朝廷再授予新的职务。D.“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时代,

或称“掌书”,到了隋唐时确定为尚书省下设的六个部的最高行政长官。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戴冠,以示成年,称“弱冠”,未成年称“未冠”。B.

荫:古代的一种制度,子孙因先辈有勋劳或官职而依照往例受到封赏或免罪。C.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古代帝王祭祀他们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后用作国家的代称。D.三秩:秩,古代官吏的俸禄,引申指官吏的职位和品级,三秩,即三级或三等。1

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草制,草拟制书。制是皇帝的命令,制书是用以颁布皇帝重要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B.通籍,指记名于门籍。籍,竹片,把姓名刻在上面,挂在宫门外,可以进出宫门。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

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称同进士出身。D.古时称大夫的妻子为“孺人”,明清时“孺人”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