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1016.659 KB
  • 2024-09-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精准解析】.docx,共(18)页,1016.65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07e63240ef21bede9a9f243c9041e3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民勤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地理(理)(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答案】B【解析】试题

分析: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实人类不恰当活动的结果。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会严重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地表缺少植被保护,土壤裸露,风力加大,荒漠化区域扩大。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是土地荒漠化的基础原因,并

非主要原因,A项错误。环境污染加剧与土地荒漠化没直接关系,C项错误。农业集约化经营会加强土地管理、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不至于加剧土地荒漠化,D项错误。由此分析可知,B为正确选项。考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

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原因的认知与分析能力。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

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B.水分C.土壤D.热量3.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B.水运发达C.冬季河流结冰D.雨热同期4.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盛行风向D.纬度位置5.目前甲、

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D.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答案】2.D3.D4.D5.C【解析】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2题详解】我国南方热量充足,一年多熟;北

方热量不足,一年一熟。故影响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D正确。故选D。【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都位于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区共同的特征是雨热同期,所以D正确。故选D。【4题详解】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则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导致楼间距越大

,所以影响甲乙楼房南北间距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D正确。故选D。【5题详解】图示甲位于华北平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旱涝盐碱风沙等危害;而乙位于洞庭湖平原,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不平衡,多旱涝

灾害,且工业发展酸性气体排放,导致酸雨危害较严重,结合选项可知,C正确。故选C。6.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建设巨大航运网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水库建

设是防御河流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河流流域洪涝灾害治理的一般方法。本题还可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和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设计试题。下图是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A.增加发电量B.河流梯级开发C.发展旅游业D.形成“工业走廊”8.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效益包括()①降低地震频率②促进航运发展③改善生态环境④减少洪水频次A.①②③B.①③

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7.B8.D【解析】【分析】【7题详解】据图可知,田纳西河发展水电、航运、养殖、防洪、灌溉、旅游均围绕着水资源综合开发进行,可知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应该是水资源的综合开发。而

梯级开发属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B正确,发电、旅游、工业发展是开发带来的效益,不是核心,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田纳西河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是流域开发的核心,而梯级开发首先是进行大坝的建设,大坝建设调节了河流径流,实现了防洪、养殖、灌溉、航运、发电、

旅游等综合效益,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地震不是开发与治理的内容,②③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根据关联图的信息进行分析,组织答案。9.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限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含义。【详解】区

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依据区域的定义可以看出,A、B、D错

误,答案选C。10.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人类活动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气候变异【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荒漠化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详解】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

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类活动,B对。植被、下垫面不是荒漠发展的决定原因,A、C错。一个地区气候是稳定的,变化不明显,不是荒漠发展的主要因素,D错。故选B。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

分折,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1.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A.GPS-RS-GISB.RS-GPS-GISC.GPS-RS-GPSD.RS-GIS-GPS12.“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

中不能用于()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答案】11.D12.D【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11题详解】农民利用RS技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GIS,利用该系统对影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为GPS,最后利用该系统犯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因此依次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RS-GIS-GPS,D正确,故选D。【12题详解】土地利用

信息数据库是存储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可以用于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结合题干分析,D符合题意,故选D。13.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繁衍物种最

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难度较小,通过热带雨林

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详解】雨林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被称为世界生物的基因宝库,A选项正确;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无法达到陆地物种的一半,B选项错误;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

因的影响较大,C选项错误;物种的减少的直接原因为环境污染和人类捕杀,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1.森林的生态效益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繁衍物种和维持生物多样性;④减少旱灾、洪灾、虫灾等自然

灾害;⑤改良土壤。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益①深刻影响碳氧平衡;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读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问题。14.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

构不尽合理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15.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答案】14.A15

.A【解析】考查我国的能源消费情况。【14题详解】虽然从图中能够看出石油的消费比重在降低,但由于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在提高,因而不能确定石油消费量在下降,A符合题意。故选A。【15题详解】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所以可以确定①是煤炭,且煤炭的比重在增加,说明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因而为山西煤炭资源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A正确。故选A。16.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A.春小麦、玉米、大豆B.冬小麦、高粱、大豆C.玉米、大豆、甘蔗D.油菜、黄麻、大豆【答

案】A【解析】【分析】【详解】我国松嫩平原地处东北中温带,气候条件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为生长期较短的春小麦和玉米,主要的经济作物为生长期较短的大豆和喜温凉的甜菜、亚麻,A符合题意;松嫩平原纬度较低,冬季长且寒冷,冬小麦需要过冬,种

植在冬天气温不太低的地区,因此松嫩平原不适合种植冬小麦,B不符合题意;甘蔗主要分布于热量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黄麻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甘蔗和黄麻不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

面积沙尘暴。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下面小题。17.荒漠化的实质是()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1

8.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①干旱②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③过度放牧④气候异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9.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地形以高原为主,西部主要是平原和盆地B.自东向西降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C.季风区年平

均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D.该地区以天山为界,分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答案】17.C18.D19.B【解析】【分析】【17题详解】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即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C选项正确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仅仅是土地退化的用地类型之一,排除A、B、D。故选C。【18题详解】题干问的是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②③属于人为因素不正确,排除A、B、C。①④正确,D选项正确。故选D。【

19题详解】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背景。西北地区东部地形以高原为主,西部主要是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A选项错误;随着离海越来越远,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B选项正确;西北地区大多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东部地区高于200毫米,C选项错

误;天山的南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干旱区,因此天山不是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1.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②地形:位

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高大山脉阻挡水汽到达;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距离风源地近,冬春季节,大风日数多;④河流: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

⑤植被:稀疏,对地表保护作用差。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②物质基础: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动力因素: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人为原因: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②人类的不合

理活动——过度放牧(半干旱草原牧区和干旱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农垦区周围与荒漠绿洲——使土壤风蚀沙化及次生盐渍化)、过度樵采(主要在能源缺乏区——植被破坏)、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分析下图,回答下列题题目:20.上图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

像信息的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RSB.乙是GPSC.丙是GISD.甲是GIS21.下列有关“3S”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用GIS可以确定110

巡逻车的位置B.运用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C.运用R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D.运用GP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答案】20.D21.B【解析】【分析】【2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3S的功能。在3S技术中,能提供影

像的是RS,能对信息数据分析、存储、处理的是GIS,具有定位导航功能的是GPS,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判断甲是GIS,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判断乙是RS,B选项错误;④⑤表

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判断丙是GPS,C选项错误。故选D。【21题详解】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及运钞车位置应该运用GPS,A、C选项错误;运用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B选项正确,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应该运用RS,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在3S技术中,能提供影像的是RS,

能对信息数据分析、存储、处理的是GIS,具有定位导航功能的是GPS。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千米。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有8万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据此完成问题。

22.导致亚马孙地区雨林破坏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①采矿、修路、城镇建设②开辟大型农牧场③游乐设施建设④战争、森林大火⑤过度的迁移农业⑥商业性伐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23.下列不属于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措施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

理和保护中获益B.建立雨林缓冲区C.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D.为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顾一切地进行大面积的砍伐【答案】22.D23.D【解析】【分析】【22题详解】考查热带雨林的破坏原因,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商业性伐木,过度的迁移农业和

开辟大型农牧场是造成亚马孙地区雨林破坏的主要人类活动行为,①②⑤⑥,D正确,故答案选D。【23题详解】考查雨林的保护,为了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建立雨林缓冲区,森林

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台,加强环境教育,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而D选项为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顾一切地进行大面积的砍伐不符合雨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故答案选D。【点睛】本

题考查森林的开发与保护,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24.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大,山区面积广大,适合发展建立全国性的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25.既是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又来源于太阳辐射能的是()A.潮汐能、风能、沼气能B.太

阳能、风能、波浪能C.地热能、水能、液化气D.生物能、核能、焦炭【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潮汐能、风能、沼气能中,潮汐能的能量来源于天体引力,不属于太阳辐射能,A不符合题意;太阳能、风能、波浪能三种能源,既是可

再生能源、新能源、又来源于太阳辐射能,B符合题意;地热能、水能、液化气中,地热能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水能和液化气不属于新能源,液化气不属于可再生能源,C不符合题意;生物能、核能、焦炭中,核能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不来源于太阳辐射能,焦炭不是可再生能源,也不是新能源,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

睛】26.图中直接将a处煤炭运至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是()A.神黄线B.大秦线C.京包线D.焦兖日线【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图示为山西省,a处为大同。直接可以将a处煤炭运至沿海港口的铁路线应是大秦线,B正确。神黄线是吧陕西神府煤矿运往黄骅港,

A错误。京包线不是专门的运煤专线,C错误。焦兖日线是把河南焦作、兖州的煤矿运往日照港,D错误。故选B。【点睛】考察交通运输线的特点,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海草房,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冬暖夏凉,百年

不腐,是我国某沿海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民居(如下图)。海草长到一定高度后,海潮会将其成团地卷向岸边,经晒干后使用;老的海草要比嫩的耐用,冬、春的海草要比夏天的结实。海草房屋顶先用木材搭建成等腰三角形,顶

角大约为50°左右;上面再用海草苫成厚厚的房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该民居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是()A.冬暖夏凉,温和湿润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多雪寒冷C.全年高温多雨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28.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用海草建房的原因,可能是()A.附近的海草质量不好B.修建

的技术难度太大C.居住海草房感觉太热D.海草房修建成本太高【答案】27.B28.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渗透的核心素养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27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海草房的房顶坡度达到50°,其目的最可能是为了便于积雪迅速掉落,说明海草房所在地区冬季气温低,降雪多。我国东部沿海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为共同特征。B正确,A、C、D错误。故选B。【28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冬、春的海

草要比夏天的结实,海草房的典型分布地区位于我国北方沿海,该地区冬、春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高,说明结实海草的生长温度较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纬度低,冬、春季节气温也比较高,所生长海草不够结实,海草质量不好,所以不用海草建房,A正确;海草房的建设不需要较高的技术,技术难

度小,B错误;海草房冬暖夏凉,居住在里面并不热,C错误;海草房使用的是简单的木材、石块和海草,建设过程也不复杂,成本较低,D错误。故选A。【点睛】海草房的主要分布地区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半岛

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海草房海草房沿海地带。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完成下面小题。29.山西省结合本区的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①煤-电-铝产业链②煤-焦-化产业链③煤-铁-钢产业链④煤-电

-钢产业链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30.图中三条产业链的形成,除了需要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还需具有的矿产资源是()A.铝土资源B.石油资源C.水资源D.土地资源【答案】29.C30.A【解析】【分析】【29题详解】由图可知,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

是煤—电—铝产业链输出铝制品;煤—焦—化产业链输出化工产品;煤—铁—钢输出钢材等,①②③正确。故选C。【30题详解】图中三条产业链的形成,除了需要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还需具有的矿产资源是铝土资源,构筑煤一电一铝产业链。故选A。【点睛】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

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图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图中A

自然区的名称:A____;(2)图中A地区的自然界线是____;(3)A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那三个方面?____【答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2).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为背景,考查了三大自然区的名称、划分界线、自然环境等知识点,要求学生读图并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详解】(1)我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从图中的地理位置可知,A为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2)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两区

域大致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乙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所以图中A地区的自然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3)引起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采、过度放

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点睛】1.我国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②物质基础: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动力因素: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

的生态环境失衡;人为原因: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②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过度放牧(半干旱草原牧区和干旱绿洲边缘——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农垦区周围与荒漠绿洲——使土壤风蚀沙化及次生盐渍化)、过度樵采(主要在能源缺乏区——植被破坏)、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2.读雨林

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名称:A.____B.____C.____(2)雨林生态系统中,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____(A、B中哪个)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3)雨林生态系统中,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____(A、B中

哪个)体内,所以地上____(植物或植被选其中之一填入)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分。【答案】(1).生物(2).土壤(3).供给养分(4).B(5).A(6).植被【解析】【分析】考查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详解】(1)由于热带雨林高温多雨的环境,植

物生长迅速,图中A表示生物,B表示土壤,C表示供给养分,D表示淋溶作用流失养分。(2)雨林生态系统中,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加上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土壤一般很贫瘠。(3)雨林自然生态优势:生产

力高因为群落生产力高、生物循环旺盛,但是土壤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迅速被径流带走,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所以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植被。【点睛】

33.读“田纳西河流域图”及“干流梯级开发图”,完成下列问题。(1)田纳西河能实现梯级开发的条件是____。(2)田纳西河干流共修建了____座大坝,对航运的作用是:____。(3)田纳西河流域在土地利用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进行治理?____【答案】(1).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大(2).9(3).抬高水位,且每座大坝都建有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4).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业结构;稳固河、湖岸线;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解析】【分析】本题考察田纳西河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相关知识。【详解】(

1)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2)由图示可知,在田纳西河干流建了9座大坝,实现了梯级开发,大坝建成后,主要有利于改善大坝以上河段的航运条件,由于水库蓄水之后能减少局部

航道的河流落差,则使航道变宽平稳。田纳西河经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相通,通过水运可达美国22个州。(3)早期由于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问题突出,在治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建立自然保护

区,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土地;稳固河、湖岸线;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保护当地生态。【点睛】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