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819.979 KB
  • 2024-10-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8)页,819.97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06e3adf7c164c76190994e222241e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2024届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

卷自行保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请选出最适合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1.阅读下列表格内容,从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社会阶段距今时长突出代表发展水平原始人群200万年左右元谋人、北京人群

居;渔猎、采集;用火氏族公社1万年早:仰韶文化、大汶河文化、河姆渡文化晚: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使用陶器,农业,饲养家畜,生活渐趋稳定,社会分化,有原始宗教A.农业在文明起源中意义重大B.人类从自然的寄生者成为生产者C.我国文明

只起源于黄河流域D.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200万年—1万年(中国)。据所学,良渚文化的中心地区为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可知,我国文明不只起源于黄河流域,C项符合题意

,C项正确;据表格信息,“采集”、“农业”可得出农业在文明起源中意义重大,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据材料“用火”、“饲养家畜”等信息可知,人类从自然的寄生者成为生产者,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据材料,

“原始人群”、“氏族公社”、“生活渐趋稳定,社会分化,有原始宗教”可知,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2.根据西周初期分封形势图(下图)可知()的A.西周的封建统治主要依赖庄园经济B.主要分封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C.

西周的统治中心仍在西部地区D.设立齐鲁国主要是为了征伐淮夷【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西周初期的中国。根据西周初期分封示意图可以看出,封国主要位于黄河流域,这是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B项正确;西周时期分封制的基础是井田制,而非

庄园经济,排除A项;西周的统治中心在关中地区和黄河中下游,而非西部,排除C项;齐国和鲁国的设立是为了征伐东夷,而非淮夷,排除D项。故选B项。3.考古显示,从战国时代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兵器、农具和器皿多数都是铁制的。这表明()A.战国时期的墓葬器物丰富B.商业发展繁荣C

.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变D.战争异常频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从战国时代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兵器、农具和器皿多数都是铁制的。”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根据考古发掘信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将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将发生巨变,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战国时期的墓葬器物是否丰富,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铁制工具的被发现,没有提及商业繁荣信息,排除B项;根据

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战争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的内容:“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

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变法最不.可能()A.强化对民众的严密控制B.促进军事和国家实力的增强C.促进秦国商业迅速发

展D.增强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商鞅提倡重农抑商,变法最不可能促进商业发展,C项正确;材料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表明商鞅采用什五组织,加强了对民主的控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表明商鞅奖励军功,有助于促进秦国军事实力增强,说

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令民为什伍”表明商鞅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有助于增强国家对社会的管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5.《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我欲正人心,息邪说……以承三圣者……”。《韩非子·显

学》记载“自愚诬之学、杂反之辞争,而人主俱听之,故海内之士言无定术,行无常议……安得无乱乎?”这些记载表明战国时期的思想家()A.呼唤圣人施政济民B.推崇思想统一结束纷争C.反对各家思想辩论D.国家治理要采取法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

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世衰道微……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我欲正人心,息邪说……以承三圣者……故海内之士言无定术,行无常议……安得无乱乎?”可知,

孟子对社会现状不满,要继承(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韩非子认为“言无定术,行无常议”是导致动乱的原因,孟子和韩非子从其言论中,都具有推崇思想统一结束纷争的主张,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呼唤圣人施政济民信息,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实现思想统一,而非反对思想辩论,排除C

项;国家治理要采取法制,与孟子思想主张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秦朝选拔官吏按资历或劳绩来核定官职授予或升迁,称“量才授官”。秦律中的《置吏律》、《效律》等是关于职官建置、任免、铨选、考核的法规,对违规、违纪、失职的官吏

,不仅要依法论处,而且撤职,永不任用。由此可见秦朝()的A.只重视劳绩忽视道德危害巨大B.严苛的法律不利于官僚的稳定C.有利于实现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D.非常重视各级官吏的选拔和任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

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秦朝选拔官吏按资历或劳绩来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可知,秦朝的法律有官职的选拔和任用,以及考核的规定,同时,也规定了惩罚措施,可以推断出秦朝时期比较重视各级官吏的选拔和任用,D项正确;材料中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以及考核都有

相应的规定,而非只重视劳绩,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法律的严苛,同时可知,管理越严格,越有利于官僚的稳定,排除B项;材料中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以及考核,而非实现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排除C项。故选D项。7.公元前123年,

尚不满十八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汉书》记载其“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得相国、当户,捕季父罗姑比”。霍去病没有任何经验也不受以往汉军战法的束缚,一战成名,汉

武帝赐封“冠军侯”。这时期的汉朝()A.实行修养生息政策社会稳定B.军事实力大增急于开疆拓土C.展现出豪迈勇进的大国气象D.史学开始服务西汉王朝政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

提示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西汉(中国)。汉武帝派遣没有作战经验的霍去病出击匈奴,霍去病不受以往汉军战法的束缚,取得重大胜利,这样的选将用兵反映汉朝时期豪迈勇进的气象,C项正确;西汉初实行修养生息政策,汉武帝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排除

A项;仅凭任用霍去病北击匈奴,不能断定汉朝军事实力大增,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关于霍去病的历史记载有刻意修饰和失实之处,看不出相关记载背后有某种政治意图,无法得出史学服务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8.《后汉书·东夷列传》中记载“建

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1784年“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出土于日本,现藏于福冈市博物馆。这()A.表明两汉时期和日本的交好B.日本已经完全统一实力强大C.完全可以印证

中日友好关系D.表明金印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汉光武帝所赐“

印绶”与日本发现的金印应当是同一物,表明金印有一定的历史价值,D项正确;据所学,光武帝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材料未涉及西汉与日本的交往,排除A项;据所学,建武中元二年是公元57年,倭奴国是日本,当时日本小国林立,没有统一,排除B项;“完全”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9.下图

左边是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右边是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北方的州和道小而多,表明北方发展水平相对高B.南方州和道大而少,表明南方发展水平相对低C.唐朝道与东汉州的划分既有继承更有很大的不同的D.东汉南北发展差距大,唐朝实现了南北均衡发展【答案】D【解

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及唐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经济重心在北方,没实现南北均衡发展,D项史实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项;据材料示意图可得出东汉和唐朝时期北方州和道面积小,且分布比较密集,南方州和道

面积大且分布稀疏,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和唐朝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北方发展水平相对高,南方发展水平相对低,A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据材料示意图州和道边界的大致走向,可得出唐朝道与东汉州的划分确实既有继承

更有很大的不同,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0.下表为东汉第4位皇帝开始直至最后一位皇帝的即位和死亡年龄表。序号45678910111213平均年龄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9.5死亡年龄27

23130393634145424与表中史事最有直接联系的是()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加剧东汉政治黑暗C.导致“党锢之祸”D.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材料表明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的年龄普遍偏小,死亡年龄也普遍偏小,结合所学这是由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的结果,A项正确;加剧东汉政治黑暗是带来的影响不是直接联系,排除B项;“党锢之祸”是在东汉汉桓帝、汉灵帝时士大夫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不能全面反映材料,

排除C项;材料体现是是内重,不是内轻外重干弱枝强,排除D项。故选A项。11.中国古代改朝换代主要两种模式:外力征服和内部禅让。禅让模式在魏晋南北朝频繁上演,主要有:魏禅让给西晋,东晋禅让给刘宋,刘宋禅让给萧齐,萧齐禅

让给萧梁,萧梁禅让给陈朝,东魏禅让给北齐,西魏禅让给北周,北周禅让给隋朝。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政权和平更迭杜绝了战乱B.改朝换代变得越来越文明C.禅让背后其实是无奈之举D.禅让的双方有圣君的风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

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禅让,并非自愿让贤,而是被迫交出政权,C项正确;和平禅让背后有新旧政权间的激烈斗争,不能杜绝战乱,排除A项;禅让模式在魏晋南北朝频繁上演,魏晋南北朝之后又有外力征服,“改朝换代变得

越来越文明”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禅让,并非自愿让贤,而是已经控制政权的新王朝迫使旧王朝退位禅让,排除D项。故选C项。12.从4世纪初的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到5世纪中叶的宋元嘉年间(424—453),从黄河流域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余波一直持续到南朝陈前期。这

轮移民高潮历时一百多年,加上它的余波更长达二百多年,很多移民到达今江苏省附近并定居。这()A.主要受南方地理因素优良的吸引B.将华夏人口扩散至南方新的空间C.完全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空间格局D.表明中国政治中

心已转移到南方【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从黄河流域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余波一直持续到南朝陈前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量北方人迁移到了南方,将华

夏人口扩散至南方新的空间,B项正确;人口迁移是因为北方战乱,排除A项;完全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政治中心转移,排除D项。故选B项。13.从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当时

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一些中国名僧西行取经。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中外交流主要局限于佛教的传播B.佛教成为主流思想及普遍的信仰C.佛教与道教及儒家思想相互融合D.包容的中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

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高僧来华、中国名僧西行取经”并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统治者对社会的控制力减弱,整个社会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度很高

,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儒学都有所发展,故材料可表明包容的中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D项正确;中外交流不仅仅局限于佛教的传播,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包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不是佛教传播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道教、儒学,更不能说明相三者是否相互融合,排除C项

。故选D项。14.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这说明魏晋到唐朝()A.文学成就只表现在诗歌方面B.诗歌风格各异,流派众多C.科举

推动这一时期诗歌发展D.诗歌最能反映时代的特点【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到唐朝。根据材料信息“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

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反映出该时期诗歌流派众多,且代表了不同的诗歌类型,表现出风格各异的特点,B项正确;诗歌仅是该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形式,“只表现”说法错误,排除A项;从东汉末年开始就

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诗歌,而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排除C项;材料仅论述魏晋南北朝诗歌风格各异,流派众多,未涉及诗歌特点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15.隋文帝开皇元年曾下诏“门下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浅深,殊途共致。”隋文帝旨在()A.进一步巩固皇权统治B.打

击日益兴盛的佛教C.推崇道教来治理国家D.应对儒学面临的危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门下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浅深,殊途共致

。”可知,隋文帝希望能够三教并举,无有偏废,共同为他的朝廷所用,故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皇权统治,A项正确;隋文帝希望能够三教并举,而非是打击佛教,以及推崇道教,排除B项和C项;材料描述的是维护统治,而非应

对儒学危机,排除D项。故选A项。16.恶逆,谓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告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诅咒祖父母、父母者,流。这些《唐律疏议》的法律条文显示它()A.

开创以律命名法典传统B.是礼与法结合的典范C.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D.是一部严谨的礼仪法典【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

国)。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唐律中殴打或阴谋杀害自己亲属的行为属于恶逆罪,不孝或诅咒自己亲属的行为也会受到严惩,这说明儒家思想渗透到唐律中,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B项正确;秦律开创以律命名法典传统,排

除A项;材料只提及唐律中的一条规定,不能说明它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唐律礼法结合的特点,不能体现“严谨”,排除D项。故选B项。17.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新

唐书》的记载表明()A.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B.决策权与行政权分开C.宰相权力趋于强化D.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事堂从门下省到中书省,最后改为“中书门下”,并且在其后设置吏、户、礼、兵、枢机分管政务,这

体现了三省合署办公的趋势,即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看出三省六部制被破坏,排除A项;材料信息涉及的是中枢机构办公地点的转移,未涉及决策权与行政权分开,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排除C项。故选D项。18.唐后期实行两税法。征税对象,

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征收内容,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种税中;提出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定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据此,下列关于两税法说法错误..的是()A.彻底解决了唐朝后期国家财政的困难B.在财政上整顿了混乱的

赋税制度C.确立了量出为入的原则影响深远D.客户对政府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

据材料“唐后期实行两税法。征税对象,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征收内容,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种税中;提出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定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

可知,两税法有助于缓解唐朝后期国家财政的困难,而非彻底解决,A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两税法提出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定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在财政上整顿了混乱的赋税制度,确立了量出为入的原则,B项和C项不符合题意

,排除B项和C项;两税法有助于减轻农民对政府的人身依附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9.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

事纷泊(纷纷落下,飞扬)。材料主要说明长安()A.开放而兼收并蓄B.西域文化成为主流C全面实现了胡化D.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

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可知,当时的长安是国际化都市,有大量异族人居住,而且文化繁荣,这说明当时的长安开放而且兼收并蓄,A项正确;长安是唐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并非以西域文化为主流

,排除B项;C项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通过材料主旨只能看出当时长安的文化风貌,无法证明其商品经济非常发达,排除D项。故选A项。20.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这反映了()A.契丹制度建设非常先进B.不同经济状况影响治国制度C.经济冲突激烈不可调和D.旧俗难改贵族政治色彩浓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代(中国)。根据材料“契丹……官分南北,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可知,契丹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北面官负责少数民族游牧文化事务,南边官负责汉族农耕文明事务,从根本上讲,这是受南北方不

同的经济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即不同经济状况影响治国制度,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制度之间的对比,无法判定先进与否,排除A项;南北面官制度有助于调和南北经济冲突,排除C项;契丹因俗而治,而非旧俗难改,排除D项。故选B项。21.“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

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宋真宗著《劝学诗》主要意为()A.宣传儒家伦理道德深入到人心B.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C.提倡读书人功利主义的读书观D.显示政府将不再限制土地兼并【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可知,宋真宗的《劝学诗》是在鼓励读书人勤奋读书,通过科举考试参政治国,实现人生价值,B项正确;统治者采取措施的目的是维护其统治,而不是宣传儒家伦理道德,排除A项;材料描述是鼓励读书参与国家治理,而非功利主义

,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土地兼并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2.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繁荣,下列证据证明力最.弱的是()A.北宋钱币年铸造量高出唐朝十多倍B.北宋出现交子,元朝发行纸“钞”C.外贸税收成为宋元国库的重要财源D.《水浒传》有许多使用银两的场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是

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元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浒传》是一部白话小说,对北宋的社会商品繁荣情况有所表现,即使用银两的场景有许多描述,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该时

期的情况,但是毕竟是文艺作品,其作为史料证据的证明力是最弱的,D项符合题意;宋朝商品流通规模扩大,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发行,称为“钞”,可以作为宋元

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表现证据证明力强,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国库的重要财源,可以作为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证明力强,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3.唯本朝(宋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

,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这表明宋朝()A.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各级机构的权力分散,互相牵制C.有效防范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威胁D.崇文抑武有效地强化了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

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可知,宋朝的政治

体制通过对官僚机构和官员相互制约,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各级机构的权力、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及崇文抑武的内容,B、C、D均排除。故选A项。24.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

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宋朝时期的印刷术()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象征C.推动了社会文化的普及D.被欧洲印刷业直接采用【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活字印刷

术的操作过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推动了社会文化的普及,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活字印刷术的使用过程,没有体现商品交易信息,排除A项;活字印刷术是中华文明的非物质文化象征,排除B项;被欧洲印刷业直接采用,“直接”一词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历史史

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5.范仲淹创立的范氏义庄,其中有条规矩:凡族人嫁女,给钱三十贯;出嫁的女儿若因故改嫁,给钱二十贯。到了清代,范氏义庄的规则改为:达到守节年限者可领双份米粮资助,如果“失志不终者”,则不予资助。材料表明()A.对女性要求变得

更为完善B.民间组织救济上处于辅助地位C.宋清时代精神思想的变化D.古代有尊敬与赡养老人的传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表明在宋代出嫁的女儿若因故改嫁,给钱二十贯,而到

了清代达到守节年限者可领双份米粮资助,如果“失志不终者”,则不予资助,这种变化说明宋明理学在清代成为官方正统哲学,也就是宋清时代精神思想的变化,C项正确;从宋代出嫁的女儿若因故改嫁,给钱二十贯,而到了清代达到守节年限者可领双份米粮资助指的是对妇女的迫害

加重不是对女性要求变得更为完善,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到了民间救济组织不涉及政府的救济也没有比较,不知道民间组织救济上处于辅助地位,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对妇女改嫁的态度的变化,不是古代有尊敬与赡养老人的传统,排除D项。故选C项。第

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史载:“先是,益(今四川成都)、邛(今邛崃)、嘉(今乐山)、眉(今眉山)等州,岁铸钱(铁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淳化四年,993),遂罢铸,

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到大中“祥符之辛亥(四年)”,“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材料二当时发行交子的富商称为交子铺或交子户,而且交子既能

远近行使,又随时需要兑现,所以除成都外,各地还有分铺。……那些富商……经营不善,资财就会衰落,在领用交子的人拿来兑现的时候,有时就不能应付,而至于打官司;有时因为交子铺户的诈伪,激起民愤,而发生挤兑的事,交子户则闭门不出,后来政府出来干涉,每贯(一千)只能兑

到七八百。最初提议由政府接办交子发行事宜的是转运使薛田,他在大中祥符(1008-1016年)末年奏请设立交子务,但当时的政府没有采纳。后来……政府终于接受了这建议,于天圣元年(1023年)设置益州交子务,自二年二月起发行官交子。北宋的交子……最初只行于益州,熙宁二年河东

苦于铁钱的运输不便,曾在潞州设置交子务,三年一度废罢;四年又行于陕西,九年又罢废。崇宁元年又行于陕西。所以交子的流通范围,除四川外,不外河东路和陕西路,换言之,即铁钱流通区域。——摘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材料三这种初期交子票面的数额不定,而且是临时写上的,可以向接受交子的人兑取现

钱,最终还可以向发行人兑取现钱。这种铁钱代币券的情况,具有近代“金本位制”时期纸币的一些特性,但更近似于现代欧美各国的“不记名可流通支票”,还不具备纸币的性质。但南宋的会子到了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就取消分界的办法,许其永远流通。而北

方金人的交钞则在公元1189年就取消了分界发行的办法,而且不兑现,已经是纯粹的纸币。——整理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和彭信威《中国货币史》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交子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交子发行流通过程中的特点。(3)根据材

料三指出交子的性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纸币及其发行的看法。【答案】(1)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大,出现“钱荒”;金属货币特别是铁钱不便携带,无法适应大批量的商品贸易。(2)特点:从发行看:最初由私人富商发行,后改为

政府发行,从民间行为发展为官方行为;流通中的问题看:出现交子不能兑换和诈伪等问题,风险高;流通范围看:主要限于四川河东路和陕西路,范围小(或从货币流通区域看:主要限于铁钱流通区域)。(3)性质:初期是一种代金券,后来变成真正的纸币。认识:材料中的信息:只有当不受地域限制,能永久流

通,方便流通、具有信用才能成为真正的纸币。(3分,能从材料中谈认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古代纸币有便携带的优点,也有很大风险;政府要加强对纸币的管理维护其信用等。【解析】【分析】本题以宋代时期”交子“发行为背景,考查交子产生的原因,发行流通的

特点、性质及纸币发行的认识,结合材料和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达的背景作答。【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材料一“益、邛、嘉、眉等州,岁铸钱(铁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可得

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大,出现‘钱荒’”;根据材料““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可得出“金属货币特别是铁钱不便携带,无法适应大批量的商品贸易”。【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中国)。据

材料“当时发行交子的富商”和“天圣元年(1023年)设置益州交子务,自二年二月起发行官交子”可得出“从发行看:最初由私人富商发行,后改为政府发行,从民间行为发展为官方行为”;据材料“经营不善,而至于打官司.有时因为交子铺户的诈伪,激起民愤,而发生挤兑的事,交子户则

闭门不出”可得出“流通中的问题看:出现交子不能兑换和诈伪等问题,风险高”;根据材料“除四川外,不外河东路和陕西路,换言之,即铁钱流通区域”可得出“流通范围看:主要限于四川河东路和陕西路,范围小(或从货币流通区域看:主要限于铁钱流通区域)”。【小问3详解】本题第一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

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一“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和材料三“公元1189年就取消了分界发行的办法,而且不兑现,已经是纯粹的纸币”,可得出“初期是一种代金券,后来变成真正的纸币”。本题第二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

国)。根据材料“南宋取消了分界发行的办法,而且不兑现,成为纯粹的纸币”得出“只有当不受地域限制,能永久流通,方便流通、具有信用才能成为真正的纸币。;根据材料提到的铁钱携带不便,反映初古代纸币有便携带的优点,也有很大风险;根据材料”经营不善,而至于打官司.有时因为交子铺户的

诈伪,激起民愤,而发生挤兑的事,交子户则闭门不出“,可得出”政府要加强对纸币的管理维护其信用等“。【点睛】交子的产生、发行经历了由私人富商发行到官府发行的过程,说明政府在维护经济稳定的重要性。的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此事《旧唐书卷六四·列传一四》有

如下记载:材料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俄而东宫及

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战,流矢及于内殿。太宗左右数百骑来赴难,建成等兵遂败散。建成死时年38岁。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元吉死时年24。有五子:梁郡王承

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并坐诛。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玄武门之变的特点。(2)类似于玄武门之变的事常见于古代史书的记载,请举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断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3)综上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的认识。【答案】

(1)特点:斗争主角:皇室兄弟;斗争手段:斗争手段:以武力把对方置于死地,斩草除根,血腥野蛮;斗争性质:是一场违背伦理道德、统治者内部的争夺皇位的斗争。(2)类似于玄武门之变的事常见于古代史书的记载,请

举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断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一例:胡亥继位后大肆杀害兄弟;隋炀帝杨广逼迫哥哥杨勇自尽等(能体现皇室内部自相残杀即可,考查学生知识面)原因:君主专制制度赋予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巨大的权力诱惑使一些有条件夺取帝位的人不惜铤而走险;皇帝对别人握

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为求自保,一些人也会为争夺皇位而不择手段。(3)认识:专制制度是导致血腥野蛮皇位争夺的制度根源;只有根除专制制度才能根绝血腥野蛮的皇位争夺斗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太宗将左右九人至

玄武门自卫。……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可知,斗争主角是皇室兄弟;根据材料“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可知,斗争手段是以武力把对方置于死地,斩草除根,血腥野蛮

。斗争性质:根据材料“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武门之变是一场违背伦理道德、统治者内部的争夺皇位的斗争。【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唐朝(中国)。例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朝时期,胡亥继位后大

肆杀害兄弟;在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逼迫哥哥杨勇自尽等。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专制制度赋予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巨大的权力诱惑使一些有条件夺取帝位的人不惜铤而走险;皇帝对别人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为求自保,一些人也会为争夺皇位而不择手段。【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

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史(中国)。认识:根据材料“建成死时年38岁。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元吉死时年24。有五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

裕、义阳王承度,并坐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导致血腥野蛮皇位争夺的制度根源,只有根除专制制度才能根绝血腥野蛮的皇位争夺斗争。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参事何星亮表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利于增

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信心,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代代相传;二是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三是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进取心和创造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

文化强国;四是有利于人们借鉴历史经验,科学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使中华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五是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吸收国外优秀文化,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文章《展现中华文化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坚定文化自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观点: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

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支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就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坚定文化自信,要求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珍惜价值,古为今用,弘扬精华,创

新发展。【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21世纪(中国)。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首先,根据题目要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坚定文化自信”,根据材料“一是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坚定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信心,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代代相传;二是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三是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进

取心和创造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四是有利于人们借鉴历史经验,科学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使中华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五是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吸收国外优秀文化,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可以提炼观点为: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大力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次,围绕提炼的观点“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论述,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

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支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最后,对观点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观点的准确性,如: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

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坚定文化自信,要求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珍惜价值,古为今用,弘扬精华,创新发展。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225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