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店铺企业店铺
管理员店铺
  • 485618
    文档数
  • 3136176
    被浏览
  • 24
    被下载
  • 0
    被收藏
日期:
全部
今天上传
一周内上传
一月内上传
一年内上传
三年内上传
页数:
全部
0-10 页
10-50 页
50-200 页
200-500 页
500-1000 页
1000 页以上
价格:
全部
0-3.00 元
3.00-8.00 元
8.00-12.00 元
12.00-18.00 元
18.00-25.00 元
25.00 元以上
格式:
全部
DOC
PPT
XLS
TXT
PDF
资源包
类型:
全部
VIP专享
优质文档
精选文档VIP+优质
最新上传 下载热度
  • 《高一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1)》期中测试卷(A卷)(备作业)(原卷版)
    1绝密★启用前期中测试卷(A卷)(原卷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试时间:2020年X月X日命题人:审题人: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4.可能用到的相关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第I卷(选择题部分)一、单选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D.路程、时间、速度2.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整“嫦娥三号”运动姿态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B.确定辽宁号航母在大海中的坐标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歼15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过程中,可以将其看成质点D.蹦床运动员做翻腾动作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3.如图所示,刻舟求剑的故事家喻户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句话所选用的参考系是()A.舟B.舟上的人C.地面D.流动的水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77km”、“100km”等指的是位移B.乙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120”、“100等指的是平均速度C.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的“72”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D.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上面的“26分钟”、“27分钟”指的是时刻5.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牛顿首先发现了亚里士多徳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C.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D.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6.下列4个运动过程中,质点位移大小最大的是()A.质点先向东运动8m,再向西运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192.254 KB
    • 时间: 2025-03-12
  • 第二次月考(考试范围: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不等式)(解析版)-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月考+期中+期末试题抢先看(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次月考: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不等式测试题(解析版)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a<0<b,下列不等式错误的是()A.1𝑎<1𝑏B.a+c<b+cC.a2<abD.ac2≤bc2【答案】C【解析】:∵a<0<b,∴1𝑎<0<1𝑏,故A对,∵a<b,∴a+c<b+c,故B对,∵a<b,且c2≥0,∴ac2≤bc2,故D对,∵a2﹣ab=a(a﹣b)>0,故a2>ab,故C错,故选:C.2.若x>1,则函数𝑓(𝑥)=𝑥+2𝑥−1的最小值为()A.2√2B.2√2+1C.4D.5【答案】B【解析】::因为x>1,所以x﹣1>0,则f(x)=x+2𝑥−1=𝑥−1+2𝑥−1+1≥2√(𝑥−1)×(2𝑥−1)+1=2√2+1,当且仅当x﹣1=2𝑥−1,即x=√2+1时取等号,此时函数f(x)的最小值为2√2+1,故选:B.3.已知正实数a,b满足a+b=3,则4𝑎+1𝑏的最小值为()A.1B.3C.32D.9【答案】B【解析】::由a+b=3,得13(a+b)=1,又a>0,b>0,所以4𝑎+1𝑏=13(a+b)(4𝑎+1𝑏)=13(5+𝑎𝑏+4𝑏𝑎)≥13(5+2√𝑎𝑏⋅4𝑏𝑎)=3,当且仅当𝑎𝑏=4𝑏𝑎,a=2b,即a=29、b=19时,等号成立,所以4𝑎+1𝑏的最小值为3.故选:B.4.设不等式x2﹣2x﹣8<0的解集为M,下列正确的是()A.﹣1∉M,4∉MB.﹣1∈M,4∉MC.﹣1∉M,4∈MD.﹣1∈M,4∈M【答案】B【解析】:不等式x2﹣2x﹣8<0等价于(x﹣4)(x+2)<0,解得﹣2<x<4,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M=(﹣2,4),所以﹣1∈M;4∉M.故选:B.5.已知不等式x2﹣ax+b<0的解是2<x<3,则a,b的值分别是()A.﹣5,6B.6,5C.5,6D.﹣6,5【答案】C【解析】::不等式x2﹣ax+b<0的解是2<x<3,所以2和3是方程x2﹣ax+b=0的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2+3=𝑎2×3=𝑏,解得a=5,b=6.故选:C.6.设0<a<1,则关于x的不等式(a﹣x)(x−1𝑎)<0的解集为()A.(𝑎,1𝑎)B.(1𝑎,𝑎)C.(﹣∞,1𝑎)∪(a,+∞)D.(−∞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0 页
    • 大小: 44.117 KB
    • 时间: 2025-03-31
  •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长沙市望城区2020年下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调研检测高一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地劳动”,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上述重要讲话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重大理论指导,是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建设提出的重大任务。在2013年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历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者杰出代表,既包含体力劳动者,又包含脑力劳动者;既包含简单劳动者,又包含复杂劳动者;既包含物质生产劳动者,又包含精神生产劳动者。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一样,都是对劳动的性质规定,前者是强调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后者则是强调劳动要素、方法和结果的发展性。(摘编自文新华《论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劳动教育》)材料二: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教育是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立德树人的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劳”与“学”在历史上从未分离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儿童劳动教育应谋求手脑相长。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融入改造自然、创造历史、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发挥了兴国利民的重要作用。应该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在学校课程的实施中,存在“口头上重视、课程上忽视”等情况,劳动教育内容大多以活动的方式呈现;社会和家庭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推动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就要使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常规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形成劳动树人、协同育人的格局。家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31 页
    • 大小: 76.092 KB
    • 时间: 2024-10-26
  •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试卷类型:A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历史2023.5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等号召组织同盟,合力对抗他们认定的所谓“夷狄”国家。这一做法反映出A.周王室地位的提升B.周边少数民族威胁增强C.华夏认同观念发展D.诸侯对分封秩序的维护2.公元66年,汉章帝诏令郡国以公田赐贫人。69年,又颁布诏书,宣布将“滨渠下田”“赋与贫人,无令豪右得固其利”。其举措旨在A.打击豪强地主B.巩固政治统一C.解决土地问题D.调和社会矛盾3.表1为唐代关于科举进士科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表1言论出处(692年谏官薛谦光疏称)炀帝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故后生复相仿效,皆以浮虚为贵。《通典》卷17(763年礼部侍郎杨绾奏称)至高宗朝⋯⋯进士加杂文,明经填帖,从此积弊,漫转成俗。《旧唐书》卷119(洋州刺史赵匡著论称)进士者⋯⋯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务求巧丽,以此为贤,不唯无益无用,实亦妨其正习,不唯挠其浮和,实又长其佻思。《通典》卷17A.进士科影响人才选拔的质量B.科举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C.士族阶层反对选官制度变革D.制度变革与非议相伴而行4.清朝时期,基层管理从注重管理国家编审册上的人户,变为注重管理乡村中实际居住的人户。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赋税制度的演变B.治理理念的革新C.西学东渐的影响D.国家疆域的拓展5.魏源认为:“东不足者西有余,以其所有易所无,气运贸迁,乌见失诸此者不可偿诸彼乎?夫惟有度外之人,则能通自古未通之绝域,致自古未致之货币。”这一观点A.拉开了向西方学习序幕B.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C.顺应了时代变局的需要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6.《中华日报》曾在时评中指出:“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抱怨,以下令逐客为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3 页
    • 大小: 182.928 KB
    • 时间: 2024-10-09
  • 陕西省榆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PDF版含答案、答题卡
    {#{QQABJYAEggigQBBAAAgCQwHgCAAQkAGCCKoGRAAMoAIBAQNABAA=}#}{#{QQABJYAEggigQBBAAAgCQwHgCAAQkAGCCKoGRAAMoAIBAQNABAA=}#}{#{QQABJYAEggigQBBAAAgCQwHgCAAQkAGCCKoGRAAMoAIBAQNABAA=}#}{#{QQABJYAEggigQBBAAAgCQwHgCAAQkAGCCKoGRAAMoAIBAQNABAA=}#}{#{QQABJYAEggigQBBAAAgCQwHgCAAQkAGCCKoGRAAMoAIBAQNABAA=}#}{#{QQABJYAEggigQBBAAAgCQwHgCAAQkAGCCKoGRAAMoAIBAQNABAA=}#}{#{QQABJYAEggigQBBAAAgCQwHgCAAQkAGCCKoGRAAMoAIBAQNABAA=}#}{#{QQABJYAEggigQBBAAAgCQwHgCAAQkAGCCKoGRAAMoAIBAQNABAA=}#}��������������������������������������������������������������������������������������������������������������������������������������������������������������������������������������������������������������������������������������������������������������������������������������������������������������������������������������������������������������������������������������������������������������������������������������������������������������������������������������������������������������������������������������������������������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1 页
    • 大小: 3.931 MB
    • 时间: 2024-10-09
  •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图片版)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0 页
    • 大小: 3.595 MB
    • 时间: 2025-02-24
  • 2024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归纳与达标检测 第44讲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与直线的方程(讲) Word版含解析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数量:2 份
    • 大小: 143.568 KB
    • 时间: 2024-10-15
  •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含解析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物理试卷(选考)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第10~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授予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克劳泽及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蔡林格。以奖励他们在量子纠缠、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及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现在量子的已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下面那些物理量是量子化的()A.一个可变电容器的电容B.一段导体的电阻C.一个物体的带电量D.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答案】C【解析】【详解】所谓量子化就是指数据是分立的不连续的,即一份一份的。A.可变电容器电容可以通过正对面积的连续变化实现连续变化,A错误;B.导体的电阻可通过长度的连续变化实现连续变化,B错误;C.物体的带电量必须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是量子化的,C正确;D.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可以随着位置的变化而连续变化,D错误。故选C。2.我们不能直接用试探电荷所受的静电力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因为对于电荷量不同的试探电荷,即使是电场的同一点,所受的静电力也不同。那么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定义电场强度的()A.假设法B.类比法C.控制变量法D.比值定义法【答案】D【解析】【详解】研究发现,不同的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所受静电力不同,而静电力大小与试探电荷电量的比值保持不变,用此比值来定义电场强度大小,以正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方向,用的是比值定义法。故选D。3.如图,取一对用绝缘支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他们彼此接触,B的一端接地。起初他们都不带电,贴在他们下面的两片金属箔是闭合的,现手握绝缘棒,把带正电荷的带电体C移近导体A,则关于两金属箔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A.A下面的箔片张开,B下面的箔片也张开B.A下面的箔片张开,B下面的箔片不张开C.A下面的箔片不张开,B下面的箔片张开D.A下面的箔片不张开,B下面的箔片也不张开【答案】B【解析】【详解】把带正电荷的带电体C移近导体A,由于静电感应,A的左端感应出负电荷,下面的箔片张开,A、B以及大地相连成为一个整体,大地远端感应出正电荷,B没有净电荷,下面的箔片不张开。故选B。4.静电力虽然会有危害,但也可以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5 页
    • 大小: 4.900 MB
    • 时间: 2024-09-29
  • 河南省开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可编辑PDF版)
    高二历史第1页(共8页)开封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注意事项: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用2B或3B铅笔涂黑考号对应的位置。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能答在Ⅰ卷上。第Ⅱ卷的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栏目一直备受观众喜爱。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重视家风的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科举制2.《明实录》中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要及时批答。而在《明史》中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A.史官个人才学不同B.史著编撰意图各异C.史料运用方式有别D.史著编撰体例多样3.图1、图2、图3分别为中国古代汉、唐、明清时期的商业中心分布图。图中商业中心分布的变化体现了A.商业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变化同步B.跨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C.黄河流域的商业比长江流域发达D.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4.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反映了中国古代高二历史第2页(共8页)法律条文出处“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汉简《二年律令·告律》“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唐律疏议·斗讼律》“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大明律》“亲属相为容隐”《大清律例·刑律·诉讼》A.宗法制度逐渐淡化B.法律制度不断健全C.伦理文化前后相继D.身份等级固定不变5.历史记载,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天下郡国利病书》6.唐诗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通过检索全唐诗库四万多首唐诗,发现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舟”“船”的诗共3313条,包含“渔”“鱼”的诗共2784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这反映了唐代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B.水陆交通比较发达C.江南经济文化兴盛D.现实主义诗歌盛行7.古代雅典法律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8 页
    • 大小: 585.864 KB
    • 时间: 2024-09-08
  • 《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解题技巧方法》第10节  复合函数不等式问题-解析版
    第10节复合函数不等式问题知识与方法形如()()ffx、()()fgx的结构称为复合函数结构,复合函数不等式问题一般用换元法来解决,将内层的函数整体换元成t,将一个双层的不等式问题化归成两个单层的不等式问题来处理.典型例题【例题】设函数()21,143,1xxfxxxx−=−+,若()()0ffm,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A.2,2−B.)2,224,−++C.2,22−+D.)2,24,−+【解析】设()tfm=,则()1010tftt−或2111430tttt−−+或3t,即()11fm−或()3fm,若()11fm−,则1111mm−−或211431mmm−−+,解得:21m−或122m+,从而222m−+,若()3fm,则113mm−或21433mmm−+,解得:4m,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2,224,−++.【答案】B变式1设函数()21,143,1xxfxxxx−=−+,则不等式()()()10ffxfx−+的解集为________.【解析】设()tfx=,则()()()10ffxfx−+即为()10ftt−+,也即()1ftt−,如图1,由图可知不等式()1ftt−的解为14t,故()14fx,如图2,由图2可知不等式()14fx的解集为022,25++.【答案】022,25++变式2设函数()21,143,1xxfxxxx−=−+,()()424xxaaagx=−+R,()()3fgx对任意的aR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设()tgx=,则()()3fgx即为()3ft,解得:4t,故问题等价于()4gx恒成立,即4244xxa−+,故20xa−,所以2xa,因为()20,x+,所以0a.【答案】(,0−强化训练1.(★★★)设函数()22,0,0xxxfxxx+=−,若()()2ff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设()tfa=,则()()2ffa即为()2ft,从而202ttt+或202tt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483.156 KB
    • 时间: 2025-04-02
  • 专题32 圆的综合练习(提优)-【考前抓大题】冲刺2021年中考数学(原卷版)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0 页
    • 大小: 151.862 KB
    • 时间: 2025-02-18
  •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
    《课程标准》达标测试高二地理参考答案1、BDCAD6、DCACB11、ABDCA16、CBDBD21、BABCA26【答案】(1)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或地势第二阶梯的)东北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区以及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多分布在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土地质量等级较低的地区;多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2)相比我国传统的三大主粮,马铃薯单产高,增产潜力大,可增加我国粮食供给数量;马铃薯营养丰富,且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改善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占用优质耕地少,不与其他主粮争地抢水,有利于集约利用耕地资源和水资源。27、(1)冰川面积总体呈退缩趋势;冰川退缩速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3000米以下最明显);冰川退缩速率与冰川面积呈负相关。(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天山地区气温上升,部分区域的冰川和积雪消融速度加快;部分区域降水形式将由降雪向降雨转变,降雪减少,导致冰川和积雪的物质来源减少。(3)气温变化趋势:上升。原因:冰川和积雪消融使原冰雪覆盖区域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率降低,从而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加剧山区的升温速度28答案:(1)相同点:不断增加。不同点: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放缓;GDP的增长速度加快。(2)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管理力度增强;环保意识提高。29、【答案】(1)打井抽取地下水;修水渠引黄河水灌溉;建蓄水库调节水的季节变化;喷灌、滴灌,提高水的利用率;改良土壤结构减少下渗。(2)牛粪、秸秆还田,种植有机饲料;用有机饲料科学养殖奶牛,用先进的牛奶生产工厂、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加工牛奶;通过追溯码,为顾客提供食品安全保障;粪便得到处理,且不用农药、化肥,减少环境污染。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 页
    • 大小: 13.941 KB
    • 时间: 2024-10-18
  • (江苏专用,鲁教版2019选必1+选必2第1~2章)(全解全析)(江苏专用)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第1~5章(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2章(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6.难度系数:0.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气象台站经度纬度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1月偏离天数/天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130.35°E42.86°N约14时00分20.8约14时40分19.6辽源125.15°E42.90°N约13时20分14.4约13时50分17.21.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A.1小时40分钟B.2小时00分钟C.2小时40分钟D.3小时20分钟2.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A.降水多B.受海洋影响强C.风力强D.受山地影响强3.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A.雨雪天气B.温带气旋C.晴朗天气D.冷锋过境【答案】1.D2.B3.C【解析】1.根据珲春的经度可知,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早约40分钟,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11时20分。7月该地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约为14时40分,滞后当地正午约3小时20分钟,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2.本题考查海陆位置及热力性质对气温的影响,与珲春相比,辽源更靠近内陆,海陆位置不同,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不同;水体比热容大,升温较慢,珲春受海洋影响较强,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晚于辽源,B正确,D错误;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与该地降水、风力关系不大,排除AC选项。故选B。3.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辽源冬季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偏离较少,说明此时段大气较稳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13 页
    • 大小: 4.555 MB
    • 时间: 2024-10-29
  • 【精准解析】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
    1湛江二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学科10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由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愈来愈多的沿线国家的欢迎,沿线国家的产品、服务、技术、资本也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动力②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第一大经济体③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④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国家优势互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漫画《俺说了算》说明改革需要A.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B.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C.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D.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3.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论断。下列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正确的是A.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之间的矛盾B.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4.党和政府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下面对共享发展理解错误的是A.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人人享有,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B.共享发展是全面共享,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C.共享发展是共建共享,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让人民群众在奋斗中共享发展成果D.共享发展是同时享有,引导全体人民同时同步迈人全面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新华社发布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A.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B.表明城乡不平衡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C.有利于维小城乡差距,推进精准扶贫,实现城乡同步富裕目标D.表明解决“三农”问题是兴国之要,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6.近年来,裸眼3D电影、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技术,给人们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360.000 KB
    • 时间: 2025-02-26
  • 第02讲:第二单元重点篇目《芣苢》2021年新高一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统编版)(解析版)
    1第02讲《芣苢》预习及练习【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2.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3.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知识精讲】第六课芣苢【知识梳理】1.文学文化常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2《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赋、比、兴是按表现手法分的。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原文采采芣苢⑴,薄言采之⑵。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⑶。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⑷。采采芣苢,薄言捋之⑸。采采芣苢,薄言袺之⑹。采采芣苢,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8 页
    • 大小: 35.168 KB
    • 时间: 2025-02-07
  • 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质量调查(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长:120分钟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I卷第1至4页,第II卷第4至8页。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请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和作文纸上交。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各题。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____。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有____________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_______________。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妙笔生花差强人意B.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匠心独运差强人意C.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心满意足D.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匠心独运心满意足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B.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C.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6 页
    • 大小: 61.296 KB
    • 时间: 2024-10-26
  •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22学年第二学期奉化区期末联考高一政治试卷一、判断题1.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3.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二、选择题6.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身有八块浮雕,从东而起,依次呈现了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场景。这些浮雕()①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全面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行径③完整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④承载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历史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7.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因为()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可见,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①一个政党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②一个政党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③一个政党能够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为行动指南④一个政党的党员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她()①做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②构建了涵盖所有领域的理论体系③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④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百年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9 页
    • 大小: 71.045 KB
    • 时间: 2024-10-22
  • 2021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成长教育主题练
    12021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成长教育”主题练一、(2021届镇江市高三10月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首先考生要注意围绕材料的理解进行准确的立意,根据理解材料,主要内容是由“四力”构成: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考生根据以上四力的理解,可以有如下的立意:眼力即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思力是方法把握和思想的积淀、定力是不为复杂影响的能力、抗压之力是在挫折面前的乐观与激情。以上四力都是考生要立意的角度,都是引导人成才的道理。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现实,这样作文才能有深度。【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2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0 页
    • 大小: 45.000 KB
    • 时间: 2025-02-07
  • 安徽省淮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2.295 MB
    • 时间: 2024-09-29
  • 【精准解析】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在线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公共福利支出有刚性特征,表现为公共福利支出规模在一个较长时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不依赖经济周期的变动。政府支出规模在经济衰退期扩张,在繁荣期却削减不多,导致政府支出呈长期向上趋势。福利刚性源于公众对公共福利的刚性依赖。民众期望公共福利越来越高,能升不能降,否则产生不满。福利刚性抑制了政府灵活调整支出结构、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能力。当经济衰退和财政收入下降时,若政府不能削减福利支出,就只能通过加税、缩减公共投资支出或举债来维持。公共福利刚性的存在最终拖累经济增长,使政府陷入了“两难”:一方面,在财力不足时,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福利支出将抑制经济增长,从而抑制财政收入增长和公众长期福利的改善;举债则会加大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甚至破产或垮台。另一方面,若削减公共福利支出,则将引发公众不满,也可能导致政府垮台。此即西方经济学所谓的“公共福利陷阱”。所有国家都可能落入公共福利陷阱,而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更易落入这个陷阱。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是指人均而非绝大多数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少数人高收入或超高收入,而多数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未摆脱贫困。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前,多为落后农业国,为摆脱普遍贫穷和实现追赶,不得不强调效率优先,收入差距扩大有一定必然性。另一方面,人均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不等于形成了不断扩大的稳定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扩大会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特征是:中等收入,价值观稳定,遵纪守法,努力向上,重视子女教育,希望社会稳定。庞大而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稳定器。若一个社会中多数人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甚至还有不少贫困者,社会就会不稳。在中等收入阶段,政府面临巨大考验。虽然国家和民众总体上不再贫穷(而是总体小康),但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会降下来(因为原有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基数也大了),从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会降下来。而此时社会矛盾却多发且激烈,民众在公共福利方面对政府有更多期望。但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公共收入增速则比以往更慢了。与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福利需求相比,政府财力处于不充分且不均衡的发展状态。政府为缓解社会矛盾,又需要特别关注民生,以致容易陷入“两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24 页
    • 大小: 262.500 KB
    • 时间: 2024-09-09
可在后台配置店铺页面右侧广告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