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12月月考历史试卷.docx,共(6)页,1.648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c9399be7bcb4a2dde14db15f08440c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三学年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倪彦军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年12月9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公布:“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其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是()A.墓葬随葬品的差异B.
打制石器与祭坛遗存C.用火的积灰层遗迹D.一些碳化谷物的出土2.西汉时期佛教最初传播于中原还是西域,众说纷纭。从语言学角度看,佛教传播并未经过西域的中介。《史记》《汉书》《后汉书》均未记载佛教在西域诸国传播的情况,而上述诸书的西域
传记却是根据张骞、班勇等人的报告写成的,但已知的西域佛教文化遗址未超过公元2、3世纪。这表明()A.文化遗址发掘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西汉时期中原早于西域传播佛教C.文物材料与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D.历史研究需要结合多种视角探讨3.6
07年,隋炀帝把城门、尚食、尚药、御府、殿内五局移出门下省,成立殿内省;负责下行文书用印的符玺局继续保留;设立给事郎,“置员四人,从五品,省读奏案”,专门负责上行文书奏案的审议。这些举措()A.使三省六部的运
作机制完备B.体现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C.解决了国家政令不通的问题D.有利于国家治理效率的提升4.对于榷场贸易,宋朝文人宠籍曾说:“(西)夏人仰吾和市,如婴儿之望乳。”天圣四年(1026年)七月,有中书上书称,榷场的设立是要实现南北往来但无猜阻。仁宗皇帝也曾说:“先朝置互市,以通有无,非以利计。
”由此可知,宋代开展榷场贸易()A.缓解了国家财政困难B.兼具政治和经济意图C.消弭了宋夏民族矛盾D.使丝绸之路再度复兴5.一直以来,传统文人画题材主要以山水、“四君子”等为主,但清代文人画除了传统主流题材外,出现了鬼怪题材,“以鬼喻人”、“讽
喻世事”的文人画逐渐多了起来。这种变化反映出清代()A.绘画风格日渐趋向写实B.市民文化呈现繁荣景象C.艺术领域出现批判意识D.理学统治地位开始动摇6.如图为1800~1850年间中国白银、制钱购买力的折线变动图。其中,促成1835~1850年间两者的
购买力呈现出不同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出超地位C.传统制钱丧失了竞争力D.西方对中国殖民侵略不断加剧7.如图是晚清时期年画《上洋金利源码头长江火轮船》,描绘了轮船招商局上海金利源码头客人上下轮船的情景.该年画可以佐证()A.洋务运动
走向深入B.半殖民地色彩日益严重C.近代交通工具普及D.上海成为世界商业中心8.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初二,朝廷再次颁布了改书院为学堂的上谕,要求各省府州县书院分别改办大中小学堂,恢复了戊戌变法时期书院改制的相关政策,各地新式学堂迅速建立起来。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
A.反映了清廷为维新变法平反B.开创了中国的新式教育C.加速了中国选官制度的变革D.直接导致辛亥革命兴起9.民国初期,政府将几何画纳入师范学校图画课程必须教学的内容和师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1917年,政府又将由国内学者编撰的
《几何画》《新制用器画》(用绘图仪器绘制几何图案)等书纳为中学和师范学校的选择性教材。这些举措()A.利于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B.迎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C.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高D.体现了西式教育居主导地位10.1919年3月,邓中夏等人组织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并把人力车夫、产
业工人作为启迪反帝反封建觉悟的首选对象,甚至五四运动后,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还深入工矿企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这表明()A.国民觉悟得到提升B.救亡之路出现转向C.无产阶级力量壮大D.新型政党开始筹建11.下图为中国刊物转载的1926年苏联报纸刊登的讽刺漫画,一只戴着英国式礼帽的恶霸犬尾部
系着一柄大刀,图画配有文字说明:“伦敦反动的报纸,因为中国革命军的胜利,像尾把(巴)上系了一柄刀似的,心慌意乱了。”该漫画针对的史事是()A.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全国统一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C.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了一
定成效D.北伐战争打击了列强在华利益12.1929年的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要求“党的领导机关要有正确的指导路线,遇事要拿出办法,以建立领导的中枢”。据此可知,古田会议()A.成为党领导军队的开始B.结束了
军队对工农政权的影响C.确立了党领导军队原则D.促进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13.1937年,毛泽东在苏区党代表会议上指出:“在反动和内战时期,集中制表现得多一些。在新时期,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1938年,毛
泽东又撰文提出,既要“加强地方党独立工作的能力”,又要“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B.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C.巩固敌后根据地现实需要D.在极其危急情况下挽救红军14.1952年湖南农村爆发了严重的蝗灾,在各级人民政
府的领导下,农民积极开展捕蝗运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一千多万人参加了捕蝗运动,保证了千百万亩稻田的丰收。这()A.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表明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C.标志农业改造取得巨大成就D.得益于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15
.196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攀枝花特区,随后国务院从10个部委抽调了大约5万人参加建设攀枝花钢铁厂。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攀枝花特区更名问题的批复》,同意将攀枝花特区改名为“渡口市”。由此可知,攀枝花特区的设立()A.是为了应对严峻的军事困难B.是新时
期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C.纠正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失误D.适应了“备战备荒为人民”方针16.表中是中国改革开放部分风云人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马胜利中国承包国有企业第一人。1984年承包石家庄市造纸厂,第一年就扭亏为盈。关广梅中国商业改革第一人。1984年,第一个承包商店;
1985年第一个租赁商店;1987年组建中国第一个租赁商业集团。年广久80年代我国私营经济的突出代表。创办傻子瓜子公司,1984年公司雇工达100余人。A.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B.经济所有制结构已出
现变化C.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D.市场经济体制得到普遍认可17.如图为1982—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增长示意图。主要影响该图曲线走势的时代因素是()A.城市化进程的发展B.政府对人口政策的调整C.对外开放格局建立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18.公元前3200年,苏美尔人发明了用木板做
成的实心轮,从而推动车辆运输的出现,随后,分别来自伊朗高原边缘和安纳托利亚的加喜特人与赫梯人又将实心轮改为轻便的轮辐,使其在战场上发挥极大效能。这反映出()A.两河流域文明发展领先世界B.区域间的交流推动文明进步C.战争推动了早期文明的交流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19.共和
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B.法律注重保护
公民的利益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20.呼罗珊大道(见下图)是指8-10世纪从巴格达去往阿拉伯帝国东部大呼罗珊省的道路,沿线的撒马尔罕建立了帝国第一家造纸厂,“撒马尔罕纸”后来成为
西亚和欧洲对汉式绵纸的称呼,木鹿鲁泽等地还出土了长沙窑瓷器。呼罗珊大道的繁荣反映了()①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形成②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③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④阿拉伯帝国在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公元9世纪,英国僧侣宣称希腊
神话中的特洛伊王子布鲁特斯(Brutus)是第一个定居在不列颠的人,证据是不列颠(Britain)源于“布鲁特斯”,两个世纪后历史学家杰弗里在其虚构的《英国诸王史》中更明确布鲁特斯于公元前1170年登陆。据此可知当
时()A.资产阶级推崇希腊古典文化B.出现早期民族探源意识C.科学理性观念影响学术研究D.君权神化催生民族语言22.14世纪,英国约克郡一名丝绸商因拒绝行会检查官检查自己的秤砣,遂被行会到市长处控告其违反行会章程。尽管该商人申辩自己是无辜的,12名陪审员仍然认定其有罪,随后市长、市议员和市政官便
对该商人进行罚款处理。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城市的司法权由行会掌控B.城市治理出现近代化趋向C.行会阻碍了城市商业的发展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23.下表为岳麓版教材与统编版教材有关新航路开辟编写内容的比较。据此可推知,统编版教材旨在()岳麓版教材
(2004年)必修二第7课统编版教材(2019年)《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标题:《新航路的开辟》标题:《全球航路的开辟》第一目:东方的诱惑第一目: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第二目:开辟新航路第二目:新航路的开辟……第三目:其他航路
的开辟A.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复杂性B.展现大航海时代的全貌C.突出新航路开辟世界意义D.凸显欧洲人的突出贡献24.卢梭认为才能和美貌是上帝赋予女性的财富,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只有机智才能作为女性所有的真正的资本”,他希望女性能够有思想、有眼光、有
所爱和有所认识,像培养自己的身体那样来培养她们的心灵。据此可知,卢梭意在()A.提倡女性的受教育权B.呼吁女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C.增强女性的参政意识D.反对天主教会对女性的压迫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25题12分
,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要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唐代《贞观政要》和宋代《资治通鉴》对隋文帝时期发生的一件史事分别有自己的叙述。材料一(唐)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
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
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熟与足?’”——[唐]吴兢《贞观政要》材料二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二(1)在两则材料
的记载中,隋文帝的形象有何不同?(4分)(2)请针对两则材料出现分歧的原因,谈谈你的认识。(8分)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晚清国内公债筹募概况(节选)公债名称时间与用途筹募额定数实际额度具体承销情况西征借款1878年西征善后及新疆建设350万两认购150万两成立乾泰公
司借款昭信股票1898年战争赔款1亿两认购2000万两户部通过银行、钱庄筹款湖南公债1910年地方财政120万两转外债外资银行承销爱国公债1911年镇压辛亥革命3000万元不足1200万元资政院委托大清银行办理
,实为向亲贵及官员摊派——摘编自刘杰《辛亥鼎革与财政举债:晚清民初“爱国公债”的发行与偿还》材料二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来年发行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总额为1亿分,华东区分担45%,上海市分担华东区的66.6%。上海市组建了公债推销委员会,深入宣传,“购
买公债不但还本,而且付息……是争取人民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解放日报》为公债开设了答疑专栏。工商界巨擘带头认购,群团组织还推动了公债认购竞赛,最终圆满完成目标。——摘编自孔祥成、牛茹琪《从首笔国债发行看新中国初期中共的城市社会动员能力》(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知识,归纳晚清公债发行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圆满成功的原因。(8分)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1949年11月,党中央组建
中国科学院,承担全国科技事业管理工作。通过构建计划引领、统筹分配、组织动员,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我国建成了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举国体制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任务,我国实现了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跃升。中共十四大后,运用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
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摘编自唐亚林、郝文强《新型举
国体制:历史演变、时代特征与模式构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演变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建立与发展的意义。(8分)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地图·视野材料一材料二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以“地图
·视野”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