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考真题化学》内蒙古通辽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PDF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337.414 KB
  • 2024-12-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内蒙古中考真题化学》内蒙古通辽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内蒙古中考真题化学》内蒙古通辽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内蒙古中考真题化学》内蒙古通辽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内蒙古中考真题化学》内蒙古通辽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pdf,共(12)页,337.414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a07d4598ff602024cdb98e287f37a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内蒙古通辽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Cl-35.5Ba-137S-32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燃放礼花【答案】D【解

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详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变为气态的二氧化碳,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冰雪融化是水由固态变

为液态的过程,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酒精挥发是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燃放礼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

素的是A.米饭B.黄瓜C.鸡蛋D.鸭肉【答案】B【详解】A、米饭中富含有的营养素是糖类,故错误;B、黄瓜中富含有维生素,正确;C、鸡蛋中富含有蛋白质,错误;D、鸭肉中富含有蛋白质,故错误。故选B。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

是A.水银、冰水混合物、生铁B.液氧、氯化镁、粗盐C.水、小苏打、海水D.钢、氧化铜、碘酒【答案】A【解析】【分析】单质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详

解】A、水银是金属汞,是单质;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水组成的,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是氧化物,生铁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符合题意;B、液氧是单质,氯化镁是化合物,不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粗盐是混合物,不符合

题意;C、水是化合物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是盐,不是氧化物,海水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D、钢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氧化铜是氧化物,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答案】C【详解】A、二氧化碳验满时要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错误;B、测定溶液的pH值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防止污染药品,故错误;C、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

中,用手握着试管,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故正确;D、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错误。故选C。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有两种分子参加反

应,且个数比为2:1C.有五种分子参加反应D.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答案】B【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2个分子和1个分子反应生成2个分子,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错误;B、由上分析可知,该反应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且个数比为2:1,

正确;C、该反应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故错误;D、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形成了化合物,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为0,故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故错误。故选B。6.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

大但没变质的是A.小苏打B.氢氧化钠固体C.浓盐酸D.浓硫酸【答案】D【详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不具有吸水性,也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故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不会增加,故错误;B、氢氧化钠易潮解,易吸收空气

中的水分,也可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氢氧化钠变质,故错误;C、浓盐酸易挥发,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故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故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没有变质,故正确。故选D

。7.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是0B.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C.Q可能是单质D.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答案】B【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1+9+3+17=23+3+x+51,得

x=3,故A错误;B、参加反应的M的质量为51g-23g=28g,参加反应的N的质量为9g-3g=6g,故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28g:6g=14:3,故正确;C、由题可知,P物质的质量没有变化,则该反应是M

与N反应生成Q,故Q不可能是单质,故错误;D、由上分析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错误。故选B。8.下列主题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B.BC.CD.D【答案】C【详解】A、煤气泄漏后不能先打开排气扇,防止爆炸;鸡蛋清中含有蛋白质,可以缓解重金属中毒,正确

,故不符合题意;B、铁比铜活泼,故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容器盛装,氮肥能使农作物叶色浓绿,故错误;C、假黄金中含有锌,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而真黄金不能与酸反应,故可以鉴别,棉织物燃烧后没有烧毛气味,而羊毛燃烧有烧毛气味,可以鉴别,故正确;D、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

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故选C。9.小亮在学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他先向只含AgNO3一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过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沦正确的是①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②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Mg③

滤液中一定不含AgNO3,一定含有Mg(NO3)2④滤液一定是浅绿色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答案】B【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铁、铝三种金属,镁的活动性最强,银的活动性最弱,故将镁和铁同时加入硝酸银溶液中,镁先与硝酸银反应,铁后与硝酸银反应,充分反应后过

滤,再向过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固体中一定有铁和银,可能有镁,故①正确,②错误;滤渣中有铁,则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亚铁,故③正确,④错误,故①③正确,故选B。10.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除去氯化银中的氯化钠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除去氯化钾中的碳酸钾,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C.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壁D.鉴别CO2和SO2,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答案

】D【详解】A、氯化银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将氯化银中的氯化钠除去,故正确;B、氯化钾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而碳酸钾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二氧化碳和水,故可以

除去碳酸钾,过滤的氯化氢和水可以蒸发除去,故正确;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液水温度几乎不变,故可以鉴别,故正确;D、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故都能使溶液变红,故错误。故选D。二、填空与简答题11.用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请

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①最简单的有机物为____;②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③缺乏某种元素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导致智力低下,这种元素是____;④表示的微粒符号是____;(2)水是生命之源,但长期饮

用硬水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3)化学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间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A.羊毛B.塑料C.尼龙D.涤纶【答案】(1).

CH4(2).Cl3;(3).Zn(4).Na+(5).加热煮沸(6).BCD【详解】(1)①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化学式为CH4;②氯化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求得,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标在该元素的正上方,故表示为Cl3;③人体中缺乏Zn元素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导致智力低下;④是11号元素,故是钠元素的微粒,核外电子数比核内质子数小1,故是钠离子,表示的微粒符号是Na+;(2)煮沸可以将可溶

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降低水的硬度;(3)A.羊毛是天然纤维,错误;B.塑料是合成材料,正确;C.尼龙是合成材料,正确;D.涤纶是合成材料,正确;故选BCD。12.(1)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①__________℃时,物质x与物质z的溶解度相等;②当x中含有少量y时,应采用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x;③t3℃时将等质量x、y、z的饱和

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④t3℃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2)在粗盐提纯时通常需要①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1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③

过滤④加入足量稀盐酸⑤蒸发结晶等操作来除去粗盐中的Na2SO4、MgC12、CaC12杂质以达到提纯的目的。a.上述步骤①③⑤中都会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b.提纯的上述操作中共发生__________个复分解反应。【答案】(1).t2(2).降温结晶(3)

.x<y<z(4).20%(5).玻璃棒(6).6【详解】(1)①由图可知,t2时物质x与物质z的溶解度相等;②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故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x;③t3℃时xyz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xyz,故溶剂的大小关系为zyx,温度降低至t

2时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都不变,故溶剂的大小关系为zyx;④t1℃是x的溶解度为25g,次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5%,故t3℃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至t1℃时,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2)a溶解、过滤、蒸发中都用

的仪器有玻璃棒,分别起搅拌、引流、搅拌的作用;b.提纯过程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由氯化钡与硫酸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碳酸钠与氯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钡、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故共有6个复分解反应。13.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

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互相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调味品;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

质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2)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D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答案】(1).HCl(2).NaOH(3).CaO+H2O=Ca(OH)2(4).Ca(OH)2

+Na2CO3=CaCO3↓+2NaOH【解析】【分析】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则A是HCl;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调味品,则B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生成D,C能与D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D是碳酸钠,C是氢氧化钙,ABC均能转化为E,故E可能是水,经检验推断合理

;【详解】(1)A的化学式为HCl;B的化学式为NaOH;(2)水与氧化钙可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3)D是碳酸钠,C是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

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14.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一中金属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中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因而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3)实验三中若测得空气中O2含量小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4)实验四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案】(1).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2).吸附(3).红磷的量不足(4).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详解】(1)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的不同之处是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与氧气不接触,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也不能燃烧,故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用在简易净水器中除去色素和异味;(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气密性良好,红磷过量,待温度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如果气密性不好,红磷不足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4)该实验中铁在氧

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故集气瓶底要放少许水;1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间题:(1)实验室中用A来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和

稀盐酸来制取CO2,所有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若要检验制得的气体是CO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检验的原理:________。(3)小明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①若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_____

___(填“a”或“b”)端通入。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红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一是将制取装置B换为上图中的装置________;。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若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

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答案】(1).2KClO32KCl+3O2↑(2).BD或CD(3).CO2+Ca(OH)2=CaCO3↓+H2O(4).a(5).C(6).100g【详解】(1)A装置

是固固加热型装置,试管口没有放棉花,故是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2)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CO2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的条件是不加热,故发

生装置选固液不加热型装置B或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故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D,故组合装置为BD或CD;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①F装置是多

功能装置,此处改装为排水法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氧气由短管a进入;②装置C与装置B的不同之处是C中用分液漏斗加入过氧化氢,该装置的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速率,故为了达到较平稳的气流,可以用C装置代替B装置;设需要加入水

的质量为x,50g×15%=(50g+x)×5%,得x=100g。16.将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与BaCI2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查阅资料】K2C

03溶液显碱性;BaCI2、KCI溶液显中性。【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溶质是KCl;猜想2:滤液溶质是________;猜想3:滤液溶质是KCl和K2CO3。【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

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__不成立②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K2C03溶液____猜想2成立。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问题讨论】小丽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改用AgN03溶液,你认为小丽同学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

的。【反思拓展】实验结束后,组内同学认为K2CO3是盐而其水溶液却显碱性,这可能与它的构成微粒有关,微粒符号是_______。【答案】(1).KCl、BaCl2(2).3(3).产生白色沉淀(4).BaCl2+K2CO3═BaCO3↓+2KCl(5).不能(6).OH﹣

【详解】当K2CO3溶液与BaCI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氯化钾,当K2CO3溶液过量,溶质有碳酸钾和氯化钾,当BaCI2溶液有过剩,则溶质有氯化钡和氯化钾,故猜想2是KCl、BaCl2的混合物;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

不显碱性,故没有碳酸钾,故猜想3不成立;②如猜想2成立,说明溶液中有氯化钡和氯化钾,故加入碳酸钾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氯化钡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反应方程式为BaCl2+K2CO3═BaCO3↓+2KCl;氯化钾和氯化钡都可以与硝

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用硝酸银鉴别;碳酸钾在水中发生电离,溶液中有OH﹣,故溶液显碱性;17.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补钙剂(已知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30)。(1)葡萄糖酸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

_____(填最简比);(2)要补充0.8g钙元素,则需葡萄糖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g。【答案】(1).9:14(2).8.6【详解】(1)葡萄糖酸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12):(16×14)=

9:14;(2)含0.8g的钙元素的葡萄糖酸钙的质量为:0.8g÷=8.6g答:(1)葡萄糖酸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9:14;(2)含0.8g的钙元素的葡萄糖酸钙的质量为8.6g。答:18.取碳酸钙和硫酸

钡的混合物15.0g于烧杯中,将150.0g的稀盐酸平均分成三次加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与烧杯中固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混合物中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___g;(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答案】(1).5(2).7.3%(3).10.5%【详解】(1)碳酸钙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硫酸钡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最终剩余固体的质

量就是硫酸钡的质量,故硫酸钡的质量为5.0g;(2)由图可知,10g的碳酸钙与100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设10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10gx=x=7.3g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0%=7.3%(3)设恰好完全反应后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mCaCO3+2HCl==CaCl2+H2O+CO2↑1001114410gmy==m=11.1g,y=4.4g故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5%。答:硫酸钡的质量为

5.0g;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7.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5%。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