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中考真题物理》2018年青海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

PDF
  • 阅读 3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498.597 KB
  • 2024-12-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青海中考真题物理》2018年青海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青海中考真题物理》2018年青海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青海中考真题物理》2018年青海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3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青海中考真题物理》2018年青海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pdf,共(20)页,498.597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9741ce5a2fbafb546555da8f347f67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8年青海省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的原理C.我们通常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

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C【解析】【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A错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清洗精密仪器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的原理,故B错误;不同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通常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故C正确;城市

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考查了真空不能传声、减弱噪声的途径以及声音的三个特性等,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基础.2.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一项是()A.在AB段,物质处于固态B.这是某种晶体的熔

化图象C.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分钟D.该物质的熔点是48℃【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象知道,AB段吸热升温,表示该晶体处于固态,还没有熔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象知道,该物质的温度随

时间的增长,符合晶体的熔化的特点,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图象知道,该物质从2min开始熔化,到6min结束,所以,物质熔化过程历4分钟,故C错误,符合题意;D.随时间的增长温度不变的一段对应的温度是该种物质的熔点,所以熔点是4

8℃,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晶体的熔化图象,需要理解图象上每一段表示的含义,并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3.用光的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岸边的树在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

线传播形成的C.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答案】B【解析】【详解】岸边的树在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城市中的光污染主要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折射、直线传播等,属光学综合题,难度不大.4.通常情况下,下列属于绝缘体的是()A.塑料尺B.人体C.铜丝D.铅笔芯【答

案】A【解析】【详解】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A.塑料尺的材料是塑料,属于绝缘体,故A正确;B.人体能够导电,属于导体,故B错误;C.铜丝的材料是铜,属于金属,是很好的导体,故C错误;D.铅笔芯的材料是石墨,属于导

体,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些物体为绝缘体,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5.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汽油机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空中悬停的直升机的机械能不断增大C.匀速上升的电梯中的人,他的机械能不变D.电饭锅工

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答案】D【解析】【详解】A.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B.空中悬停的直升机,由于其质量、速度、高度都不变,所以其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不变,即机械能不变,故B错误;C.匀速上升的电梯中的人,由于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但其高度不

断在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加,所以,其机械能在增加,故C错误;D.电饭锅在工作时,会消耗电能,得到内能,所以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机械能的因素及能量的转化,在分析能量转化问题时,需要注意分析哪种能量增加了,哪种能量减少了

,因为转化过程总是减少的这种能量转化为增加的那种能量.6.现代社会,汽车已经成为常用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汽车的观后镜为凸面镜,是为了扩大驾驶员的视野范围B.载重汽车的车轮多而且宽,是为了增大汽车对路面的压强C.汽

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答案】B【解析】【详解】A.汽车的观后镜为凸面镜,凸面镜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增大驾驶员观察到

的范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载重汽车有很多轮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汽车对路面的压强,从而保护路面,故B错误,符合题意;C.汽车轮胎刻有花纹,目的是通过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了摩擦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

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汽车上相关的物理知识,要求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解题的关键是平时多注意观察,活用所学知识。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钢笔吸墨水时利用了大气压强B.三峡船闸利用

了连通器的原理C.飞机升空是利用了流速越快,流体压强越小的原理D.三峡大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得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A.钢笔吸墨水时,先把胶头中的空气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就被压进滴管中,

利用了大气压,故A正确;B.三峡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在连通器中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故B正确;C.飞机升空,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小的原理,故C正确;D.三峡大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不正确.故选D.8.下列能源属于二

次能源的是()A.风能B.电能C.太阳能D.水能【答案】B【解析】【分析】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能源是一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是二次能源.【详解】A.风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不需要加工的能源,所以,是一次能源,故A错误

;B.电能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而获得的能源,是二次能源,故B正确;C.太阳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是一次能源,故C错误;D.水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不需要加工的能源,是一次能源,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与二次能源的辨别,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一次与二次能源的概念,难度不

大.9.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近一个轻质小球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则该小球的带电情况是()A.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C.不带电荷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详解】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且同种电荷

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由图知道,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时,它们相互排斥,说明这个小球一定和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即该小球带的是正电

荷,故A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电荷和负电荷的规定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难度不大.10.如图所示的“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想让电磁铁吸引更多的大头针,可行的做法是A.减少线圈的匝数B.用铜芯代替

铁芯C.将滑片P向a端移动D.将滑片P向b端移动【答案】C【解析】【详解】A.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的匝数、电流的大小以及是否有铁芯有关,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数目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减少线圈匝数,则磁性越弱,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会减少,故A不符合题意;B.电磁铁的铁芯要用易于

磁化的软磁性材料制成,铜不是磁性材料,若用铜芯代替铁芯,则电磁铁磁性减弱,吸引的大头针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C.将滑片P向a端移动,则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所以,电路中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则电磁铁能吸引更多的大头针,故C符合题意;D.

反之,若将滑片P向b端移动,则接入电阻增大,电路中电流减小,电磁铁磁性减弱,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减少,故D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各种情况,难度不大.

11.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季,搓手取暖B.开水冷却C.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D.划火柴,火柴燃烧【答案】B【解析】【详解】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冬季,

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开水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高得多,开水冷却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所以,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B符合题意;弯折铁丝,是对铁丝做功,弯折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划火柴时,火柴头与

火柴皮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火柴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而燃烧,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内能改变过程中发生的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

转移.12.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不亮,L2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出现的故障是()A.L1断路B.L1短路C.L2断路D.L2短路【答案】B【解析】【详解】AC.由电路图知道,灯泡L1与L2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

;闭合开关S,灯泡L1不亮,L2亮,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电路是通路,不是断路,故AC错误;BD.又因为电压表无示数,则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发生了短路,即L1被短路,故B正确,D错误。故选B。1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开关1S,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再闭合开关2S,电流表示数变

化了0.4A,则同时闭合1S、2S后,相同时间内1R、2R消耗的电能之比是()A.3:4B.4:3C.7:3D.4:7【答案】A【解析】【详解】由电路图知道,若只闭合S1,则是只有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的是R1的电流,此时I1=0.3

A;当再闭合S2时,R1、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由于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仍然是I1=0.3A;由于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4A,则说明通过R2的电流是I2=0.4A;又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1=U2,由W=UIt知道,在相同时间内R1、R2消耗的电能之比是:1112220.330.44WUItAWUIt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能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得到两个支

路电流大小.二、填空题14.______实验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发电机是利用______原理来工作的.【答案】(1).奥斯特(2).电磁感应【解析】【详解】奥斯特将电流放于小磁针上方时,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

存在磁场;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能产生感应电流,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奥斯特实验和发电机的原理,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15.图中物块的长度是_____cm,该物块在1分钟的时间内通过了6m的距离,则该物块

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答案】(1).1.15(2).0.1【解析】【详解】[1]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左侧与1.00对齐,右侧对应的刻度值是2.

15cm;所以物体的长度是2.15cm-1.00cm=1.15cm[2]根据题意知道,物块的平均速度是v=s/t=6m/60s=0.1m/s【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及速度的计算,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需要注意的是长度的测量需要进行估读。16.腌制鸭蛋

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鸭蛋中,这一现象说明______,青海的冬季需要供暖,暖气管道内循环流动的是热水,这主要是利用了水的______较大的道理.【答案】(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比热容【解析】【详解】由分子动理论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组成物质的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鸭蛋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冬天室内的暖气用热水循环供热就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放出的热量多.【点睛

】17.辽宁舰于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付海军使用,它满载时排水量为67500t,舰长304m,舰宽70.5m,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大小。辽宁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当舰上飞机起飞训练时,舰体受到的浮力将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水下6m处舰体受到的压强为______Pa(海水密度为331.0310kg/m)。甲板上停放的飞机相对于舰体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答案】(1).86.7510(2).减小(3).46.1810

(4).静止【解析】【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满载时排水量是67500t,此时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等于满载时的排开水的重力,故该舰受到的浮力是F浮=G排=m排g=67500×103kg×10N/kg=6.75×108N[2]由于停在航母上的飞机起飞离开航母后,航母的总重力减小,

所以航母受到的浮力也将减小。[3]由p=ρgh知道,海面下6m处的舰体受到海水的压强是p=ρgh=1.03×103kg/m3×10N/kg×6m=6.18×104Pa[4]由于甲板上停放的飞机相对于舰体的

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甲板上停放的飞机相对于舰体是静止的。18.检查视力时,人眼要与视力表保持5m的距离.如图所示,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则被测者要面向平面镜且距离平面镜________m才能进行视力的检

查.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答案】(1).2(2).不变【解析】【详解】[1]由图知: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视力表与像的距离为6m;[2]检查视力时,人眼要与视

力表的像保持5m的距离,故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5m3m2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逐渐靠近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大,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以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点睛】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

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判断视力表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求出人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像与物大小相等.19.“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但有些同学因为不良习惯导致眼睛近视了.如图所示,是近视眼成因示意图,造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______(填“薄”或“

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填“前面“或“后面”),要用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答案】(1).厚(2).前面(3).凹透镜【解析】【详解】正常情况下,眼睛看物体

时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晶状体太厚时,则折光能力太强,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在

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则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进行.【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解题的关键是了解透镜的光学特点.20.如图所示,是通过两个定值电阻1R、2R的电流和电压

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当把1R、2R串联在某一电路中时,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1I:2I______,加在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1U:2U______,当把1R、2R并联在某一电路中时,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1I:2I______,加在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1U:2U

______.【答案】(1).1:1(2).1:3(3).3:1(4).1:1【解析】【详解】由图象知道,两电阻的阻值分别是:R1=10Ω,R2=30Ω;当把R1、R2串联在某一电路中时,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

等,所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是:I1:I2=1:1;由欧姆定律知道,加在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1111222231UIRRUIRR;若当把R1、R2并联在某一电路中时,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加在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是:U1:U2=1:1;则通过它们的电流

之比是:1112221231UIRRUIRR.【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由图象得出相关的信息,确定电阻的大小.三、作图与简答题21.如图所示,根据光路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透镜.【答案】

【解析】【详解】将图中的入射光线进行延长,然后与折射光线进行比较知道,折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这个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由于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所以图中是凹透镜,如图:【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透镜的

光路特点,在分析会聚、发散现象时,需要将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比较.若比原来靠近主光轴则为会聚作用;若比原来远离主光轴,则为发散作用.22.如图所示,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并作出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

案】【解析】【详解】要使滑轮组最省力,则需要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由图知道应将绳子系在动滑轮上面的挂钩上,依次向外绕线;重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如图:【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滑轮组的绕线方法及力的示意图,组装滑轮组是要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画力的示意图时注

意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23.请按安全用电的原则,将如图所示家庭电路中各电器元件正确连入电路中.【答案】.【解析】【详解】开关和电灯的接法是:火线首先接入开关,再接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在灯泡的螺旋套上.三孔插座的接

法是: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图:【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家庭电路的连接,需要熟练掌握家庭电路中灯泡、开关、三孔插座、两孔插座、电能表、保险丝的接法.24.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请你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

释这种现象.【答案】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和导线通电的时间相同.而导线的电阻很小,电炉丝的电阻很大,由公式2QIRt知,相同时间电炉丝产生的热量远大于导线产生的热量,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解析】【详解】当电炉丝与导

线串联接到电路里时,通过两者的电流相等,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电炉丝的电阻很大,由焦耳定律Q=I2Rt知道,在相同时间电炉丝产生的热量远大于导线产生的热量,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

焦耳定律、串联电路电流关系的掌握和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电炉丝和相连接的导线为串联.四、实验探究题25.小敏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时,不管在何种表面上,弹簧测力计拉木块要做______运动,根据平衡力的知识

,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在压力一定时,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3小敏比较甲、丙两图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你认为小敏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理由:______.【答案】(1).匀速直

线(2).接触面越粗糙(3).不正确(4).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解析】【详解】(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由二力平衡条件知道,要使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木块一定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因为此时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水平方向的一对平

衡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2)由甲和乙两图知道,压力一定时,甲的摩擦力是:f甲=F甲=3.6N,乙的摩擦力是:f乙=F乙=5.6N,所以,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由甲和丙两幅图知道,由于两种情况的压力

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因为在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6.小明学习了

密度测量的知识后,想知道自己收藏的一块小石头的密度值,于是在征求老师同意后和小华在实验室进行了测量.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则需要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

2把细线拴在石头上,先用量筒测出了石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石头的体积为______3cm.3再把石头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石头的质量为______g.4这块石头的密度为______3/kgm,这样测出的石头的密度值会偏______(填大”或“小”).【答案】

(1).右(2).30(3).81(4).32.710(5).大.【解析】【详解】(1)由图知道指针偏左,根据平衡螺母相对于指针的调节规律“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知道,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

)由图乙知道,石头的体积等于两次量筒中水的体积之差,即石头的体积:V=80mL-50mL=30mL=30cm3;(3)由图丙知道,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所以,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即石头的质量:m=50g+20g+10g+1g=81g;(4)由ρ=m/V知道,石头的密度是:ρ=m/V

=81g/30cm3=2.7g/cm3=2.7×103kg/m3;由于实验时先测体积,所以小石头上会沾有水而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由ρ=m/V知道,此时测得的密度会偏大.【点睛】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

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______.2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是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这种成像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写一种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像”).【答案】(1).高度(2).放大(3).投影仪(4).亮度稍暗

的完整像【解析】【详解】(1)实验时,在桌面上应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且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要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2)由图知道,凸透镜固定在40cm处,蜡烛放在25

cm刻度处,此时的物距是:u=40cm-25cm=15cm,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所以,满足2f>u>f,故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且相距满足v>2f,这种成像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是投影仪;(3)用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物体上任一点射

向凸透镜的其它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依然能会聚成像,且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只是折射光线减少,所以会聚成的像变暗.【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还需要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无论遮住凸透镜的上部、下部、中间,都不能改变像的大小,只改变像明暗,凸透镜遮住的越多,像越暗.28.现在要完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前,需要把杠杆在水平位置调整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2图中A点位置需挂______个钩码,杠

杆才能恢复水平平衡.3若图中B点位置不挂钩码,而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力F,请画出F对应的力臂l.________【答案】(1).便于测量力臂(2).4(3).;【解析】【详解】(1)探究杠杆平衡的实验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力臂会在杠

杆上,即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2)设杠杆每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重为G,由图知道,此时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是12GL,若要使杠杆平衡,则右侧A点力与力臂的乘积也应是12GL,所以,图中A点位置需挂4

个钩码,杠杆才能恢复水平平衡;(3)由图知道,O为支点,延长力F的作用线,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做垂线,标出F的力臂l,如图:【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涉及杠杆的调节、杠杆平衡条件的

应用,力臂的画法,是常见题目,难度不大.29.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现在要测量它的额定功率.1请你设计并在方框内画出该实验电路图.___________2按电路图连接实物时,开关应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______处,起到保护电

路的作用.3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______W.【答案】(1).(2).断开(3).最大阻值(4).0.75【解析】【详解】(1)因为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

是:P=UI,所以,应将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测其电压,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流,电路中还需要串联接入滑动变阻器以调节灯泡两端电压,故实验电路图如图:(2)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的安全,应将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最大阻值处;(3)由

图知道,电流表选用的是0-0.6A量程,分度值是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是0.3A,又因为小灯泡两端电压是2.5V,所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P=UI=2.5V×0.3A=0.75W.【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考查了实验电路的设计、实验注意事项以及电流表读数和

功率的计算,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五、综合计算题30.炼油厂工人将油桶装到卡车上,需要用木板搭建一个斜面。卡车车厢底部离地1.2m,所用木板长6m,工人沿着斜面用700N的力将油桶推上车,用时1min,若该斜面的机

械效率为40%。求:(1)工人推油桶所做的功是多少?(2)工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油桶的质量是多少?(g=10N/kg)【答案】(1)4200J;(2)70W;(3)140kg。【解析】【详解】(1)工人做的总功W总=Fs=7

00N×6m=4200J(2)工人利用斜面做功的功率是P=4200J60sWt总==70W(3)由η=WW有总得:有用功W有用=W总η=4200J×40%=1680J由W有用=Gh得G=1680J1.2mWh有用==1400N由G=mg得m=1400N10N/kgGg==140kg【点睛】已知推

力的大小和斜面的长度,根据公式W=Fs可求出工人推油桶所做的功;根据公式P=Wt可求工人做功的功率;已知机械效率,根据η=WW有总,求出有用功,再根据公式W=Gh求出油桶的重力,据此求出油桶的质量。31.如图所示,一灯泡L标有“12V6W”字样,接入电路中,电源电压保

持不变,灯泡灯丝电阻不随温度而改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5V: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ab的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3V,求:(1)灯丝电阻值是多少?(2)灯泡L正常发光时,在10min

内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3)电源电压是多少?(4)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多少?【答案】(1)24Ω;(2)0.001kW·h;(3)15V;(4)12Ω【解析】【分析】根据电功率的公式得到灯泡的电阻;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和工作时

间,根据W=Pt得出灯泡消耗的电能;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列出相应的关系式,代入数据,计算出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详解】(1)因为灯泡L标有“12V6W”字样,灯丝电阻值是R=2212V24Ω6WUP(2

)根据题意知道,灯泡的额定功率是P=6W=0.006kW且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是t=10min=16h所以,在10min内灯泡消耗的电能是W=P额t=0.006kW×16h=0.001kW·h(3)由图知道,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

的电压,设电源电压为U,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则当P在b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且此时电压表示数是5V,电路在的电流是I=L5V5V=URR当P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有一半电阻接入电路,且电压

表示数是3V,同理可得L3V3V=2URR故解得电源电压是U=15V(4)将U=15V代入L5V5V=URR解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R=12Ω答:(1)灯泡L的电阻值为24Ω;(2)灯泡L正常发光时,灯泡L在10min内消耗的电能为0.001kW·h;(3)电源电压为15V;(4)滑动变阻器

的最大电阻值为12Ω。【点睛】本题是一道电学的综合计算题目,解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有关电学的计算公式,特别是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要能够熟练应用。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

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