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历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docx,共(9)页,800.175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83aeaa9016d12fd78bdaee473fd6a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l至7页,第Ⅱ卷8至12页,共3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
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
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3.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
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该著作的作者是A.姚莹B.徐继畲C.郑观应D.严复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选
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D.耶松船厂15.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
战争工具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1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让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C.实现了国菇两党党内合作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17.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
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
降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1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19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
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B.人口爆炸性增长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D.各国间交往密切20.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
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2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
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意大利入
侵埃塞俄比亚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22.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4摄于1961年8月,图5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图4图5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
更迭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A.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在D.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
固定下来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整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Ⅱ卷共7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
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
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材料二在中世纪
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王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
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教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
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王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摘缡自阁照祥《英国政浩制度史》等⑴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
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⑵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⑶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6分)⑷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10分)39.(6
0分)根据材料和图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一位西方把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太的叙事史诗”。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大事年表——摘嫡自马汝珩、马大正《漂落异域的民族》等⑵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12分)⑷如何理解土尔扈特的回归是“值得我
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8分)⑸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
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采,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10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答案】B【解析】从材料获取的有效信息来看,材料评价的是有关鸦片战争后产生的新思潮的著作,符合此项的有姚莹的
《康輏纪行》和徐继畬的《瀛环志略》,从二者的主要内容来看,《瀛环志略》以图为刚,后缀解词,横向分历史、地理两大母系统,纵向分地形、地理、政治、军事、风俗等子系统;各系统交贯相连,详细、完整的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
情况。这部书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的作用。14.【答案】B【解析】考查洋务企业的特点。材料中“官总其大纲”说明企业由清政府总体管理,“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重商”说明企业的具体
经营由商人董事会负责,此企业的性质属于“官督商办”。洋务运动时期属于这种性质的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四个选项中,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洋务派军事企业,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民用企业,发昌机器厂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耶松船厂则属
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15.【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梁启超措辞“猖獗”来看,梁启超对科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持否定态度,否定“科学万能说”,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游历欧洲的梁启超目睹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而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得出此
结论。16.【答案】A【解析】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了“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在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的机构中,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
占三分之一的名额,从材料中“参选议员”来分析,议员产生的方式为民主选举。陕甘宁边区当时为特区,并不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党外合作,陕甘宁边区政府并不是多党联合政府,而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17.【答案】D【解析】此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
943年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国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这是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重要成果,也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的体现,开辟了中
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AB两项都是1943年12月《开罗宣言》内容,C项是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的内容。18.【答案】C【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其含义就在于推翻三座大山,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但是还有遗留任务,不能说已经完成,A错;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尚未被彻底清除,B错;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错。19.【答案
】A【解析】材料强调的是1950年和1750年的英国社会的不同,1750年,英国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所以古希腊人“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到了1950年,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以及正在进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英国
已经完成了工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古希腊人自然会“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人口爆炸性增长,只能反映一个方面,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而各国间交往密切始自新航路开辟。20.【答案】D【解析】1
878年的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的时代,儿童拍球游戏用的新事物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表明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全面改造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21.【答案】A【解析】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把握时间,1932年,首先从
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的争夺,各国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即“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在1935年,纳粹党在
德国上台执政在1933年初,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在1936年,因此都不是评论的历史背景。22.【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图片的观察、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题干中的时间以及图四中内容容易判断出为“柏林墙”,而根据1989年11月及图五内容推测当为拆除“柏林
墙”后道路畅通的景象。柏林墙的修筑反映了冷战的加剧和美苏两大国的对峙加强,而柏林墙被拆除则推动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重新实现统一。23.【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二战后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时间限定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从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半岛南
北双方逐渐对话,2000年6月,两国领导人发表共同宣言,并没有缔结和平条约,A错;韩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92年8月,B错;二战后,美国在韩国存在军事基地,苏联在朝鲜则没有,C错。1950年—195
3年的朝鲜战争,形成了两国长期对峙的格局。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39.【解析】历史部分:本题从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入手,考查考生从中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同时考查考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的理解
和认识。第(2)问考查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要从大事年表中归纳概括重要史实,从土尔扈特本身的主观角度和沙俄压迫的客观角度来分析。第(4)问考查的是对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评价,可以从克服困难、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角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角度以及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
力等角度认识。【答案】(2)土尔扈特与其他蒙古各部联系密切,遵守本民族的法典,保持其文化传统;与清朝政府保持往来,眷恋故土,对祖国有认同感;沙皇俄国和奴役土尔扈特人,让其充当炮灰,土尔扈特游牧区屡受侵扰和掠夺。
(4)土尔扈特克服艰难险阻、回归祖国,表现了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优秀传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没有变。历史和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制结合起来;有助于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
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6)整体和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
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同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的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