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1.192 MB
  • 2024-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3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5)页,1.192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7ab18a34febd98f36af4a5e42800c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一期中质量检测卷政治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

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部编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

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瞿秋白在《饿乡纪程》十四中写道:“只有这一带新俄罗斯居民,因经济组织的落后,虽政权入了共产党之手,何尝就能有全无私有观念的人呢。”下列对私有观念的理解正确的

是()①私有观念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将会永远存在③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④私有观念是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的制度下形成的思想意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

【详解】①④:只有这一带新俄罗斯居民,因经济组织的落后,虽政权入了共产党之手,何尝就能有全无私有观念的人呢,而且由课本知识所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开始盛行,私有制逐渐形成和发展,所以私有观念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私有观念是生产资料归私人

所有的制度下形成的思想意识,①④正确。②:私有观念和私有制都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不会永远存在,②错误。③: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新的阶段的产物,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原始社会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③错误。故本题选B。2.下列对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工具广泛地使用,人们发明并应用文字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③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遭到奴隶

的强烈反抗④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人类迈入文明时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④:金属工具广泛地使用,人们发明并应用文字,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人类迈入文明时代,属于奴隶社会生产力特点,不是生产关系,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

制下劳动,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遭到奴隶的强烈反抗,属于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描述,②③正确。故本题选C。3.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

期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下列描述符合这段历史生活的是()①君主专制、等级森严②铁制农具尚未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③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④农民的劳动成果都归地主占有和支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②:封建社会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②错

误。④:封建社会农民有自己的劳动成果,④错误。①③:君主专制、等级森严,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这些均属于封建社会,①③正确。故本题选A。4.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一个美国煤矿工人的儿子和他妈妈有这样一段对话:儿子:天气这样冷为什么不生火炉?母亲:你爸爸失业

,我们买不起煤。儿子:爸爸为什么失业?的母亲:因为煤生产的太多了。从中可以看出()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②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④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

【解析】【详解】①②:母子的对话说明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①②正确。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③错误。④: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

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A。5.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和斗争,但终究未能改变中国人

民的悲惨命运,这是因为()①西方国家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②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③中国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④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③:西方国家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中国处

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是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①③不符合题意。②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和斗争,最终失败,是因为没

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②④正确。故本题选D。6.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毛主席亲手按动电钮,第一

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新中国的成立()①实现了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战略转移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意味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B.①④C.②③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战略转移,①不符合题意。②③:75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意味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②

③正确。④: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1954年9月15至28日,第

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根据下图信息,可以推断当时的中国()①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一化三改”②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积极性得到

极大的激发③已经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材料体现的是1949年到1956年我国的过渡时期(也即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到社会主义阶段),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一化三改”,①正确。②:材料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看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说明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②正确。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材料

体现的是1954年,③不符合题意。④: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而材料体现的是1954年,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下列对“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第二次结合”的认识正确的是()第一次历史

性飞跃: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第二次结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结合①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②第二次结合指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实际相结合③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

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④第二次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①正确。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

结合”,②错误。③④: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结合是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③正确,④错误。故本题选B。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

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之所以称之为伟大转折,是因为这次全会().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②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③确立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④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

反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之所以称之为伟大转折,是因为这次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①正确。②: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正确分析了国

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②不符合题意。③: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确立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方针,③不符合题意。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④正确。故本题选B。10.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

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党的这三次三中全会可以推测出()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中国始终

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④改革开放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改革的作用,而不是改革的性质,①排除。

②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说明中国始终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能够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②④正确。③:材料强调的是改革的作用,而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③排除。故本题选D。11.“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二字昭示着清晰的改革方向和坚定的前行决心。之所以要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因为它()①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②具有强大的

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③能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具体方案④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错误。③:能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借鉴,但是不提供具体方案,③错误。②④:之所以要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是党和人民在

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12.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综合国力持续跃升;从连铁钉和火柴都需要进口到“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祝融”探火,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从温饱不

足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大地实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愈发幸福……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②反映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④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综合国力持续跃升,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①正确。②:从连铁钉和火柴都需要进口到“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祝融”探火,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从温饱不足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大地实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愈发幸福……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反映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②正确。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③不符合题意。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我们所处历史方位,必须认清“已经变”的现实,了解“没有变”的本质,坚持“不能变”的本源。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我国发展的基础

变了,已经逐步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变化,开启新时代发展新篇章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了,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④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能变,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A.①②B.①③C.②

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①②错误。③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了,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能变,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4.傲慢与偏见让西方对中国的误解颇深,在华生活数十年的一群西方人却亲身经历大国崛起

、文明复兴,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人,想在中国度过此生。2024年国庆到来之际,一群来自北上广的“中国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异口同声地说“中国梦也有我的梦”。对于中国梦,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国梦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梦想

。②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③中国梦需要依靠在华生活的西方人才能实现④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中国梦同世界人

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但不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梦想,①错误。②④: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福祉,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②④正确。③: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③错误。故本题选C。15.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断启示我们()①要在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③要把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④文化优势是国家的最大优势,文化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②

错误。④:制度优势是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④错误。①③: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断在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③正确。故本题选B。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是党的优良传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十三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十三个方面成就”()①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基本方略②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指导的结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

略,①不符合题意。②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十三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

思想指导的结果,②④正确。③:十个明确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政

治、社会状况,提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科学社会

主义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一度遭遇曲折,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总趋势并未改变。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潮流,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

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的知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能够照亮人类寻求自身解放道路的原因。【答案】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斗争指

明了方向,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得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第二

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考点考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要运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的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

材知识。关键信息①:提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联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关键信息②: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

的理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信息相结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每一寸土地都蓄积着向上的力量,每一帧画面都充溢着向前的豪情。抚今追昔,谁人能不感慨万千!鉴往知来,谁人能不心潮澎湃!翻开中国近代史,处处是兵燹(xiǎn)战火和

流离失所。尽管不少仁人志士曾奔走呼号,然而换来的是一次次失败、一声声徒唤奈何!正是上海石库门小楼里亮起的灯光,点亮了民族的希望;正是那只从浙江嘉兴南湖驶出的小船,最终掀起了翻江倒海的巨浪!◆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今天,中国用一个又一个“

第一”,彻底改变了山河故国的品相。历史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论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

能够救中国!”这一观点的正确性。【答案】①农民起义战争,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各种政治势力探索民族复兴,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

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方向。③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社

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

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考点考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可以转换为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

中国!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可以从反面论证各种救亡图存的斗争,但是没有改变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再从正面论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正证明只有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

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尽管不少仁人志士曾奔走呼号,然而换来的是一次次失败、一声声徒唤奈何!→可联系各种救亡图存运动,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有效信息②: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可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方向。有效信息③: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可联系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

深刻的社会变革。有效信息④:中国用一个又一个“第一”,彻底改变了山河故国的品相→可联系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新中国

成立75年来,我国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对外开放之路。今天的中国,每一刻都在发生巨大改变。回望75年前的中国“一穷二白”。货物贸易规模在1950年时仅11.3亿美元,到2023年已经跃升至5.9万亿美元,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外汇储备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也只有1亿多美

元,如今已经超过3万多亿美元,连续19年稳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实现从零到千亿美元的飞跃,如今,外商累计在华设立企业超过120万家,双向投资规模名列前茅。开放,改变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说明开放是如何改变了中国。【答案】①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对外开放之路。今天的中国,每一刻都在发生巨大改变,可见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②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

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中国成立75年来,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外汇储备连续19年稳居世界第一,双向投资规模名列前茅,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开放,改变了中国考点考查: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与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

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说明开放是如何改变了中国,调动教材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对外开放之路。今天的中国,每一刻都在发生

巨大改变,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外汇储备连续19年稳居世界第一,双向投资规模名列前茅→可联系改革开放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主持研制中国

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多部世界先进的雷达,引领中国预警机事业实现跨越式、系列化发展……他终其一生为祖国国防事业打造“千里眼”。他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新中国成立75周年前夕,王小谟

被追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这是甘为人梯的拳拳之心——为了使年轻人得到锻炼,他经常组织专题讨论,听取大家的意见;他把重要的方案设计交给年轻人,同时又给予具体指导;他牵头编写的《雷达技术丛书》,影响了几代雷达人的成长。这是殚精竭虑的赤子深情——直

至耄耋之年,王小谟仍坚持上班,与年轻人一起讨论技术问题。2022年,他领衔成立空基技术实验室,谋划推动预警机事业转型升级。“中国梦,往大了说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在我这里,就是要把中国的预警机做到最好,做到卓越。”他说。(1)结合

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就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谈谈自己的看法。(2)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新担当新作为”为主题,撰写一篇励志短文。要求:①围

绕主题、观点明确;②逻辑清晰、规范使用学科术语;③字数在150字左右。【答案】(1)①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

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2)在新征程中,当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面对新时代历史机遇期,我

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以王小谟院士为榜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无比广阔的舞台上,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坚信,只要不懈奋斗,就能在新征程中创造辉煌,实现梦想,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王小谟被追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考点考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情境设置为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就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谈谈自己的看法。根

据课本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关键词①:中国梦,往大了说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可联系四个伟大、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坚定四个自信。关键词②: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前夕,新中国成立75周年前夕,王小谟被追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王小谟的事迹以及他说“中国梦,往大了说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在我这里,就是要把中国的预警机做到最好,做到卓越。”→可联系抓住新时代战略机遇期。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

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论述类试题,情境设置为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新担当新作为”为主题,撰写一篇励志短文,根据情境推出本题涉及抓住新时代战略机遇期的相关知识。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关键词:主持

研制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多部世界先进的雷达,引领中国预警机事业实现跨越式、系列化发展……他终其一生为祖国国防事业打造“千里眼”。2022年,他领衔成立空基技术实验室,谋划推动预警机事业转型升级。“中国梦,往大了说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在我这里,就

是要把中国的预警机做到最好,做到卓越。”他说→可联系抓住新时代战略机遇期。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