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届高考新课改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知识点5 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docx,共(12)页,351.122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2bdf975f2aced25586b3037f89f6e1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届高考新课改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知识点5钠及其化合物1、下列关于钠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后剩余的钠粒,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B.钠着火后,可用水来灭火C.钠,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
密度比水小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2、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钠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B.①②③C.①④⑤D.
④⑤3、现有一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为检验该固体是否部分变质为碳酸钠,先将固体样品溶解于水得到溶液,并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可以实现实验目的的是()A.测所得溶液的pHB.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D.取
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4、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中(常温)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消耗的氧气多B.两块钠消耗的氧气一样多C.第二块钠
的反应产物质量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以下实验:①取反应后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O2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
nO2作催化剂C.实验②、③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NaOH和O2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6、向NaOH和23NaCO混合溶液中滴加0.1-1molLg稀盐酸,2CO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CO+2H=CO+HO−+C.a=0.3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23Na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7、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金
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2FrO的氧化物C.它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rOH,这是一种极强的碱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8、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3N
aHCO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通入2CO,然后b通入3NH,c中放碱石灰B.b通入3NH,然后a通入2CO,c中放碱石灰C.a通入3NH,然后b通入2CO,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2CO,然后a通入3NH,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9、关
于23NaCO和3NaHCO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323NaHCO<NaCO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323NaHCO<NaCOC.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323NaHCO<NaCOD.等物质的量的23NaCO、3NaHCO分别与足量盐
酸反应产生的2CO质量相同10、下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
,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11、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A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病Na2CO3可与盐酸反应Ⅰ对,Ⅱ对,有B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Na2O2固体溶液最终变红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Ⅰ对,Ⅱ对,有
C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Ⅰ对,Ⅱ对,有DNa2O2可为航天员提供O2Na2O2能与CO2和H2O反应生成O2Ⅰ对,Ⅱ对,有A.AB.BC.CD.D12、某同学用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CaCl2溶液前,两溶液所含离子
种类不同B.右侧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2++2-3HCO=CaCO3+CO2+H2OC.反应结束后两支试管中生成的沉淀一样多D.不考虑沉淀、气体的溶解及溶液体积变化,反应结束后有2c(Ca2+)右+c(Na+)右>c(Na+)左1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
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5)向
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折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A.增大+4NH的浓度,使4NHC1更多地析出B.使3NaHCO更多地析出C.使3NaHCO转化为23NaCO,提高析出4NHC1的纯度14、过碳酸钠(24NaCO)是一
种很好的供氧剂,其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222NaCO4HCl=4NaCl+2CO+O+2HO+。市售过碳酸钠一般都含有碳酸钠,为测定某过碳酸钠样品(只含24NaCO和23NaCO)的纯度,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实施:(1)操作①和③的名称分别
为。(2)上述操作中,使用到玻璃棒的有(填操作序号)。(3)请简述操作③的操作过程。方案二:按如图安装好实验装置,Q为一塑料气袋,随意取适量样品于其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稀盐酸滴入气袋中至充分反应。(4)为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盐酸前必须关闭,
打开(填“1K”“2K”或“3K”)。导管A的作用是。(5)当上述反应停止后,使1K、3K处于关闭状态,2K处于打开状态,再缓缓打开1K。B中装的固体试剂是,为何要缓缓打开1K?。(6)实验结束时,量筒I中有xmL水,量筒II中收集到了ymL气体
,则样品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氧化钠为白色固体,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故选C。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金属钠熔点低,放在燃烧匙里加热,先熔化为小球,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的22NaO。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
、B项,钠溶于水得到的NaOH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于水亦呈碱性,A、B项中的措施均无法实现实验目的,错误;C项,NaOH与盐酸反应没有气体生成,但是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正确;CuSO4溶液与NaOH溶液或Na2CO,溶液反应均有蓝色沉淀生成,错误。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
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22NaO,在常温下反应生成2NaO,等质量的两块钠在两种条件下反应,第一块钠消耗的氧气多,得到的反应产物质量大。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向NaOH和23NaCO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OH先与稀盐酸反应。在0〜a范闱内
,先发生2OH+HO=H−+后发生2-+-33CO+H=HCO,A错误;d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HCO+H=HO+CO,B错误;因a〜0.4范围内发生的反应是+322H+HCO=CO+HO−2(CO)=0.01moln,2(H)=(CO)=0.01molnn+,所以a=0
.3,C正确;由碳元素守恒可知溶液中232(CO)=(CO)=0.01molnn−,在0〜a范围内.生成0.01mol3HCO−消耗0.01molHC1,则NaOH消耗0.02molHCl,-(OH)=0.02moln,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23Na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误.7答
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从金属锂到金属钫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越来越复杂,可以产生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8答
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3NH,然后通入2CO,利用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而析出。由于3NH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3NH,但为了防倒吸,所以a通入3NH,然后b通入2CO,考虑3NH的尾气处理,
所以选择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C正确。9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A项属于蜡烛的不完全燃烧;C项小苏打与柠檬酸发生反应产生了2CO;D项为鸡蛋壳中的3CaCO与醋酸的反应,均属于化学变化。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然后通入CO
2,利用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而析出。由于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NH3,但为了防止倒吸,所以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考虑NH3的尾气处理,所以选择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故C选项正确.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1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A项,由于2-3CO能水解,-3HC
O能水解及电离,故加入CaCl2溶液前,两种溶液中离子种类相同,错误;B项,右侧试管中生成的白色沉淀是CaCO3,无色气体是CO2,正确;C项,CaCl2、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相等,左侧试管中发生反应Ca2++2-3CO=CaCO
3,结合右侧试管中的反应知左侧试管中生成的沉淀较多,错误;D项,反应结束后,左侧试管中溶质为NaCl,右侧试管中溶质为CaCl2、NaCl,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显中性且c(Cl-)相同,由溶液呈电中性知2c(Ca2+)右+c(Na+)右=c(Na+)左,错误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侯德榜制碱法;作化肥或电解液或焊药等(2)23324+CO+HO+NaCl=NHCl+NNaHCOH(或22343+CO+HO=NHNHCOH、4334NHHCONaCl=NaHCO+NHCl+)(3)2CO(4)I;过滤(
5)AC解析:(1)生产纯碱的方法称侯德榜制碱法;其中副产品是4NHC1,用途为作化肥或电解液或焊药等。(2)沉淀池中生成3NaH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3324+CO+HO+NaCl=NHCl+NNaHCOH或22343+CO+HO=NHNH
COH、4334NHHCONaCl=NaHCO+NHCl+(3)煅烧炉中是使3NaHCO分解生成23NaCO,流程中X物质是2CO。(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I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过滤。(5)在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主要含4NHCl、3Na
HCO)中,再通入3NH并加入细小食盐颗粒从而使+4NH的浓度增大,使母液中残留的3NaHCO转化为23NaCO,而提高析出的4NHCl纯度。14答案及解析:答案:(1)称量、蒸发结晶(2)②③(3)得到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用玻
璃棒不断搅拌到大量晶体析出,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发剩余的水分得到氯化钠固体(4)12KK、;3K平衡分液漏斗上下的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5)碱石灰让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充分被B中碱石灰吸收,使量筒内收集到纯净的氧气(6)122100%5337yxy−解析:样
品称量可以得到品质量为1gm,加入稀盐酸溶解后,过滤得到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蒸发结品得到氯化钠,称量得到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2gm。(1)操作①为称量固体质量,操作③为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2)固体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溶液中得到溶质固体需要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结晶,过程中需要玻璃
棒搅拌,受热均匀,上述操作中,使用到玻璃棒的有②③。(3)溶液中得到溶质固体的方法是加热蒸发结晶,具体操作为得到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到大量晶体析出,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发剩余的水分得到氯化钠
固体。(4)实验开始后,反应产生的22COO、使气球变大,将广口瓶中气体排出,水进入量筒I中,所以量筒I中水的体积即为产生的22COO、的体积,所以滴稀盐酸前必须关闭12KK、打开3K,为使分液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为使分液漏斗内外压强相等,所以导
管A的作用是平衡分液漏斗上下的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5)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量筒Ⅱ中排出液体的体积为氧气体积,缓缓打开1K,让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充分被B中碱石灰吸收,使量筒内收集到纯净的氧气。(6)量筒I中有1mL水,则22COO、的总体积为xmL.量筒Ⅱ中收集到了ym
L气体,则22COO、总体积为ymL,则反应242222NaCO+4HC1=4NaCl+2CO+OO+2H,生成的二氧化碳为2ymL.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为(x-y-2y)=(x-3y)mL,生成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2y:(x-3y),则24NaCO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y:(
x-3y),故样品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2122122100%100%2122(3)1065337yyyxyxy=+−−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