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专题演练 二十一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含解析.docx,共(16)页,88.694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2aeec1946ec84e517043cd65ca82bf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二十一文言文阅读专项练·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一、片段训练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2018•全国卷Ⅲ)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
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选项]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
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分析]答案:曲解文意,“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不对,由原文曾布的话“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可知曾布只是说纯礼坏话,并未挑
唆王诜诬告纯礼。附【译文】纯礼性格沉稳坚毅刚强正直,曾布畏惧他,挑拨驸马都尉王诜说:“皇上想要升任你为承旨,范右丞不同意。”王诜发怒。恰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者,纯礼主持宴会,王诜诬告他动不动就直称皇上名字,纯礼被罢
免为端明殿学士、颍昌府知府、崇福宫提举。崇宁五年,复任左朝议大夫、鸿庆宫提举。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
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
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选
项]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狩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分析]答案: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从原文“群臣皆莫敢言”可知,“心悦诚服”明显错误,惮于皇权天威罢了。附【译文】汉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
行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有把功劳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
,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说:“懂得。”高祖说:“懂得猎狗吗?”功臣们说:“懂得。”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但
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却是猎人。现在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功劳如同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如今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
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光宗受禅,特诏(黄)洽言事,奏用人之论。后屡乞归田,方未得请也,人劝之治第,洽曰:“吾书生,蒙拔擢至此,未有以报国,而先营私乎?使吾一旦罪去,犹有先人敝庐可庇风雨,
夫复何忧。”庆元二年致仕。六年七月薨,赠金紫光禄大夫。[选项]黄洽廉洁自律,坚持道德操守。告老还乡后有人劝他营造府第,他认为不必如此,离职之后先人的破旧房子就足以遮风挡雨。[分析]答案:时序颠倒。“告老还乡后有人劝他营造府第”理解有误,原文是说他多次请求告老还乡,还没得到准许时,有人劝他
营造府第。附【译文】光宗即位,专门下诏让黄洽进言国事,他上奏了用人的主张。后来他屡次请求告老还乡,还没有获得准许时,别人劝他营造府第,黄洽说:“我是个书生,蒙恩被提拔到这个位置,没有什么用来报效国家的,却先谋求自己的私利吗?即使我一旦因获罪而离职,还有先人的破旧房子可以遮
风挡雨,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庆元二年退休。六年七月逝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
》一篇,人奇其志。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
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累迁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遂拜枢密副使。[选项]陈尧佐治水有方,功劳卓著。为治钱塘江水患,他建议用“下薪实土”法,以保堤岸坚固持久;在滑州,创“木龙
杀水”法,堵黄河决口,又筑防护长堤,并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分析]答案:空间错位。“并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的地点不是在“滑州”,而是在“并州”。附【译文】陈尧佐,字希元,他的先辈是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写《海喻》一篇,人们惊奇他的志向。后来担
任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用竹笼装石筑堤,堤第二年就损坏了。陈尧佐告诉放进柴薪装满泥土才坚固耐久,丁谓不以为然,陈尧佐移任京西转运使,后来钱塘江的筑堤工程最终按陈尧佐的建议实行。陈尧佐移任河东路转运使,因为河东环境寒冷,百姓贫困,依靠石炭为生,陈尧佐奏请朝廷免除他们的赋税。又减少泽州大广冶铁税几十万。
天禧年间,黄河决口,起用陈尧佐任滑州知州,制造木龙来减轻水浪冲击,又修筑长堤,人们称作“陈公堤”。移任并州,每次汾水暴涨,并州百姓往往忧虑不安,陈尧佐为他们修筑堤防,栽植柳树几万株,修造柳溪,百姓靠此受益。多次升官至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于是授官枢密副使。
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茂性宽厚,居官虽无美誉,亦为吏人所安。居处方正,在一室衣冠俨然,虽仆妾莫见其惰容。姿表瑰丽,须眉如画,为众所瞻望。徙骠骑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江州刺史。在州不取奉,狱
无滞囚。居处被服,同于儒者。薨于州。武帝甚悼惜之,诏赠太尉,谥曰忠烈公。[选项]王茂仁爱宽厚,安民有法。在其治理下当地吏民日子安稳,他做雍州长史时不取俸禄,监狱里没有滞而未决的囚犯。[分析]答案:时空错
位,“他做雍州长史时不取俸禄,监狱里没有滞而未决的囚犯”错误,原文表述的王茂“在州不取奉,狱无滞囚”,是指其在江州做刺史时,并不是在雍州做长史时。附【译文】王茂性情宽厚,任官期间虽然没有特别好的声名,也还
能让百姓和吏役们安逸。平时表现端庄,自己独处一室也是穿戴整齐,非常严肃,即使是童仆、侍妾都看不到他有倦怠的样子。王茂仪表很美,他的胡子、眉毛好像画过似的,许多人都喜欢一睹他的风采。改任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在江州任上他不取俸禄,监狱里没有久拖不判
的囚犯。他家中陈设和穿戴用具,像个读书人的样子。在江州去世。武帝深感悲痛惋惜,下诏追赠太尉,谥号忠烈公。6.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倜荡,不自业,为县捕盗,犯法,吏笞辱几死,乃亡命从永
平军,稍为牙将。玄佐性豪纵,轻财好厚赏,故下益困。汴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不能自还,至玄佐弥甚。其后杀帅长,大钞劫,狃于利而然也。玄佐贵,母尚在,贤妇人也。常月织一端,示不忘本,数教敕玄佐尽臣节。见县令走廷中白事,退,戒曰:“长吏恐惧卑甚,吾思而父吏于县,亦当尔。而居高当之,可
安乎?”玄佐感悟,故待下益加礼。[选项]刘玄佐倜傥不羁,性情豪纵。他少年时期行为放荡,不事产业;发达以后,轻财好赏,因此汴州士兵变得贪财而又骄横。[分析]答案:改变因果。选项中“汴州士兵变得贪财而又骄横”与前面“倜傥不羁,性情豪纵。他少年时期
行为放荡,不事产业;发达以后,轻财好赏”构成的因果关系错误,原文“汴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不能自还,至玄佐弥甚”是说汴州士兵变得贪财而又骄横从李忠臣以来就开始了,只是到刘玄佐时更加严重,并非因为刘玄佐不事产业,轻财好赏而出现这样的结果。选
项强加了因果,故而错误。附【译文】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时放荡不羁,不自立业,替县里捕捉盗贼,犯了法,吏人鞭打凌辱他几乎丧命,于是逃亡投奔永平军,逐渐升为牙将。刘玄佐性情豪放不羁,轻视钱财而喜欢重赏部
下,所以部属日益难于约束。汴州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横,不能自拔,到刘玄佐时更加厉害。以后杀将帅上司,大肆掠夺抢劫,都是贪财而造成的。刘玄佐发迹后,其母还健在,是一个贤惠的妇人。常常每月织粗绸一匹,以示不忘贫时劳动本色,多次教育告诫刘玄佐要恪守为臣之道。其母见县令来厅前禀告政事,县令走
后,她告诫玄佐说:“长吏恐惧而十分谦卑,我想到你父亲在县里做官,也应当是这个样子。你高高在上地面对下属,心里能够安宁吗?”刘玄佐有所感而觉悟了,所以对待下属更加宽和有礼。7.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奸臣阿合马专总财赋,会其党相攻击,帝命中书推覆,
众畏其权,莫敢问。希宪穷治其事,以状闻,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帝谕希宪曰:“吏废法而贪,民失业而逃,工不给用,财不赡费,先朝患此久矣。自卿等为相,朕无此忧。”对曰:“陛下圣犹尧、舜,臣等未能以皋陶、稷、契之道,赞辅治化
,以致太平,怀愧多矣。今日小治,未足多也。”因论及魏征,对曰:“忠臣良臣,何代无之,顾人主用不用尔。”[选项]廉希宪敢于谏言,规劝皇帝。借助谈论魏征的时机,他向皇帝举荐忠正贤良之臣。[分析]答案:从曲解文意设误。由原文“忠臣良臣,何代无之,顾人主用不用尔”可见,廉希
宪是说任何一个朝代都会有忠良之臣,只不过是君主用或不用罢了,并未举荐任何人。附【译文】奸臣阿合马独揽财政赋税大权,适逢他的同党之间互相攻击,皇帝命令中书省重新审查这个案件,众人畏惧阿合马的权势,没有人敢过问。只有廉希宪彻底查办
了这件事情,把他的情况上报给朝廷,杖责了阿合马,革去了他所统领的职权,各部仍归有关部门。皇帝告诉廉希宪:“官员枉法贪污,百姓失业逃生,工匠不能提供足够使用的物品,财政不能供给充足的费用,先朝受此害时间很久了。(但)自从你做了丞相,朕就没有这种忧虑了。”廉
希宪回答说:“陛下像尧、舜一样圣明,臣等却没能用皋陶、稷、契等人的方法来辅佐您治理国家,教化人民,以使天下太平,心中多有愧疚。现在略有政绩,不值得您称赞。”于是君臣谈论到了魏征,廉希宪回答(皇帝)说:“忠良之臣,哪一个朝代没有呢,只不
过是君主用或不用罢了。”二、整体训练(2021·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8~11题。(19分)昔王莽、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
,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之徒,继踵而集。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
严、颜。凡十四博士,太常差次总领焉。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亲行其礼。天子始冠通天衣日月备法物之驾盛清道之仪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
养三老五更。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其后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属别立校舍,搜选高能以受其业,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学。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建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
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通义》。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网罗遗逸,博存众家。孝和亦数幸东观,览阅书林。及邓后称制,学者颇
懈。时樊准、徐防并陈敦学之宜,又言儒职多非其人,于是制诏公卿妙简其选,三署郎能通经术者,皆得察举..。自安帝览政,薄于艺文,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学舍颓敝,鞠为园蔬,牧儿荛竖,至于薪刈其下。顺帝感翟酺之言,乃更修黉宇,凡所结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试明经下第补弟子,增甲
乙之科员各十人,除郡国耆儒皆补郎、舍人。本初元年,梁太后诏曰:“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以此为常。”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然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节选
自《后汉书·儒林列传》,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子始冠/通天衣/日月备/法物之驾盛/清道之仪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养三老五更B.天子始冠通天/衣日月/备法物之驾/盛清道之仪/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
辟雍之上/尊养三老五更C.天子始冠/通天衣/日月备/法物之驾盛/清道之仪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养三老五更D.天子始冠通天/衣日月/备法物之驾盛/清道之仪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养三
老五更【解析】选B。这句话的大意是:天子开始戴通天冠,穿日月星辰之衣,乘坐法物齐备的车架,举行隆重的清道仪式,坐在明堂之上朝见各诸侯国,登上灵台以观望天象,袒着衣服在辟雍之上亲自切割牲口,尊养三老五更。“通天”是皇冠的名称,是名词,第
一句“天子始冠通天”,天子开始戴通天冠,意思表达完整,排除A、C项。“坐明堂”的主语应该是天子,不是“清道之仪”,排除D项。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是
中国古代的大学,它是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选聘学优德劭的人任教授,称为博士;招收学生随教授学习,称为博士弟子。B.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专用为官宦的代称。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
的大带子。C.《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和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D.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察举制不同于世官制和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中央
直接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解析】选D。D项,“由中央直接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中央”错,应该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推荐给上级或中央。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莽、更始帝时期,天下混乱,礼乐分崩,典籍经文毁坏遗失,四方的学士大多带着经书逃到山林湖泽中隐居起来。B.东汉时期的帝王大多崇尚儒学,其中光武帝、明帝、安帝、顺帝都为提倡儒道做出了贡献,使得儒学思想成为东汉时期百姓的普遍价值观念。C.明帝曾经在飨射礼结束之后亲自讲解经书,而儒生们则拿着经书
询问辩驳,当时围绕在桥门处观看听讲的人多得不可胜数。D.本初元年,梁太后下诏,要求大将军以下至六百石的官员都要让儿子上学,每年还要在乡射月举办飨射会。自此游学之风更加盛行。【解析】选B。B项,“光武帝、明帝、安帝、顺帝”错,其中“安帝”例外,由原文“自安帝览政,薄于艺文
,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学舍颓敝,鞠为园蔬,牧儿荛竖,至于薪刈其下”得知。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5分)译文:(2)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网罗遗逸,博存众家。(5分)译文:【
解析】第一句得分点:“及”,等到;“经术”,经学儒术;“下车”,登上帝位;“儒雅”,形容词作名词,儒雅之士;“阙”,丢失的,残缺的;“逸”,散失的。第二句得分点:“擢”,选拔;“高第”,优秀的人;“给事”,任职;“
所以”,用来。答案:(1)等到光武中兴时期,光武帝喜好经学儒术,还未登上帝位,就寻访儒雅之士,收集残缺的典文,补全连缀缺漏散失的典籍。(2)然而都选拔优秀的人当讲郎,任职近署,用来搜罗遗散的学说,博学众家。附【译文】从前,在王莽、更始帝的时候,天下纷纷扰扰,礼乐
分崩,典籍经文损坏遗失。等到光武中兴时期,光武帝喜好经学儒术,还未登上帝位,就寻访儒雅之士,收集残缺的典文,补全连缀缺漏散失的典籍。以前,四方学人,多带着图书,逃入山林湖泽。自此以后,都携带典籍,齐集京师。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之流,也相继而来。于是国家设立《五经》博士
,各人按各人的家法教授学生,《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有欧阳、大小夏侯,《诗》有齐、鲁、韩,《礼》有大小戴,《春秋》有严、颜,共十四博士,太常依次总领。建武五年,修建太学,效法古代的典章制度,(祭祀所用的)用竹做的笾、用木做的豆以
及舞蹈所执的盾和钺,都列于太学之中,穿儒生服饰学习矩步的诸生,在里面蜿蜒前行。中元元年修建了辟雍、明堂、灵台。明帝即位,亲自行礼。天子开始戴通天冠,穿日月星辰之衣,乘坐法物齐备的车架,举行隆重的清道仪式,坐在明堂之上朝见各诸侯国,登上灵台以观望天象,袒着衣服在辟雍
之上亲自切割牲口,尊养三老五更。飨射礼仪完毕之后,天子端坐亲自讲授,诸儒拿着经书上前询问辩驳,士大夫和围绕桥门处观看听讲的多得不可胜数。这以后,又为功臣子孙,四姓亲属另立校舍,挑选有才能的人来传授他们学业,从期门羽林之士
开始,统统让他们学《孝经》章句,匈奴也派子弟前来学习。人很多!很盛大!在永平时期就很盛大!建初中,皇帝在白虎观大会儒生,考核《五经》的异同,一连几个月才结束。肃宗亲临指示,效法宣帝石渠故事,命令史臣,编著《通义》。又诏令高才生学习《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然不设立学官,
然而都选拔优秀的人当讲郎,任职近署,用来搜罗遗散的学说,博学众家。孝和皇帝也多次到东观,览阅群书。等到邓后行使天子权力时,学者多有懈怠。这时,樊准、徐防都上书陈述教学的重要,又说儒职多不胜任,于是诏令公卿慎重选拔
,三署郎通经术的,都得到举荐选拔。自从安帝听政以后,不讲究艺文,博士废止讲学,门人弟子们彼此懒惰散漫,学舍也坏败,成为蔬园,牧童樵夫,在这里采薪刈草。顺帝有感于翟酺的话,于是重新修缮学舍,共造二百四十栋房子,一千八百五十间屋子。明经考试落选的人补为太学的弟子,又增加甲乙两科各十人,除
了郡中国中年迈儒者之外皆补任为郎、舍人。本初元年,梁太后下诏:“大将军以下至六百石的官员,都要让自己的儿子上学,每年都在乡射月举办飨射会,并以此作为惯例。”自此游学的人增加了,多到三万余生。然而学士对于章句渐渐疏远,而大多推崇浮华之风,儒者之风渐渐地衰败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