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云南中考真题语文》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pdf,共(14)页,526.124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2429ce7f80feb90aa0cf0f73a152c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云南省曲靖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机密*考试结束前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一7题,其中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烂漫.(làn)诀.别(jǘé)淋.漓
尽致(lín)畏罪潜.逃(qián)B.澎湃.(pài)累赘.(zhuì)悲天悯.人(mǐn)忍俊不禁.(jīn)C.歼.灭(qiān)镌.刻(juān)不辍.劳作(chuò)惟妙惟肖.(xiào)D.崩.溃(bōng)驰骋.(chěng)风雪载.途(zài)家喻.户晓(yù)【分析】本题考
查汉字的读音。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如“涸”不能读成“固”的读音。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解答】A.有误,“诀别”的“诀”应读“jué”;B.正确;C.有误,“歼灭”的“歼”应读“
jiān”;D.有误,“崩溃”的“崩”应读“bēng;”故选:B。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萌发帷幕消声匿迹震耳欲聋B.烦躁坍塌锋芒毕露微不足道C.喧器狼藉坦荡如砥无动于衷D.云霄安详
骇人听闻大相径庭【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
“消声匿迹”的“消”应改为“销”;BCD.正确。故选:A。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B.五四运动距今100多年了,在这100
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中国诗词大会》竞赛过程扣人心弦,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D.走过万亩梨园,被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包围着。置身于姹紫嫣红....的花海中,春风徐除,玉枝轻摇,花瓣洁白,随风飘飞
,在湛蓝的天空中,如雪花飘舞,仿佛一片神奇的冰雪世界!【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望文生义、褒
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BC.正确;D.有误,“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该成语与语境不符,它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句中只有梨花。故选:D。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
明的精彩篇章。B.扫黑除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有长远的政治意义。C.《经典咏流传》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它新颖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造成的。D.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提供了无限可能。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
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我们必须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BD.没有语病;C.有语病,“……的原因是……”与“是……造成的”句式杂揉。故选:C。5.下列句子排序
,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④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⑤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
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A.③④①⑤②B.②③①⑤④C.③①⑤②④D.②①③④⑤【分析】本题考查排序能力。按照逻辑顺序来排列,句中的关键词语的把握。【解答】通读语段可知,该语段列举毛主席的诗句,阐述“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的观点。所以③为首句。①紧承③具体举《十
六字令三首》的例子,为第二句。⑤具体阐释了①所列举的三首词的特点,为第三句。②句对上面内容小结,引出④“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分别为四五句。排序为:③①⑤②④故选:C。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黄发垂髫”中“黄发”指“孩子”,“垂髫”
指“老人”。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D.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广义
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专指消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
各种文体的特点。【解答】A.有误,“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孩子”;BCD.正确。故选:A。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君子好逑。(《关
雎》)(2)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3)晏殊在《浇溪沙》一词中,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引出春光失去的惋惜,流露出作者无限惆怅的句子:,。(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美景的句子:,。(5)雨丝
丝,那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期盼;雨缕缕,那是“久旱逢甘霖”的欣喜;雨绦绦,那是“最喜小儿亡赖”的雨中嬉戏……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雨”字的连续两句(课内外均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窈窕淑女(注意“窕”的书写)(2)悠然见南山(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燕”的书写)(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繁阴。(注意“阴”的书写)(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二、语文综合运用(第8题含(1)~(5)小题,共10分)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爨是东汉末年到唐朝中叶云南东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爨体字,中国古代稀有字体,代表云南特色,爨体字在中国缤纷多彩的
书法字体中,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汉字隶书到楷书的过渡学体,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曲靖市留存的碑刻《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是研究爨文化的主要凭证。为了让大家知晓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曲靖历史文化,响应国务院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
一个星期六)的号召,江源学校将举办“走近爨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答出其中二点输2分),(1)认识“爨”字“爨”,读音“cuàn”,云南文化史上有句名谣:“興(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用火烧”说的是“爨”学的现代写法。“爨”的意是是:烧火做饭;灶:姓氏。请你将爨字规范
写入“田”字格中,并数一数其笔画数、(2分)(2)走近“爨”学珠江源学校权邀请当地爨文化博物馆王馆长,于6月30日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爨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现请你以学校名义,写一份邀请函。(2
分)(3)传播文化为了将曲靖的文化遗产推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爨文化,请你拟写一则含有“爨”字的广告词。(2分)名著阅读(4分)(4)图一的故事情节名称:图二出自课文:《》(5)看图一图二,按照例句各仿写一个句子。(2分)例句:
我想跟随施耐庵去游览山清水秀的梁山泊。【分析】本题为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汉字的书写与笔画数,第二题考查应用文的写作,第三题考查广告语的拟写,第四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掌握和仿写的能力。【解答】(1)根据
题干对“爨”字的介绍,用正楷或行楷将其规范书写至指定的位置,书写时数出笔画数即可。(2)本题要求写的是邀请函,格式题干已给出,按题干所给的信息,拟写正文即可。拟写时注意写清活动的时间、地点与内容,表达得体。(3)广
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广泛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拟定广告首先要扣住主题,要善用修辞,同时最好能做到押韵。比如运用对偶的方式,拟写为:饮爨乡水,书爨体字。(4)①观察图片一,其中有两个孙悟空在打斗,可想到情节“真假美猴王”;图邀请函:期待您的到来!珠
江源学校(签章)2019年6月30日图一图二片二是一个神怪:无头,以乳为眼,以脐为口,让我们想到课文《阿长与<山海经>》。②观察被仿写句,就是选择某一名著,写出名著的作者以及自己最想游览名著中的某一处景点。比如:我最想跟随吴承恩去游览云淡风轻的花果山。答案:(1)“爨”30画(2)示
例:邀请函尊敬的王馆长:我校定于2019年6月30日下午X点X点,在学校礼堂举行“走近爨文化”活动,特邀请您为全体师生作“爨文化知识”专题讲座。期待您的到来!珠江源学校(签章)2019年6月30日(3)【
示例】①饮爨乡水,书爨体字。②同饮珠源水,共抒爨乡情;(4)①图一:真假美猴王图二:《阿长与<山海经>》②示例1:我想跟随吴承恩去游览云淡风轻的花果山。(言之有理即可)示例2:我想跟随鲁迅去游览鸟语花香的百草
园。(言之有理即可)三、阅读(本大题含9~24题,共4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0题。(4分)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
放,富有感染力。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10.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请赏析诗中的“独”字。(2
分)【分析】《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
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解答】(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赏析的判断。ACD.正确;B.有误,“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故选:B。(2)本题考查诗歌中关键字的赏析。解答时要读懂句子,结合诗歌表达的主旨去分析理解。诗句意思是: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
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泪流。很明显,这里的“独”是孤独之意,作者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再联系作者自身遭遇,报国无门,满腹才华没有可用之机,他们面对理想的破灭难免心生孤
寂郁闷。答案:(1)B(2)示例:独:独自,诗中有孤独之意。纵观古今,寻遍天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言有理即可)译文:见不到往昔招贤的明君,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
纵横凄恻悲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12分)富贵不能淫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
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1)往之女.家(2)与民由.之12.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父命之.鹏之.徙于南冥也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D.是焉.得为大丈
夫乎惧有伏焉.13.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14.下西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2分)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
“不得志”为对比论证。15.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3分)【分析】参考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
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
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
句意为:到了你丈夫家里。女:通假字,同“汝”,你。②句意为: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由:遵循。(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第一个“之
”,代词;第二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B.第一个“以”,把;第二个“以”,因为。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选项加点词意义相同。D.第一个“焉
”,怎么;第二个“焉”,在那里。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故选:C。(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居,居住;立,站立;行,行走;大道,最宽广的道路。句意为
:(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C.分析正确。D.“广居”
“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运用了比喻论证;分析不正确。故选:D。(5)本题为阅读启示题。此类题目,一般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爱国重义来表述,
观点明确,语意清晰,语序合理即可。答案:(1)①女:同“汝”,你;②由:遵循。(2)C(3)(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4)D(5)这句话出自《孟子》,它是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而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不能迷惑乱心;在危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0分)着眼湿地,呵护“地球之肾”杨志峰①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的星球上,有着许许
多多不同的生态系统:湿热的雨林、广袤的海洋、寒冷的苔原,还有时常寒风凛冽的高耸山脉和四季分明的温带平原,为诸多的生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生存环境。但几乎..没有哪个生态系统能够像湿地一样,以狭小的面积,孕育了如此众多的生命。②顾名思义,“湿地”就是富含水分的湿润地方。广义的湿地是指,不论其为
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还是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以及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而狭义的湿地则仅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
水,且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③即使按照最为宽泛的定义来划分,湿地在地球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也只有大约6%。它们可能是天然形成,也可能由人类活动所塑造。但就是这些只占地球表面积很小一部分的区域,却为全球大约20%的生物提供了居所。栖居于湿地的野生动植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数量繁多
,以至于湿地成为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④当我们走近湿地,我们可以领略到栖息其中的动物们的独到生存智慧。黑鹭会将自己的翅膀围成伞状来遮住阳光,使想要寻找阴凉的鱼落入陷阱;丹顶鹤演化出修长的双腿,使它们可以在沼泽地带跋涉和觅食;弹涂鱼独
特的身体结构,使它们可以离开水生活一段时间……如果有幸观察这些生活在湿地里的生灵,相信你会不由得感慨演化的力量留在它們身上的印记。⑤而在滋养生命的同时,湿地也发挥着调节水分平衡和净化水体的功能。湿地如同天然的海绵,在洪水来
临时充分蓄水,削减洪峰;在干旱的季节则成为重要水源,补给河川和地下水。而且,不同于河流,湿地里的水流较缓,使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逐渐沉淀下来,通过化学转化、微生物分解和植物吸收富集等途径去除污染物,从而有效地净化水质。这种全方位的调蓄和净化能力,使湿地扮演着“地球之肾”的角色。⑥但随着人类活
动的加剧,许许多多的湿地特别是天然湿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围填海、城市扩张和工农业活动,都在挤压着本已不多的湿地;而在一些湿地周围,过度排放的污染物也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令“地球之肾”面临“坏死”的命运。但如果某一个湿地系统完全退化,栖居于其
中的动植物,还有巧妙的食物网,以及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也会随之永远消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呵护脆弱的湿地系统,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里需要认真审视的任务。(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9年02期)16、结
合本文概括“湿地”的功能。(3)17.标题“着眼湿地,呵护‘地球之肾’”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8、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能否删除?请简要分析(2分)19.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阅读本文,结合实际,请你提出
保护湿地的三条措施。(3分)【分析】本文开篇引出说明的对象:湿地,接着分别介绍什么是湿地,湿地在地球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栖息于湿地的野生动植物的独到生存智慧,湿地调节水分平衡和净化水体的功能。最后指出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湿地而面临的挑战,引起人们的忧思,结束全文。【
解答】(1)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归纳概括。这篇文章说明的条理清晰,文章第一段引出说明对象,第二段介绍什么是湿地,然后第三至五段具体介绍湿地的作用。根据其中的“在滋养生命的同时,湿地也发挥着调节水分平衡和净化水体的功能”一句即可提炼出答案。(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阅读标题,
可以看出作者将“湿地”比作“肾”,运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此来具体形象地说明湿地相对于地球的重要性,保护湿地,就像保护我们的“肾”一样重要。(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
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答案时先明确观点:不能删去。“几乎”在句中用来表示范围,意思是说只有极少数的生态系统能够像湿地一样,如果删去,意思则变为没有一个生态系统能够像湿地一样,这就明显与事实不相符。(4)本题考查文本
内容的理解与问题的解决。根据课文最后一段给出的湿地面临的危机,有针对性的给出三条有效保护措施即可。比如,针对“围填海、城市扩张和工农业活动,都在挤压着本已不多的湿地”,可提出建设湿地管理与保护长效机制
。针对“在一些湿地周围,过度排放的污染物也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可提出在政府在加大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环保工作。答案:(1)①滋养生命;②调节水分平衡;③净化水体。(2)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湿地孕育众多生命,保护温湿地,呵护
湿地。呵护湿地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湿地生态,共建美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3)不能,因为“几乎”是副词,表范围,“接近”的意思。如果删除就指“全部”的意思,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4)【示例】①建设湿地管理与保护
长效机制。②政府加大力度建人工湿地公园。③制定人均温地面积达标措施。④学校开设湿地科普课程。⑤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环保,两手都要硬。(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4题。(14分)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洪振秋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
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但她
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③我非常喜欢清代诗人袁枚那首《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人笔下的青苔生长环境是很恶劣的,可它依然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青春从何处来?它从苔草旺盛的生命力中来,它凭着坚强的活力,冲破
困境,焕发青春的光彩。苔草是不会开花的,但她“也学牡丹开”,既是谦逊,也是骄傲。她虽然如此弱不禁风,却凭着自身的自强不息,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利,春光离不开她们不断地点缀,才显得如此春意盎然。④江南民间有句谚语:“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河”。⑤在我的印象里,春风拂面,青苔
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上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不远处的春江,“江水绿如蓝”,这是青苔的大写意、大
手笔。⑥在乡间的古楼里,当青苔从不远处的山坡上,开始随着春风波动、蔓延时,门前的台阶也变绿了,古楼便春光融融,于是陋室不陋。⑦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气势。她们都是一根连着十根,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渐成气象。无论是断
墙残垣,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它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⑧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将来临之前,父亲总要爬上古
楼,上屋顶清理盖瓦,家乡人称之“拾漏”。他总是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满青苔的瓦,或剥下苔绿,或扯下苔丝,或拔出瓦沟中的苔草……然后装进一个蓝色的布袋里。他从木梯上退下来后,便径直去后花园,从布袋里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
于兰花盆,或黏附于梅花树干上,或塞进干枯的罗汉松那一个个细小的木洞穴中……父亲说,青苔也有一些诗意的名字,她叫绮线,也称呼为绿衣元宝,百花有青苔衬托,人世间才会春色满园。⑨在岁月的戏台上,青苔似乎错过了《诗经》,却赶上了唐诗宋词的好时光,也融进了明清纷繁的花事。在诗意的年代
,青苔倍加受人珍爱,“应怜屐齿印苍苔”,园子的主人因怕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但有时也夹杂着几分苍凉和凄美,“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青苔似乎总是见不到阳光,只在凄凄惨惨中顽强地生长着。⑩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他知青苔的气质风度,他知青苔的生
存环境。⑪中国人很喜欢把青苔之绿意融入古画中,使其诗意更加飞扬。最早是“元四家”,后有沈周、唐伯虎、徐渭、程嘉燧、渐江、查士标等。到了清代,苔草在中国画中出现的频次渐多,随心所欲,恣意点苔,笔情墨趣,已臻成熟。尤其是“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其画梅善于在粗干上以浓墨点苔,使梅花显得气韵非凡,虽苍老
而生机勃发。青苔虽然微小,却点缀出他画中的春色;虽然微不足道,却烘托出画中梅花的冰光雪影。他深爱着“苔花如米小”的气质,把自己也取名为“小善庵主”“如来最小者”,可谓青苔知己也。⑫我是江南人,深爱着门前残墙上的青苔,绿意由她而生。
青苔的绿痕从墙根开始,一直蔓延到墙顶上。春光总是被那些摇曳的芦草占尽,她却自有一番风情。⑬她们总是满腔热情地在你回乡的青石板石缝里,撑起一些绿意,让你享受着“春满大地”的时光。也许你脚踏在其身上,目光却关注着斜枝的桃花,或是墙头上的芦苇花。⑭她们总是那个恬静
的俏模样,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一点点,一丛丛,哧哧地笑着。⑮此时,如果你没有见青苔,一定是遗憾的;没有青苔的世界,也是寂寞的。选自《人民日报·副刊》2019年05月18日,有删减)20.结合文意,请简析“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中“绿意”的含
义。(3分)21.品味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
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22.阅读全文,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分)A.文中“回”字用双引号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拾漏”用双引号是特定称谓。B.文章双线交织,虚实结合,暗线是对青苔的描写。C、第⑧段插叙,再现父亲清除青苔的情景,体现父亲对青
苔的喜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D.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构思精巧,请言含蓄隽水,富有表现力。2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4.读美文,抒情怀,结合文意,请写出你人生经历中,遭遇挫折时,伴你成长,给你力量的三句
名言或诗句。(3分)【分析】这篇散文的抒情对象是青苔,赞美它们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赞美它们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作者
借物喻人,借青苔的普通、卑微,生长环境恶劣支努力生长,赞美在艰苦环境中自强不息,坚韧自持,努力抗争,谦逊,高洁,不屈服于命运的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的精神和意志。【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中关键词的理解。理解标题的含义,一般可注意结合文章的旨去挖掘出字面以下的
深刻内涵。本文描写青苔,赞美其顽强的生命力,从字面来理解,这里的“绿意”指的就是青苔本身表现出的一派生机。再结合文章中的“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他知青苔的气质风度,他知青苔的生存环境”“虽然微不足道,却烘托出画中梅花的冰光雪影”“春光总是被那些摇曳的芦草占尽,她却自有一
番风情”等句子,以及文章的最后三段,可以看出作者要赞美的是青苔的坚强、淡泊名利,志向远大的精神。所以这里的“绿意”指的就是青苔的精神,表达作者对青苔的喜爱与赞美,也有对具有青苔精神的人的赞美。(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这个句子既有修辞手法,又有对青苔生长的动作
描写,所以可从二者中任意选择一种来分析。比如这个句子运用“趴”“粘”“爬”“附”“布满”“撑”等动词来表现青苔的生长,可以看出它成长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达到了最后的成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青苔的坚强。(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CD.正确;B.有误,这篇
文章借物喻人,对青苔的描写是明线,暗线是对青苔这样的人的赞美。(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判断与作者情感的理解。散文写作常用的写作手法是象征或托物言志,它们都是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本文就是如此,作者赞美青苔,赞美它们生存环境的恶劣,但却
能在自己被人遗忘、忽略时表现出独有的“绿意”生机,作者实则要赞美的是像青苔一样的人,赞美这种人的坚强、淡泊、自强不息的精神。(5)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根据题意,从平时的积累中选择三句表现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名句,正确书写出来即
可。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等。答案:(1)①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色满园的青苔(意象)。②指自强不息、顽强生长、志存高远的精神(意境)。③抒发了我对青苔由衷
的敬意和赞美之情,对青春、对人生的思考和执着追求(情感)。(2)【示例一】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青苔人的动作,形象生动写出青苔生长在物体上的情态和形状,表现了青苔在恶劣的生长坏境中的顽强生命力。句式整齐,增强语言气势,富有表现力。【示例二】“趴”“粘”“爬”“附”
“布满”“撑”等一系列动词富有动态感,生动传神地写出青苔在恶劣环境中的生长态式和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出青苦自强不息的精神。(3)B(4)象征(托物言志,借物喻入)作者借青苔的普通、卑微,生长环境恶劣支努力生长,象征在艰苦环境中自强不息,坚
韧自持,努力抗争,谦逊,高洁,不屈服于命运的的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的精神和意志。(5)示例: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⑥余则缊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⑦富贵不能
淫,贫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⑧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吃
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生于忧患,死安乐》、《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有关句子即可。四、写作(50分)25.(50分)题目:在希望的田野上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
600字。【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审题可知,题目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其中的“田野”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其本义,家乡的田野里种下种子,也就种下了丰收的希望。人们在田野里劳作,心中存着对生活幸福的向往。二
是比喻义。青春就是一片充满了希望的田野,我们在青春里要播下勤奋的种子,为了自己的将来努力打拼。学校也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得到成长,这里处处充满着希望。创作本文,应把自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的所思所想所为作为写作的重点,以自己对未来的希望与向往
作为表现的主旨。写出真情实感。【写作思路】题目:在希望的田野上。文体:抒情散文。主旨:在青春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努力拼搏,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奋斗。思路:首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我们正青春,漫步在希望的田野上,总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主体部
分分说。采用几个并列段的格式,每段首句均为“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起始。表述自己对于青春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末段总结全文,与首段相呼应。写法:总分总的结构,中间部分各段首句形成排比句,首尾呼应等。【解答】【例文】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试过懵懂,我们有过无知,我们曾经任性,
我们几多顽皮,但我们开始成熟,我们学会思索,我们慢慢努力,我们逐渐进步。我们拥有蓬勃的青春,我们总是意气风发,因为我们漫步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唱响青春飞扬的高歌,迎着希望的朝阳,朝着目的地坚定的
走着。我们穿梭在这绿油油的田野之间:带着顶朴素的草帽,手持尖锐的镰刀,我们挥洒着幸福的汗水,在这片田野上,牵着风筝快乐的奔跑,我们放飞青春的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抓住生命的每一分钟,沉着思考,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春天,我们开始用笔在田野里播下“种子”;夏天,我们带着草帽努力为这片田野
“浇水施肥”,让“禾苗”茁壮成长;秋天,我们用灿烂的笑容在这片“金色地带”收获回报;而冬天,我们静静的总结经验,整理行装,准备出发。希望的田野,纪念了我们走过的所有的脚步,见证了我们取得的所有的成果。在这里,我们让自己改变,让信念升华,让青春
无悔。曾经,也许我们感到迷茫,觉得事事不如意;曾经,也许我们感到疲惫,觉得时间过于紧张;曾经,也许我们感到自己没有未来,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但是,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看到了前方的路标,我们不再感到迷茫;我们懂得了乐观
,所有不如意的事都会过去;我们知道了勇往直前,努力面对一切困难。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奋斗,我们成长,我们欢乐,这里使我们的笑容更加美丽,力量更加充足。在希望的田野上,让我们举起双手,迎接爽朗的清风,仰望广阔的蓝天,放声高歌,创造自己生命的舞台。在希望的田野上,让我们当一个敬业的农民,用镰刀
创造自己的生活,让太阳见证自己的历程,使收获给我们带来喜悦。这希望的田野,赋予了我们太多的快乐,它让我们的青春无悔,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美丽!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