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题4 句式变换、病句修改(知识盘点+试题)-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docx,共(9)页,47.497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ade1fcfeedebdaaa068fc3143714c0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4句式变换、病句修改一、知识盘点。(一)句式变换。1.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句式特点】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方法解析】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如:小明做
完了作业。(1)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小明)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小明把作业做完了”。(2)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小明)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作业被小明做完了”。2.陈述
句与反问句的变换。【句式特点】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方法解析】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2.加上语气助词“呢”、“吗”。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4.为
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其改法与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正相反,需要把反问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并去掉语气助词“呢”、“吗”等,再将问号改为句号。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
这是真理。(陈述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反问句)反问句与陈述句相比,添加了语气助词“难道”“吗”,加原句中需变换部分没有否定词,所以还添加了否定词“不”。3.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变换【句式特点】把某个人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
直接叙述,把某人说的话改为第三者的转述,叫间接转述。如:陈果说:“我再也不要吃那么多了!”(直接叙述)陈果说,他再也不要吃那么多了。(间接叙述)两种句式相比较,可以看出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所表达的内容完全相同。只是用直接叙述的方式表达,更能彰现说话人当时的语感、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
,用间接叙述的方式来写,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表达,读来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方法解析】1.标点变化。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并把引号去掉。2.人称变化。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
为“他”“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3.文字变化。可以改动少量文字。八字口诀:“一去,二换,三改,四读”——去掉引号,冒号换逗号,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改完后读一读是否通顺。4.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方法解析】(1)方法:双重否定句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语
气比陈述句强烈,那么改写就是在谓语动词前加双重否定词就可以了。(2)常用的双重否定词:没有……不;……不是没有;……无不……;非……不可……;……不曾不……;……不能不……;……不会不……;……不得不……;……不可能不……等。(3)双重否
定词替换方法:①表示判断。“是”“了”用“不能不说”等这是伟大的奇观。这不能不说....是伟大的奇观。②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用“非……不可”“不能不”“不可能不”他今天一定来。他今天不可能不来。③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
”“只好”“只得”用“不得不”天太冷了,黑熊只好躲进洞里。天太冷了,黑熊不得不...躲进洞里。④表示全部。“全”“全都”“全部”用“没有……不”“无不”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都高兴得欢呼雀跃。听到这个好消息,
大家无不..高兴得欢呼雀跃。⑤表示推测。“会”“可能”“能”“应该”用“不可能不”“不会不”都约好了,她应该会来。都约好了,她不会不...来。⑥特殊情况订购商品到货后才付款。订购商品不.到货不.付款。(二)病句修改。【病句的常见类型】1.成份残缺:一个完
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句子缺少不应该活力的主要成份(主、谓、宾),会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的语病。例1:在老师的教育下,进步得很快。(——缺主语)例2:老师向全班同学提出下课十分钟不做作业。(——
缺宾语)2.词类误用(用词不当):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因分不清词类而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例1:今天气候晴朗。(——把“气候”与“天气”混淆了。)例2:爱迪生发现了电灯。(
——把“发现”和“发明”混淆了。)3.搭配不当:因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之间互相不能搭配而造成语病。例1:我的家乡是乐山市人。(——缩句变成“家乡是人”,主谓搭配不当。)例2:我们在山坡上种满了果园。(——动宾搭配不当。)4.语义重复:过多地运用修饰词反而显得多余,造成语病。
例:在班会上,张军首先第一个发言。(——“首先”与“第一”重复了。)5.词序颠倒:因词语排列次序颠倒而造成语病。例: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叠厚厚的考卷。(——考卷没有厚薄之分,显然是把“一叠”与“厚厚的”词序颠倒了。)【
修改病句强化练习】1.在生活上,恩格斯热烈地帮助马克思。2.“马踏飞燕”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3.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座教学楼,一阵阵读书声。4、我们要正确运用和理解所学过的成语。5、睡眠三忌:一
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二、实战演练。(一)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1.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不就是养花的乐趣吗?2.怎么能说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3.还有什么别的什么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
此时的全部感情呢?4.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二)把下面句子改为反问句。1.我们不能同情像狼一样的恶人。2.三亚落日,形气色眼,谁都说它美。3.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4.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5.不好好
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三)把下面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1.瓦尼亚结结巴巴地说:“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2.乞丐对妇人说:“我不会忘记你的。”3.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四)把下面句子改为双重否
定句。1.《茶花女遗事》使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2.人们都说小明是个好孩子。3.当我再拿起那首诗,必须承认父亲是对的。(五)修改病句。1.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改病句)2.早晨,红色的阳光从地平线上升
起。(修改病句)3.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加了我的理解力。(六)单项选择题。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不是来自于刻苦有学习。B.今天的活动是最愉快的一天。C.通过这次活
动,使我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下面的问句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A.如果明天下雨,我们的运动会还会照常开吗?B.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C.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对我们的教诲?D.这么雄伟的万里长
城,不正是我们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吗?3..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地帮助我。B.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C.王东东光荣地被评为“雷锋式文明学生”的称号。D.不到一个小时,他就把屋子
里外收拾得干干净净。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因为我的语文成绩好,所以数学成绩差。B.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C.人人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D.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杜绝“到
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B.牛郎看见笑声,就沿着湖边寻找。C.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D.我们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6.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
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B.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D.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
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7.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在王宇璇明白了事情真相以后,就一直被浓浓的暖意包裹着,促使她不断反思着自己的错误。B.《范
进中举》中有个市井人物胡屠户,此人在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个性鲜明的语言和行动。C.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D.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另一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8.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中华好诗词》这
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C.运动不但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意识。D.在诗歌中,借松、竹常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成为古典文学中传
统意象。9.下列病句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走进公园,我们就看到公园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修改:在“歌声嘹亮”前加上“听到”。)B.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只要加倍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修改:把“只要”改为“只有”
。)C.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雷锋热潮。(修改:将“热潮”改为“运动”。)D.天快黑了,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修改:在“修车的”后面加上“师傅”。)(七)综合改错。①他一身中有许多时间是在图书馆里渡过的
。②当他听说监狱里的图书馆可以借书,真是兴奋不已。③列宁是善于使用图书馆读书的典范。④在彼得堡时,列宁整天呆在图书馆,读了很多书。⑤在监狱里,列宁被关了14个月,整整读了14个月的书。⑥为了防止不错过读书的机会,他总是第一个到图书馆门口等待开
门。⑦后来列宁不辛被捕,但他竟然经长写信要家里人设法为他借书。(1)用“”画出文中4个错别字,并依次改正过来:(2)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两个病句并改正在横线上。①②参考答案:【修改病句强化练习】1.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2.“马踏飞燕”
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3.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座教学楼,听见一阵阵读书声。4.我们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过的成语。5.睡眠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睡前饱食,三忌卧处当风。【实战演练】(一)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1.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2.我们播下的种子会在自已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
。3.没有什么别的什么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4.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对不起它。(二)把下面句子改为反问句。1.难道我们能同情像狼一样的恶人吗?2.三亚落日,形奇色艳,谁能说它不美呢?3.难道我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吗?
4.圆明园的毁灭难道不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吗?5.不好好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三)把下面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1.瓦尼亚结结巴巴地说,他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2.乞丐对妇人说,他不会忘记妇人的。3.蔺相如
对秦王说,请秦王为赵王击缶。(四)把下面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1.《茶花女遗事》使我不得不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2.没有人不说小明是个好孩子。3.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五)修改病句。1
.我国有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的万里长城。2.早晨,红色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3.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六)单项选择题。DADBCADCC(七)综合改错。(1)身-生、渡-度、辛-幸、长-常(2)画线句:为了防止
不错过读书的机会,他总是第一个到图书馆门口等待开门。①为了防止错过读书的机会,他总是第一个到图书馆门口等待开门。画线句:后来列宁不幸被捕,但他竟然经写信要家里人设法为他借书。②后来列宁不幸被捕,但他仍然经长写信要家里人设法为他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