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答案.docx,共(22)页,948.663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7b1309bf718d7edd511003057d07d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牡一中2018级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如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
斜面C匀速下滑,重力加速度为g,则()A.A、B间没有静摩擦力B.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D.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答案】D【解析】【详解】AB.对物体B受力分析可知,B一定受重力、支持力,将重力分解可知重力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B能
匀速下滑,受力一定平衡,故A对B应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A受到B的静摩擦力应沿斜面向下,故A、B错误;C.对A、B整体受力分析,并将整体重力分解,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故A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mgsinθ,C错
误;D.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由于匀速下滑,故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故2mgsinθ=μ·2mgcosθ解得μ=tanθ选项D正确。故选D。2.关于简谐振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回复力跟位移成正比,方向有时跟位移相同,有时跟位移方向相反;B.加速度跟位移成正比,方向永远跟位移方向相反;C.速度跟位移成反比,方向跟位移有时相同有时相反;D.加速度跟回复力成反比,方向永远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回复力跟位移
成正比,方向总是跟位移方向相反,故A错误;B.加速度跟位移成正比,方向总是跟位移方向相反,故B正确;C.在同一位置速度方向有两种,而位移方向总是从平衡位置指向物体所在位置,则知速度方向有时跟位移相同,有时跟位移方向相反,故C错误;D.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跟回复力成正比,
方向永远相同,故D错误。故选B。3.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发射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执行的最为复杂的航天任务。“嫦娥五号”探测器由四大部分组成: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和
返回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轨道器驻留在绕月轨道上,其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B.着陆器在靠近月球表面时需要启动反推火箭徐徐降落以实现软着陆,在软着陆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减小C.上升器以着陆器作为发射架,从月面上加速起飞,这时月壤样品处于失重状态D.返回器在回到与轨
道器相同的绕月轨道后,可以直接加速,实现与轨道器的对接【答案】B【解析】【详解】A.轨道器驻留在绕月轨道上的半径大于月球的半径,由22GMmvmrr=得GMvr=则其速度小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B.着陆器在靠近月球表面时需要启动反推火箭徐徐降落以实现软着陆,在软着陆的过程中,反推力做
负功,则机械能减小,故B正确;C.上升器以着陆器作为发射架,从月面上加速起飞,加速度方向向上,则月壤样品处于超重状态,故C错误;D.若返回器在回到与轨道器相同的绕月轨道后直接加速,则做离心运动,所以不可能实现与轨道器的对接,故D错误。故选B。4.明代学者方以智在
《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先消失B.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长小于b光波长C.a光能发生偏振
现象,b光不能发生偏振现象D.a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答案】D【解析】【详解】A.当增大入射角i时,两单色光在左侧界面的折射角增大,但在右侧界面的入射角均减小,故不会发生全反射,故A错误;B.由题图知三
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而同种介质对频率越大的光折射率越大,故ab光在三棱镜中的波长vcn==abnn则ab故B错误;CD.由cnv=,得abvv,偏振现象是横波所特有的,故a、b两光都能发生偏
振现象,故C错误,D正确。故选D。5.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2,原线圈与定值电阻R1串联后,接入输出电压有效值恒定的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负载电阻为可变电阻R2,A、V是理想电表。当R2=2R1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A,电压表的读数为
4V,则()A.电源输出电压为8VB.电源输出功率为4WC.当R2=8Ω时,电压表的读数为3VD.当R2=8Ω时,变压器输出功率最大【答案】D【解析】【详解】A.当212RR=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A,电压表的读数为4V,根据欧姆定律22
24Ω4Ω1URI===12ΩR=,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2,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得原线圈电压是112214V2V2nUUn===根据单相变压器中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得原线圈电流是212121A2AnIIn===所以电源输出电压为1112V22V6VUUI
R=+=+=A错误;B.电源输出功率为112WPUI==B错误;D.根据欧姆定律得副线圈电流为22UR,所以原线圈电流是222UR,所以22126V22UURR=+222128RUR=+当28ΩR=时,26VU=,即电压
表的读数为6V;变压器输出的功率()22222222214414464816URPRRRR===+++所以满足2264RR=时变压器输入功率最大,解得28ΩR=变压器输出的功率2P最大为9W2,C错误,D正确。故选D。6.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当t=0时其波形如图所示,则t=34T时()A.Q处质点传播到图中的P点B.Q处质点的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C.P、Q两处质点的振动速度一样大D.1cm<x<3cm范围内的质点均向y轴的负方向运动【答案】B【解析】
【详解】A.简谐横波上的质点只会纵向移动,不存在横向移动,横向传播的是振动状态,故A错误;B.当34tT=时,Q处质点在波谷,则此时的加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故B正确;C.当34tT=时,Q处的质点此时的振动速度是0,而P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速度为最大。故C错误;D.
当34tT=时,该波向左传播,由上下坡法可知1cm<x<2cm范围内的质点正在向y轴的正方向运动;2cm<x<3cm范围内的质点正在向y轴的负方向运动。故D错误;故选B。7.如图甲所示为一台小型发电机构造示意图,线圈逆时针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
乙所示,发电机线圈匝数为20匝,内阻为1Ω,外接灯泡的电阻为9Ω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读数为6VB.发电机输出功率为36WC.线圈转动过程中,磁通量的最大值为321000WbD.在21.010s−时刻,线圈平面恰好经过中性面垂面的位置【答案】C
【解析】【详解】A.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62V6V22mEE===小灯泡两端的电压5.4VRUERr==+即电压表的示数为5.4V,故A错误;B.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即为电源的输出功率,发电机输出功率为2254W3.2
4W9UPR===.故B错误;C.线圈转动过程中,在磁场中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2100rad/sT==最大感应电动势为mEnBSn==可得磁通量的最大值为6232WbWb201001000mEn===故C正确;D.在21.010s−时刻,感应电
动势为0,线圈平面恰好经过中性面位置,故D错误。8.有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平面内a、b、c、d四点的位置如图所示,cd、cb分别垂直于x轴、y轴,其中a、O、b三点电势分别为:4V、6V、8V,一电荷量为q=-2×10-5C的负点电荷由a点
开始沿abcd路线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点的电势为12VB.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V/mC.该点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为2×10-5JD.该点电荷从a点移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8×10-5J【答案】D【解析】【详
解】A.由于是匀强电场,故沿着一个方向前进相同距离电势的降低相等,故bcaO−=−代入数据解得10Vc=故A错误;B.由于是匀强电场,故沿着同一个方向前进相同距离电势的降低相等可知,ab中点e电势为φ
e=6V,连接Oe则为等势面,根据几何关系可知,ab⊥Oe,因此22222210m210m2bed−−+==ab⊥Oe,因此ab为电场线,且方向由b指向a,电场强度为286V/m1002V/m210bebeUEd−−===故
B错误;C.该点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为54p10(21)0J210JcEq−−==−=−故C错误;D.a、d两点间的电势差为2()4V2adaOaOUU==−=−该点电荷从a点移到d点电场中做功为554(210J8
10)JadadWUq−−==−−=故D正确。故选D。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矩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个边长相等的单匝闭合正方形线圈Ⅰ和Ⅱ,分别用相同材料,不同粗细的导线绕制(Ⅰ为细导线).两
线圈在距磁场上界面h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再进入磁场,最后落到地面.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且下边缘平行于磁场上边界.设线圈Ⅰ、Ⅱ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1v、2v,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热量分别为1Q、2Q.
不计空气阻力,则A.1212,vvQQB.1212,vvQQ==C.1212,vvQQD.1212,vvQQ=【答案】D【解析】【详解】选D.由于从同一高度下落,到达磁场边界时具有相同的速度v,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同时受到磁场的安培力F=22BIvR,又
R=ρ4l(ρ为材料的电阻率,l为线圈的边长),所以安培力F=24Blv,此时加速度a=g-Fm,且m=ρ0S·4l(ρ0为材料的密度),所以加速度a=g-Fm是定值,线圈Ⅰ和Ⅱ同步运动,落地速度相等v1=v2.由能量守恒可得:Q=mg(h+H)-12mv2(H是磁场
区域的高度),Ⅰ为细导线,m小,产生的热量小,所以Q1<Q2.正确选项为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0.已知地磁场类似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地磁N极位于地理南极。如图所示,在芜湖某
中学实验室的水平桌面上,放置边长为L的正方形闭合导体线框abcd,线框的ad边沿南北方向,ab边沿东西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使线框向东平移,则a点电势比d点电势低B.若使线框向北平移,则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C.若以ad边为轴,将线框向上翻转90°,则翻转过程线框中电流方向始终为ad
cba方向D.若以ad边为轴,将线框向上翻转90°,则翻转过程线框中电流方向始终为abcda方向【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A.地球北半部的磁场方向由南向北斜向下,可分解为水平向北和竖直向下两个分量。若线圈向东平移,根
据右手定则可知a点电势低于d点电势,故A正确;B.若线圈向北平移,根据右手定则可知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故B错误;CD.若以ad边为轴,将线框向上翻转90过程中,根据楞次定律及安培定则可知线框中的电流方向始终为adcba方向,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11.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上有平衡位置相距4m的两点P、Q,如图甲、乙分别是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已知波长大于2m,这列波可能的波速为()A.403m/sB.4011m/sC.8m/D.40m/s【答案】ACD【解析】【详解】由振动
图像得质点的振动周期0.4Ts=,若波由P向Q传播,Q点比P点晚振动的时间14tnTT=+(n=0,1,2,3))所以P、Q间距离为1(0123)4nsn=+=,,,,则波长为416(04141smnnn
===++,1,2,3,)因为2m,所以当0n=时116m=,140m/sv=当1n=时216m5=,28m/sv=若波由Q向P传播,P点比Q点晚振动的时间3(0123)4TtnTn=+=,,,,所以P、Q的距离为3(0123)4ttnnTs===+=,
,,,则波长为416(04343smnnn===++,1,2,3,)因为波长2m,所以当0n=时116m3=,1140m/s3vT==当1n=时216m7=,2240m7vT==故B错误,ACD正确。故选ACD。12.如图甲所示,用单色
光照射透明标准板M来检查被检体N的上表面的平直情况,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条纹中的P和Q的情况说明()A.N的上表面A处向上凸起B.N的上表面B处向上凸起C.N的上表面A处向下凹陷D.N的上表面B处向下凹陷【答案】BC【解析】【详解】AC.P处所在的条纹是同一条纹,若
为直线,则说明该处同一水平线,线上各点对应的空气层厚度都相同,但实际上P处条纹向左弯曲,意味着后一级条纹(图中白色条纹)提前出现,可见P处对应的检测平板上的A点所对应的空气层厚度与后一级条纹对应的空气层厚度相同,而后一级条纹本来对应的空气层厚度比前一级大,可见A处向
下凹陷,才能实现该处空气层厚度与下一级条纹对应的空气层厚度一样,故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BD.薄膜干涉是等厚干涉,即同一条明纹处空气膜的厚度相同;从弯曲的条纹可知,Q点应该在同一条纹上,厚度相同,但现在推迟出现条纹,故知Q处空气薄膜凹陷,即N的上表面B处向上
凸起,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BC。13.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使光屏上能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下滤光片,光屏上将只见到白光B.若将双缝间的距离d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减小C.测出n条亮
条纹间的距离a,则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为1axn=+D.若将滤光片由红色换成绿色,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减小【答案】BD【解析】【详解】A.取下滤光片,不同的色光干涉,在光屏上将出现彩色的干涉条纹,故A
错误;B.根据Lxd=知,将双缝的距离d增大,则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减小,故B正确;C.测出n条亮条纹间的距离a,则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为1axn=−,故C错误;D.若将滤光片由红色换成绿色,光的波
长减小,根据Lxd=知,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减小,故D正确。故选BD。14.如图所示,电动牙刷充电时将牙刷插入充电座内,充电座中线圈接入220V交流电,牙刷内的线圈两端获得4.5V的电压,再通过控制电路对牙刷内部的直流充电电池充电,电池的电动势为2.4V,内阻为0.1
,容量为800mAh,10小时即可充满。充满电后用户平均每天使用4分钟,可以连续使用60天。关于此电动牙刷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座和牙刷中线圈的匝数比为440:9B.充电时,直流充电电池中的平均电流是80mAC.使用时电池的平均输出功率为0.48WD.电
池最多能提供的电能为6912J【答案】ABD【解析】【详解】A.根据变压器原理得,充电座和牙刷中线圈的匝数比为的11222204404.59nUnU===故A正确;B.充电时,直流充电电池中的平均电流是800mAh80mA10hI
==故B正确;CD.电池最多能提供的电能为38001036002.4J6912JE−==使用时电池的总平均功率为38001036002.4W0.48W60460P−==因为电池有内阻,使用过程中有部分内能产生,所以
使用时电池的平均输出功率小于0.48W,故D正确,C错误。故选ABD。三、实验题(每空格2分,共12分)15.某同学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甲中实线所示)。在固定好的白纸上作出直角坐标系xOy,实验时将半圆形玻璃砖M放在白纸上,使其底边a
a′与Ox轴重合,且圆心恰好位于O点,实验正确操作后,移去玻璃砖,作OP3连线,用圆规以O点为圆心画一个圆(如图中虚线所示),此圆与AO线交点为B,与OP3连线的交点为C,测出B点到x、y轴的距离分别为l1、d1,C点到x、y轴的
距离分别为l2、d2。(1)根据测出的B、C两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可知此玻璃折射率测量值的表达式n=__;(2)该同学又用平行玻璃砖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他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所示
。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①.21dd②.不变【解析】【详解】(1)[1]设光线在x轴上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玻璃砖的半径为R,根据数学知识得1sindiR=2sindrR=则此玻璃折射率测量值的表达式为21sinsindrnid==。(2)[2]如
图所示红线表示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后实际光路图,而黑线是作图时所采用的光路图,通过比较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没有变化,由折射率的定义式sinsinrni=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16.甲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来测量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待测电阻R2,电压表V(量程为1.5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1)先测电阻R1的阻值.请将甲同
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0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1.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_______,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___.的(2)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1=4.
80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用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11UR−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____V,电阻R2=_____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①.将S2切换到b②.2101RUUU−③.1.43④.1.20【解析】【详解】(1)[1]由题意可知,本实验中没有给出电流表,故应是电压表与电阻箱求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应充分利用电阻值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得出表达式;为了多测数据,应再将S2切换到b;[2]由欧姆定律可知:
21UIRR=+()1UIR=而电路电流相等,联立解得:21101=UURRU−(2)[3][4]根据12=+()UEURRR+得12+111=+RRUERE比照直线方程ykxb=+,有截距1=0.7bE=所以=1.43VE斜率2.80.
74.20.5k−==又12+RRkE=测出R1=4.8Ω,求得R2=120Ω四、解答题(共3个小题,满分32分)17.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如图所示,BC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O为圆心,AOC为直角三角形,60OAC=,AB与足够大的光屏MN垂直,A点与光屏MN接触细光束
沿圆弧半径射向圆心O,当在AB界面上的入射角60i=时,仅在光屏MN上形成一个亮斑,若不考虑光在透明介质中的多次反射。(1)求该介质的折射率应不小于多少;(2)若3n=,当入射角i逐渐减小到0i时,A点右侧光斑恰好消失,仅在光屏A点左侧有
个光斑,求0i及光斑到A点的距离。【答案】(1)233;(2)30;3R【解析】【详解】(1)光在AB面能发生全反射,必有1sin60n可得.233n故该介质的折射率应不小于233(2)如图当
入射角逐渐减小到0i时,A点右侧光斑恰好消失,在AC面的折射光线恰与MN平行,可得折射角60=根据折射定律得sin60sinn=由几何关系得030i==光斑到A点的距离tan3030tan303RsAORtan===1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
面上的物体B、C静止放置,物体A以速度0v向B运动,A、B、C质量均为m且处于同一直线上,A与B碰后粘合在一起,随后AB与C发生弹性碰撞,求:①A、B碰撞系统损失的机械能;②AB与C发生弹性碰撞后,各物体的速度大小。【答案】①2014mv;②01
6ABvv=,023Cvv=【解析】【详解】①设A与B碰后粘合在一起的速度大小为v,以A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2mvmv=解得02vv=A、B碰撞系统损失的机械能222k001112224Emvmvmv−==②设AB与C发生弹性碰撞后,速度大小分别为ABv、Cv,AB与C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A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22ABCmvmvmv=+,22211122222ABCmvmvmv=+解得016ABvv=,023Cvv=19.如图所示,两根正对的平行金属直轨道MN、M´N´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轨道之间的
距离l=0.50m,轨道的MM′端之间接一阻值R=0.40Ω的定值电阻,NN′端与两条位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光滑金属轨道NP、N′P′平滑连接,两半圆轨道的半径均为R0=0.50m.直轨道的右端处于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区域的宽度d=0.80m,且其右边界与NN′重合.现
有一质量m=0.20kg、电阻r=0.10Ω的导体杆ab静止在距磁场的左边界s=2.0m处.在与杆垂直的水平恒力F=2.0N的作用下ab杆开始运动,当运动至磁场的左边界时撤去F,结果导体ab恰好能以最小速度通过半圆
形轨道的最高点PP′.已知导体杆ab在运动过程中与轨道接触良好,且始终与轨道垂直,导体杆ab与直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轨道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取g=10m/s2,求:(1)导体杆刚进入磁场时,通过导体杆上电
流大小和方向;(2)导体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上的电荷量;(3)导体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的【答案】(1)3A,方向由b到a(2)0.4C(3)0.94J【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与能量问题综合.【详解】(1
)设导体杆在F的作用下运动至磁场的左边界时的速度为v1,根据动能定理则有:211)2Fmgsmv−=(导体杆刚进入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1EBlv=此时通过导体杆上的电流大小:EIRr=+()=3A根据右手定
则可知,电流方向为由b向a(2)设导体杆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E平均,则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BldEtt==平均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平均值:EIRr=+平均平均()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I平均t=0.4C(3)设导体杆离开磁场时
的速度大小为v2,运动到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3,因导体杆恰好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导体杆在轨道最高点时有:230mvmgR=的对于导体杆从NN′运动至PP′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23011222mvmvmgR
=+解得v2=5.0m/s导体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2212111.1J22Emvmv==−此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0.94JQEmgd=−=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
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