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武汉专题】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395.000 KB
  • 2024-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武汉专题】.doc,共(14)页,395.00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7a8f020b928b44dc87dfcc63bc782d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夏朝设官分职后,一些方国诸侯的首领还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到中央供职,以便国君从中选拔“贤者型”、“能者型”人才为

其服务。这一措施A.有利于分封制的发展完善B.扩大了王朝控制的疆域范围C.有利于实现权力初步集中D.确立了地方人才选拔的标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夏朝设官分职后,一些方国诸侯的首领还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到中

央供职,以便国君从中选拔‘贤者型’、‘能者型’人才为其服务”可知,地方首领接受国君的命令到中央供职,为其服务,它有利于实现权力初步集中,所以C正确;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所以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扩大了王朝控制的疆域范围”,所以B错

误;材料没有体现“确立了地方人才选拔的标准”,所以D错误。2.秦国商鞅变法曾颁布《分户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后又颁布禁令,“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同时又规定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

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这些规定A.削弱了分封贵族的势力B.保障了兼并战争的胜利C.有利于法家思想的传播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商鞅变法通过《分户令》和“什伍制度”强

化了对地方的控制,这也就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A正确;秦军胜利的主要因素是军功爵制度的推行,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小农经济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非政策推动的结果,D排除。故选A。3.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当时儒家提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

悦而诚服也”道家提倡“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兵家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A.各学派均关注人与自然B.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C.各学派的主张渐趋一致

D.思想服务于统治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由表格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都反对战争。这反映了当时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故选B项;材料体现不出人与自然的信息,故A错误;在某个问题上看法一致,不意味着各学派

的主张渐趋一致,故C说法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和兼并是诸侯的意愿,而材料体现的是反对战争,故D说法错误。4.西汉初年,游侠“驰骛于闾阎(里巷),权行州域,力折公侯”。西汉中期以后,游侠“虽为侠而恂恂(温恭谨信的样子)有退让君子之风”。这一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C.国家治国理念的根本改变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汉初年,游侠‘驰骛于闾阎(里巷),权行州域,力折公侯’。西汉中期以后,游侠‘虽为侠而恂恂(温恭谨

信的样子)有退让君子之风’。”可知,游侠在地方影响力的下降。西汉初年,政府无为而治,游侠实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势力渐大,出现“权行州县,力折公侯”的局面,威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社会秩序的稳定,汉武帝后大力打击游侠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转变治国理念,C项正确;A项社会经济汉

初已经恢复,与中期的变化无关,排除A项;游侠的变化体现的中央集权的额加强而非君主专制,排除B项;D儒家思想虽对游侠转变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5.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被细化规范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属于中央机构,而且六部分工更为明确,D项正确;图示内容主要体现

的是中央机构分工更为明确,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提高了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故选D项。6.下表为关于唐代粮食贸易现象的记述。由此可知,唐代记述出处杜甫在大病初愈后,友人工倚“遣人向市

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全唐诗》卷·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江淮有商人“积米以待踊贵,图画为人持钱一千买米一斗,以悬于市”《唐国史补》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保留有开元年间西州一户人家的家用帐,其中记载“五月五日,六十来面”。按照天宝二年交河郡市上的面价“白面一斗,上直钱三十八文北庭

面一斗,上直钱三十五文”,大致用铜钱六十文可买面将近两斗。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吐鲁番出土文书》A.粮食贸易比较频繁B.粮食短缺导致粮价昂贵C.粮食的价格不稳定且暴涨D.政府严格控制粮食交易【答案】A【解析】【

详解】表格中“赊香粳”“持钱一千买米一斗”“用铜钱六十文可买面将近两斗”的信息体现出用钱可以买到米面,说明当时粮食贸易比较频繁,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粮食和其他商品价格,故B项错误;粮食价格并不是暴涨,“用铜钱六十文可买面将近两斗”说明当

时粮食还是比较便宜,故C项错误;表格没有说明政府对于粮食价格的控制,故D项错误。7.东晋思想家罗含认为,“今万物有数,而天地无穷。然则无穷之变,未始出于万物。万物不更生,则天地有终矣。天地不为有终,则更生可知矣”。罗含这一表述()A.宣扬天地为万物本原B.强

调个体的主观感受C.属于“无神论”学说D.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信息“万物不更生,则天地有终矣”可知,这一观点蕴含“变化”“发展”等理念,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项正确;材料认

为“万物有数,而天地无穷”,并不是宣扬天地为万物本原,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变化”“发展”等朴素辩证法的理念,并未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罗含这一表述属于“无神论”学说,排除C项。故

选D项。8.大将军曹爽当政时,曹冏上《六代论》,论夏、商、周、秦、汉、魏六代兴亡之事,建议分封宗室子弟,授以军政实权,以抑制异姓权臣,否则政权可能转入他人之手,曹爽未采纳。过了六年,司马氏果然轻易夺取了曹魏政权。材料能够说明

当时()A.分封制长期不能从思想上根除B.主张实行分封但要加以约束限制C.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弊端的体现D.曹魏政权未行分封最终导致灭亡【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归纳、概括,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建议分封宗室子弟”、“否则政权可能转入他人之手”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要加以约束限制”,无从体现;C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D项“曹魏政权灭亡的原因”,明

显具有片面性。A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A。9.在宋代,传统的分餐制不符合消费者对美食和氛围的热切追求,也不符合经营者多元经营和对成本的要求。同桌群聚,同盘而食,各取所需,满足了官场结党、商业联系、亲朋联谊等各类需求。这一转变反映出,宋代()A.坊市制度瓦解促进了商品经济发

展B.商业发展引领饮食习俗新风尚C.社会流动性的加强和门第观念淡化D.新型义利观冲击了传统的礼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的分餐制,出现“同桌群聚,同盘而食”的现象,这显然体现了宋代社会流动性的加强和门第观念淡化,C项正确

;A项属于因果关系颠倒,排除;材料反映的不光是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与新型的义利观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1272年,元帝国于岭北行省设和林宣慰司,由中书省直辖,并在此后的22年间,向岭北行省调入大批汉军、南宋

降军、南人及蒙古军民,给予耕牛、农具,于怯鹿难、杭海、五条河、和林等地屯种。这些措施A.表明元朝内部胡汉矛盾不可调和B.奠定了今天中国北部疆域基础C.属于典型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D.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

据材料“元帝国于岭北行省设和林宣慰司,由中书省直辖......”可分析出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胡汉矛盾不可调和,排除A项;奠定了今天中国北部疆域基础不是主要影响,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11.以李贽、顾

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家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他们把人的幸福还原为平等的个体诉求,倡导重欲、尚利、责私的价值取向,不再把幸福的维度局限于封建道德的枷锁之内,这表明明清早期启蒙思想()A.丰富并发展了传

统儒家思想B.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C.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D.与西方启蒙思想的核心相吻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家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倡导重欲、

尚利。贵私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全新的均衡幸福观”可知,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继承与批判了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丰富与发展,A项正确;B项未体现经世致用内涵,排除B项;C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C项;西方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而中国的仍然属于儒学的

范畴,排除D项。故选A项。12.有学者认为,明瓷中已看不到宋瓷中那种理智的、严肃的造型之追求。明瓷姿态自然,少见做作痕迹。其中的蓝釉瓷器和红釉瓷器浓墨丰润,富有情趣和装饰性,笔法畅达,表现手法自由而飘逸奔放。这差异是因为A.宋代瓷器更强调感性之美B.明代瓷器

更专注理性之美C.宋明主流的学术思想不同D.宋明文化承载者阶层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瓷追求造型理智、严肃,明瓷追求情趣和装饰性,是因为受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需求影响,明代文化市场下移,即宋明

文化承载者的阶层不同,D项正确;宋代瓷器更强调感性之美与“宋瓷中那种理智的、严肃的造型”等不符,排除A项;明代瓷器更专注理性之美与“明瓷姿态自然”“富有情趣和装饰性”不符,排除B项;宋明主流的学术思想在

本质上是一致的,排除C项。故选D项。13.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D.应对

内部危机的需要【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由不同意开放汉口、九江到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作为通商口岸,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威胁了清政府的钱粮要地,企图借外国侵略势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项正确;总理衙门的设置体现外交体制调

整,排除A项;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与推动洋务运动无关,排除B项;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以夷制夷策略,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4.分析下面两幅图表,图中数据反映的现象导致了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入中国货物总值一览表

(单位:英镑)年份1840184318441845货值524198145618023036192394827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生丝数量一览表(单位:万镑)年份184318451853出口量17871322062894A.成为英国商品的倾销市场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C.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

地D.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B【解析】【详解】从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入中国货物总值和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生丝数量都在增多的这两个表格可以看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材料问的是这种

现象导致了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B项正确;AC这两个选项的程度词都难以体现这一时期的现状,排除;D项是材料的表象,排除。故选B项。15.咸丰年间,古文经学得以复兴再起,并成为学术的主潮。魏源指出,烦琐考据是“锢天下聪明知慧使尽出于无用之途”、“西汉今古文本是一家,大同小异

不过什一”。他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目的是A.强调今古经学无本质区别B.促进传统儒学的更新C.适应晚清封建统治的需要D.引领国人向西方学习【答案】D【解析】【详解】魏源认为古文和今文没有本质区别,研究古今文只能禁锢思想,没有实际

意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魏源是新思想萌发的代表人物,所以他提出古今文没有本质区别是要引导国人关注时事,向西方学习,故选D;A项是材料内容的复述,不是魏源的目的,排除A;魏源的目的是要向西方学习,BC都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16.1875年,清政府开发台湾的基隆煤

矿。1883年后,煤矿产量急剧下滑。台湾巡抚刘铭传提出要将基隆煤矿由官办改为“官商合办”,招商股6万两,但到1887年煤矿生产能力有所回升时,刘铭传又改变初约,强制将煤矿改回官办,退还商股。这一做法A.受到了收回利权运动的影响B.使近代煤矿业逐渐走出了困境C.

不利于提高洋务企业的活力D.背离了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方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官办企业遇到困难时,将企业改为官商合办,商股的加人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问题,为企业注入了活力,但盈利后强制改回官办,挫伤了民间资本的积极性,企业重新回到封建的管理秩序

中,洋务企业活力减退,故C项正确;收回利权运动是指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这一做法无法使近代煤矿业走出困境.排除B项;洋务运动始终以“自强”“求富”为目标,D项错误。故选C

项。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计52分。)17.【社会与变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论证中世结束于唐代,近世开端于宋代的“唐宋变革论”,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被欧美学者称为“内藤假说”。“唐宋变革”是指中唐

至北宋的变革,并非仅指唐宋之际。其核心主张是,从唐到北宋是一个从贵族政治转向君主独裁体制的过程。所谓君主独裁,就是把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上,并通过与之配套的官僚体制来展现这种权力。在内藤看来,这种特殊形态的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而君主独裁下的社会阶层反而相对平等,也就是平民社会取代了

贵族社会。迄今仍有很多历史学者将唐朝的三省制视作较为合理的官僚制度,但内藤将其理解为贵族制度,即体现了贵族力量和君权的妥协,按照皇帝意旨由中书省写下来的诏书,门下省有权审阅、驳议,因此门下省就代表了贵族的意志。——摘编自陆扬《唐宋变革论错在哪?》材料

二由中国学者王瑞来提出的“宋元变革论”,从南宋历元,跟明清、乃至近代的联系来观察历史。其核心主张是,宋元大变革使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转型。经济高度发达的江南,最近最直接的基础是南宋和元代。……南宋政府的多次发行的纸币会子已成

为社会主要支付手段,在“钱褚并用”的基础上,贵金属称量货币白银也开始跻身于流通领域。特殊的国际政治格局之下,依托江南发达的商品经济,历来的“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国态势,在南宋终于彻底转向为“头枕东南,面

向海洋”。“宋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过去中国的状况相比,具有划时代的变化,靠近了现代的我们。”——摘编自王瑞来《从近世走向近代——宋元变革论述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

宋以后的中国社会”。(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时期推动“平民社会”出现的历史原因,并概括南宋以来中国古代出现的“靠近了现代的我们”的主要经济现象。【答案】(1)说明:北宋实行二府三司制,削弱了宰相

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明代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至清代军机处的设置,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历史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大;科技(如印刷术)教育(如书院)的进步和市民文化的繁荣。经济现象:商业环境更加宽松,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宋出现了商品货币变革;南宋至元,商业市镇崛起;海外贸易地位日重;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通流通的货币;明代中后期民营手工业日益发展,出现资

本主义萌芽。【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明朝废丞相和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等方面的史实进行分析作答即可。具体而言,北宋实行二府三司制,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明代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至清代军机处的设置,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

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历史原因:根据材料“经济高度发达的江南,最近最直接的基础是南宋和元代”,可得出宋元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科举制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民文化的繁荣等方面思考作答。具体而言,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业

市镇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大;科技(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应用于

航海)、教育(如书院)取得重大进步,市民文化繁荣。经济现象:根据材料“南宋政府多次发行的纸币会子已成为社会主要支付手段”“贵金属称量货币白银也开始跻身于流通领域”得出南宋出现了商品货币变革;根据材料“南宋终于彻底转向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得出

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结合所学,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商业环境更加宽松,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宋至元,商业市镇崛起,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

多时均超过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结合所学,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通流通的货币;明代中后期民营手工业日益发展,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8.【边疆治理与海洋权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晚清时,以“西北史地学”为代表的边疆治理研究掀起第一次高潮,时人开始认识到重核心区轻边缘区的思路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海塞并重”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在台湾设置行省,在澎湖设立总兵,并

修筑新式炮台。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置东三省总督巡抚,废除旗官,民事政令划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统一军队指挥权力;并设置了许多兵备道,负责边务和对外交涉。——摘编自张峥荣《清末治边政策的转变与近代中国的国家整合》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久,海军

建设成为清廷的重要议题。其间清廷有过购船的尝试,但由于不尽如意,于是决定自造轮船,自建海军。从1868年到1874年,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相继制造了48艘轮船。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是转折性事件。事件

发生后,清廷在朝廷督抚中立即开展了一场海防大讨论,最后决定立即筹办北洋、东洋和南洋三支海军。海防大讨论的决心虽然很大,但受制于海塞防之争、满州集团与准系集团之争等因素,到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时,只初步建成了5支各自为政、残缺不全的舰队,海军建设并没有取得理想的

结果。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覆灭,标志清朝海军建设的失败。——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治边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中后期中国海防大讨论的背景及历史意义。【答案

】(1)特点:有思想理论指导;海防与边防并重;政治体制与内地趋同;军政分离,重视军事防卫。(2)背景:西方侵略,民族危机严重;洋务运动,自强求富;中体西用,师夷长技。意义:凸显救亡图存决心;增强了国人的海权意识;带

动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以‘西北史地学’为代表的边疆治理研究掀起第一次高潮”,得出有思想理论指导;根据材料“‘海塞并重’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得出海防与边防并重;根据材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

,得出政治体制与内地趋同;根据材料“民事政令划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统一军队指挥权力”,得出军政分离;根据材料“设置了许多兵备道,负责边务和对外交涉”,得出重视军事防卫。(2)背景:根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久,海军建设成为清廷的重要议题”“1874年日本侵犯

台湾事件是转折性事件。事件发生后,清廷在朝廷督抚中立即开展了一场海防大讨论”,得出外来侵略,民族危机严重;根据材料“其间清廷有过购船的尝试,但由于不尽如意,于是决定自造轮船,自建海军。从1868年到1874年,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相继

制造了48艘轮船”,结合“洋务运动的口号、指导思想、内容”所学知识,得出洋务运动,自强求富,中体西用,师夷长技。意义:结合所学,19世纪中后期中国海防大讨论凸显防范抵御海上入侵、增强海军和国防力量、救亡图存的决心;海防大讨论开始改变以往只重视陆

军建设和陆上防御的传统观念,增强了国人的海权意识、海防意识;根据材料“从1868年到1874年,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相继制造了48艘轮船”,结合所学,海防大讨论后,清政府着力修建舰船、生产枪炮、建立近代海军,掀起洋务运动的高潮,带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

料一中华法制文明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已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秦汉时期,律成为统一法典的主要形式。西汉时期形成的汉律,沿用近400年。隋初,《开皇律》废除了前代刑罚中的鞭刑、枭首等“苛惨之法”。在继承汉魏以来法制经验

基础上,唐高宗永徽年间撰成《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它明确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思想,规定刑罚定罪,不以小过而滥行诛杀,其用刑在教人以善;法律体系包括律、令、格、式,内容涉及职制、

户婚、贼盗、斗讼等各方面,而对涉及民间田土钱债的民事行为视为细事。唐之后,历代律典多以唐律为蓝本。中华法系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摘编自夏锦文《中华法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等材料二1902年,清廷设立修订法

律馆,着手编纂近代法典。从1904年至1911年,在沈家本等人的主持下,以“折中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仍不戾乎我国历代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宗旨,初步制定了数十部法律文本,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商法等多部法律

。刑律的修订,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的刑罚原则、刑法制度和理论,如正当防卫、罪刑法定、缓刑制度。其中对于犯“十恶”等罪的规定仍被保留下来。同时,清政府开始法政官制的改革,规定大理院“专掌审判”,不受行政衙门干涉。1902年开始的修律与司法改革,遭

到不少礼教派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在革命的枪声中被终止。——摘编自严泉《晚清中国——告别“万历十五年”式的传统儒家道德治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法律改革。【答

案】(1)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强调礼法结合、明德慎刑;法律体系完备;刑民不分,重公权轻私权。(2)评价:晚清的法律改革,属于清末新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清政府挽救统治危机的尝试。它受到近代西方法律的影响,推动了法律的近

代化,进而影响到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但是改革并不彻底,且由于动荡的时局、反对阻力较大等因素影响,使得改革效果受到影响。【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已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可知,中华法系具有起源早,历史悠久的特点;

根据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知,中华法系具有强调礼法结合、明德慎刑的特点;根据材料“法律体系包括律、令、格、式,内容涉及职制、户婚、贼盗、斗讼等各方面”可知,中国法系具有法律体系完备的特点;根据材料“对涉及民间田土

钱债的民事行为视为细事”可知,中华法系具有刑民不分,重公权轻私权的特点。(2)根据材料“1902年,清廷设立修订法律馆,着手编纂近代法典。......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的刑罚原则、刑法制度和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的法律改革,属于清末新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清

政府挽救统治危机的尝试;它受到近代西方法律的影响,推动了法律的近代化,进而影响到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根据材料“1902年开始的修律与司法改革,遭到不少礼教派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在革命的枪声中被终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法律改革并不

彻底,且由于动荡的时局、反对阻力较大等因素影响,使得改革效果受到影响。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地关系的核心表征人地关系核心表征历史阶段夏商周秦汉三国隋唐两宋元明清核心社会特征青铜器、铁器;人口缓慢增加精细铁器、牛耕;人口增加,个别地区人口集聚战争频发,人口人减少、主动南迁

经济繁荣,人口增加疆域缩小,人口激增、商贸繁荣开荒拓疆灾荒严重,人口流动大人口膨胀,边地开发人的核心需求以农产品为主的生存安全需求人影响“地”的核心活动农耕农耕、圩田﹑修筑堤防农耕、战争、迁移农耕、商贸、开通大运河、漕仓、围海农耕、

商贸,开发山地,扩大圩田农耕,开辟沙地、梯田、圩田农耕、政治移民农耕、开辟边地及深山密菁核心“地”类要素土地——选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选取某一个或某几个

历史阶段,围绕“人与地”关系这一主题自拟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论点:人通过主动认识、利用和改造“地”以达到满足自我需求的目的。论证:秦朝开始,铁农工具的器形

及质地均得到极大改善,牛耕也更加普遍。汉朝鼓励百姓从事农桑,也非常重视农田灌溉及水利系统建设,同期也开启了较大规模的垦荒开疆活动。这些表明人类改造“地”的能力在增强,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及人地关系演进起到了正面促进作用。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这一时期人口数量和

耕地面积波荡不定,人地关系演进速度变缓。统治者采取多种形式将劳动力与农田捆绑发展,包括屯田制度、土地租佃制度、赋税减免制度等。因躲避北方战乱而不断南下的人口,使江南得到开发,南方经济提升。隋唐是人地互动进一步加强的典型阶段。曲辕犁轻

便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大运河的开通及漕仓的空前发展解决了部分地区粮食供给问题。中国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出现由北向南的转移,南方人地互动进一步增强,人类对土地的改造和利用,进一步释放了“地”的潜在价值。总结:由于不同历史时期人类需求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

,认识、利用和改造“地”的能力也不同。但是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总体相称。注:也可以得出其他论点,如“空间上,总体和谐,局部冲突;时间上,长期协调,短期矛盾”。【评分说明】一等:主题表述明确,史实运用合理充分,逻辑严

密,阐释充分,表述清楚。二等:主题表述比较明确,史实运用比较合理充分,逻辑比较严密,阐释比较充分,表述比较清楚。三等:主题表述基本明确,史实运用基本合理充分,逻辑基本严密,阐释基本充分,表述基本清楚。四等:能

够写出来某一主题但不能表明主题,未能运用史实予以阐释,或阐释存在史实错误,逻辑混乱,表述不清。【解析】【详解】分析材料可知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人与地”关系展开。题目要求围绕材料,结合“人与地”关系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根据材料“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地关系的核心表征”“人

的核心需求:以农产品为主的生存安全需求”“人影响‘地’的核心活动”“核心‘地’类要素”等信息可知人通过主动认识、利用和改造“地”以达到满足自我需求的目的。关于阐述,围绕“人与地”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从秦朝、魏晋

南北朝、隋唐等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进行分析,最后总结,由于不同历史时期人类需求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认识、利用和改造“地”的能力也不同。但是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总体相称。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28952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