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生物试题(15 5) Word版含解析.docx,共(32)页,5.952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4358e77de67fd290a335a0be95264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生物(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支原体进行无丝分裂,细胞不能形成纺锤丝B.大肠杆菌衰老的原因可能是端粒缩短C.好氧菌的有氧呼吸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D.肺炎链球菌和小鼠的基因在表达时存在边转录边翻译的情况2.G蛋白
(包括α、β、γ三种亚基)是一种受体蛋白,结合GTP时有活性,结合GDP时无活性。乙酰胆碱等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可导致G蛋白活化,开启K+通道,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蛋白的活性与K+的运输有关B.抑制α亚基与β、γ亚基的分离,可使G蛋白处
于激活状态C.K+运出细胞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呼吸作用提供D.性激素也能通过图示机制实现信号转导3.图1表示酶量一定、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其中“Vmax”表示该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Km”表示在该条件下达到1/2Vmax时的底物浓度。图2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
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底物浓度和抑制剂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原理不相同B.Km的大小可体现酶与底物结合能力的强弱C.若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图1中的M点将向左下方移动D.在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适量上述两种抑制剂,Vmax都
会下降4.下图表示酵母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存状态的调节示意图,当酵母菌生活环境中缺乏存活因子时,细胞会启动自噬作用,以延缓细胞的快速凋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细胞外有营养物质,细胞就不会出现自噬作用B.AKT能抑制细胞凋亡,还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C.mTor促进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内氧化
分解,为酵母菌供能D.mTor和AKT的作用不同,故自噬作用和细胞凋亡无关系5.研究发现,MPF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种成熟促进因子,其含量升高可促进核膜破裂,使染色质浓缩成染色体;而MPF被降解时,染色体则解螺旋。图甲、图乙表示非洲爪蟾部分染色
体的细胞分裂图,图丙表示其卵母细胞细胞增殖阶段中MPF含量,其中DE段为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之间短暂的间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着丝粒分裂导致图甲和图丙的EF段的染色体数彼此相同B.基因的分离和基因
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和图丙的GH段中C.同一双亲产生的后代具有多样性的原因常与图丙的CD、FG段有关D.MPF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发挥作用并促进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6.研究发现,鱼体内用于去除RNA甲基化修饰的m6A去甲基化酶FTO,可擦除NOD
基因的mRNA甲基化修饰,避免mRNA被YTHDF2蛋白质识别并降解,从而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RNA的甲基化修饰不会改变其碱基序列和相应的表型B.提高NOD基因的mRNA甲基化水平会抑制NOD基因的表达C.饲
喂适量的FTO蛋白抑制剂有助于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D.甲基化会使RNA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子的过程受到干扰7.某男性有特殊面容、智能落后、生长发育迟缓,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其14号染色体如甲图所示,异常染色体的来源见乙图,其余染色体均正常。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A.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B.该男性染色体数正常但患有唐氏综合征C.该男性初级精母细胞中会有异常联会现象D.该男性精原细胞分裂后可产生正常的精子8.科学家研究了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狐属不同种群对沙漠的适应机制,发现路氏沙狐和耳廓狐含有缺水时能改变尿浓度的
基因,该基因还扩散到了北美赤狐的基因库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狐属的定向变异能帮助其适应环境改变B.路氏沙狐和耳廓狐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C.基因迁移可增加狐属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导致耳廓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9.科
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酶SCAN,该酶能将一氧化氮附着到蛋白质上,包括胰岛素受体。研究发现糖尿病小鼠体内SCAN酶活性增加,没有SCAN酶的小鼠不会患糖尿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CAN可能影响细胞的物
质运输、基因表达等多种生命活动B.一氧化氮结合胰岛素受体后使胰岛素无法发挥降血糖作用C.SCAN作为信息分子参与血糖的调节过程D.一氧化氮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10.人体内存在针对关节软骨自身抗原的滤泡性T细胞,该细胞高度表达OX40分子,当病毒侵染机体时能促进
OX40的表达,进而增加自身抗体的产生,引起组织破坏,形成类风湿性关节炎,该过程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病毒侵染机体后会引起体液免疫的增强B.抑制滤泡性T细胞表达OX40分子可有效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C.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D.过敏反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相同11.独脚金内酯(SL)是一类新发现的植物激素,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来调控植物的顶端优势。SL合成受阻或SL不敏感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与野生型形成明显区别。现有拟南芥顶端优势缺失突变体1和突变体2,其生
长素水平正常,欲研究其顶端优势缺失机理,在幼苗期进行嫁接试验,试验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合理的是()组别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实验结果1野生型突变体1顶端优势存在2野生型突变体2顶端优势缺失3突变体1野生型顶端优势存在4突变体2野生型顶端优势存在5突变体2突变体1顶
端优势存在6突变体1突变体2?A.植株只有地上部分能合成SL来调控顶端优势B.突变体1对SL不敏感,可能由于SL的受体缺失C.突变体2顶端优势缺失,表明SL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推测第6组的实验结果为顶端优势缺失12.狐米草和水烛是两
种常见的沼泽植物。为了研究海水对这些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咸水和淡水中分别种植这两种植物,并控制其临近植株,得到如表所示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平均生物量(g/cm2)狐米草水烛咸水淡水咸水淡水临近植株+94016-1120030注:“+”代表有临
近植株,“-”代表无临近植株。A.临近植株的存在会抑制狐米草和水烛的生长B.在咸水中,水烛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C.与水烛相比,狐米草更适合在入海口生存D.水烛在咸水中竞争能力弱,最终导致其数量为013.某生态系统中能量在3个营养级之间流动的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A.若B摄入的能量比例增大,B的同化效率(同化量/摄入量)一般也增大B.若B同化的量减小,C的同化量一般也相应减少,B→C的能量传递效率基本不变C.若B呼吸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比例增大,B→C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会下降D.若B为养殖动物,增大B的同化效
率能使能量的利用效率增大14.研究者从嗜热菌中提取了耐高温淀粉酶,开展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残余酶活性是指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然后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酶活性)。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②代表相对酶活性B.该酶可在低温下保存C.
该酶最适合在80℃左右条件下使用D.该酶耐高温可用于PCR技术和发酵工程15.川西獐牙菜的代谢产物獐牙菜苦苷和龙胆苦苷具有治疗黄疸性肝炎的功能,如图是科研人员利用体细胞杂交等技术实现药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注:杂种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大部分为柴胡染色体A.
①过程可用盐酸和酒精配制的解离液替代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②过程融合产生的杂种细胞一定含有合成獐牙菜苦苷的基因C.③过程的培养基中添加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为1D.④过程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原生质体发生基因突变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16.卡尔文循环是由CO2产生
糖的途径,存在几乎所有光合生物中,其过程如图1所示。卡尔文循环中的Rubisco在CO2少而O2很多的情况下能催化C5与O2结合产生一种二碳化合物,最终生成CO2和H2O,该过程称为光呼吸,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
图1中,CO2固定的第一个产物是;NADPH在卡尔文循环中的作用是。(2)光合作用产物中进入筛管,再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与葡萄糖相比,光合作用产物以该物质的形式进行运输的优点是(答出1点)。(3)由
图2可知,与光呼吸发生相关的细胞器有。研究发现,在强光照、干旱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呼吸会增强,从CO2与O2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4)光呼吸会导致参与光合作用的碳流失,使光合产物生成量下降。请从Rubisco的角度提出一条利用现代
生物技术提高植物产量的研究思路:。17.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与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的释放水平密切相关,患者主要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减退。盐酸氟西汀(Flu)是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治疗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5-HT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兴奋,其机理是。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转化为。(2)与正常人相比,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据图推测,Flu治疗抑郁症的机
理是。(3)肠道益生菌能够通过影响神经通路、肠道免疫系统等途径缓解焦虑、抑郁。为研究肠道微生物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研究人员利用短乳杆菌YSJ2对抑郁症模型小鼠进行行为学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运动总距离、强
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的变化分别是,说明小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抑郁模型建立成功。有人认为YSJ2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大于Flu,依据是。(4)当人们遇到生活挫折、疾病等情况时,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当有人出现抑郁情绪时,你可以建议他通过(答出2点)等方
法进行调整。18.土壤培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最直接途径,也是沙化草地进行生态恢复的关键措施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过度放牧会使草原退化甚至沙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当草地生态系统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不
能通过这种能力消除影响时,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发生演替。生态位有重叠的草原动物可以通过(答出两点即可)等生态位分化方式降低竞争强度,从而实现共存。(2)调查发现,沙化地区风沙较大,优势植物是树冠低矮、根系发达的灌木,请结合灌木的特点解释其适应沙化环境的原因。(3)为探究不同培肥模式对沙化草地土
壤改良与植被恢复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实验。①思路:设置施用无机肥(N)、有机肥(O)、有机肥+无机肥配施(NO),以不施肥为对照(CK),分析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pH、土壤有机质及地上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特征,以筛选适宜的培肥模式。②方法:在每年生长季前期对各个实验区进行不同模式的培
肥,两年后在每个实验区选取样方,齐地面剪取植被地上部分,后称量计算地上生物量。采集土壤样品进行一定处理后,用于测定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等。③结果:不同培肥处理对沙化草地土壤pH、土壤有机质及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如图甲、乙、丙所示。④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施用无
机肥能提高,但会导致土壤,配施有机肥有减缓作用。基于以上实验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培肥模式,提高沙化草地生态修复效率,可进行的研究方向是。19.土壤盐渍化是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土壤中过多的盐分会破坏植物细胞中正常的
营养代谢,导致作物生长受抑、产量下降。某团队对EMS诱变的水稻突变体库进行筛选,获得一株耐盐性和产量均显著提高的突变体,并从该突变体中分离到一个新的耐盐基因RST1,该团队利用基因RST1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图1为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示意图,BamHⅠ、Bc
lⅠ、SmaⅠ三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限制酶BamHⅠBclⅠSmaⅠ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5'→3')G↓GATCCT↓GATCACCC↓GGG(1)在扩增RST1基因时,应选择图2中的引物进行
PCR,原因是。若PCR进行了4轮循环,则同时含两种引物的DNA占。(2)构建重组质粒时选用限制酶切割质粒A.为保证质粒与目的基因的正确连接,应在两个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序列和5'--3'。(3)将重组质粒导入普通水稻细胞,受体细胞应该是(填“叶肉细
胞”“茎尖细胞”“受精卵”或“以上都可以”),原因是。把转基因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利用的技术是。(4)为确定RST1基因能否在实践应用中发挥作用,科研人员在正常条件下种植相同数量的普通水稻和转基因水稻,给予相同的水肥条件,至成熟期后,检测两组水稻的产量。该实验思路需完善之处是。除产量外,还
可以检测哪些指标?(写出两个即可)。20.图1是某具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的系谱图。甲病、乙病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3600。TaqMan荧光探针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检测单碱基突变,用红色和绿色荧光探针分别标记正常基因
和突变基因的核酸序列,当PCR循环数增多时,相应的荧光信号逐渐积累。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2)为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家族中Ⅱ-4、Ⅱ-5、Ⅲ-4、Ⅲ-5个体关于基因B/b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图2的
a、b、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判断依据是。(3)若Ⅲ-2与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4)在辅助生殖时对极体进行遗传筛查,可降低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Ⅱ-5在生育Ⅲ-5之前
高龄且患乙病,需要进行遗传筛查。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第一极体不再分裂,不考虑基因突变,若Ⅱ-5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3,则Ⅲ-5的染色体数目(填“可能”或“不可能”)存在异常;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一极体X染色体上有2个基因B,
则所生男孩(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患乙病。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生物(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支原
体进行无丝分裂,细胞不能形成纺锤丝B.大肠杆菌衰老的原因可能是端粒缩短C.好氧菌的有氧呼吸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D.肺炎链球菌和小鼠的基因在表达时存在边转录边翻译的情况【答案】D【分析】1、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2、细胞衰老是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功能
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衰老是生界的普遍规律,细胞作为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也在不断地新生和衰老死亡。【详解】A、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分裂方式为二分裂,A错误;B、端粒是染色体的一部分
,大肠杆菌没有染色体,B错误;C、细菌没有线粒体,C错误;D、原核生物基因和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因在表达时均可以边转录边翻译,D正确。故选D。2.G蛋白(包括α、β、γ三种亚基)是一种受体蛋白,结合GTP时有活性,结合GDP时无活性。
乙酰胆碱等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可导致G蛋白活化,开启K+通道,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蛋白的活性与K+的运输有关B.抑制α亚基与β、γ亚基的分离,可使G蛋白处于激活状态C.K+运出细胞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呼吸作用提供D.性激素也能通过图示机制实现信号转导【答案】A【分析
】结合GTP的G蛋白有活性,结合GDP的G蛋白无活性。乙酰胆碱等信号分子激活受体后,可导致G蛋白活化,开启K+通道。【详解】A、由图可知,G蛋白与GDP结合时无活性,K+通道关闭,而G蛋白与GTP结合时有活性,活化的α亚基与β、γ亚基分离,活化的β、γ亚基促使K+通道打开,因此G
蛋白的活性与K+的运输有关,A正确;B、G蛋白有活性时,活化的α亚基与β、γ亚基分离,B错误;C、K+运出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D、性激素是固醇类激素,其受体位于细胞内,不能通过图示机制实现信号转导,D错误。故选A。3.
图1表示酶量一定、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其中“Vmax”表示该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Km”表示在该条件下达到1/2Vmax时的底物浓度。图2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底物浓度和抑
制剂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原理不相同B.Km的大小可体现酶与底物结合能力的强弱C.若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图1中的M点将向左下方移动D.在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适量上述两种抑制剂,Vmax都会下降【答案】D【分析】分析图1:在一定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升高而加快
,到速率最大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随底物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图2: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位点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底物不能与酶结合;竞争性抑制剂竞争性结合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详解】A、抑制剂通过影响酶的活性
如竞争性抑制剂通过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通过与酶结合从而改变酶与底物结合位点的形态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而底物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A正确;B、Km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为1/2Vmax时的底物浓度,酶与底物亲和力越高,酶促反应速率越大,则Km越小,即K
m的大小体现了酶与底物结合能力的强弱,B正确;C、据题干信息,图1曲线是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测定的,若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酶活性降低,Vmax降低,达到Vmax时的底物浓度也减少,因此M点将向左下方移动,C正确;D、据图分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
争酶的结合位点,若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竞争性抑制剂,随着底物浓度增大,底物与酶结合的概率增加,Vmax与不加抑制剂时相同;而非竞争性抑制剂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Vmax比不加抑制剂时的小,D错误。故选D。4.下
图表示酵母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存状态的调节示意图,当酵母菌生活环境中缺乏存活因子时,细胞会启动自噬作用,以延缓细胞的快速凋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细胞外有营养物质,细胞就不会出现自噬作用B.AKT能抑制细胞凋亡,还
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C.mTor促进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内氧化分解,为酵母菌供能D.mTor和AKT的作用不同,故自噬作用和细胞凋亡无关系【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表示酵母细胞自噬的信号调控过程,其中AKT和mTo,是
抑制酵母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两种关键蛋白激酶。【详解】A、据图可知,细胞是否出现自噬主要取决于环境中是否缺乏存活因子,A错误;B、结合图示可知,AKT在存在存活因子的情况下,可通过营养转运子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此外也可抑制细胞凋
亡,B正确;C、代谢底物进入细胞与mTor无关,mTor可抑制细胞自噬,C错误;D、剧烈的细胞自噬可引发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B。5.研究发现,MPF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种成熟促进因子,其含量升高可促进核膜破裂,使染色质浓缩成染色体;而MPF被降解时,染色体则解螺旋。图甲、图乙
表示非洲爪蟾部分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图丙表示其卵母细胞细胞增殖阶段中MPF含量,其中DE段为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之间短暂的间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着丝粒分裂导致图甲和图丙的EF段的染色体数彼此相同B.基因的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和图丙的GH
段中C.同一双亲产生的后代具有多样性的原因常与图丙的CD、FG段有关D.MPF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发挥作用并促进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答案】C【分析】由题意可知:MPF含量升高,可促进核膜破裂,使染色质浓缩成
染色体,导致细胞进入分裂的前期;当MPF被降解时,染色体则解螺旋,细胞又进入分裂的末期。因此AB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D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DE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短暂的间期,EF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GH段为有丝分裂。【详解】A、图甲处于有丝
分裂后期其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二倍,EF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和体细胞相同,A错误;B、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也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乙和图丙的CD段,B错误;C、同一双亲后代遗传的多
样性不仅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基因重组有关,也与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有关,CD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FG段为受精作用,C正确;D、MPF含量升高,可促进核膜破裂,使染色质浓缩成染色体,但不能促进姐妹染色单体形成,D错
误。故选C。(更多试卷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智慧学库)6.研究发现,鱼体内用于去除RNA甲基化修饰的m6A去甲基化酶FTO,可擦除NOD基因的mRNA甲基化修饰,避免mRNA被YTHDF2蛋白质识别并降解,从而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RNA的甲基化修饰不会改变其碱基序列和相应的表型B.提高NOD基因的mRNA甲基化水平会抑制NOD基因的表达C.饲喂适量的FTO蛋白抑制剂有助于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D.甲基化会使RNA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子的过程受到干扰【答案】B【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
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而基因表达与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详解】A、mRNA的甲基化不会改变自身碱基序列,但可能会影响翻译过程,从而改变生物的表型,A错误;B、提高NOD基因mR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会抑制NOD基因的翻译,B正确;C、给鱼类饲喂
适量的FTO蛋白抑制剂,则FTO蛋白不能发挥作用,即FTO蛋白不能擦除N基因mRNA的甲基化修饰,导致被Y蛋白识别并降解的mRNA量增加,从而降低了鱼类的抗病能力,C错误;D、起始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R
NA聚合酶结合的是DNA上的启动部位,D错误。故选B。7.某男性有特殊面容、智能落后、生长发育迟缓,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其14号染色体如甲图所示,异常染色体的来源见乙图,其余染色体均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变异类型属于染
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B.该男性染色体数正常但患有唐氏综合征C.该男性初级精母细胞中会有异常联会现象D.该男性精原细胞分裂后可产生正常的精子【答案】A【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
高,很像猫叫而得名。猫叫综合征患者的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果蝇的缺刻翅的形成也是由于一段染色体缺失造成的;(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果蝇的棒眼现象就是X染色体上的部分重复引起的;(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
重新排列如女性习惯性流产(第9号染色体长臂倒置);(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如惯性粒白血病(第14号与第22号染色体部分易位,夜来香也经常发生这样的变异)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异常染色体是由14号染色体与21号染色体连接并丢失片段而形成的,这种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和缺失,A错误;B、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由题意可知,该男性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而其他染色体正常,因此该男性染色体数
正常但患有唐氏综合征,B正确;C、由于14号染色体存在异常(部分片段丢失),在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会有异常联会现象,C正确;(更多试卷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智慧学库)D、该男性精原细胞
虽然14号染色体存在结构变异,但经过减数分裂过程,有可能产生正常的精子,D正确。故选A。8.科学家研究了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狐属不同种群对沙漠的适应机制,发现路氏沙狐和耳廓狐含有缺水时能改变尿浓度的基因,该基因还扩散到了北美赤狐的基因库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狐属的定向变异能帮助其适应
环境改变B.路氏沙狐和耳廓狐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C.基因迁移可增加狐属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导致耳廓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答案】C【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B、一个种群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
因库,路氏沙狐和耳廓狐属于不同种群,B错误;C、基因迁移可能使基因的数目和种类发生改变,从而增加了狐属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D错误。故选C。9.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酶SCAN,该酶能将一氧化氮附着到蛋白质上,包括胰岛素
受体。研究发现糖尿病小鼠体内SCAN酶活性增加,没有SCAN酶的小鼠不会患糖尿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CAN可能影响细胞的物质运输、基因表达等多种生命活动B.一氧化氮结合胰岛素受体后使胰岛素无法发挥降血糖作用C.SCAN作为信息
分子参与血糖的调节过程D.一氧化氮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答案】C【分析】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
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
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详解】A、SCAN能将一氧化氮附着到蛋白质上,若该蛋
白质为膜蛋白,可影响物质的运输,若一氧化氮附着到RNA聚合酶上则影响基因的表达,A正确;B、一氧化氮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能使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无法发挥降血糖作用,B正确;C、SCAN是一种酶,起催化作用,不
属于信息分子,C错误;D、一氧化氮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D正确。故选C。10.人体内存在针对关节软骨自身抗原的滤泡性T细胞,该细胞高度表达OX40分子,当病毒侵染机体时能促进OX40的表达,进而增加自身抗体的产生,引起组织破坏,形成类风湿性关节
炎,该过程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病毒侵染机体后会引起体液免疫的增强B.抑制滤泡性T细胞表达OX40分子可有效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C.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D.过敏反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相同【答案】D【分析】1、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异常敏感
,反应过度,把自身成分当作抗原加以攻击,从而对自身的组织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如: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2、免疫缺陷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如:艾滋病、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等。【详解】
A、由题干信息可知,病毒侵染机体时能促进OX40分子的表达,进而增加自身抗体的产生,即感染病毒后会引起体液免疫增强,A正确;B、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形成与滤泡性T细胞高度表达OX40分子有关,因此抑制滤泡性T细胞表达OX40分子可有效缓解病情、B正确。C、由图可知,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C正确;D、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病,会对自身组织产生破坏,而过敏反应是机体对外来物质产生过度反应所致,二者发病机理不同,D错误。故选D。11.独脚金内酯(SL)是一类新发现的植物激素,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来调控植物的顶端优势。SL合成受阻或S
L不敏感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与野生型形成明显区别。现有拟南芥顶端优势缺失突变体1和突变体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欲研究其顶端优势缺失机理,在幼苗期进行嫁接试验,试验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合理的是()组别地下部分地上部分
实验结果1野生型突变体1顶端优势存在2野生型突变体2顶端优势缺失3突变体1野生型顶端优势存在4突变体2野生型顶端优势存在5突变体2突变体1顶端优势存在6突变体1突变体2?A.植株只有地上部分能合成SL来调控顶端优势B.突变体1对SL不敏感,可能由于SL的受体
缺失C.突变体2顶端优势缺失,表明SL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推测第6组的实验结果为顶端优势缺失【答案】D【分析】据图分析:因为突变体1的地上部分+野生型的根会产生顶端优势,野生型的地上部分+突变体1的根会产生顶端优势,说明野生型的根和地上部分均能产生SL,且突变
体1为SL合成受阻突变体,不能合成SL,但对SL敏感;因为突变体2的地上部分+野生型的根(能合成SL)不会产生顶端优势,而野生型的地上部分(能合成SL)+突变体2的根会产生顶端优势,且突变体1的地上部分(不能合成SL)+突变体2的根可产生顶
端优势,可说明突变体2的根能够产生SL,使第5组表现为顶端优势,第4组能表现顶端优势,第2组不能,可能是第4组的SL量大于第2组,说明突变体2对SL不敏感,属于SL不敏感突变体。【详解】A、已知SL合成受阻或SL不敏感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而突变体1和突变体2都是顶端优势缺失体,根据第1
组和第2组都能出现顶端优势,可说明野生型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均能合成SL来调控顶端优势,A错误;B、根据第1组和第2组都能出现顶端优势,说明突变体1属于SL合成受阻类型,若突变体1对SL不敏感,则野生型产生的SL不能对突变体1发挥作用,第1组的结果应为顶端优势不存在,B错误
;C、根据第2组结果可知突变体2为SL不敏感突变体,但根据第5组结果可知,突变体2的地下部分可合成SL,突变体2顶端优势缺失是由于SL不能发挥作用,不能体现SL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错误;D、突变体1为SL合成受阻突变体,不能合成SL,但能接受SL的作用,而突变体2为SL不敏感突变体,不能接受SL的
作用,其地下部分可合成SL,因此第6组的实验结果为顶端优势缺失,D正确。故选D。12.狐米草和水烛是两种常见的沼泽植物。为了研究海水对这些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咸水和淡水中分别种植这两种植物,并控制其临近植株,得到如表所示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平均生物量(g/cm2)狐米草水烛咸水淡水咸水淡水临近植株+94016-1120030注:“+”代表有临近植株,“-”代表无临近植株。A.临近植株的存在会抑制狐米草和水烛的生长B.在咸水中,水烛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C.与水烛相比,狐米草更适合在入海口生存D.水烛
在咸水中竞争能力弱,最终导致其数量为0【答案】D【分析】生物学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重复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等量原则等。【详解】A、第一步:分析表格数据①在临近植株存在的情况下,无论是咸水还是淡水,狐
米草和水烛的生物量都有所减少,水烛只在淡水中存活;②临近植株不存在时,狐米草在淡水中的生物量多于咸水。第二步:逐项分析选项由第一步分析可知,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水烛不能在咸水中生长,推测水烛根细胞会一直失水直至
死亡,其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B正确;C、由表可知,与水烛相比,狐米草更适应咸水环境,故与水烛相比,狐米草更适合在入海口生存,C正确;D、水烛在咸水中不管是否有临近植株,数量均为0,说明其数量为0和竞争无关,D错误。故选D。13.某生态系统中能量在
3个营养级之间流动的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B摄入的能量比例增大,B的同化效率(同化量/摄入量)一般也增大B.若B同化的量减小,C的同化量一般也相应减少,B→C的能量传递效率基本不变C.若B呼吸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比例增大,B→C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会下降D.若B为养殖动物
,增大B的同化效率能使能量的利用效率增大【答案】A【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呼吸作用散失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量能量。传递效
率=(本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详解】A、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若B摄入的能量比例增大,则B的同化量和粪便量的比例也会相应增大,因此B的同化效率(同化量/摄入量)一般不会增大,A错误;B、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为10%-20%,因此若B同化的量减小,C的同化量一般也相应减少,由于每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大部分都会被自身呼吸消耗,因此不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不变,即B→C的能量传递效率基本不变,B正确;C、若B呼吸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比例增大,则B同化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会减少,故
B→C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会下降,C正确;D、若B为养殖动物,增大B的同化效率能使粪便量比例减少,可以使能量的利用效率增大,D正确。故选A。14.研究者从嗜热菌中提取了耐高温淀粉酶,开展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残余酶
活性是指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然后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酶活性)。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②代表相对酶活性B.该酶可在低温下保存C.该酶最适合在80℃左右条件下使用D.该酶耐高温可用于PCR技术和发酵工程【答案】B【分析】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
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在使用该酶时,应保证活性较高、酶的热稳定性较好的温度范围。由图中数据可知,60℃~70℃符合要求。【详解】A、图示为耐高温的淀粉酶在不同温度
下的酶活性,由曲线①可知,随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先升后降,故曲线①表示相对酶活性,而曲线②在低温下活性较高,高温下活性降低,应该表示残余酶活性,A错误;B、由图可知,在低温下保存,残余酶活性较高,故可在低
温下保存,B正确;C、由曲线①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80℃,但在曲线②中,温度超出70℃保存足够长的时间后,在最适宜温度下的酶活性会急剧下降,所以80℃不是该酶的最佳使用温度,C错误;D、该酶是淀粉酶,而PCR中需要的是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故该酶不能用于PCR,
D错误。故选B。15.川西獐牙菜的代谢产物獐牙菜苦苷和龙胆苦苷具有治疗黄疸性肝炎的功能,如图是科研人员利用体细胞杂交等技术实现药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注:杂种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大部分为柴胡染色体A.①过程可用盐酸和酒精
配制的解离液替代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②过程融合产生的杂种细胞一定含有合成獐牙菜苦苷的基因C.③过程的培养基中添加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为1D.④过程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原生质体发生基因突变【答案】C【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去除植物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的过程,②表示原生质体融合,③是脱分化,④是再分化,甲是愈伤组织。【详解】A、用解离液解离的目的是使植物细胞变得松散,①过程是去除细胞壁,不能用解离液替代纤维素酶和果胶酶,A错误;BD、图示的杂种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大部分为柴胡染色体,说明④过程紫
外线照射的主要目的是使川西獐牙菜的染色体发生丢失,而染色体丢失是随机的,故②过程产生的杂种细胞中不一定含有獐牙菜苦苷基因,BD错误;C、③过程培育的是愈伤组织,培养基中添加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为1,
C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16.卡尔文循环是由CO2产生糖的途径,存在几乎所有光合生物中,其过程如图1所示。卡尔文循环中的Rubisco在CO2少而O2很多的情况下能催化C5与O2结合
产生一种二碳化合物,最终生成CO2和H2O,该过程称为光呼吸,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1中,CO2固定的第一个产物是;NADPH在卡尔文循环中的作用是。(2)光合作用产物中进入筛管,再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与葡萄糖相比,
光合作用产物以该物质的形式进行运输的优点是(答出1点)。(3)由图2可知,与光呼吸发生相关的细胞器有。研究发现,在强光照、干旱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呼吸会增强,从CO2与O2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4)光呼吸会导致参与
光合作用的碳流失,使光合产物生成量下降。请从Rubisco的角度提出一条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植物产量的研究思路:。【答案】(1)PGA作为还原剂还原PGA;为PGA的还原提供能量(2)蔗糖等质量情况下蔗糖对渗透压的影响较小;蔗糖为非还原糖,性质(或结构)较稳定(3)叶
绿体、线粒体在干旱条件下,植物部分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不足;强光照导致光反应中水的光解加快。产生的O2增多,O2浓度增大(4)改造Rubisco的相关基因,使Rubisco只能特异性结合CO2,避免光呼吸的发生【分析】根据题意分
析,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生成C3,C3在ATP和NADPH的作用下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
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详解】(1)分析图1,CO2固定过程中第一个产物是PGA,NADPH既是还原剂也是储能物质,在卡尔文循环中作为还原剂还原三碳化合物,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能量。(
2)光合作用的产物中,蔗糖可以进入筛管进行运输。葡萄糖为单糖,是一种还原糖,蔗糖为二糖,是一种非还原糖。等质量的葡萄糖和蔗糖相比,蔗糖对渗透压的影响较小;与葡萄糖相比,蔗糖为非还原糖,性质(或结构)较稳定。(3)分析图2中光呼吸过程O2与C5在Rabiseo的作用下生成C3和C2,此过程发生在
叶绿体中,C2进入线粒体被分解。与光呼吸发生相关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据题干信息可知,光呼吸在高O2低CO2的情况下发生。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部分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不足;强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反应中水的光解加快,产生的O2增多,从而导致
高O2低CO2的情况,植物光呼吸增强。(4)卡尔文循环中的Rubisco不仅催化C5与CO2生成C3,还能催化C5与O2产生二碳化合物,从而发生光呼吸。通过改造Rubisco的相关基因,使Rubisco只能特异性结合CO2,不与O2结合,避免光呼吸的发
生,减少参与光合作用的碳流失,从而提高植物的产量。17.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与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的释放水平密切相关,患者主要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减退。盐酸氟西汀
(Flu)是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5-HT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兴奋,其机理是。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转化为。(2)与正常人相比,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
量下降。据图推测,Flu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3)肠道益生菌能够通过影响神经通路、肠道免疫系统等途径缓解焦虑、抑郁。为研究肠道微生物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研究人员利用短乳杆菌YSJ2对抑郁症模型小鼠进行行为学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运动总距离、强迫游泳实验中
不动时间的变化分别是,说明小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抑郁模型建立成功。有人认为YSJ2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大于Flu,依据是。(4)当人们遇到生活挫折、疾病等情况时,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当有人出现抑郁情绪时,你可以建议他通过(答出2点)
等方法进行调整。【答案】(1)5-HT与受体结合会引起钠离子大量内流,致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逆转,进而形成局部电流(或局部兴奋)化学信号→电信号(2)Flu抑制5-HT转运体的作用,减少突触前膜对5-HT的回收,
使突触间隙中的5-HT维持在一定水平(3)减少、增加与模型组相比,YSJ2模型组和Flu模型组在强迫游泳实验中小鼠不动时间均减少,但在旷场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YSJ2模型组小鼠运动总距离显著增加,而Flu模型组小鼠运动总距离增加不明显(4)向朋友倾诉、适当运动、调节压力
、向专业人士咨询【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
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详解】(1)突触前膜释放的5-HT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钠离子通道开启,钠离子大量内流,致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
逆转,进而形成局部电流,产生兴奋。突触后膜上发生的是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化。(2)第一步:提炼题干和题图中关键信息已知,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减少,题图中显示突触前膜通过5-HT转运体回收5-HT。第二步:作出推测Flu作用于5-HT转运体,减少了突触前膜对5-HT的回收,
使突触间隙中的5-HT维持在一定水平,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3)由实验结果可知,在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小鼠运动总距离低于对照组,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小鼠不动时间高于对照组,说明模型组小鼠对运动失去兴趣,产生抑郁样行为。分析实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
YSJ2模型组和Flu模型组在强迫游泳实验中小鼠不动时间都减少,但在旷场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YSJ2模型组小鼠运动总距离显著增加,而Flu模型组小鼠运动总距离变化不大,由此说明YSJ2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大于Flu。(4)有人出现抑郁情绪时,可通过适当运动、向朋友倾诉、调节压力
、向专业人士咨询等方法进行调整。(更多试卷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智慧学库)18.土壤培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最直接途径,也是沙化草地进行生态恢复的关键措施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过度放牧会使草原退化甚至沙化,这是
因为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当草地生态系统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不能通过这种能力消除影响时,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发生演替。生态位有重叠的草原动物可以通过(答出两点即可)等生态位分化方式降低竞争强度,从而实现共存。(2)调查发现,沙化地区风沙较大,优势植
物是树冠低矮、根系发达的灌木,请结合灌木的特点解释其适应沙化环境的原因。(3)为探究不同培肥模式对沙化草地土壤改良与植被恢复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实验。①思路:设置施用无机肥(N)、有机肥(O)、有机肥+无机肥配施(NO),以不施肥为对照(CK),分析不同培肥模
式下土壤pH、土壤有机质及地上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特征,以筛选适宜的培肥模式。②方法:在每年生长季前期对各个实验区进行不同模式的培肥,两年后在每个实验区选取样方,齐地面剪取植被地上部分,后称量计算地上生物量。采集土壤样品进行一定处理后,用于测定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等。③结果
:不同培肥处理对沙化草地土壤pH、土壤有机质及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如图甲、乙、丙所示。④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施用无机肥能提高,但会导致土壤,配施有机肥有减缓作用。基于以上实验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培肥模式,提高沙化草地生态修复效率,可进行的研究方向是。【答案】(1)自我调节次生改变食物种
类,形成不同食性;划分分布区域和活动范围;错开活动时间等(2)灌木树冠低矮,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水分,从而适应沙化环境(3)随机烘干(或干燥)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植被盖
度和地上生物量酸化(或pH下降)研究无机肥、有机肥的种类或配比对沙化草地生态修复的作用【分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两种类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其中抵抗力稳定
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且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详解】(1)过度放牧会使草原退化甚至沙化,
该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这是因为当草地生态系统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不能通过这种能力消除影响时,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发生次生演替。生态位有重叠的草原动物可以通过改变食物种类,形成不同食性;划分分布区域
和活动范围;错开活动时间等等生态位分化方式降低竞争强度,从而实现共存,进而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2)调查发现,沙化地区风沙较大,而灌木树冠低矮,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灌木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水分,从而适应沙化环境,即灌木树冠低矮,根系发达,因而有利于适应沙漠缺水、多风的环境,所
以灌木会很快成为沙漠地区的优势物种。(3)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培肥模式对沙化草地土壤改良与植被恢复的影响,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培肥模式不同,因变量为土壤pH、土壤有机质及地上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变化,因此,实验思路如下;①设置施用无机肥(N)、有机肥(O)、有机肥+无机肥配施(NO),以不施肥为
对照(CK),分析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pH、土壤有机质及地上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特征,以筛选适宜的培肥模式。②方法:在每年生长季前期对各个实验区进行不同模式的培肥,两年后在每个实验区随机选取样方,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齐地面剪取植被地上部分,烘干(或干燥)后称量计算地上生物量。采集土
壤样品进行一定处理后,用于测定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等。③结果:不同培肥处理对沙化草地土壤pH、土壤有机质及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如图甲、乙、丙所示。④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施用无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
量、提高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但会导致土壤酸化(或pH下降),进而影响植被的生长;若配施有机肥有减缓作用。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可知无机肥和有机肥混合使用效果更好,为进一步优化培肥模式,提高沙化草地生态修复效率,则可进一步研究的
方向是无机肥、有机肥的种类或配比对沙化草地生态修复的作用。19.土壤盐渍化是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土壤中过多的盐分会破坏植物细胞中正常的营养代谢,导致作物生长受抑、产量下降。某团队对EMS诱变的水稻突变体库进行筛选,获得一株耐盐性和产量均显著提高的突
变体,并从该突变体中分离到一个新的耐盐基因RST1,该团队利用基因RST1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图1为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示意图,BamHⅠ、BclⅠ、SmaⅠ三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限制酶BamHⅠBclⅠSmaⅠ识别序列及切割位
点(5'→3')G↓GATCCT↓GATCACCC↓GGG(1)在扩增RST1基因时,应选择图2中的引物进行PCR,原因是。若PCR进行了4轮循环,则同时含两种引物的DNA占。(2)构建重组质粒时选用限制酶切割质粒A.为保证质粒与目的基因的正确连接,应
在两个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序列和5'--3'。(3)将重组质粒导入普通水稻细胞,受体细胞应该是(填“叶肉细胞”“茎尖细胞”“受精卵”或“以上都可以”),原因是。把转基因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利用的技术是。(4)为确定RST1基因能否在实践应用中发挥作用,科研人
员在正常条件下种植相同数量的普通水稻和转基因水稻,给予相同的水肥条件,至成熟期后,检测两组水稻的产量。该实验思路需完善之处是。除产量外,还可以检测哪些指标?(写出两个即可)。【答案】(1)2、3TaqDNA聚合酶在引物的3'端添加脱氧核苷酸,从而延伸子
链14/16(2)BclⅠ、SmaⅠGGATCCCCCGGG(3)以上都可以植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都具有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4)应该在盐胁迫条件下种植普通水稻和转基因水稻株高、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籽粒大小【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
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
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
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②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③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
白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利用PCR扩增RST1基因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引物,由于子链的延伸总是从引物的3'端依次连接的,因此,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需选用图2中的引物2和3进行扩增。若PC
R进行了4轮循环,共得到24=16个DNA分子,由于每个子链延伸时都需要引物,因此新合成的子链均带有引物,16个DNA分子中有2个含有亲代模板链,因此,同时含两种引物的DNA分子的数目为24-2=14,占14/16。(2)图1中两个标记基因上
都具有BamHⅠ的切割位点,故只能选BclⅠ和SmaⅠ切割质粒A。RST1基因上具有BclⅠ的切割位点,不能用BclⅠ切割RST1基因片段,而BamHⅠ与BclⅠ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为保证质粒与目的基因的正确连接,可以在RST1基因
两端引入BamHⅠ和SmaⅠ的识别序列,即在两个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序列5'-GGATCC-3'和5'-CCCGGG-3'。(3)植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都具有全能性,都可以作为受体细胞。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将受体细胞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该操作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
要确定RST1基因是否能在实践应用中发挥作用,应在盐胁迫条件下种植普通水稻和转基因水稻,比较二者的产量,除了比较两种水稻的产量外,还可以比较两组水稻的株高、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籽粒大小等作为检测指标。20.图1是某具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的系谱图。甲病、乙病分别
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3600。TaqMan荧光探针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检测单碱基突变,用红色和绿色荧光探针分别标记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的核酸序列,当PCR循环数增多时,相应的荧光信号逐渐积累。回答下列问题:(1)
据图1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2)为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家族中Ⅱ-4、Ⅱ-5、Ⅲ-4、Ⅲ-5个体关于基因B/b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图2的a、b、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判断依据是。(3
)若Ⅲ-2与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4)在辅助生殖时对极体进行遗传筛查,可降低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Ⅱ-5在生育Ⅲ-5之前高龄且患乙病,需要进行遗传筛查。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第一极体不
再分裂,不考虑基因突变,若Ⅱ-5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3,则Ⅲ-5的染色体数目(填“可能”或“不可能”)存在异常;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一极体X染色体上有2个基因B,则所生男孩(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
)患乙病。【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突变(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Ⅱ-4和Ⅱ-5均患乙病,生出不患乙病的儿子Ⅲ-4,可判断出乙病为显性遗传病;据题图分析,父亲Ⅱ-4对应图2中的a,只含乙病的突变基因,不含正常基因,可排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第2点也可表述为若Ⅱ-4和Ⅱ-5的基因型都为Bb,
即图2中的c,则检测结果不可能会出现图2中的a,即基因型为BB,可排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3)1/183(4)可能一定不【分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
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详解】(1)图1显示,I-1和I-2均不患甲病,生出患甲病女儿Ⅱ-3,可判断出甲病为隐性遗传病
,且父亲I-1为正常人,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父亲I-1患甲病,与事实不符,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因而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即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2)Ⅱ-4和Ⅱ-5均患乙病,生出不患乙病儿子Ⅲ-4,可判断出乙病为显性遗传病
,又知Ⅱ-4、Ⅱ-5、Ⅲ-4、Ⅲ-5的荧光强度依次对应图2的测结果为图2的a、b、c三种类型,且红色为正常基因,结合性状表现可判断Ⅱ-4只含乙病的突变基因,不含正常基因,对应的是a,其他三个依次对应的是c、b、b,因此排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此可知,Ⅱ-4、Ⅱ-5、Ⅲ-4、
Ⅲ-5的基因型依次为XAY、XAXa、XaY、XaY。(3)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3600,即a的基因频率为1/60,A的基因频率为59/60,表型正常的男子中AA=(59/60×59/60)÷(1-1/3600)=59/61,Aa=1-59/61
=2/61。Ⅲ-2有关甲病的基因型和概率为1/3AA、2/3Aa,和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2/61)×(2/3)×(1/4)=1/183。(4)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则
Ⅱ-5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XBXb,人类的染色体数目为2N=46,若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3,则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3,如果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出现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且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情况,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Ⅲ-5染色体数目可能存在异常。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一极体
X染色体上有2个基因B,不考虑基因突变,则次级卵母细胞中有2个基因b,卵细胞中也会携带基因b,则所生男孩一定不患病。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生物·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贴条形码区考生禁填: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
.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注意事项17.(12分)(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0分)(1)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11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A][B][C][D]2.[A][B][C][D]3.[A][B][C][D]4.[A][B][C][D]5.[A][
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C][D]1
4.[A][B][C][D]15.[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