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同步(课件 练案 测试) 》练案28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0.021 KB
  • 2024-12-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同步(课件 练案 测试) 》练案28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同步(课件 练案 测试) 》练案28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同步(课件 练案 测试) 》练案28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同步(课件 练案 测试) 》练案28.docx,共(5)页,20.021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e26d4e86afc5bf22008ad205a3bf1a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练案28古诗文阅读本练案共2页,满分37分,时间4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蝶恋花[北宋]晏殊帘幕风轻双语燕。醉后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①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注】①抵

死:总是。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A.首句以哀景写哀情,以成对燕儿的亲切呢喃,对照闺妇孑然独处的孤独和凄冷。B.“柳絮飞撩乱”,以在风中飘飞的沸沸扬扬的柳絮烘托闺妇思念情人的纷乱心绪。C.“余花”句,进一步点染了暮春时节的浓重氛围,也衬托出主人公青春飞逝

的悲伤。D.全词刻画了一个内心充满殷殷思念之情和盼归不能的惆怅、幽怨的思妇形象。【解析】A项,“以哀景写哀情”错。是以乐景写哀情。“双语燕”在手法上用的是反衬,即以乐景写哀情,以成对燕儿的亲切话语,对照闺妇孑然独处的孤独和凄冷。2.结句“斜阳只送平

波远”看似平淡,却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①“斜阳”写出了闺妇登楼倚望从薄雨之日到斜阳之时,景观的变换暗示盼归持久;②“平波”暗含游子取水路而归之意;③“只送”写出闺妇等待心爱之人而每每落空,终究失望;④“

送”“远”暗示闺妇盼归的离情愁绪如悠悠江水,“无穷无尽”“欲断更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陪裴使君登岳阳楼杜甫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①违渔父问②,从

此更③南征④。【注】①敢:怎敢。②引自《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③更:更改。④引自《离骚》“济沅湘兮南征”。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D)A.诗人登上岳阳楼,眼前湖

阔云涌、楼高晚晴、丛梅并发、春草萌生,所见之景可谓阴晴迭换,丰富多彩。B.诗人虽四处漂泊,流落岳阳,生活困窘,但此地有朋友像陈蕃对待徐孺子这样的古代贤士一样盛情礼待于他。C.“诗接”一句写出两人登楼唱和的情形,作者将裴使君比作南朝诗人谢宣城,由此可知裴使君具有文人的风采雅兴。D.

本诗借景物描写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紧密关联。情感基调低沉舒缓,意旨表达含蓄内敛。【解析】“情感基调低沉舒缓”分析有误。裴使君如此礼遇款待,一同登楼共赏湖光山色。此时此刻,杜甫心情能不激动。杜甫到岳阳对裴使君说,也是

十分高兴的。情感基调是高亢激昂且坚定的。4.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①受到礼待的喜悦。诗人来到岳阳受到当地使君的接待,登楼赏景,被礼待的喜悦之情显而易见。②对裴使君的赞美。借陈蕃礼遇徐孺子的典故表达对裴使君礼贤下士的感激,借谢朓的典故表达其才

华横溢,对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③对未来的希望。湖岸积雪之中有梅花绽放,百草在春泥中萌生,富有生机活力的情景,流露出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希望。④渴望得到赏识。诗人将裴使君比作礼贤下士的陈蕃,自比徐孺子,对自己能被收留和重用心存希望。三、(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

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

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

,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

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

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

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

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解析】画横线语句是对贾生籍贯、才华及受吴廷尉赏识的情况介绍。故陈述对象为贾谊和吴廷尉两人。其中,A项,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和“吴廷尉为河南守”是两件事,不可混为一谈,应断开;B项,吴廷尉因“闻其秀才”才“召置门下”,并且“甚幸爱”,故主语均为“吴廷尉”,“门下甚幸爱”错解句意;D项,原文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是介绍贾谊才华,与“吴廷尉为河南守”是两件事,主语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

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解析】A项,“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错,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流派的总称。“诸子”指孔子、老子、墨子等。“

百家”举成数言,影响最大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

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

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解析】C项,“重新得到重用”错,

贾谊答复询问后,汉文帝对其才华大加赞赏,并让其担任梁怀王的太傅,但贾谊之前也是担任“长沙王太傅”,而文帝对贾谊所提建议“不听”,故不能说明受其重用;且“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与“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前后次序颠倒。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乃短贾生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5分)译文: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地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5分)译文:贾谊屡次上奏,说诸侯

封地有的连接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本郡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能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喜欢他。汉文帝刚即

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从前和李斯是同乡,并且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于是就向朝廷称赞贾谊年轻有才,且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年仅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文帝每次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时,那些年长

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于是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之职。贾谊认为从汉朝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和睦,正是应该改正历

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都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印文之数用五,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孝文帝刚刚即位,一再地谦虚退让。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些主张都是贾谊的建议。于是汉文

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在皇帝前面诽谤贾谊说:“洛阳之人,年少轻狂而学识短浅,一味地想独揽大权,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于是,汉文帝此后也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

,任命他担任长沙王太傅。贾谊向文帝告辞之后,前往长沙,等到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了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在担任长沙王太傅三年。(又过了)一年多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刚刚完成受釐仪式,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

福保佑)。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

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做他老师。汉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的兴起就要从这里开始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直言诸侯封地太多,有的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合古代制度(和古代的

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封地,但是汉文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骑马出行,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做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