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01 地球和地球仪-三年(2020-2022)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共(22)页,2.379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e082901795d99333af25d64e38af3f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01地球和地球仪一、选择题1.(2022·新疆·阿克苏市教育局中考真题)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A.①→③→②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③→①【答案】B【解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根
据太阳和月亮推测地球的形状(正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顺序是③→①→②,故B正确。故选B。(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下图为航天员在中国空
间站—“天宫”中看到的绝美地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在空间站能观测到地球表面的()A.经线B.纬线C.地轴D.海洋3.在空间站,可见证地球()A.是巨大的球体B.天圆地方C.围绕太阳公转D.围绕月球公转【答案】2
.D3.A【解析】2.经线和纬线以及地轴都是存在地球仪上,在地球上并没有经线、纬线和地轴。但是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真实存在的,在太空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在太空中,可以看到直观的看到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不是天圆地方,也不能见证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空间站是围绕
地球转动的,月球是绕地球转动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22·江苏常州·中考真题)20°W经线是()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水、陆半球的分界线C.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D.南纬和北纬的
分界线【答案】A【解析】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构成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故A正确。水、陆半球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故B错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故C错误。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0°纬线即赤
道,故D错误。故选A。(2022·陕西·中考真题)地理课上,同学们通过《天宫TV》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到了地球自转的真实画面。小亮同学认识地球的热情高涨,他尝试自选材料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自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小亮在乒乓球表面画出了经纬网,并用序号标出了四处位置(如下图),其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的是()A.①B.②C.③D.④6.小亮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地球仪是()A.B.C.D.
7.小亮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正确的做法是()A.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B.面对赤道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C.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逆时针绕光源转动D.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顺时针绕光源转动【答案】5.C6.D7.
A【解析】5.由图可知,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因此可以判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的是③,排除ABD,故选C。6.地球仪的中心被地轴穿过,地轴和地平面有
66.5°的夹角,地轴和地表的交点是南北两极,北部是北极点N,南部是南极点S,排除ABC,符合题意的是D。故选D。7.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绕着地轴转动,排除BCD,故选A。8.(2022·黑龙江哈
尔滨·中考真题)广州所在地的经度约为东经113°,纬度约为北纬23°,可写为()A.113°E,23°NB.E113°,N23°C.23°E,113°ND.E23°,N113°【答案】A【解析】地球上的经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
置而设置的,经纬度是为了更好区分经纬线设置的,经纬度的表示方法是要有度数,还要有方向,如广州所在地的经度约为东经113°,纬度约为北纬23°,正确的表示是113°E,23°N,或东经113°,北纬23°,AD选项的方向写在前面是错误的,C选项的
经纬度相反,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9.(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经纬线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25°纬线位于低纬度地区C.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是20°W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答
案】B【解析】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故AC错误。0°--30°位于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25°纬线位于低纬度地区,故B正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四地,所在纬线长度最短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1.图中纬度相同的两地是()A.甲和丁B.甲和丙C.甲和乙D.乙和丙12.图中地方时相同的两地
是()A.甲和丁B.甲和丙C.甲和乙D.乙和丙【答案】10.A11.D12.C【解析】10.地球上的纬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短,即纬度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图中四地中,纬线最短的是甲地,甲是四地中纬度度数最高的
,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11.由图可知,图中四地中,纬度都是向北增大的北纬,甲地的纬度位置是北纬70°,丁地的纬度位置北纬60°,乙和丙的纬度位置都是北纬50°,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2.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
运动,地球上位置偏东的地区比位置偏西的先看到日出,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图中四地中,甲和乙同处在东经170°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丁处于180°经线上,丙处于西经170°经线上,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
,故选C。(2022·湖北湖北·中考真题)读甲、乙、丙、丁四点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丙点的地理坐标为()A.(50°S,60°E)B.(50°N,60°E)C.(50°S,60°W)D.(50°N,
60°W)14.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方位比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在乙的正北方B.乙在丙的正东方C.丙在甲的西南方D.乙在丁的西北方【答案】13.B14.D【解析】13.读图可知,丙地纬度自南向北数值递增,所以为50°N;经度自西向东递增,所以为60°E,故选B。14.A、根据上面
的分析可知;甲的坐标是60°W,50°S,乙的坐标是60°W,50°N,因此甲在乙的正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B、丙的坐标是60°E,50°N,乙的坐标是60°W,50°N,因此乙在丙的正西方向,故不符合题意;C、丙的地理坐标是6
0°E,50°N,甲的坐标是60°W,50°S,因此丙在甲的东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D、乙的坐标是60°W,50°N,丁的地理坐标是60°E,50°S,因此乙在丁的西北方向,故选D。15.(2022·湖北湖北·模拟预测)
读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地区全部位于北半球B.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66.5°S,90°W)C.图中④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D.图中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北方向【答案】B【解析】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该图为南极点俯视图,图示全部区域位于南
半球,A错误;根据图可知,图中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故图中①地纬度为66.5°S,沿顺时针方向,180°~0°为西经,又因图中相邻经线间隔45个经度,得知①地经度为90°W,因此①地的经纬度为(66.5°S,90°W),B正确。东西半球的划
分界线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图中④地经度为0°,不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故C错误;②点所在的经线为135°E,③点所在的经线为45°E,所以②点在③点的东方,另外与③点相比,②点离南极点更近,②点位于③点的南方,综合可知,②点位于③点的
东南方向,故D错误。故选B。16.(2021·重庆垫江·中考真题)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A.4万平方千米B.6371平方千米C.5.1亿平方千米D.960万平方千米【答案】C【解析】地球的半径分为赤道半径和极
半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表面积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巨大的海洋,所以要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所需的布料大约是5.1亿平方千米,故选C。17.(2021·湖南湘西·中考
真题)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向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其中有误的一项是()A.地球是个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C.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D.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答案】A【解析】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因此地球是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A描述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由此推算出,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BCD描述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8.(2021·甘肃武威·中考真题)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下图)。在地球仪上()A.所有经线互相等长,纬线也互相等长B.纬线的形状是圆,经线的形状是半圆
C.0°纬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D.0°经线就是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答案】B【解析】所有经线互相等长,但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错误;纬线的形状是圆,经线的形状是半圆,B正确;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C错误;0°纬线就是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D错误;故选B。1
9.(2021·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以下经纬线作为分界线,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本题以分界线作为切入点,涉及东西半球分界线,南北半球分界线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如图所示,0°经线西侧是西经度,东侧是东经度,A错;20°W西侧是西半
球,东侧是东半球,B错;0°纬线北侧为北半球,南侧为南半球,C对;30°N北侧为中纬度,南侧为低纬度,D错;故选C。(2021·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0.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
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条经线的形状是一个圆B.不同纬度数的纬线长度不同C.在地球仪上,0°经线是赤道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2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22.图中四地中,既无极昼、极夜现象,又无阳光直射的是(
)A.甲和乙B.丙和丁C.甲和丙D.乙和丁【答案】20.B21.A22.B【解析】20.读图结合地球仪上经纬度特点,每一条经线的形状是一个半圆,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A错误。不同纬度数的纬线长度不同,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
,B正确。在地球仪上,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C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错误。故选B。21.结合教材知识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从20°W向东到0°经线,继续向东再到160°E为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80°经线,继续向西再到160°E为西半球。依据甲乙丙丁四在地球以上的
位置可知,甲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乙位于东半球;丙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丁位于南半球由位于东半球。故选A。22.结合教材知识: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
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依据甲乙丙丁四在地球以上的位置可知,丙和丁位于温带,既无极昼、极夜现象,又无阳光直射,B正确。故选B。23.(2021·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下列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A.B
.C.D.【答案】A【解析】赤道是南北半球的界线,所以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西经20°以东到东经160°是东半球。由此判断a位于北半球、东半球;b位于南半球、东半球;c位于北半球
、西半球;d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所以根据题意选A。24.(2021·重庆垫江·中考真题)小明从赤道出发,先向正北,再向正西、正南、正东各走200千米,最后到达的地点位于()A.起点B.起点的正西C.起点的正东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在纬线中,赤道最长,
越往北越短,经线的长度相等,在赤道,向北走一千米,再向东西走一千米,因为赤道最长,再向西走,他也走了一千米,赤道以北的纬线比赤道短,所以他再向南走,然后向东走的时候,已经走不到去原来的地方,只能在正西方向。25.(2021·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北
斗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等服务,北斗—G1卫星定位位置为(40°W,10°N),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位置的是()A.B.C.D.【答案】D【解析】A、C图中,经度越向东度数越大,为东经度,AC错误;B图中点位于0°赤道上,B错误;D图中经度越向东度数越
小,为西经度,故点的坐标为(40°W,10°N),D正确。故选D。(2021·湖北荆州·中考真题)2021年3月23日,台湾运输船“长赐”号在驶入苏伊士运河后船体偏离航道触底搁浅,船身(30.01°N,32.52°E)卡在河堤之间,导致双向航道堵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
.苏伊士运河是()A.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B.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C.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D.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27.“长赐”号搁浅点最有可能位于()A.甲B.乙C.丙D.丁【答案】26.A27.B【解析】26.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
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故选:A。27.据题干中信息可得,“长赐”号搁浅点的经纬度是30.01°N,32.52°E,该点位于30°N以北,30°E以东,所以该点最有可能位于乙点。故选:B。(2021·山东淄博·中考真题)读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完成下
面小题。28.图示地区全部位于()A.南半球B.北半球C.中纬度地区D.南寒带29.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A.(66.5°S,90°E)B.(66.5°N,90°W)C.(66.5°N,90°E)D.(66.5°S,90°W)30.下列关于图中②③④三点的叙述,正确的()A.④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
线上B.②点位于东半球C.③点存在极昼极夜现象D.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北方向【答案】28.A29.D30.B【解析】28.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该图为南极点俯视图,图示全部区域位于南半球,A正确,B错误;
图示最外围纬度为60°S,中心点为南极点,图示区域位于高纬度地区,故C错误;图中虚线圆圈为南极圈,图示区域跨南温带和南寒带,故D错误。故选A。29.根据图可知,图中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故图中①地纬度为6
6.5°S,沿顺时针方向,180°~0°为西经,又因图中相邻经线间隔45个经度,得知①地经度为90°W,因此①地的经纬度为(66.5°S,90°W),D正确,ABC错误。故选D。30.据图可知,②地经度为135°E
,位于东半球,故B正确;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图中④地经度为0°,不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A错误;③地在60°S纬线上,没有极昼极夜现象,C错误;②点所在的经线为135°E,③点所在的
经线为45°E,所以②点在③点的东方,另外与③点相比,②点离南极点更近,②点位于③点的南方,综合可知,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南方向,故D错误。故选B。(2021·山东东营·中考真题)读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1.丁地的经纬度是(
)A.23.5°N,65°EB.23.5°S,65°EC.23.5°N,65°WD.23.5°S,65°W32.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东半球B.乙地位于南温带C.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D.三条纬线中丁地所在纬线最短【答案】31.C32.C【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31.从图中经纬网可以看出,图中经度为西经,逆时针方向经度数值减小,说明为向东的方向
,由此可知该图中是北半球的经纬网图,丁地的纬度位于北回归线,是23.5°N,经度是65°W,故选C。32.由图可知,甲地的经度是80°W,是位于西半球,故A错误。乙地是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故B错误。丙地是位于甲地的西南方向,故C正确。三条纬线中,丁地所在的
纬线度数最小,所在的纬线最长,故D错误。故选C。(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读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3.图中地理坐标是(60°N,30°W)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
地位于北温带和高纬度B.乙地位于热带和低纬度C.丙地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D.丁地位于热带和中纬度35.丙地位于甲地的()A.东北B.西北C.正东D.正西【答案】33.B34.C35.C【解析】33.读图可知,向东增大是东经,用字母E表示;向西增大是西经,用字母W表
示;向北增大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向南增大是南纬,用字母S表示。四点经纬度分别是甲(40°N,0°),乙(60°N,30°W),丙(40°N,45°E),丁(20°N,30°E),故选B。34.地球南北回归线(23.5°N
~23.5°S)之间是热带;回归线(23.5°)与极圈(66.5°)之间是温带;极圈(66.5°)至极点(90°)之间是寒带。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5.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甲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丙点位于甲点的正东方向。ABD错误,C正确。故选C。(2021·四川凉山·中考真题)下图是经纬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点经纬度
的判读,正确的是()A.①(60°E,60°N)B.②(40°E,20°N)C.③(20°E,0°)D.④(40°W,40°S)3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点中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和温带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
.④38.②点位于③点的()方向。A.西北B.东南C.东北D.西南【答案】36.C37.A38.A【解析】36.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指示东西方向的是纬线,纬线的度数叫纬度,0°纬线是纬度的起始线,0°纬线向北叫北纬,用符号“N”表示;向南叫南纬,用符号
“S”表示。指示南北方向的是经线,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0°经线是经度的起始线,向东向西各分180°,称作东经和西经,分别用字母“E”和“W表示。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点的经纬度是(60°W,60°N),A错误;②点的经纬度是(40°W,20°N),B错误;③点的经纬度是(20°E,0°),C
正确;④点的经纬度是(40°E,40°S),D错误。故选C。37.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
球。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②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③位于东半球,④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23.5°N—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23.5°S—
66.5°S为南温带,66.5°S—90°S为南寒带,根据五带的划分标准,①位于北温带,②位于热带,③位于热带,④位于南温带。综上所述,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点中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和温带的地点是①地,对应的选项是A,故选A。38.有
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辨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据此可知,②点位于③点的西北方向,A正确,故选A。(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2021年1月1日,非洲大陆自贸区启动,中国和毛
里求斯自贸协定生效,这是中国与非洲国家首个自贸协定。毛里求斯是面积很小的岛国,其国旗由红、蓝、黄,绿四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构成。红色象征为独立自由而斗争,蓝色表示毛里求斯位于蓝色的南印度洋,黄色象征独立的光芒照耀岛国,绿色表示国家的农业和四季常青。结合资料
及图,完成下列各小题。39.20º15'纬线穿过毛里求斯的中部地区,该纬线纬度的读法及表示方法分别是()A.北纬20º15',20º15'NB.北纬20º15′,20º15'SC.南纬20º15',20º15'ND.南纬20º15',20º15
′S40.毛里求斯位于()A.非洲大陆东面,南回归线以北B.非洲大陆西面,南回归线以北C.非洲大陆东面,南回归线以南D.非洲大陆西面,南回归线以南【答案】39.D40.A【解析】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度度数向北增加,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南纬度度数向南增加,用S表示。0゜经线
以西为西经度,度数向西增加,用字母W表示;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度数向东增加,用字母E表示。39.图中纬度度数向南增加,为南纬,AB错;南纬用S表示,D正确,C错。纬度度数向北增加的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故选D。40.从图中可看出,毛里求斯位于赤道与
南回归线之间,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纬度大于23.5°S,CD错;图中的经度向东增加,为东经度,毛里求斯位于57º45'E,0º经线从非洲西部穿过,应位于非洲大陆东面,A正确、B错。故选A。(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地球上海陆面积的估算可以选取部分经线,量算
每条经线分别穿过海洋和陆地的长度,然后分类相加,即可得出海洋和陆地各自所占的比重,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1.时区的中央经线是指每个时区正中间的那条经线,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120°E。图中选择的经线包括()A.所有时区的中央线B
.部分时区的中央经线C.国际日期变更线D.东西半球分界线42.穿过陆地和海洋最长的经线分别是()A.30°E,165°EB.105°E,165°EC.30°E,180°D.105°E,180°43.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计算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原因
是经线()A.指示南北方向B.长度都相等C.形状都是半圆D.连接南北两极【答案】41.A42.C43.B【解析】41.根据所学知识,某时区的中央经线是指该时区正中间的那条经线,所有时区的中央经线均是15的倍数,图中展示了所有15的倍数的经线,故图中显示的是所有时区的中央经线,A正
确,BCD错误。故选A。42.据图可以看出,穿过陆地最长的经线是30°E,穿过海洋最长的经线是180°经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43.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计算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原因是所有经线长度均相等
,每条经线所经过的陆地和海洋比例均可以计算出,B错误;所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形状都是半圆,且连接南北两极,但均不能准确的计算陆地和海洋的比例,ACD错误。故选B。44.(2020·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地球是个“巨人”,它
的“腰围”﹣﹣赤道周长约是()A.5.1亿千米B.6371千米C.4万千米D.960万千米【答案】C【解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其周长是4万千米,故选答C符合题意,故选C。45.(2020·海南·中考真题)如下图所示,驶近的帆船先看到
杆,后看到船身,由此可推测()A.地球的形状是球体B.海面凹凸不平C.港口的水面高D.地球绕太阳公转【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A对;不能证明海面的形状,港口的水面、地球的公转等,BCD错。故
选A。(2020·四川甘孜·中考真题)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6.在学习地理时,借助地球仪可以()A.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B.观察经线与纬线的分布C.呈现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过程D.精确测量各地的海拔47.按地球自
转方向拨动图示地球仪,图中四地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A.甲B.乙C.丙D.丁48.甲地的纬度是()A.23.5°NB.23.5°SC.120°ED.120°W49.甲地位于乙地的()A.正北方B.正东方C.正西方D.正南方【答案】46.B4
7.D48.A49.A【解析】46.地球仪是地球的缩小模型,通过地球仪能够观察经线和纬线的分布,但不能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呈现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过程、精确测量各地的海拔,B对,ACD错。故选B。4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
西向东,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图示地球仪,图中四地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丁,丁的位置最偏东,最先消失,最后消失的是丙,丙位置最偏西,D对,ABC错。故选D。48.图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上,纬度是23.5°N,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S,A对,
BCD错。故选A。49.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同一经线上只有南北之分,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正北方向,A对,BCD错。故选A。50.(2020·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在同一经线上,纬度每相差1°,距离约为111千米。估算一下,衡阳(112°E,27°N)到北极点的距离大约有多少千米
()A.7000千米B.14000千米C.2000千米D.4000千米【答案】A【解析】衡阳(112°E,27°N)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是63°,在同一经线上,纬度每相差1°,距离约为111千米。衡阳到北极点的距离大约是63*111≈7000千米,A正确。BCD
错误。故选A。二、解答题25.(2021·湖北湖北·中考真题)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地经度为____,它位于五带中的____。(2)甲、乙、丙三地中,最符合“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____地,它位于丙地的____方向。【答案】(100°W、40°N)北温带乙西南【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甲地的经度位于向西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100°W、40°N);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2)甲、乙、丙三个地方中,最符合“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方是乙表示的赤道,只有赤道周长达到4
万千即八万里,从经纬线定向可以看出,乙地是位于丙地的西南方向。55.(2021·湖南怀化·中考真题)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为世界某区域局部略图。材料二:同一条经线上两地之间纬度相差1度,实际距离约为110千米。(1)A点的经度是________,
A点的纬度是________;图中B位于D的________方位。(2)请你估算里海的南北长度约为________千米。A.220B.550C.1200D.2200(3)小明同学步行从C点出发,先向正北步行2千米,再向正东步行2千米,然后再向正南步行2千米,最后向
正西步行2千米,最终回到________。A.出发点B.出发点以东C.出发点以西D.出发点以南【答案】50°E50°N西南CB【解析】本题以世界某区域局部略图和经线特征为材料,涉及经纬网定位、经纬网定向、经线和纬线特征等知识点,
考查学生的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和综合思维素养。根据材料结合图分析可知:(1)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
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A点的经度是50°E,纬度是50°N;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图中B位于D的西南方位。(2)同一条经线上两地之间的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约为110
千米,图中里海跨越纬度约11°,因此南北长度约为1200千米。故选:C。(3)小明同学步行从C点出发,先向正北步行2千米,再向正东步行2千米,然后再向正南步行2千米,最后向正西步行2千米,最终回到出发点以东,原因在于两条相
邻经线之间的纬线不等长,纬度越高,两条相邻经线之间的距离越短,纬度越低,两条相邻经线之间的距离越长,两条相邻纬线之间的经线长度相等。故选:B。51.(2020·辽宁阜新·中考真题)读经纬网地图,回答问题。(7分)(1)甲地的经纬度是(),处于____(填“低纬度”、“中纬度”或“高纬
度”)。(2)甲地位于乙地的_____方向。(3)甲、乙、丙、丁四地中,即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____,位于北温带的地点是_____。(4)丙地和丁地所在的经线长度关系是_____(填“相等”或“不
等”)。(5)乙、丁两地一天中迎来日出较早的是_____地。【答案】66.5°N,45°E高纬度东北丁丙不等丁【解析】(1)读图,根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点的经纬度是66.5°N,45°E,纬度小于30°是低纬度,纬度在30°-60°之
间是中纬度,纬度大于60°是高纬度,所以甲点位于北纬66.5°,在高纬度。(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度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3)东西半球的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由此判断乙、丁位于南半球,甲和丁位于东半球,所以即位于东半球又位
于南半球的地点是丁,北温带的范围是北纬23.5°-北纬66.5°,丙位于北纬30°,位于北温带。(4)读图可知,丙位于北纬30°,丁位于南纬23.5°,纬度越大,纬线越短,所以丙地和丁地所在的经线长度关系是不等。(5)读图可知,乙和丁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由于地球时自
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丁位于乙的东方,所以丁地先看到日出。26.(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读甲、乙两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甲图中,B点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
__带,B点位于E点的___________方向。(2)请你在乙图中,用斜线阴影标注出属于东半球的范畴。(3)写出D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答案】(1)南温;西南;(2)如图:(3)170°W,50°N【解析】由经线和纬线
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1)由图可知,B点是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B点是位于
E点的西南方向。(2)东半球的范围是从20°W至160°E,乙图中只有西部一小部分是在东半球。(3)由图可知,D点的经度位于向西增大上,纬度位于向北增大上,经纬度位置是(170°W,50°N)。54.(2020·贵州铜仁·中考真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一中A、B两点的
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B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_____带。(2)图二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B_____、C_____。A点位于_____半球_____
半球,B点位于_____半球、_____半球。(3)图三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B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半球,A点位于B点的_____方向。【答案】(10°S,150°E)(20°S,
170°E)南东西热(10°N,170°E)(30°S,170°W)(30°N,180°)北西南西(70°N,45°W)(70°N,135°W)北正东【解析】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
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1)据图一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的地理坐标是10°S、150°E;B点的地理坐标是20°S、17
0°E;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东半球,B点位于西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热带。(2)据图二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的地理坐标10°N、170°E;B点的地理坐标是30°S、170°W;C点
的地理坐标是30°N,180°;A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3)图三中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45°,A点的地理坐标是70°N、45°W,B点的地
理坐标是70°N、135°W,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北半球,A点位于B点的正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