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PDF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480.910 KB
  • 2024-12-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武汉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pdf,共(11)页,480.91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d1135ac71077769f8d522301a46a1a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武汉一中2023-2024学年上学期十月月考高一物理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10月5日10:50-12:05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考系是河岸B.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在每晚的19时38分开播,这里的“19时38分”指的是时刻C.在花样滑冰比赛中判断运动员滑冰的技术难度时,是将运动员看作质点的D.

位移一般要比路程小,但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大则加速度一定大B.加速度大则速度一定大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D.加速度大则速度的变化快3

.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s时A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0~6s内B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C.0~5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D.0~6s内某时刻两物体的速

度大小相等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可看成质点的小钢球用长度为15m的细线连接,从某高度静止释放,落地的时间差是1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210m/s,则释放时甲球距地面的高度是()A.15mB.20mC.25mD.30m5.如图“50TFSI”为长春产某品牌汽车的尾部标识,其中“50

”称为G值,G值越大,车辆加速性能越好。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加速到100km/h这一过程平均加速度的10倍,若某车这一过程加速时间约为7s,由此推算,该车尾标应该是()A.30TFSIB.35TFSIC.40TFSID.45TFS

I6.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1时,速度的变化量为Δv;紧接着位移为x2时,速度的变化量仍为Δv。则质点的加速度为()A.(Δv)2(1211xx)B.(Δv)2(1211xx)C.221()vxxD.221()vxx7.如图所示,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

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开始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均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上抛的初速度与B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B.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C.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不相同D.

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的同一高度处一定在B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下方8.如图所示,一水平面上有5个间距相等的点,相邻两点间距为d。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在外力作用下从第1个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运动到第2个点时

速度大小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2vdB.小球到达第3个点时速度大小为2vC.小球从第1个点运动到第5个点用时为8dvD.小球在第1、2个点间与在第4、5个点间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3)9.如图甲所示,甲、乙两质点在t=0时刻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

动,它们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3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小比乙的小B.t=3s时,甲的加速度为零C.0~3s内,乙的位移为10mD.t=5s时,甲、乙相距15m10.在一段直线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20m/s,相距45

m。在t=0时刻,甲车司机发现前方有一只小狗,于是马上采取措施,以下甲、乙两图分别是甲、乙两车的运动图像,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s-6s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0s-6

s内,甲乙两车不会相撞C.甲乙两车在3s末距离最近D.甲乙两车在4s末距离最近11.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得自由落体加速度。(1)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

还需________(填字母代号)。A.直流电源B.天平及砝码C.8V交变电源D.毫米刻度尺(2)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

打出的点,图中四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一组数据应改为________cm;(3)在打下点D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2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2Hz,而计算时仍按f=50H

z处理,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12.如图所示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实验,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cm的遮光条。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10.15s

t,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20.10st,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2.50st。则:(1)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1v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滑块经过第二个

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2v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下滑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2m/s(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为使(1)中结果更接近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

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换用宽度更宽的遮光条B.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减小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13.不少城市推出了“礼让斑马线”的倡议。有一天,小李开车上班,以72km/h的速度在

一条直路上行驶,快要到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小李看到一位行人正要走斑马线过马路。以车子现行速度,完全可以通过路口而不撞上行人。经过1s时间的思考,小李决定立即刹车,礼让行人。经过4s的匀减速,汽车刚好在斑马线前停下。(1)求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2)看到行人后3s末和6s末车子的速度;(3)驾驶

员看到行人时汽车离斑马线的距离。1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正上方的装置M每隔相等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小球,当某小球离开M的同时,O点右侧一长L=2.2m的平板车开始以a=8.0m/s²的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左运动,该小球恰好落在平板车的左端,已知平板车上表面距离M的竖直

高度h=0.45m。不考虑小球落在平板车上对平板车速度的影响,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²。(1)求平板车左端离O点的水平距离;(2)若至少有2个小球落在平板车上,则释放小球的时间间隔Δt应满足什么条件。15.随意变线加塞,是非

常不文明的驾驶习惯,也极其不安全。下图演示了甲车变线加塞的过程,甲车至少要超出乙车一个车位,才能开始并线。此时甲车若要安全并线插到乙车前方,且不影响乙车行驶,其速度v至少须比乙车快5m/s。而并道后又必须立刻减速,

以避免与前车追尾。假设汽车在变线并道过程中,沿前进方向的速度可以不变,横向移动的速度可忽略。而且甲车从超出乙车一个车位,到完成并线,恰好需要1s时间。并线完成后甲车时刻以大小为22.5m/sa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甲车车身长度为d=4m,乙车与前车正常行驶时速度均

为010m/sv,请计算:(1)甲车刚刚并线结束时,甲乙两车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多少;(2)乙车车头到前车车尾之间距离L至少有多大,甲车才能安全并道成功;(3)若甲车并线时的速度恰好比乙车快5m/s,并线后由于

紧张,刹车踩得太深,汽车以大小为212.5m/sa的加速度减速,而此时乙车完全来不及反应,继续匀速运动。则两车再经多长时间后追尾。1.B【解析】A.观察到远处的树向自己移动过来,是选择了乘坐的船为参考系得出的观察结论,故A错误;B.每晚的19时38分开播,这里的

“19时38分”指的是时刻,故B正确;C.技术难度的判断是以动作为依据的,要研究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就不能把运动员看做质点,故C错误;D.位移的大小一般小于路程,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具有各自的物理意义,

不能混为一谈,故D错误。故选B。2.D【解析】ABC.速度与加速度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A、B、C错误;D.加速度大则速度的变化快,D正确。故选D。3.D【解析】A.A物体的x-t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A24m/s1m/s6xvt

故A错误;B.0~6s内B物体的x-t图线的斜率增大,则B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故B错误;C.0~5s内,A物体的位移ΔxA=-1m-4m=-5mB物体的位移ΔxB=-1m-(-4m)=3m所以A、B两物体在0~5s内位移不相等,则平均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D.0~6s内,A物体的

位移Δx′A=-2m-4m=-6mB物体的位移Δx′B=2m-(-4m)=6m则|Δx′A|=|Δx′B|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则在0~6s内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D。4.B【解析】设乙球落地的时间为t,甲乙两球做自

由落体运动,有2211(1)22Lgtgt解得1st释放时甲球距地面的高度是21(1)20m2hgt故选B。5.C【解析】由题可知v=100km/h=27.8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有22Δ27.8m/s4.0m/sΔ7vat可知该车的G值为4.0104

0G所以其新尾标应为40TFSI。故选C。6.C【解析】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Δv所用的时间为vta根据题意可知质点通过位移x1和x2过程中所用时间相同,根据Δx=at2则有221vxxaa解得221()vaxx故选C。7.A【解

析】A.两物体相遇时速度方向一定相反,由于运动时间相同,相遇后A物体下落过程速度增加v,则物体落地速度为2v,即A抛出的初速度为2v,根据运动的对称性,B落地时速度大小也为2v,A正确;B.A物体运动时间是B物体运动时间的2倍,B错误;C.由A选项可知,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开始下落时

的高度相同,C错误;D.两物体相遇前后,由于B物体运动时间相等,则两段距离之比为1:3,则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的同一高度处一定在B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上方,D错误。故选A。8.AD【解析】A.根据速度位移公式22adv得22vad故A正确;B.根据速度位移公式2322adv小球

到达第3个点时速度大小为32vv故B错误;C.小球从第1个点运动到第5个点,根据时间位移公式,有2142dat解得8dtv故C错误;D.小球在第1、2个点2112dat解得12dtv小球从第1个点运动到第4个点2132dat解得

6dtv在第4、5个点间运动的时间2(86)dtttv小球在第1、2个点间与在第4、5个点间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123tt故D正确。故选AD。9.A【解析】A.由图可知,0~3s内,甲的平均速度为零,比乙的小。故A正确;B.v-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

t=3s时,甲的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C.由图可知,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0.8m/svat则0~3s内,乙的位移为213.6m2xat故C错误;D.v-t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则t=5s时,甲、

乙相距5424mm6m22x故D错误。故选A。10.ABD【解析】A.根据图像可得甲在0~2s内的加速度为2110m/sa,2s~6s内的加速度为225m/sa,故甲在2s末速度为10110vvat所以2s~6s甲开始以加速度225m/s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正确;BCD.2s之后乙车的加速度为235m/sa,设从2s时刻开始经2t辆车速度相等,则有22032atvat解得22st即34st时两车的速度相等;4s内甲车和乙车的位移分别为22112211=30m22xatat甲20102321=70m2xvtvtat乙

初始甲车在乙车前面的距离为0=45mx,则有0+xxx甲乙说明34st时甲车仍然在乙车前面,此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乙车不能追上甲车,此时两车距离最近,故BD正确,C错误。故选ABD。11.①.CD##DC②.2.00③.1.48④.9.63

⑤.偏小【解析】(1)[1]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的是低压交流电源,测量重物的位移需要刻度尺,故A、B错误,C、D正确。故选CD。(2)[2]毫米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mm,所以AB两点的距离为2.00cm。(3)[3]根据匀变速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

度可得210.324.39101.48m/s12250CEDxvT[4]根据逐差法可得重力加速度为222210.324.394.39109.63m/s41450CEACxxgT(4)[5]根据逐差法可知24CEACxxgT从题意可知

计算时f偏小,则T偏大,计算出的g就偏小。12.①.0.20②.0.30③.0.04④.B【解析】(1)[1]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110.030m/s0.20m/s0.15dvt(2)[2]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220.030m/s0.30m/s0.10d

vt(3)[3]则在下滑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大小22210.300.20m/s0.04m/s2.50vvat(4)[4]AB.根据xvt可知,当0t时,xt可近似看作物体的瞬时速度

,当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则运动时间越趋近于零,求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选项A错误,B正确;CD.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或者减小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则滑块到达光电门时的速度变小,经过光电门时的时间Δt会变大,则xt作为物体的瞬时速

度误差会变大,选项CD错误。故选B。13.【解析】(1)依题意72km/h20m/s由0tvvat得0204a即25m/sa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2)看到行人后3s末车子的速度为020m/s5(31)m/s10m/stvvat由于车子4

s后停下来,故6s末车子的速度为0。(3)匀速阶段1201m20mx匀减速阶段2200()4m40m2x得小李看到行人时汽车离斑马线的距离1260mxxx14.【解析】(1)设小球自由下落至平板车上表面处历时t0,在该时间段内由运动学公

式,有2012hgt对平板车有2012xat代入数据可得0.36mx(2)从释放第一个小球至第二个小球下落到平板车上表面处历时0Δtt,设平板车在该时间段内的位移为x1,由运动学公式有2101Δ2xatt至少有2个小球落在平板车上须满足1xxL代入数据可得

Δ0.5st15.【解析】(1)由题知,甲车至少比乙车快5m/s才安全,甲车刚刚并线结束时,甲、乙两车相距最小,则甲车的速度为05m/s15m/svv甲1s内,甲车的位移为15mxvt甲甲乙车的位移为010mxvt乙则并线结束时,甲、

乙两车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mdxx甲乙(2)并线完成后,甲车立刻以大小为22.5m/sa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设经过时间t,前车和甲车共速,则有0vatv甲解得2st则甲车的位移为15102m25m2x

甲乙车的位移为102m20mx乙此时甲车前端与乙车前端相距14mdddxx甲乙此时甲车前端刚好与前车后端挨着,乙车车头到前车车尾之间距离L=14m,即L至少14m。(3)并线后,汽车以大小为212.5m/sa的加速度减速,

设再经过时间t,两车追尾,则有2012vtvtatd甲代入数据解得222s5t甲车减速时间1.2svta甲刹tt刹,甲车停下之后乙车才追上=9m2vxt甲甲刹11.4s0xdtv甲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