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扬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共(10)页,1.047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4cffee0ea96f92ae8fb0170cabeee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三化学自主学习效果评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Ag108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化学知识与科技、生产和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lO2是一种绿色消毒剂,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B.红
酒中添加微量SO2,利用了SO2的氧化性C.利用NH4H2PO4作灭火剂,是因为其分解且吸热,分解产物不支持燃烧D.利用Na+KCl熔融K↑+NaCl制取K,该反应不能说明Na的金属性强于K2.通过SiHCl3+H21100C
Si+3HCl可获取晶体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SiHCl3的电子式为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HCl属于离子化合物3.下列由废铁屑(除Fe外还含少量C、FeS等杂质)制取42FeSO7HO的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
制取4FeSOB.用装置乙吸收尾气中的2HSC.用装置丙过滤得到4FeSO溶液D.用装置丁蒸发结晶获得42FeSO7HO4.元素C、N、O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C)<r(N)<
r(O)B.酸性:H2CO3<HNO3C.第一电离能:I(C)<I(N)<I(O)D.沸点:NH3<PH3阅读下列资料,完成5~7题:氯气与碱反应可以得到次氯酸盐、氯酸盐等含氧酸盐,次氯酸盐应用广泛。通过KClO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Fe(NO3)3溶液反
应制备高效水处理剂K2FeO4,K2FeO4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通过KClO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尿素[CO(NH2)2]水溶液制备N2H4,N2H4(l)的标准燃烧热为642kJ·mol-1,具有强还原性,能与KClO剧烈反应生成N2;通过KClO溶液与Ag反应可以回收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
Ag,其反应产物为AgCl、KOH和O2;通过KClO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NiSO4反应可制得电极材料NiO(OH)。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gN2H4中含5molσ键B.基态K+的核外三个电子能层均充满电子C.ClO3-与ClO4-的键角相等D.N2与O2固态
时晶体类型均为共价晶体6.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KClO溶液与Ag反应:4Ag+4KClO+2H2O=4AgCl+4KOH+O2↑B.KClO碱性溶液与Fe(NO3)3溶液反应:3ClO−+2Fe3++5H2O=3Cl−
+2FeO42−+10H+C.尿素与过量的KClO溶液反应:CO(NH2)2+ClO−=N2H4+Cl−+CO2↑D.N2H4的燃烧:N2H4(l)+O2(g)=2H2O(g)+N2(g)ΔH=-642kJ·mol−1
7.下列相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或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Ag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用于在铁表面镀银B.NiSO4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电极材料NiO(OH)的制备C.N2H4中N原子能与水电离出来的H+形成配位键,N2H4的水溶液呈碱性D.K2FeO4中FeO42−具有正四面体结构,K
2FeO4具有强氧化性8.通过如下反应可合成一种中间体:苯甲醛2-环己烯酮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环己烯酮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B.苯甲醛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杂化方式相同C.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中间体和2-环己烯酮D.中间体与足量H2加成后所得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9.在给定条件下,下
列物质间所示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A.NaCl(aq)⎯⎯⎯⎯⎯→通电Cl2(g)B.Cl2(g)23HSO⎯⎯⎯→HClO(aq)C.FeI2(aq)2少量Cl⎯⎯⎯⎯⎯→FeCl3(aq)D.NaClO4(aq)2CO⎯⎯⎯→HClO4(aq)10.热电池是
一种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工作的电池。一种热电池的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工作时需用引燃剂引发Fe和4KClO的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LiCl、KCl熔化,电池开始工作。电池放电后有73LiSi、Fe和2LiS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
热电池常温下不能工作的原因是LiCl、KCl常温下不含离子B.Fe和KClO4反应后的产物可能是KCl、FeCl3和O2C.放电时134LiSi电极上所发生反应为134733LiSi11e4LiSi11L
i−++=+D.电路上每转移1mol电子,消耗FeS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H2O2的氧化性强于Fe3+的氧化性B向NaCl、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Ksp(AgCl)>Ksp(AgI)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持续煮沸。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后析出沉淀Fe3+先水解得到Fe(OH)3胶体,后聚集成Fe(OH)3沉淀D用电导率传感器分
别测定等浓度的醋酸溶液和盐酸的电导率,盐酸的导电性强HCl为强电解质12.草酸亚铁(FeC2O4)是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原料,实验室可通过如图反应制取:已知室温时:Ka1(H2C2O4)=5.6×10−2、Ka2(H2C2O4)=1.5×10−4、
Ksp(FeC2O4)=2.1×1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化、溶解后的溶液中存在:2c(Fe2+)+c(H+)<c(NH4+)+c(OH-)B.室温下,0.10mol∙L−1NaHC2O4溶液中存在:c(C2O24−)<c(H2C2O4)C.向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加Na2C2O
4溶液至溶液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2O24−+2MnO4−+8H2O=10CO2↑+2Mn2++16OH-D.室温时反应Fe2++H2C2O4=FeC2O4+2H+的平衡常数K=4013.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
O会破坏臭氧层。如何有效消除NO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用新型催化剂对CO、NO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一段时间内NO的转化率、CO剩余的百分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NO可发生下列反应:反应I:()()()()222COg2NOg2COgNg++1ΔH反应Ⅱ:()()()222
NOgNgOg+2Δ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0H,2H0B.温度大于775K时,催化剂活性降低C.()()NO1COnn=时,控制温度875K已可较好的去除NOD.775K,()()NO1COnn=时,不考虑其他反应,该时刻()()22CO:N3:2nn二、非选择题:本题
共4小题,共61分。14.从分金渣(主要成分为AgCl、2AgS、4PbSO、4BaSO)中获取高纯银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在上述反应的温度下()10spAgCl1.810K−=,()502spAgS6.3
810K−=(1)“预处理”加入3FeCl溶液将2AgS转化为Ag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氯化银的晶胞如图,Ag+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Ag+数目为▲。(3)已知:()32332Ag2SOAgSO−+−+,8.681.010K=,“分
银”时,AgCl与23NaSO反应生成()332AgSO−,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分银”时,()332AgSO−的浓度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23SO−及其与H+形成的微粒的浓度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2。“分银”时,终点pH需控制的范围及原因为
▲。(5)“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已如AgSCNAgSCN+−+=(白色),测定所制银样品纯度的过程为(杂质不反应):①称取制备的银样品1.0800g,加适量稀硝酸溶解,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酸化后滴入几滴(
)442NHFeSO溶液作指示剂,再用140.1000molLNHSCN−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血红色。③重复②的操作2次,所用4NHSCN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4.00mL。计算样品中银的质量分
数(写出计算过程)▲。15.化合物G是合成氢化橙酮衍生物的中间体,其人工合成路线如下:注:Bz基团为苯甲酰基,结构式为(1)A中碳原子和氧原子杂化类型分别为▲、▲。(2)E→F的反应类型为▲。(3)C的结构简式为▲。(4)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2∶2∶2∶1。②碱性条件下水解,酸化后得2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分子只含一种含氧官能团,另一种产物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且能与3FeCl发生显色反应(5)写出以和、3CHI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示
例见本题题干)。16.硒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从铜阳极泥(含有Se、Au、Ag、Cu、CuSe、2AgSe等)中提取硒的过程如下:(1)“焙烧”时,2AgSe与2O反应每消耗1mol
2O,转移电子数为▲。(2)甲酸还原23HSeO反应的装置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还原时,进行了下述实验:向10mL12.5molL−亚硒酸溶液中先加入10mL氨水,再加入10mL甲酸溶液,加热至沸腾(103℃),反应10小时。当氨水浓度在10~1.25molL
−之间,随着氨水浓度逐渐增大,亚硒酸还原率逐渐升高,其可能的原因是▲。(4)粗硒的精制经过23NaSO浸出[Se转化成硒代硫酸钠()23NaSeSO]2NaS→净化24HSO→酸化等步骤。①加入一定体积2NaS溶液可除去2Cu+、Ag+等
杂质金属离子,2NaS浓度对粗硒除杂的影响如图所示,当2NaS的浓度大于2.0g∙L-1时,精硒中的杂质含量上升的原因是▲。②在搅拌下向100mL1mol∙L-1硒代硫酸钠(Na2SeSO3)溶液中缓慢滴加1mol∙L-124HSO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Se固体。需加入24HSO溶液的体
积约为▲。(5)实验室中可以用2SO还原23HSeO溶液制取硒单质,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取一定量23HSeO溶液,▲,得硒单质。(须使用的试剂:SO2、BaCl2溶液、1mol∙L-1NaOH溶液)17.为了缓解温室效应与能源供应之间的冲突,从空气中捕集C
O2并将其转化为燃料或增值化学品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1)二氧化碳通过催化方法还原可以生产多种高价值的基础化学品,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12242COg+4HgCHg+2HOg164.7HkJmol−=−
;()()()()1222gHggHOg41.2COCOHkJmol−++=;在密闭容器中,()()5221.0110PanCO:nH1:4=起始起始、时,2CO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所测得的2CO实际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4CH的选择性可表示为()()42
nCH100%nCO生成反应。①反应()()()()2242COg+2HgCOg+CHgH=▲1kJmol−;②580℃以后2CO平衡转化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③某同学认为该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为360℃~400℃,你是否
赞同,并说明理由:▲。(2)为了进一步研究2CO的甲烷化反应,科学家研究催化剂2M/TiO(M表示Ni或Ru)在300℃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催化反应的核心过程如题图所示:①步骤Ⅲ发生的反应为▲。(用“*X”代表吸附态中间体)②研究发现,光诱导电子从TiO2转移到
M,富电子的M表面可以促进2H的解离和2CO的活化,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已知Ni和Ru的电负性分别为1.91和2.20,使用2Ru/TiO催化剂的反应效率▲(填“高于”或“低于”)使用2Ni/TiO作催化剂的反应效率。(3)用光电化学法将2CO还原为有机物实现碳资源的再生利用,其装置如图1所示。
其他条件一定时,含碳还原产物的法拉第效率[()Xn(X)FEX100%n()=总生成得到的电子通过电极的总的电子]随电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①当电解电压为0.7V,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②电解电压为0.95V时,电解生成的HCHO和HCO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高三化学自主学习效
果评估参考答案1234567BCDBAAC8910111213BADCDB14.(15分)(1)3222FeClAgS2FeClS2AgCl+=++(2分)(2)12(2分)(3)1.321.810−(2分)(4)8~9;pH8~9时23SO−浓度较大,有利于AgCl与23SO−反应生成()
332AgSO−(3分)(5)()3242234224AgNHNHHO4AgN4NH4NHHO+++=++++(2分)(6)已如Ag++SCN-=AgSCN↓(白色),则n(Ag)=n(SCN-)=24.00×10-3L×0.1000mo
l/L×100mL25mL=9.6×10-3mol,则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为-39.610mol1008g/mo0l1.08g=96.00%。(4分)15.(15分)(1)2sp3sp(2分)(2)取代反应(2分)(3)(3分)(4)(3分)(5)(5分)16.(15分)(1)6mol(2
分)(2)2322103HSeO2HCOOHSe2CO3HO+⎯⎯⎯⎯→++℃(2分)(3)在实验条件下,3HSeO−比23HSeO更容易被甲酸还原,随着氨水浓度逐渐增大,溶液中3HSeO−浓度逐渐增大,反应速率加快(3分)(4
)①后续加硫酸时,硫离子与亚硫酸根反应生成硫单质(2分)②100mL或0.1L(2分)(5)(4分)在不断搅拌下,向23HSeO溶液中缓缓通入2SO气体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1分),同时用11molL−NaOH溶液
吸收多余的尾气(1分),静置,过滤,(1分)洗涤,直至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加入2BaCl溶液无沉淀生成,干燥(1分)17.(16分)(1)①-247.1(2分)②反应Ⅰ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CO2平衡转化率降低;反应Ⅱ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CO2平衡转化率升高,580℃以后,温度对反应Ⅱ平衡移动的影响
大于反应Ⅰ(3分)③不赞同。虽然反应温度为360℃~400℃时CO2转化率较高,但CO2生成CH4的选择性的大小无法确定(CH4选择性大小无法确定)(3分)(2)①*COOH→*CO+*OH(2分)②高于(2分)(3)①CO2+2e-+2H+=HCOOH(2分)②2: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