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中考真题化学》201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学生版).docx,共(8)页,85.115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260f2b027d9c69e4f6976eced2cec6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1.(2分)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菜刀生锈C.蔬菜腐烂D.天燃气燃烧2.(2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铁D.铝3.(2分)
碘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我国推广使用的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54.(2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发生这样的反应:CO2+2NH3=C
O(NH2)2+X,这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X的化学式是()A.COB.NO2C.H2OD.O25.(2分)对比如图两个实验中水的变化,用分子的观点分析它们不同点,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之间有间隔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在电
解水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在水蒸发中,分子本身是不变的6.(2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空气中的氧气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7.(2分)节能减排、
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焦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C.二氧化碳通过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
性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相同8.(2分)生活中各类事故时有发生,下列对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覆盖B.厨房煤气管道泄漏,立即打开换气
扇通风换气C.用煤炭取暖时为了防止室内一氧化碳中毒,在煤炉上放一壶水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少量NaOH溶液9.(2分)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
,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硫化氢是由硫、氢元素组成的B.硫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硫原子构成的C.氢硫酸能腐蚀大理石雕像D.氢硫酸能与K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10.(2分)认真对实
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固体内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含有碳酸根B.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
证明该化肥是铵态化肥C.向氯酸钾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加热,产生O2的速率明显加快,则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D.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11.(2分)下表选项
中,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编号物质所含杂质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ANa2CO3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蒸发B铜粉铁粉用磁铁吸引C氯化钾溶液氯化铜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D氧化铜碳粉在空气中灼烧A.AB.BC.CD.D12.(2分)【资料获悉】铁在高温
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Fe2O3+3Cu,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
反应后静置,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表示为“甲”)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乙和固体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甲中不含FeCl3;②甲中含有FeCl3;③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
液乙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④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乙中可能含有ZnCl2、FeCl2,一定不含有CuCl2.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共16分)13.(4分)化学
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你根据题意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序号,填写在横线上.①蛋白质;②硝酸钾;③天然气;④碳酸氢钠;⑤维生素(1)可用于汽车清洁燃料的是;(2)可用来焙制糕点、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3)可用作农业生产中复合肥料的是;
(4)我们常吃的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14.(2分)2012年1月发生的柳江河水镉污染事件和2012年5月9日中央电视台曝光“业内人士称调查显示自来水5成不合格”的两则新闻,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用水安全的高度关注.(1)柳江河水镉污染祸源是
两工厂企业,这是典型的(用下列序号填空).A.工业污染B.农业污染C.生活污染(2)国家规定自来水的pH在6.5﹣8.5.为了测定学校自来水是否达到这一标准,可用来进行检测.15.(2分)根据如图反应模拟图回答问题:(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A图表示的微观意义.
(2)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4分)在初中化学里,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下列图甲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中,小烧杯的b是水,广口瓶中的溶液是X、Y、Z溶液的一种.(1)30℃时,将20g的X放入50g的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2)
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的前提下,把Y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3)把70℃的X、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40℃,此时X溶液的质量分数(填“>”、“<”或“=”)Z溶液的质量分数.(4)图乙中,若a是生石灰,试验时发现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广口瓶中溶液的溶质是(填“X”、“Y”或“Z”
)17.(4分)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相互之间连线表示两者间能发生化学反应.(1)若A是一种红色固体物质,B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
所属的物质类别是.(2)若A是一种气体氧化物,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只写一个),D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三、分析简答题(共2题,每题2分,共4分)18.(2分)金属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没有金属,生活是难以想象的.(1)从金属元素的原子结
构分析,你认为大多数金属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根本原因是.(2)根据你平常的所见所闻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写一种即可).19.(2分)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只知道它们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将它们加以鉴别(写出操作步骤
、现象和结论).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每空1分,共9分)20.(5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据此选择上图中(填序号)组装一套制取干燥的氧气的装置.(3)小明同
学用加热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一种气体,则他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收集这种气体的装置只能选用E,由此可知这种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21.(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做了以下A
、B两个实验:【观察与讨论】实验结束后,他们将A试管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将滤液和B实验后的废液都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出现白色沉淀。他们通过分析,确定A滤液中的溶质是(些化学式),B废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接着,他们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
问题】废液缸里最终的废液含有什么溶质?【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进行了多种猜想:猜想①:NaClCaCl2HCl猜想②:NaClCaCl2猜想③:NaClNa2CO3…经分析后,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①不成立,他们的理由是。【活动与探究】他
们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现象结论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②错误,猜想③成立【反思与评价】请你评价小华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四、计算(共2题,22题2分,23题5分,共7分)22.(
2分)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化合物,丙氨酸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方程式为C3H7O2N.(1)丙氨酸分子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为;(2)丙氨酸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23.(5分)过氧化钠(化学式
为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物质,它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现将一定质量的过氧化钠加入到盛有175.2g水的烧杯中,反应完毕后称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过氧化钠和水的总质量减少了6.4g,试计算:(1)反应生成氧
气的质量是g.(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