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解析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DOC
  • 阅读 1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512.094 KB
  • 2025-01-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5节  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解析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节  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解析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节  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解析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5节 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解析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docx,共(12)页,512.094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a09fd16f4a154ac43bb4e78f121b8f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5节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一、选择题1.人体摄人的能量(营养师常称之为热量)过多或过少都有损于健康。某种巧克力的营养成分表上标有“每100克能量2000千焦",该标识的含义与以下哪个物理量的含义类似?()A.热量B.热值C.内能D.比热容【答案】B【解析】燃料的热值表

示燃料的放热本领大小,数值上等于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这和“每100g能量2000千焦”相似,故B正确,而A、C、D错误。2.甲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2×103焦,乙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1×103焦,那么

()。A.甲的热值一定大于乙的热值B.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C.甲的热值、质量都比乙的大D.甲的热值可能比乙的小【答案】D【解析】根据公式𝑞=𝑄𝑚可知,当燃料的质量相等时,热值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题目中没有说明燃料的质量大小,则无

法判断它们热值的大小,故D正确,而A、B、C错误。3、由Q=cm(t﹣t0)得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

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D.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答案】C【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在状态和物质种类一定时,比热容大小与物体吸放热、温度变化大小、质量多少都没有关系。故ABD不正确。4.(2019秋•泉州月考)一壶水,从20℃加热到65℃,吸收的热量是Q

1;再从65℃加热到100℃,吸收的热量是Q2,则两次吸收的热量之比Q1:Q2为()A.1:5B.5:1C.7:9D.9:7【答案】D【解析】同一壶水中水的质量相等,且比热容相同,由Q吸=cm(t﹣t0)可得,水两次吸收的热量之比:====。5.(2019•江干区一

模)小东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主要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B.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热量,水比沙子升温多C.铁块和铝块升高相同温度,一定吸收相等的热量D.质量相等的沙子和铁,降

低相同温度,沙子放出的热量等于铁放出的热量【答案】A【解析】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则降低相同的温度,根据放热公式Q=cm△t可知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故A正确;B、由于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由Q=cm△t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

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水比沙子升温小,故B错误;C、由Q=cm△t可知,因为不确定铁块和铝块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铁块和铝块吸收热量的多少,故C错误;D、由于沙子比铁的比热容大,由Q=cm△t可知,质量相等的沙子和铁,降低相同温度,沙子放出的热量大于铁放出的热量,

故D错误。6.(2020·江干模拟)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2kg,丙物体质量为1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小C.甲和丙比热容相等,可能是同一种物质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答案】C【解析】从图像提取必要信息,根据公式Q=cm△t进行分析即可。【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乙和丙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热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与质量成反比;因为

m乙>m丙,所以乙的比热容比丙的小,故A错误;B.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升高的温度和质量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根据图像可知,Q甲>Q乙,那么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故B错误;C.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升高的温度和比热容相同时,吸收热量与质量成正比。因为Q甲

>Q丙,m甲>m丙,所以甲和丙的比热容可能相等,为同一种物质,故C正确;D.根据B中分析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因此二者都降低1℃,甲放出的热量比乙多,故D错误。7.如图所示,在比较酒精和水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图甲装置对相同质量的酒精和水进行加热,得

到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同一盏酒精灯对两个试管同时加热是为了使酒精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热量不同C.从图像可知水的比热容比酒精的小D.从图像可知质量

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答案】A【解析】A、用同一盏酒精灯对两个试管同时加热是为了使酒精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说法正确;B、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热量相同,故B说法错误;C、从图线可知水的吸热能力比酒精强,故水的比热容比酒

精大,故C说法错误;D、从图线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故D说法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8.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

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乙液体吸收9.45×104J

的热量,则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答案】小于;45【解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2)根据公式Q=

cm△t计算即可。【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当加热90min时,质量相同的甲和乙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t甲>△t乙;根据根据公式Q=cm△t可知,比热容c甲<c乙。(2)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𝑡=𝑄𝑐𝑚=9.45×104𝐽4.2×103𝐽/(𝑘𝑔·℃)×0.5𝑘

𝑔=45℃。9.(2019•泸县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内能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比在AB段的比热容。

汽油机产生2.3×107J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kg的汽油(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答案】小于;大;0.5【解析】(1)晶体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第6min时的内能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2)由Q=cm△t,可得c=,AB段和CD段物质的

质量m相同,由图象知,时间相同,都是1min,升高的温度不相同,升高温度之比为2:1,所以吸收的热量之比为,从而计算得比热容之比为,则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大于AB段的比热容;(3)由Q放=mq可得,需要完全燃烧汽油的质量

:m===0.5kg。10.(2018秋•梅江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三烧杯中a、b液体的质量必须(选填“相等

”或“不同”)。(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3)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完全燃烧10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J。【答案】(1)甲、乙;甲、丙;相等;(2)1kg水

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3)3.0×105。【解析】(1)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甲和乙两图进行实验;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

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进而判断两种比热容的大小关系,应选择甲和丙两图进行实验;综上所述,三烧杯中a、b液体的质量必须相等;(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的物理含义是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为4.2×103J;(3)完全燃烧10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Q放=mq=10×10﹣3kg×3.0×107J/kg=3×105J。1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

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___(A/B)的高度,确保使用外焰加热。(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_,得出结论。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答案】(1

)A(2)升高的温度(3)该方案避免两次加热,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解析】(1)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时,由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通常使用外焰加热。酒精灯放在底座上高度不能变化,只能通过调节支托烧杯的支架A达到目的;(2)根据公式Q=cm△t可知

,要比较升温情况即△t与比热容c的关系,必须控制质量m和Q相等;而Q相等,其实就是加热时间相等,然后比较温度的变化即可;(3)两种物质同时放入一个烧杯中加热,同时开始和结束加热,能够比较准确的控制吸收的热量相等。【解答】(1)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A的高度,确保使用外焰加热。(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得出结论。(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

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该方案避免两次加热,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12.(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高

温期间,将冰块放入到容器内,置于教室中,可适当降低室内温度。(1)教室内体温恒定的学生,体内的产热量________散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整个过程中除冰块的熔化外,也能起到降温作

用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3)若在绝热的密闭容器中给0°C的冰加热。刚开始冰慢慢熔化成水,但温度保持在0°C;等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温度逐渐升高。实验获得如下近似数据:实验次数1234冰的质量(克)100100200200冰熔化为水的最终温度(°

C)040X加热时间(分钟)57.51020请推测表格中的X的数据为________°C。(注:绝热是指体系与环境不存在热量交换)【答案】(1)等于(2)水的蒸发(或汽化)(3)8【解析】(1)当产生的热量大于散发的热量时,人的体温会上升;当产生的热量小于散发的热量时,人的体温会下降。

如果产生的热量等于散失的热量,那么人的体温恒定不变。(2)液体由液体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需要吸热;(3)根据公式Q=cm△t可知,对于水来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m和升高的温度△t成正比。对于同一种加热方式,那么水吸收的热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那么水的加热时间最

终与水的质量m和△t成正比。分别将1和2,3和4进行比较,得到水升高的温度和对应的加热时间,然后作比计算即可。【解答】(1)教室内体温恒定的学生,体内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2)整个过程中除冰块的熔化外,也能起到降温作用的物态变化是水的蒸发(或汽化)。(3)将①和②比较

可知,100g的水升高4℃的加热时间为:7.5min-5min=2.5min;将③和④比较可知,200g的水升高x℃的加热时间为:20min-10min=10min。根据公式Q=cm△t可知,𝑄1𝑄2=𝑐𝑚1△𝑡1𝑐

𝑚2△𝑡2=𝑚1△𝑡1𝑚2△𝑡2;即:2.5𝑚𝑖𝑛10𝑚𝑖𝑛=100𝑔×4℃200𝑔×𝑥;解得:x=8℃。三、解答题13.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和质量相等的水和液体甲,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

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时间/min012345水的温度/℃202224262830液体甲温度/℃202326293235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相同的时间,升温快的是________。(2)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

温度,_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3)由此可推出c水________c液(选填“>”“<”或“=”)。(4)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________。【答案】(1)液体甲(2)水(3)>(4)2800J/(kg·℃)【解析】(1)挑选一个加热时间,然后比较二者温度的

高低,温度高的升温快;(2)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根据表格比较二者都升高到26℃时加热时间的长短即可;(3)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据

此比较比热容的大小;(4)根据表格数据,求出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二者吸收热量之比,然后再用公式Q=cm△t计算液体的比热容。【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当加热1min时,水升高到22℃,甲升高到23℃,可见,升温快的是甲液体;(2)根据表格可知,同样都升高到26℃时

,水需要加热3min,甲需要加热2min,因此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3)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根据(2)中数据可知,水吸收的热量多

,那么水的比热容大,即c水>c液;(4)根据(2)中数据可知,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和液体甲吸收的热量之比:Q水:Q液=3min:2min=3:2。根据公式Q=cm△t得到:𝑄水𝑄液=𝑐水𝑚水△𝑡水𝑐液𝑚液△𝑡液=𝑐水𝑐液;32=4.2×103𝐽

/(𝑘𝑔·℃)𝑐液;解得:c液=2.8×103J/(kg·℃)。14.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千克的煤气,能使50千克的水从20℃升高到70℃(不计热散失)。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

·℃),煤气的热值为4.2×107焦/千克。求:(1)0.5千克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答案】(1)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Q=qm=4.2×107焦/千克×0.5千克=2.1

×107焦;(2)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水=4.2×103焦/(千克·℃)×50千克×(70℃-20℃)=1.05×107J;(3)燃气灶的效率𝜂=𝑄吸𝑄=1.05×107𝐽2.1×107𝐽=50%。【解析】(1)根据Q=qm计算

煤气放出的热量;(2)根据Q吸=c水m水△t水计算水吸收的热量;(3)根据𝜂=𝑄吸𝑄计算燃气灶的效率。15.(2019·杭州模拟)有一款太阳能热水器,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将它安装在阳光充足的水平台面上,并装满水。型号JL8801A水

容量/L80自身质量/kg50(1)某地区(晴天)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3.36×107J,接收的太阳能,如果由燃烧煤气(热值q=4.2×107J/kg)来获得,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2)装满的水质量是多少千克?(3)若这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有60%被热水器中的

水吸收,则可使初温为20℃的水温度升高到多少度?[c=4.2×103J/(kg·℃)]【答案】(1)需要完全燃烧煤气的煤气质量:𝑚=𝑄𝑞=3.36×107𝐽4.2×107𝐽/𝑘𝑔=0.8𝑘𝑔;(2)装满的水的质量:𝑚水=𝜌水𝑉水=1.0×103𝑘𝑔/�

�3×80×10−3𝑚3=80𝑘𝑔;(3)水一天中吸收的热量Q'=ηQ=60%×3.36×107J=2.016×107J,由公式Q=cmΔt=cm(t-t0)得:水升高到的温度:𝑡=𝑄′𝑐𝑚+𝑡0=2.016×107𝐽4.2×103𝐽/(𝑘𝑔·°�

�)×80𝑘𝑔+20°𝐶=80°𝐶。【解析】(1)根据公式Q=qm进行计算;(2)根据密度公式𝜌=𝑚𝑉计算水的质量;(3)根据热水器的效率,利用公式Q=cmΔt完成计算。16.(2021·宁波模拟)如图所示,该玩具叫做爱情温度计。这是一种装有乙醚液体的玻璃瓶,瓶子分上下两部

分,中间由一段弧形玻璃细管连接。把热的手捂在下面装有液体的部位时,液体会顺着瓶子里的玻璃细管喷涌向上,沸腾起来。松开手,液体就会流回底部。(1)手握住时,手掌的热量通过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乙醚的内能。

(2)乙醚沸腾时,导致玻璃瓶上部气压增大。松开手后,玻璃瓶上方乙醚蒸汽经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流回底部。(3)乙醚的沸点约为34℃,比热容为2.4×103J/(kg·℃),将10g乙醚溶液从室温20℃加热到沸腾,需要吸收________的

热量。【答案】(1)热传递(2)液化(3)336J【解析】(1)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3)根据公式Q=cm△t计算吸收的热量

。【解答】(1)手握住时,手掌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乙醚的内能。(2)松开手后,玻璃瓶上方乙醚蒸汽经液化又流回底部。(3)乙醚吸收的热量:Q=cm△t=2.4×103J/(kg·℃)×0.01kg×

(34℃-20℃)=336J。17.(2021九下·诸暨期中)1845年焦耳做了最好的用摩擦加热液体的实验。实验如图所示:他在容器里装一定质量的水,中间安上带有叶轮的转轴,转轴上绕上绳子,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与重物相连。当重物下降时,绳子拉

动转轴转动,带动叶片旋转,由于叶片和水的摩擦,容器里的水温度升高。通过测量和计算,可以比较重物减少的机械能与水增加的内能的关系。该实验为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奠定了定量的实验基础。(1)若实验中两个重物的总质量为25kg,下降高度为10m,则这两个重物减

少的总机械能为J;(2)若容器中水的质量为0.5kg,实验测得水温升高1℃,请计算水内能的增加量:J;(C水=4.2×103J/kg.℃)(3)某兴趣小组多次重复以上实验,发现实验结果和能量守恒定律并不吻合。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写一种即可)。【答案】(1)2500(2)210

0(3)由于转轴处存在摩擦或液体散热(合理即给分)【解析】(1)减小的机械能等于两个重物的重力做的功,根据W=Gh计算;(2)根据Q=cm△t计算水内能的增加量。(3)根据转轴处的摩擦或液体散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分析解答。【解答】(1)这两个重物减少的总机械能为:W=Gh=25kg×10N/kg

×10m=2500J;(2)水内能的增加量为:Q=cm△t=4.2×103J/(kg.℃)×0.5kg×1℃=2100J。(3)某兴趣小组多次重复以上实验,发现实验结果和能量守恒定律并不吻合,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

:由于转轴处存在摩擦或液体散热。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