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1.884 MB
  • 2024-12-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共(21)页,1.884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9b97d6997146e831c1e4cfa6b5dc1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潮南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汕头卤鹅是汕头传统名菜,汕头卤鹅选用澄海狮头鹅为食材,以酱油、冰糖、桂皮、砂仁、豆蔻、八角、南姜、加饭酒、蒜头、香菇等卤制而成。下列有关汕头卤鹅的叙述,正确的是()A.狮头鹅

的肌肉细胞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脂肪B.卤鹅中Fe、Cu、Ca等微量元素比较丰富C.蛋白质高温发生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卤鹅腌渍过程中会导致部分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答案】D【解析】【分析】组

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②微量元素:Fe、Mn、B、Zn、Mo、Cu等;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H、O、N。【详解】A、细胞中含量

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B、Ca是大量元素,Fe和Cu属于微量元素,在细胞中含量较少,B错误;C、蛋白质高温发生变性后肽键未被破坏,故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C错误;D、卤鹅腌渍过程中由于使用食盐等物质,导致外部渗透压增大,会导致部分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D正确。故选D。2.紫色洋葱是生物

实验的好材料,其植株的地上部分是绿色的管状叶,地下部分是鳞片叶和不定根。下列有关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A.用紫色鳞片叶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胞的质壁分离B.无水乙醇提取紫色鳞片叶外表皮中的色素,可探究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C.用低温(4℃)处理洋葱长出的1cm

左右不定根,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D.观察洋葱管状叶的叶绿体,必须通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洋葱作为实验材料:(1)紫色洋葱的叶片分两种:①管状叶,绿色,这种叶片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②鳞片叶,其内外表皮都有一层细胞构成,适于

显微镜观察:a、外表皮紫色,适于观察质壁分离复原。b、内表皮浅色,适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2)根尖分生区是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一是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二是此处细胞处于分裂周期中,能

找到进行分裂的细胞。【详解】A、用紫色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就能观察到细胞的质壁分离,A错误;B、紫色鳞片外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提取到叶绿体中的色素,应选用紫色洋葱管状叶,B错误;C、待洋葱长出约1cm长的不定根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

中冷藏室内(4℃),诱导培养48~72h,可在视野中观察到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由此得出低温可以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C正确;D、观察洋葱管状叶的叶绿体,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后

,用镊子取一片洋葱管状叶的小叶片,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先用低倍镜找到需要观察的叶绿体,再换用高倍镜观察即可,无须经过通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过程,D错误。故选C。3.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的形成过

程,PU、GATA为两种蛋白质,是细胞内调控因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自然发育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图中单核细胞和幼红细胞的核DNA序列存在差异性C.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具核体细胞都具有全能性D.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人体细胞生理功能的效率【答

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个体自然发育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

;B、图中单核细胞和幼红细胞都是由N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不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因此图中单核细胞和幼红细胞的核DNA序列不存在差异性,B错误;C、从理论上讲,每一个具有细胞核的生物体细胞都有全套基因,都具有全能性,C正确;D、细胞分化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稳定性差异,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确。故选B。4.100万年前,刚果河将黑猩猩和楼黑猩猩的共同祖先隔离成两个种群,在刚果河北岸生活的种群要与大猩猩争夺食物,而在南岸的种群生活安逸轻松。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北岸

种群进化为头骨较大、犬齿较长的黑猩猩,南岸种群进化为头骨较小、犬齿较短的楼黑猩猩,黑猩猩与楼黑猩猩不能交配产生后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被隔离后,两个不同种群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B.与大猩猩争夺食物的过程诱发黑猩猩基因突变并产生有利性状C.两个种群产生地理隔离

后,基因频率仍在发生改变D.地理隔离后,仍然需要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答案】B【解析】【分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其实质是自然条件下,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协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详解】A、新物种形

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其实质是自然条件下,不能进行基因交流,A正确;B、与大猩猩争夺食物的过程能选择出黑猩猩有利性状,但变异在前选择在后,B错误;C、两个种群产生地理隔离后,由于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存在,基因

频率仍在发生改变,C正确;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地理隔离后,仍然需要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D正确。故选B。5.“有氧运动”是一种运动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低强度富“韵律性”运动,生理上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的平衡状态。下图

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和血液中乳酸含量与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运动时,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用于合成ATPB.在b、c两种运动强度下,肌肉细胞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进行C.大于或等于b运动强度后,肌肉细胞氧气的消耗量将小于二

氧化碳的产生量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导致细胞外液PH值显著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a组中乳酸含量是血液中乳酸正常值,而b组和c组中乳酸含量都高于血液中乳酸正常值,说明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无氧呼吸速率提高。【详解】A、有氧运动时,细胞内葡萄糖氧化

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储存在ATP中,供给耗能的生命活动过程,A错误;B、b和c运动强度下,乳酸含量该与血液中的正常值,氧气消耗速率较高,说明此条件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B正确;C、

有氧呼吸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与释放氧气的量相等,无氧呼吸既不吸收氧气,也不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运动强度大于或等于b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的消耗量,C错误;D、c组中乳酸含量高于血液中乳酸含量的正常值,因此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产生大量乳酸,但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导致

细胞外液pH值不会有较大改变,D错误。故选B。6.新型肺炎冠状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主要依靠其囊膜上刺突蛋白S识别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膜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蛋白,进而入侵人体肺泡及呼吸道上皮细胞。其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用32P标记的大

肠杆菌培养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可使其RNA带上相应的放射性B.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发生碱基A与T的配对C.新冠病毒在肺泡细胞内增殖时,所需的酶均由宿主细胞DNA指导合成D.ATP水解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新冠病毒的原料【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新型肺炎冠状病毒是RNA病

毒,侵入人体肺泡及呼吸道上皮细胞后,+RNA能翻译形成RNA聚合酶和结构蛋白,在RNA复制酶的作用下,+RNA能形成-RNA,-RNA在形成+RNA,+RNA与结构蛋白结合形成子代病毒。【详解】A、新型肺炎冠状病毒侵入的是人体肺泡及呼吸道上皮细胞,属于动物

病毒,不能在大肠杆菌中增殖,只能在人的肺泡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A错误;B、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主要是RNA的自我复制和翻译,RNA中不存在T碱基,不会发生碱基A与T的配对,B错误;C、由图可知,新冠病毒入侵肺泡细胞过程中,所需的酶部分由自

身RNA合成的,如RNA复制酶,C错误;D、新冠病毒是RNA病毒,ATP水解两个高能磷酸键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新冠病毒的原料,D正确。故选D。7.果蝇正常翅(Ct)对缺刻翅(ct)显性,红眼(W)对白眼(w)显性,两对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的A片段上。用“+”表示A片段存在,“—”表示

A片段缺失。染色体组成为X+X-的红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染色体组成为X+Y的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F1中雌雄比为2: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Ct/ct、W/w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F1中白眼

全是雌果蝇,雄果蝇全是红眼C.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缺刻翅雌果蝇占1/4D.A片段缺失的X-Y受精卵不能发育【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意分析∶F1中雌雄比为2∶1,说明F1中染色体组成为X-Y的合子不能发育。【详解】A、Ct/ct、W

/w两对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的A片段上,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D、题中亲本X+WctX-×X+wCtY杂交,后代为X+WctXwCt、X+wCtX-、X+WctY、X-Y,F1中雌雄比为2∶1,推测F1中染色体组成为X-Y的受精卵

不能发育,F1中白眼全是雌果蝇,雄果蝇全是红眼,BD正确;C、据上述分析可知,F1雌蝇为X+WctX+wCt∶X+wCtX-=1∶1,雄蝇为X+WctY,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基因型及表现型如下表:F2中红眼缺刻

翅雌果蝇占2/7,C错误。故选C。8.农民在用镰刀收割小麦时,手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水泡中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泡内液体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中的高B.水泡主要由淋巴液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所形成C.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可以不

断更新D.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能且只能渗入毛细血管【答案】C【解析】【分析】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外液即细胞生存的环境,也称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详解】A、水泡内的液体是组织液,组织

液和血浆的组成成分和含量都很接近,但是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高,A错误;B、水泡主要是血浆中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中形成的,B错误;的C、水泡的消失和形成说明内环境中的是不断更新的,如果不更新就不会相关状态的改变,C正确;D、水泡的自行消失是因为水泡中的组织液可以渗入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中,使组织液减少,水泡自行消失,D错误。故选C。9.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起促进作用,还可通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抗炎效应,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迷走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B.消化液中的盐酸刺激小肠黏

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进而促进消化C.乙酰胆碱作为信号分子与N受体结合后,催化肠巨噬细胞代谢D.肠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是一种细胞因子,能引发机体炎症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迷走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

交感神经,属于自主性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相反,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占优势。【详解】A、副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交感神经抑制该过程,A正确;B、胃液中的盐酸进入小肠后,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弥散到体液中,

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分泌,进而促进消化,B正确;C、乙酰胆碱作为信号分子与N受体结合后,引起肠巨噬细胞的代谢活动改变,不能起催化作用,C错误;D、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的,肠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是一种细胞因子,从图信息可知,TNF-α能引发机体

炎症反应,D正确。故选C。10.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网眼细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下列有关生态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使用“数罟”捕鱼,利于鱼

鳖的种群年龄结构较长时间处于增长型B.“食谷”、“食鱼鳖”、“用林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价值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D.工农业生产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价值:(1)直接

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2)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

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等。(3)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2.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详解】A、数罟是网眼细密的渔网,不使用“数罟”捕鱼,能够保护幼年的个体,进而有利于鱼鳖的种群年龄结构较长时间处于增长型,A正

确;B、“食谷”、“食鱼鳖”、“用林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但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价值是间接价值,即生态方面的价值,B错误;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需要合理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这是对生态系统的最好的保护,C正确;D、人

类活动会使生态系统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据此可知,人类从事的工农业生产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故选B。11.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

组织分化出根B.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促进柿子的生长发育提高柿子的产量C.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当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且生长素含量高于

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植物组织脱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而当细胞分裂素的效应高于生长素时,则主要诱导植物组织再分化和芽原基的形成;生长素的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

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详解】A、当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且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植物组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且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出根,A正确;B、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但乙烯不能促进柿子的发育,B错误;C、生

长素首先与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基因表达,从而产生效应,影响植物生长,C正确;D、不同浓度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但特殊情况下,不同浓度可引起促进相同,D正确。故选B。1

2.下图是研究人员从落叶地的土壤中筛选高效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时,高压蒸汽灭菌后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B.步骤③筛选、纯化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可以获得单细胞菌落C.步骤③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并需要加入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

源D.步骤④加入的是刚果红染液,可根据菌落与透明圈的直径比来挑选优质菌落【答案】A【解析】【分析】1.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2.微生物的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详解】A、配制培养基时,调节

培养基的pH应在灭菌之前进行,A错误;B、步骤③筛选、纯化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分散,可以获得单细胞菌落,B正确;C、加入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能利用纤维素存活,不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由于缺少碳源则会死亡,

所以步骤③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并需要加入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C正确;D、步骤④加入的是刚果红染液,可根据菌落与透明圈的直径比来挑选优质菌落,透明圈的直径越大,说明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D正确。故选A。二、选择题13.如图是高

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处应为“演绎推理”,比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将质壁分离的洋葱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就属于此过程B.图中②处应为“因变量”,比如“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温度就是此变量C.图中③处应为“无关变量”,比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

吸方式”实验,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就是此变量D.图中④处应为“干扰因素”,比如“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需抽去圆形小叶片中的气体【答案】D【解析】【分析】自变量是指实验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因变量是指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它是实验自变量

作用于实验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无关变量是指那些不是某实验所需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的统称,会影响实验结果。【详解】A、①处应为“作出假说”,“探究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将质壁分离的洋葱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属于实验验证,A错误;B

、因变量是指因自变量改变而改变的量,②处应为“因变量”,“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温度就是自变量,B错误;C、图中③处应为“无关变量”,比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属于因变量,C错误;D、图中④处应为“干扰因素”,比如“探究光

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需抽去圆形小叶片中的气体,已排除细胞中原有气体对实验造成影响,D正确。故选D。14.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图丙和

图丁为精巢中某些细胞分裂示意图中部分染色体的行为、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a代表精细胞或卵细胞B.图甲中b可能含有0或1条X染色体C.图甲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c、d、e、gD.图甲中能分别代表图乙、图丙和图丁的是g、f和b【答案】B【解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甲中,a的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均为N,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b的核DNA含量为2N,但染色体数目为N,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c的核DNA含量为2N,染色体数目为2N,处于间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e的核DNA含量位于2N-4N之间,处于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

裂前的间期;f的核DNA含量为4N,但染色体数目为2N,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g的核DNA含量为4N,染色体数目为4N,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已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丙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图丁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离,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该实验是蝗虫精巢切片的显微观察,图甲中a的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均为N,代表精细胞或精子,A错误;B、图甲中b处于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含有0条或1条X染色体,B正确;C、图甲中c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D、图甲中能分别代表图乙和图丙所处时期的是g、f,即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代表图丁的为c,即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B。15.蚜虫是麦田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为了更好的防治蚜虫,研究人员建立小型麦田种植蛇床草(能够为瓢虫提供保育所),研究种植蛇床草对蚜虫和异色瓢虫(蚜虫的天敌,具有迁飞习性)数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5.25~6.24

为蚜虫爆发期)。相关叙述错误的()A.可分别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蚜虫和异色瓢虫的种群密度B.种植蛇床草可为异色瓢虫提供繁殖场所从而提高异色瓢虫的种群密度C.5.25~6.9期间气温升高导致蚜虫爆发,种群数量呈“J”增长D.麦田种植蛇床草既能较好的防治蚜虫又能减少农药

使用,提高经济效益【答案】C【解析】【分析】标志重捕法: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志重捕法。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

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详解】A、样方法多用于植物、某些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种群的种群密度调查;异色瓢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A正确;B、由题意可知,蛇床草能够为瓢虫提

供保育所,所以种植蛇床草可为异色瓢虫提供繁殖场所从而提高异色瓢虫的种群密度,B正确;C、由题意可知,5.25~6.9期间蚜虫爆发,数量增加较快,但存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属于“J”增长,C错误;D、分析图可知,蚜虫爆发期,麦田种植蛇床草蚜虫密度远低于对照组

,说明麦田种植蛇床草既能较好的防治蚜虫又能减少农药使用,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故选C16.图1、图2表示甲、乙两种遗传方式不同的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3表示A(a)、B(b)四种基因经过电泳所形成的条带分布情

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5的甲病基因和Ⅱ7的乙病的致病基因均来自Ⅰ1和Ⅰ2B.图3中的条带1、2、3、4对应的基因分别是A、a、B、bC.Ⅱ7、Ⅱ9、Ⅱ10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aaXBY、AAXBXBD.Ⅱ6与Ⅱ9婚配生出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1/24【答案】D【解析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I1和I2均为正常人,II5是甲病患者,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7两病皆患,说明乙病也是隐

性遗传病,根据题意,乙病与甲病是不同的遗传方式,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仅分析图1,II5基因型为aaXBX-,则I1为AaXBXb,I2为AaXBY,II5的甲病基因(a)来自I1和I2,Ⅱ7患乙病,其致病基因(Xb)

只来自I1,A错误;B、分析系谱图,II10基因型为AAXBX-,II5基因型为aaXBX-,对比二者的电泳图可知,条带1为A,条带4为B,图2中两个亲本均正常,生出具有甲病的II9(aa),可知I4基因型为AaXBY,则条带2为a,条带3为b,B错误;C、Ⅱ

7患两种病,其基因型为aaXbY,图3中条带1为A,条带4为B,条带2为a,条带3为b,可判断I3基因型为AaXBXB,I4基因型为AaXBY,故Ⅱ9的基因型是aaXBY,Ⅱ10的基因型是AAXBXB,C错误;D、I1为AaXBXb,I2为

AaXBY,Ⅱ6为(1/3AA、2/3Aa)(1/2XBXb、1/2XBXB),Ⅱ9的基因型是aaXBY,二者婚配生出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2/3×1/2×1/2×1/4=1/24,D正确。故选D。。三、非选择题17.研究盐胁迫下植物的抗盐机理及其对生长的影响具有

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海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使用NaCl培养液培养某海水稻,分别测得不同浓度NaCl培养液条件下其根尖细胞和高盐胁迫条件下(NaCl浓度200mmol/L)其叶肉细胞

的相关数据,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请回答:(1)为了探究高盐胁迫条件对叶绿体形态及功能的影响,实验小组将正常条件及高盐胁迫条件下培养的成熟叶研磨,通过______法获得叶绿体并制成悬液。在配制叶绿体悬液时,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蔗糖以保证结构的完整,其作用是_______

_______。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经过光反应之后转化为______中的化学能供暗反应利用。(2)若以NaCl溶液浓度150mmol/L为界分为低盐和高盐胁迫,据图1可知,随着NaCI溶液浓度的升高,该海水稻根尖细胞适应低盐和高盐胁迫的调节机制不同:前者主要是逐步提高细胞内无机盐的相对浓度

,后者主要是__________。(3)据图2分析该海水稻叶肉细胞的胞间CO2浓度先降后升的原因:第15天之前色素含量下降不大,很可能是因为气孔导度(指气孔张开的程度)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叶绿体从细胞间吸收的CO2增多,使胞间CO2浓度降低;第15天之后胞间CO2浓度逐渐上升,从

色素含量变化对暗反应的影响并综合其他代谢过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差速离心②.维持叶绿体内外渗透压相等,防止其吸水涨破③.ATP和NADPH(2)大幅度提高细胞内可溶性糖浓度(3)①.降低②.色素含量降低,光反

应产生的NADPH和ATP不足。影响C3还原,导致CO2固定减少(C3未能被及时还原并形成C一最终导致CO2固定减少),净光合速率下降(光合速率降低,呼吸速率影响不大),从而使胞间CO2浓度升高【解析】【分析】由图1可知,在低

盐环境中,细胞中无机盐浓度明显增多,在高盐环境中,细胞中可溶性糖明显增多;由图2可知,在高盐胁迫下培养时间较短时,色素变化不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明显下降;培养时间较长时,色素含量明显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明显增多。【小问1详解】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

的细胞器,可以通过差速离心法获得叶绿体;制备叶绿体悬液时,需要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以形成等渗溶液,维持叶绿体正常的形态和功能;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小问2详解】根据曲线图1可知,该海水稻根尖细胞在低盐环境中,主

要通过逐步提高细胞内无机盐的相对浓度适应环境,在高盐环境中,主要通过大幅度提高细胞内可溶性糖的浓度适应环境。【小问3详解】第15天之前,可能是由于气孔导度降低,外界进入叶肉细胞的CO2减少,叶绿体从细胞间吸收的CO2增多,使胞间C

O2浓度降低;第15天之后,色素含量降低,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不足,C3未能被及时还原并形成C5,最终导致CO2固定减少,胞间CO2浓度升高。18.洞庭湖,原名“云梦”,古称“八百里洞庭”,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中含有多种水生植物,浮游动植物及植

食性,肉食性鱼类等。洞庭湖临近水系中某人工鱼塘部分能量流动如下表所示,其中X表示能量流动的去向之一,Y为能量值,能量单位为J·cm-2·a-1,肉食性动物均作为第三营养级,忽略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生物类型X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生物体中未被利用的能量传

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人工投放的有机物的能量生产者44.05.095.020.00植食性动物9.51.511.0Y5.0肉食性动物6.3056.50.711.0(1)据表分析,X是指________能量,流经该人工鱼塘的总能量是________。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

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百分率表示)。(2)自2020年实现常年禁捕以来,洞庭湖实现了人退水清,鱼繁鸟育。部分洲岛形成常态化湿地,成为鸟类重要栖息地。短短两年,仅在湿地区域发现的已经恢复的植被

种类就多达四五十种,多样性迅速恢.的复,这是实施禁捕之后洞庭湖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实施禁捕政策对洞庭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3)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中微囊藻大量繁殖的方法,研究人员将受污染的湖水引入人工实验湿地,在该人工实验湿地中引入芦苇、水芹和

睡莲等水生植物,既能有效抑制微囊藻繁殖又能治理富营养化,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答案】(1)①.呼吸散失的能量②.180J·cm-2·a-1③.12%(2)生物多样性提高,可以提高生态系统

的抵抗力稳定性,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升高,生态系统结构更加稳定(3)芦苇、水芹和睡莲等水生植物能遮挡阳光、吸收无机盐,抑制微囊藻的繁殖,并通过收获相关产品输出水中的N、P【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10%~

20%。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

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2、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

量流动两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小问1详解】同化能量包括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和用于生物自身生长,繁殖、发育的能量,后者包括进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以及未被利用的能量。则X属于呼吸散失的能量。流经该人工鱼塘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

的总能量加上人工投放的有机物的能量:44.0+5.0+95.0+20.0+5.0+11.0=180J·cm-2·a-1。植食性动物获得的总能量为生产者传递加人工投放=20.0+5.0=25.0J·cm-2·a-1,则Y=25-9.5-1.5-11=3.0J·cm-2·a-1,Y即为

肉食性动物从植食性动物获得的能量。因此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3/25×100%=12%。【小问2详解】实施禁捕政策,多样性迅速恢复,提高了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使自我调节能力上升,结构更稳定。【小问3详解】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

微囊藻大量繁殖,造成鱼虾大量死亡,而芦苇、水芹和睡莲等水生植物能遮挡阳光.吸收无机盐,抑制微囊藻的繁殖,并通过收获相关产品输出水中的N、P,因此种植芦苇、水芹和睡莲等水生植物既能有效抑制微囊藻繁殖又能治理富营养化。19.舌尖最

爱“辣”,辣其实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痛觉,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发现一种离子通道TRPV1,能被43℃以上的温度或辣椒素等物质活化,进而形成烫或辣相关的痛觉。他们的研究思路是:假设辣椒素激活的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然后筛选出可能编码特定受体

的多个候选基因,再将这些基因逐一实施“基因沉默”,当某一特定基因沉默后,细胞对辣椒素不再敏感时,表明该基因对应的离子通道即为辣椒素的受体。(1)吃辣椒时,辣椒素接触口腔黏膜(产生痛觉),与反射弧结构中_____

___上的TRPV1结合后,激活TRPV1,导致细胞膜外阳离子(如Ca2+等)进入细胞,从而导致膜电位差下降,进一步激活Nav1.7(一种Na+通道)导致Na+内流,此时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2)吃辣椒时,“辣”的感觉形成于_______

_________,吃辣味食物的同时,喝热水会增强“灼烧感”,从反射弧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3)与“TRPV1通道”发现者的研究思路最相似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A.研究胰腺及其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B.探究

某种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C.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4)研究还发现,TRPV1通道与关节炎引起的慢性炎症痛也有密切关系。下图表示白介素IL-6(一种炎症因子)引发炎症疼痛时的分子机制。(注:GP130-JAK、P13K

、AKT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基于IL-6炎症因子引发疼痛的分子机制,请为研制缓解慢性炎症痛的药物提供两条思路(简要阐明即可)。思路一:_________________;思路二: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感受器②.内正外负(2)①.大脑皮层②.

热水激活了离子通道TRPVI,相当于加强了刺激相关感受器,使“灼烧感”增强(3)D(4)①.制备IL-6炎症因子的抗体②.使用Ca2+拮抗剂阻止Ca2+内流【解析】【分析】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规律

性应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小问1详解】辣椒素接触口腔黏膜、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上的TRPV1结

合,激活TRPV1,导致细胞膜外阳离子如Ca2+等进入细胞,从而导致膜电位差下降,进一步激活Nav1.7(一种Na+通道)导致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此时膜外为负,膜内为正,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小问2详解】大脑皮层产生感觉,故辣的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由题意可

知,离子通道TRPV1,能被43℃以上的温度或辣椒素等物质活化,进而形成烫或辣相关的痛觉,故吃辣的同时,喝热水增加灼烧感,可能是热水激活了离子通道TRPVI,相当于加强了刺激相关感受器,使“灼烧感”增强。【小问3详解】“TRPV1通道”发现者的研究思路是:假设辣椒素

激活的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然后筛选出可能编码特定受体的多个候选基因,再将这些基因逐一实施“基因沉默”,即利用了“减法原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将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外壳留在外面,也属于“减法原理”,故这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思路相似。故选D。【小问4详解】I

L-6炎症因子引发疼痛的分子机制涉及多种中间转换信号,所以缓解慢性炎症痛时主要思路就是降低IL-6等炎症因子的含量,如制备IL-6等炎症因子的抗体、或者使用Ca2+拮抗剂阻止Ca2+内流,阻断电信号的形成

。20.连山丝苗米产自粤西北连山山区,其米粒色泽油润、软糯香甜,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现有一种味道芳香连山优质水稻品种甲,回答下列问题:(1)品种甲的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g)控制,其香味主要来自一种叫乙酰基吡咯啉的非蛋白类物质,请根据这一

事实推测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_____。的(2)用纯合无香味植株作母本与品种甲进行杂交,在F1中偶然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两种合理的解释_____。(3)已知水稻还有矮秆和高秆、抗病和感病两对相对性状,用矮秆感病与高秆抗病杂交得到F1,

F1全为矮秆抗病,而F2中矮秆抗病:高秆抗病:矮秆感病:高秆感病=765:255:3:1,则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另一对相对性状至少由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答案】(1)香味基因通过控制相关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

接控制香味这种性状(2)某一雌配子形成时,G基因突变为g基因;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G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3)①.矮秆和高秆②.F2中矮秆:高秆=768:256=3:1,说明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③.4【解析】【分析】基因对性状控制的两条

两种方式是:①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直接控制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近而控制代谢过程,以此来控制性状。【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乙酰基吡咯啉是非蛋白类物质,因此该实例可说明香味基因通过控制相关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香味这种性状。【

小问2详解】母本的基因型为GG,父本的基因型为gg,正常情况下F1的基因型为Gg,表现为非香味,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其可能的原因为某一雌配子形成时,G基因突变为g基因或者是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G基因的染色体

片段缺失。【小问3详解】F2的表现型及比例矮杆抗病:高杆抗病:矮杆感病:高杆感病765:255:3:1,单独分析每一对表现型,矮茎:高茎=3:1,抗病:感病=255:1,则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矮杆和高杆,判断的依据是F2中矮杆

:高杆=768:256=3:1,说明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抗病:感病=255:1=(3:1)4,因此另一对相对性状至少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对性状的可知方式、变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21.2017年CAR-T疗法获批可用于癌症治疗。其核心是将具有肿瘤识别功能的CAR基因整合到人体T淋巴细胞,形成能准确定位并杀死癌细胞的CAR-T细

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CAR基因的全部序列,科研人员通过________法和PCR技术可获得大量该基因片段。在PCR反应体系中除模板外还需加入____________。(2)治疗基本过程是:分离患者T细胞并构建CAR-慢病毒运载体→体外基因转移形成CAR-T细

胞→筛选、培养CAR-T细胞→输入患者体内,该疗法属于________治疗,该运载体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通常是________。该方法采用的是自身T细胞,而不用异体T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3)为检查CAR基因能

否在T细胞中翻译成蛋白质,可采用________法检测,CAR-T细胞培养所需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传代培养时,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用________处理后再进行分瓶培养。【答案】(1)①.人工合成(或化学合成)②.引物、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2)①.体外基因②.胞吞③.避免发生排斥反应(3)①.抗原-抗体杂交②.维持培养液的pH③.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解析】【分析】1、获得目的基因通常有两种办法,如果目的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我们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或者用聚合酶链

式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如果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未知的,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包括目的基因在内的基因文库,把DNA分子的所有基因都包括在这个基因文库里面。2、基因治疗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

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治疗两种类型。先从病人体内获得某种细胞,进行培养,然后在体外完成基因转移,再筛选成功转移的细胞扩增培养,最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这种方法称为体外基因治疗。直接向人体组织细胞中转移

基因的治病方法叫做体内基因治疗。【小问1详解】由于CAR基因的全部序列已知,科研人员可以用人工合成(或化学合成)或者PCR技术获得大量该基因片段。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作为模板的DNA序列、与计划获得的目的基因双链各一端序列相互补的两个DNA引物、耐高温的D

NA聚合酶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小问2详解】用CAR-T疗法治疗癌症的基本过程可知,该疗法属于体外基因治疗。该运载体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通常是胞吞。该方法采用的是自身T细胞,而不用异体T细胞,其原因是避免发生排斥反应。【小问3详解】

为检查CAR基因能否在T细胞中翻译成蛋白质,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若有杂交带出现,表明目的基因已形成蛋白质产品。CAR-T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培养所需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传代培养时,贴满瓶壁的细胞

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后再进行分瓶培养。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28952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