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docx,共(7)页,1.988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3b7bc9d0975f7a29049d478e3931db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秋季高二检测卷地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的迁
移备受关注。图1为部分省级行政单位不同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迁入率或迁出率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1.上图中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老年人口迁移A.2015—2020年广东省迁入量少于上海市B.三个时期吉林省的总迁出率大于内蒙古C.三个时期的迁入率北京
市变化幅度最大D.三个时期上海市老年人口迁移为净迁入2.推动图中各省级行政单位老年人口迁移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养老服务②工资收入③气候环境④人口增长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其苹果以果形优美、色泽鲜亮、矿物质含量丰富而闻名。近年来,由于苹果市场竞争、粮
食安全政策、生产成本、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影响,苹果种植规模和产量出现较大变化。图2示意2011—2021年山西省苹果果园面积、产量及单产变化。据此完成3~5题。3.山西省盛产优质苹果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处亚热带,热量条件丰
富B.多山地丘陵,地表水源丰富C.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D.黄土土质疏松,利于蓄水保肥4.推测2018年山西省苹果产量出现明显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影响B.果园面积减少C.市场竞争加剧D.粮食安全政策5.影响2
015年后山西省苹果产量总体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退化B.果园面积C.市场需求D.生产技术11月22日,甲、乙两城市同时看到日出。甲市昼长14小时,乙市昼长比甲市短4小时。据此完成6~7题。6.甲市位于乙市的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7.下列关于两
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日甲、乙两城市同时看到日落B.当日甲市5点日出于东北方向C.甲、乙两城市的纬度数值相同D.当日甲市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市小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湖口是鄱阳湖汇入长江的唯一出口,是鄱阳湖流域的侵蚀基准面。研究表明,长江中上游的水利工程建设及植被覆盖的变化影响了湖
口段河床高程变化。图3示意1998—2016年长江干流湖口段河床最低点高程变化。据此完成8~10题。8.1998—2016年长江干流湖口段河床A.先侵蚀后淤积,淤积为主B.2001—2006年变化速率大C.先淤积后侵蚀,侵蚀为主D.200
6—2016年变化幅度大9.湖口段河床高程的变化,主要是因为长江中上游的水利工程建设及植被覆盖变化导致了该河段A.水量大小变化B.水量季节变化C.泥沙沉积量变化D.河床坡度变化10.该时期长江湖口段河床的总体变化趋势,会导致A.鄱阳湖的枯水期缩短B.长江补给鄱阳
湖增强C.鄱阳湖出湖泥沙减少D.鄱阳湖补给长江增强台风“普拉桑”于2024年9月15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9月19日,在浙江岱山登陆并逐渐向上海方向移动,给该区域造成较大影响。“普拉桑”在临近浙沪时,赶上环流形势有较大调整,低空有强冷空气南下。9月21日,台风“普拉桑”登陆后减弱
为热带低压,随后,再大拐弯出海“复活”为热带风暴并向韩国方向移动。图4示意台风“普拉桑”的移动路径图。据此完成11~13题。11.与温带气旋相比,热带气旋A.中心气流下沉向外流出B.多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C.多为冷暖气团交汇形成D.常与
冷暖锋结合形成锋面气旋12.台风“普拉桑”A.给安徽省带来强降水和风暴潮B.卫星云图显示气流顺时针旋转C.导致东海海域的鱼类资源增多D.浙江登陆时上海主要吹偏南风13.9月21日台风“普拉桑”从热带低压移入黄海后加强为热带风暴
的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使其加速旋转B.地表摩擦力增大C.下垫面性质出现变化D.东南季风势力增强鲸鱼湖(36°19′N,89°26′E)是新疆、西藏和青海三省交界处最大的高海拔封闭型湖泊。该湖泊主要由冰雪融水和降
水补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图5示意1990—2023年鲸鱼湖面积变化。据此完成14~16题。14.为准确获取鲸鱼湖面积和流域冰川范围的遥感影像,应选择的理想季节及天气是A.夏季晴天B.夏季阴天C.冬季晴天
D.冬季阴天15.1990—2023年鲸鱼湖流域气候的总体变化趋势最可能是A.暖湿化B.暖干化C.冷湿化D.冷干化16.关于鲸鱼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时期湖水的盐度不断升高B.该时期湖岸风沙呈增多趋势C.夏季蒸发强,湖泊水位下降D.湖泊东南部的湖盆起伏
较小第Ⅰ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89答案题号10111213141516得分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民族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且集聚程度高的村落
。鄂西南指湖北西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民族村寨数量众多,多呈带状分布在距离河流200~500m的起伏和缓的山坡上,海拔600~900m,近60%分布于南坡、东南坡及西南坡。较多村寨被收录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图6示意鄂西南地区民族村寨
分布。(1)分析鄂西南地区民族村寨数量众多的主要原因。(6分)(2)鄂西南地区民族村寨多集中分布在距离河流200~500m的区域内,分析其原因。(4分)(3)从地形角度指出鄂西南地区民族村寨分布特点的主要益处。(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美国本土东靠大西洋,西临
太平洋,地形有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和东部低缓山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多样。图7示意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表1示意东西岸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对比。表1甲城乙城1月气温(℃)9.34.77月气温(℃)17.125.7(1)分析美国
西部多高山深谷的主要原因。(4分)(2)指出美国西部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差异,并从地形和大气环流角度给出解释。(8分)(3)从地形和洋流角度分析甲、乙两城市冬夏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
水、热交换,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信风的异常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异常,超过一定限值便形成厄尔尼诺或拉尼娜事件。某种鱼类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海域,其生命周期短,对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研究表明,当海水
表层水温在18°𝐶以下最适宜该鱼类栖息和繁殖。图8示意2007年与2015年11月秘鲁沿海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9示意秘鲁沿海地区的“沙漠花海”景观。(1)分析该海域沿岸地区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6分)(2)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解释厄尔尼诺年份
秘鲁沿海地区常出现“沙漠花海”景观的原因。(4分)(3)判断2007年与2015年该区域对应的厄尔尼诺或拉尼娜事件,并说明理由。(4分)(4)指出与2007年相比,2015年该鱼类资源的主要分布和数量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