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中考真题数学》201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x,共(25)页,283.413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08155f5b1382f30eefcd67d152134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3分)﹣3的绝对值是()A.﹣B.﹣3C.D.32.(3分)计算a•a2的结果是()A.a3B
.a2C.3aD.2a23.(3分)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大约36000000米处.将3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36×106B.0.36×108C.3.6×106D.3.6×1074.(3分)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B.C.D.5.(3分)下列长度的3根小木棒不能搭成三角形的是()A.2cm,3cm,4cmB.1cm,2cm,3cmC.3cm,4cm,5cmD.4cm,5cm,6cm6.(3分)2019年淮安市“周恩来读书节”活动主题是“阅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为了解同
学们课外阅读情况,王老师对某学习小组10名同学5月份的读书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单位:本):5,5,3,6,3,6,6,5,4,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3B.4C.5D.67.(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
﹣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1B.k>﹣1C.k<1D.k>18.(3分)当矩形面积一定时,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它的长y和宽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
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3分)分解因式:1﹣x2=.10.(3分)现有一组数据2,7,6,9,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1.(3分)方程=1的解是.12.(3分)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该多边形的边数是.13.(3分)不
等式组的解集是.14.(3分)若圆锥的侧面积是15π,母线长是5,则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是.15.(3分)如图,l1∥l2∥l3,直线a、b与l1、l2、l3分别相交于点A、B、C和点D、E、F.若AB=3,DE=2,BC=6,则EF=.16.(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
3,BC=2,H是AB的中点,将△CBH沿CH折叠,点B落在矩形内点P处,连接AP,则tan∠HAP=.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1小题,共102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计算:(1)﹣tan45°﹣(1﹣)0;(2)ab(3a﹣2b)+2ab2.18.(8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5.19.(8分)某公司用火车和汽车运输两批物资,具体运输情
况如下表所示:所用火车车皮数量(节)所用汽车数量(辆)运输物资总量(吨)第一批25130第二批43218试问每节火车车皮和每辆汽车平均各装物资多少吨?20.(8分)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求证:BE=D
F.21.(8分)某企业为了解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测试,测试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成绩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说明:测试成绩取整数,A级:90分~100分;B级:75分~89分;C级:60分~74分;D
级:60分以下)请解答下列问题:(1)该企业员工中参加本次安全生产知识测试共有人;(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企业共有员工800人,试估计该企业员工中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能达到A级的人数.22.(8分)在三张大小、质地均相同的卡片上各写一个数字,分别为5、8、8,现将三张卡
片放入一只不透明的盒子中,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张,记下数字后放回,搅匀后再任意摸出一张,记下数字.(1)用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列出所有可能结果;(2)求两次摸到不同数字的概率.23.(8分)如图,方格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
度,点A、B都在格点上(两条网格线的交点叫格点).(1)将线段AB向上平移两个单位长度,点A的对应点为点A1,点B的对应点为点B1,请画出平移后的线段A1B1;(2)将线段A1B1绕点A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点B1的对应点为点B2,请画出旋转后的线段A1B2;(3)连接AB2、BB2,求△ABB2的面积.24.(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AC与⊙O交于点F,弦AD平分∠BAC,DE⊥AC,垂足为E.(1)试判断直线
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的半径为2,∠BAC=60°,求线段EF的长.25.(10分)快车从甲地驶向乙地,慢车从乙地驶向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并且在同一条公路上匀速行驶,途中快车休息1.5小时,慢车
没有休息.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快车行驶的路程为y1千米,慢车行驶的路程为y2千米.如图中折线OAEC表示y1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线段OD表示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快车和慢车的速度;(2)求图中线段
EC所表示的y1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线段OD与线段EC相交于点F,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并解释点F的实际意义.26.(12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D为顶点,其中点B的坐标为(5,0),点D的坐标为(1,3).(1)求
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点E是线段BD上的一点,过点E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且ED=EF,求点E的坐标.(3)试问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ADG的面积是△BDG的面积的?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27.(12分)如图①,在△ABC中,AB=AC=3,∠BAC=100°,D是BC的中点.小明对图①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线段AD上任取一点P,连接PB.将线段PB绕点P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0°,点B的对应点是点E,连接BE,得到△BPE.小
明发现,随着点P在线段AD上位置的变化,点E的位置也在变化,点E可能在直线AD的左侧,也可能在直线AD上,还可能在直线AD的右侧.请你帮助小明继续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1)当点E在直线AD上时,如图②所示.①∠BEP=°;②连接CE
,直线CE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2)请在图③中画出△BPE,使点E在直线AD的右侧,连接CE.试判断直线CE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点P在线段AD上运动时,求AE的最小值.201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数
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3分)﹣3的绝对值是()A.﹣B.﹣3C.D.3【分析】利用绝对值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3的绝对值是
3.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绝对值的定义.2.(3分)计算a•a2的结果是()A.a3B.a2C.3aD.2a2【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a1+2=a3.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注意底数不变指数相加.3.(3分)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大约36000000米处.将3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36×106B.0.36×108C.3.6×106D.3.6×107【分析】科学记数法就是将一个数字表示成
(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1≤|a|<10,n表示整数,即从左边第一位开始,在首位非零的后面加上小数点,再乘以10的n次幂.【解答】解:36000000=3.6×107,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和运用和单位的
换算.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4.(3分)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分析】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根据图中正方体摆放的位置判定则可.【解答】解:从正面看,下面一行是横放3个正方体,上面一行是一个正方体.如图所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种视图中的主视图,视图中每一个闭合的线框都表示物体上的一个平面,而相连的两个闭合线框常不在一个
平面上.5.(3分)下列长度的3根小木棒不能搭成三角形的是()A.2cm,3cm,4cmB.1cm,2cm,3cmC.3cm,4cm,5cmD.4cm,5cm,6cm【分析】看哪个选项中两条较小的边的和大于最大的边即可.【解答】解:A、2+
3>4,能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B、1+2=3,不能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C、4+3>5,能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D、4+5>6,能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看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能否大于第三个数.6.(3分)2019年
淮安市“周恩来读书节”活动主题是“阅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为了解同学们课外阅读情况,王老师对某学习小组10名同学5月份的读书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单位:本):5,5,3,6,3,6,6,5,4,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3B.4C.5D.6【分析】众数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根据众数的定义就可以求解.【解答】解:在这一组数据中,5是出现的次数最多,故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众数的意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7.(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1B.k>﹣1C.k<1D.k>1【分析】直接利用根的判别式进而得出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
c=4﹣4×1×(﹣k)=4+4k>0,∴k>﹣1.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正确记忆公式是解题关键.8.(3分)当矩形面积一定时,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它的长y和宽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B.C.D.【分析】根据题意得到
xy=矩形面积(定值),故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为反比例函数,且根据x、y实际意义x、y应>0,其图象在第一象限;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根据题意xy=矩形面积(定值),∴y是x的反比例函数,(x>0,y>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
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实际意义确定其所在的象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3分)分解因式:1﹣x2=(1+x)(
1﹣x).【分析】分解因式1﹣x2中,可知是2项式,没有公因式,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1﹣x2=(1+x)(1﹣x).故答案为:(1+x)(1﹣x).【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是解
题的关键.10.(3分)现有一组数据2,7,6,9,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7.【分析】直接利用中位数的求法得出答案.【解答】解:数据2,7,6,9,8,从小到大排列为:2,6,7,8,9,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7.故答案为: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正确把握中位数的定义是解
题关键.11.(3分)方程=1的解是x=﹣1.【分析】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便可.【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2),得1=x+2,解得,x=﹣1,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解,故
答案为:x=﹣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是基础题,关键是熟记分式方程的解法和一般步骤.12.(3分)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该多边形的边数是5.【分析】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2)•180°
,由此列方程求n.【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540°,解得n=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外角与内角.此题比较简单,只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来寻求等量关系
,构建方程即可求解.13.(3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分析】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这个规律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便可.【解答】解: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得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14.(3分)若圆锥的侧面积是15π,母线长是5,则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是3.【分析】设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是为r,利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
,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得到×2π×r×5=15π,然后解关于r的方程即可.【解答】解:设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是为r,根据题意得×2π×r×5=15π,解
得r=3.即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是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15.(3分)如图,l1∥l2∥l3,直线a
、b与l1、l2、l3分别相交于点A、B、C和点D、E、F.若AB=3,DE=2,BC=6,则EF=4.【分析】根据l1∥l2∥l3,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成比例线段,代入已知数据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
l1∥l2∥l3,∴=,又AB=3,DE=2,BC=6,∴EF=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掌握定理的内容、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6.(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2,H是AB的中
点,将△CBH沿CH折叠,点B落在矩形内点P处,连接AP,则tan∠HAP=.【分析】连接PB,交CH于E,依据轴对称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CH垂直平分BP,∠APB=90°,即可得到AP∥HE,进而得
出∠BAP=∠BHE,依据Rt△BCH中,tan∠BHC==,即可得出tan∠HAP=.【解答】解:如图,连接PB,交CH于E,由折叠可得,CH垂直平分BP,BH=PH,又∵H为AB的中点,∴AH=BH,∴AH=PH=BH,∴∠HAP=∠HP
A,∠HBP=∠HPB,又∵∠HAP+∠HPA+∠HBP+∠HPB=180°,∴∠APB=90°,∴∠APB=∠HEB=90°,∴AP∥HE,∴∠BAP=∠BHE,又∵Rt△BCH中,tan∠BHC==,∴tan∠HAP=,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掌握折叠是
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1小题,共102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
演算步骤)17.(10分)计算:(1)﹣tan45°﹣(1﹣)0;(2)ab(3a﹣2b)+2ab2.【分析】(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单项
式乘以多项式运算法则进而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1)﹣tan45°﹣(1﹣)0=2﹣1﹣1=0;(2)ab(3a﹣2b)+2ab2=3a2b﹣2ab2+2ab2=3a2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和实数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
8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5.【分析】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把原式化简,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1﹣)=÷(﹣)=•=a+2,当a=5时,原式=5+2=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9.(8分)某公司用
火车和汽车运输两批物资,具体运输情况如下表所示:所用火车车皮数量(节)所用汽车数量(辆)运输物资总量(吨)第一批25130第二批43218试问每节火车车皮和每辆汽车平均各装物资多少吨?【分析】设每节火车车皮装物资x吨,每辆汽车装物资y吨,根据题意,得,求解即可;【解答】解:设每节火车车
皮装物资x吨,每辆汽车装物资y吨,根据题意,得,∴,∴每节火车车皮装物资50吨,每辆汽车装物资6吨;【点评】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能够根据题意列出准确的方程组,并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是关键.20.(8分)已知:如图
,在▱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求证:BE=DF.【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D∥BC,AD=BC,又由点E、F分别是▱ABCD边AD、BC的中点,可得DE=BF,继而证得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点E、F分别是▱ABCD边AD、BC的中点,∴DE=AD,BF=BC,∴DE=BF,∴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BE=DF.【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此
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1.(8分)某企业为了解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测试,测试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成绩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
计图.(说明:测试成绩取整数,A级:90分~100分;B级:75分~89分;C级:60分~74分;D级:60分以下)请解答下列问题:(1)该企业员工中参加本次安全生产知识测试共有40人;(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企业共有员工800人,试估计该企业员工中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能达到A
级的人数.【分析】(1)用B级人数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得到调查的总人数;(2)计算出C级人数,然后补全条形统计图;(3)用800乘以样本中A级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答】解:(1)20÷50%=40,所以该企业员
工中参加本次安全生产知识测试共有40人;故答案为40;(2)C等级的人数为40﹣8﹣20﹣4=8(人),补全条形统计图为:(3)800×=160,所以估计该企业员工中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能达到A级的人数为160人.【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从条形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也考查了扇形统计图.22.(8分)在三张大小、质地均相同的卡片上各写一个数字,分别为5、8、8,
现将三张卡片放入一只不透明的盒子中,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张,记下数字后放回,搅匀后再任意摸出一张,记下数字.(1)用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列出所有可能结果;(2)求两次摸到不同数字的概率.【分析】(1)画出树状
图即可;(2)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摸到不同数字的结果有4个,由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画树状图如图所示:所有结果为:(5,5),(5,8),(5,8),(8,5),(8,8),(8,
8),(8,5),(8,8),(8,8);(2)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摸到不同数字的结果有4个,∴两次摸到不同数字的概率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树状图法求概率以及概率公式;由题意画出树状图是解题的关键.23.(8分)如图,方格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点A、B都在格点
上(两条网格线的交点叫格点).(1)将线段AB向上平移两个单位长度,点A的对应点为点A1,点B的对应点为点B1,请画出平移后的线段A1B1;(2)将线段A1B1绕点A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点B1的对应点为点B2,请画出旋
转后的线段A1B2;(3)连接AB2、BB2,求△ABB2的面积.【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1、B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B2的位置,然后连接即可;(3)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
)线段A1B1如图所示;(2)线段A1B2如图所示;(3)S=4×4﹣×2×2﹣×2×4﹣×2×4=6.【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4.(10分)如图,AB是⊙O
的直径,AC与⊙O交于点F,弦AD平分∠BAC,DE⊥AC,垂足为E.(1)试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的半径为2,∠BAC=60°,求线段EF的长.【分析】(1)欲证明DE是⊙O的切线,只要证明∠
ODE=90°即可;(2)过O作OG⊥AF于G,得到AF=2AG,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G=OA=1,得到AF=2,推出四边形AODF是菱形,得到DF∥OA,DF=OA=2,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1)直线DE与⊙O相切,连
结OD.∵AD平分∠BAC,∴∠OAD=∠CAD,∵OA=OD,∴∠OAD=∠ODA,∴∠ODA=∠CAD,∴OD∥AC,∵DE⊥AC,即∠AED=90°,∴∠ODE=90°,即DE⊥OD,∴DE是⊙O的切线;(2)过O作OG⊥AF于G,∴AF=2AG,∵∠BAC=60°,OA=
2,∴AG=OA=1,∴AF=2,∴AF=OD,∴四边形AODF是菱形,∴DF∥OA,DF=OA=2,∴∠EFD=∠BAC=60°,∴EF=DF=1.【点评】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
添加常用辅助线,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10分)快车从甲地驶向乙地,慢车从乙地驶向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并且在同一条公路上匀速行驶,途中快车休息1.5小时,慢车没有休息.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快车行驶的路程为y1千米,慢车行驶的路程为y2千米.如图中折线OAEC表示y
1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线段OD表示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快车和慢车的速度;(2)求图中线段EC所表示的y1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线段OD与线段EC相交于点F,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并
解释点F的实际意义.【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快车和慢车的速度;(2)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点E和点C的坐标,从而可以求得y1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根据图象可知,点F表示的是快车与慢车行驶的路程相等,从而以求得点F的坐标,并写出点F的实际意义.【解答】
解:(1)快车的速度为:180÷2=90千米/小时,慢车的速度为:180÷3=60千米/小时,答:快车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慢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2)由题意可得,点E的横坐标为:2+1.5=3.5,则点E的坐标为(3.
5,180),快车从点E到点C用的时间为:(360﹣180)÷90=2(小时),则点C的坐标为(5.5,360),设线段EC所表示的y1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1=kx+b,,得,即线段EC所表示的y1与x之间的函数表
达式是y1=90x﹣135;(3)设点F的横坐标为a,则60a=90a﹣135,解得,a=4.5,则60a=270,即点F的坐标为(4.5,270),点F代表的实际意义是在4.5小时时,甲车与乙车行驶的路程相等.【点
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6.(12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D为顶点,其中点B的坐标为(5,0),点D的坐标为(1,3).(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点E是线段BD上的一点,过点E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且ED=EF,求点E的坐标.(3)试问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ADG的面积是△BDG的面积的?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
依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即可求(2)可通过点B,点D求出线段BD所在的直线关系式,点E在线段BD上,即可设点E的坐标,利用点与点的关系公式,通过EF=ED即可求(3)先求线段AD所在的直线解析式,求利用点到直线的公式d=,即
可求△ADG与△BDG的高,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答】解:(1)依题意,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2+3将点B代入得0=a(5﹣1)2+3,得a=﹣∴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1)2+3(2)依题意,点B(5,0),点D(1,3),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
=kx+b代入得,解得∴线段BD所在的直线为y=x+,设点E的坐标为:(x,x+)∴ED2=(x﹣1)2+(﹣x+﹣3)2EF=∵ED=EF∴(x﹣1)2+(﹣x+﹣3)2=整理得2x2+5x﹣25=0解得x1=,x2=﹣5(舍去)故点E的纵坐标为y==∴点E的坐标为(3)存在点G,设点G的坐标
为(x,t)∵点B的坐标为(5,0),对称轴x=1∴点A的坐标为(﹣3,0)∴设AD所在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代入得,解得∴直线AD的解析式为y=∴AD的距离为5点G到AD的距离为:d1==由(2)知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BD的距离为5∴同理得点G至BD
的距离为:d2==∴===整理得5x﹣32t+90=0∵点G在二次函数上,∴t=代入得5x﹣32[﹣(x﹣1)2+3]+90=0整理得6x2﹣7x=0⇒x(6x﹣7)=0解得x1=0,x2=此时点G的坐标为(0,)或(,)【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和与几何图形
结合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代数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利用点的坐标的意义表示线段的长度,从而求出线段之间的关系.27.(12分)如图①,在△ABC中,AB=AC=3,∠BAC=100°,D是BC的中点.小明对图①进行
了如下探究:在线段AD上任取一点P,连接PB.将线段PB绕点P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0°,点B的对应点是点E,连接BE,得到△BPE.小明发现,随着点P在线段AD上位置的变化,点E的位置也在变化,点E可能在直线AD的左侧,也可能在直线AD上,
还可能在直线AD的右侧.请你帮助小明继续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1)当点E在直线AD上时,如图②所示.①∠BEP=50°;②连接CE,直线CE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EC∥AB.(2)请在图③中画出△BPE,使点E在直线AD的右侧,连接CE.试判断直线CE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并说
明理由.(3)当点P在线段AD上运动时,求AE的最小值.【分析】(1)①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②证明∠ABC=40°,∠ECB=40°,推出∠ABC=∠ECB即可.(2)如图③中,以P为圆心,PB为半径
作⊙P.利用圆周角定理证明∠BCE=∠BPE=40°即可解决问题.(3)因为点E在射线CE上运动,点P在线段AD上运动,所以当点P运动到与点A重合时,AE的值最小,此时AE的最小值=AB=3.【解答】
解:(1)①如图②中,∵∠BPE=80°,PB=PE,∴∠PEB=∠PBE=50°,②结论:AB∥EC.理由:∵AB=AC,BD=DC,∴AD⊥BC,∴∠BDE=90°,∴∠EBD=90°﹣50°=40°,∵AE垂直平分线段BC,∴EB=E
C,∴∠ECB=∠EBC=40°,∵AB=AC,∠BAC=100°,∴∠ABC=∠ACB=40°,∴∠ABC=∠ECB,∴AB∥EC.故答案为50,AB∥EC.(2)如图③中,以P为圆心,PB为半径作⊙P.∵AD垂直平分线段BC,∴PB=PC,∴∠BCE=∠B
PE=40°,∵∠ABC=40°,∴AB∥EC.(3)如图④中,作AH⊥CE于H,∵点E在射线CE上运动,点P在线段AD上运动,∴当点P运动到与点A重合时,AE的值最小,此时AE的最小值=AB=3.【点评】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
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利用辅助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育星教育网www.ht88.com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
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