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地理试题答案.pdf,共(4)页,238.229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05b031666c4fa81dc952fbbf39e5fd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碳达峰的实施途径,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煤炭利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加大煤炭的消费量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利于碳达峰,①错误;限制钢铁产业发展,可以减少煤炭使用量
,但不利于钢铁行业的发展,不利于满足我国对钢铁产品的需求,②错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减缓煤炭消费量的增长,有利于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利于碳达峰,③正确;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规范各行各业的碳排放量,推动能源高效配置,提高能源利用率,利于实现碳达峰,④正确。故
D选项正确。2.B【解析】本题考查达到碳中和的合理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太阳能发电易受天气、昼夜交替等因素影响,不可能所有冬奥会场馆都能实现全太阳能发电;在冬奥场馆周
边拆迁造林,增加碳汇,这样的做法见效较慢,且周边地区拆迁费用较高,所以不合理;冬奥会期间气候寒冷,办公场馆需要开空调取暖,不会取消空调;运用GIS技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可以减少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B选项正
确。3.C【解析】本题考查人口生育意愿的分布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图可知,在“二孩”生育意愿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村家庭“二孩”生育意愿最高,高中及同等学历的
城市家庭“二孩”生育意愿最低,农村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均超过10%,而城市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均低于10%,因此农村家庭“二孩”生育意愿普遍高于城市家庭。故C选项正确。4.C【解析】本题考查人口生育意愿的城乡差异
,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图可知,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二孩”生育意愿整体呈下降趋势,而“三孩”生育意愿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故C选项正确。5.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城乡生育意愿的主
要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于城市地区经济发达,医疗条件要明显优于农村地区,高龄产妇的生育能够得到完善的医疗保障,降低生育风险,因此有更高的生育意愿。故A选项正确。6.A【解析】本题考查
我国车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出口产品的主要用途,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图可知,城轨产品是该企业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轨道交通整车装备,城轨主要用于地下铁路(地铁)。故A
选项正确。7.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车企在国外设立合资公司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目前中国该企业在印度已设立了生产铁路电机的合资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实现印度本地化整车产品的维保和总装,目的是提升在当地持续经营的能力。故
D选项正确。8.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湖泊水源的补给类型,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当惹雍错地处内陆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且湖泊和周围山峰的海拔均较高,故可推断其水系的主要
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该区域受夏季风的影响,有一定的大气降水,所以大气降水不是内陆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该地地势较高,温泉水、深层地下水补给少,不是主要补给水源。故D选项正确。9.C【解析】本题考查湖水透明度差异的影响因
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湖泊南部有河流注入,河流带来泥沙较多,因此湖水比较浑浊;北部湖盆入湖河流较南部湖盆少,因此挟带的泥沙也较少,水体更清澈,
透明度更高。故C选项正确。10.B【解析】本题考查南北极海冰特征的差异,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北极海域多岛屿、海湾等,海冰分布更为复杂;格陵兰海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冰密度小;
南极由于大陆形状较规则,并且周边无大的岛屿群岛,且有南极绕极流阻隔了外部海水和洋流,使其海冰密集度的空间分布较为规律;南极半岛距南极大陆较远,海冰密度相对较小。故B选项正确。11.C【解析】本题考查造成南北极海冰面积差异的根本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
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南极海冰消融更快,主要是因为南极有大面积的大陆,陆地吸热和散热比海洋快,使其夏季增温和冬季降温都很迅速,因而海冰面积变化也较为剧烈,尤其是夏季的迅速吸热使得海冰消融速度很
快。故C选项正确。12.B【解析】本题考查不同时期地层的化石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地层为中生代地层。中生代时期气候温暖
湿润,植被(裸子植物)繁盛,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所以中生代时期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所以在②地层中易找到爬行类动物化石。故B选项正确。13.C【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时期的阶段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
律的能力。由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地层所在地质时期为重要的成煤期,该时期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故C选项正确。14.A【解析】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类型的判断,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
谱分布原理,结合材料可知,伊犁河谷山地北坡垂直地带植被分布从丁向甲依次为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山地草原、针叶林,因此丙为落叶阔叶林。故A选项正确。15.B【解析】本题考查垂直自然带的主要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
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伊犁河谷北坡山地海拔2100m以上地带主要分布着山地针叶林(仅有乔木雪岭云杉)。郁闭的雪岭云杉林,林下生境阴暗冷湿,抑制了多数灌木种类的生存,却生长着很多种类的草本植物
;海拔2100m以上地带气候冷湿,枯枝落叶种类丰富且分解慢,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故B选项正确。16.A【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植被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伊犁河谷野果林的分布特征主要得益于当地的地形条件,其
独特的地形条件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野果林提供了优越的生境。其北、东和南三面山体高大,阻挡从西面来的湿润气流,形成丰富的降水;同时,伊犁河谷北部的北天山阻挡了北部的干冷气流,南部的南天山阻挡了南部的干热气流,使这里形成
了“气候绿洲”,利于野果林的生长;伊犁河谷冬季存在逆温层,野果林海拔范围恰好处于逆温层内,利于安全过冬。故A选项正确。17.(1)该区域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多沙质沉积物,沙源充足;气候干旱少雨,昼夜
温差大,风力作用明显;有一定的深层地下水,适合耐旱植被生长,拦截沙土的作用明显。(答出两点,4分)(2)由于在风沙流吹蚀灌丛沙堆迎风坡的过程中,风沙流随风沿迎风侧上爬动能逐渐减小,粗颗粒受自身重力影响,
在迎风坡沉积;风沙流遇坡顶灌丛后风速降至最低,大量细粒物质沉积于坡顶或继续搬运至背风侧;气流在背风侧形成回旋流,风沙流风速再次减弱,输沙率下降,部分细粒物质沉积于背风侧,导致背风侧沙粒较细。(6分)(3)经风蚀作用搬运的细颗粒物质,遇植被拦截后沉积,
细颗粒沉积物增加了沙堆养分;由于灌丛覆盖和沙堆堆积避免了阳光直射和地表高温,为生物生存提供了优质条件(生物多样性提高),生物(排泄物、尸体等)被分解后为沙堆土壤提高了大量养分。(4分)【解析】本题以内蒙古自治区白音恩格尔自然保护区红砂灌丛沙堆
为命题情境,考查红砂灌丛沙堆地貌发育的形成条件、红砂灌丛沙堆地貌特征的成因、红砂灌丛常见“肥岛效应”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
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灌丛沙堆是来自附近平沙地、丘间地的沙源被风力搬运,受到植被拦截后形成的风积地貌。第(2)问,在大气水平运动(风)的作用下,风沙流在迎风坡和坡顶同时受侵蚀和沉积作用影响,导致分
选性较差,沙粒较粗;而风沙流在背风坡以沉积作用为主,在重力作用下分选性好,沙粒较细。第(3)问,首先需要了解“肥岛效应”的定义,然后解释原因。风蚀作用搬运的细颗粒物质被灌丛拦截,促使细颗粒物质沉积于灌丛下方增加了沙堆土壤养分;灌丛覆盖可避免阳光直射和地表高温,为其自身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
更优质的微环境,因此促进了灌丛自身生长并增加沙堆内部生物多样性,大量凋落物及沙堆内部生物的排泄物被微生物分解后累积,提高了沙堆土壤的养分含量。18.(1)海面低平开阔,大气运动利于水汽扩散(2分),加之陆地的地表
状况差异大,摩擦力较大,水汽不易扩散、低云多(2分),因此近海岸阴天日数较少,向陆地阴天日数较加(由近岸A向内陆B阴天日数逐渐增多)(1分)。(2)特征:甲地区阴天日数多,乙地区阴天日数较多,向西(大湖)呈
递增趋势。(1分)原因:甲地区地处城区,空气中凝结核较多,促进水汽凝结成为低云,因此阴天日数多;大湖泊提供丰富水汽,在陆地上难以扩散,聚集形成低云,所以接近大湖泊的乙地区阴天日数较多,呈递增趋势。(4分)(3)减少城区工业及交通工具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促使水汽凝结的凝结核;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
生态环境;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建设,预留城市风道,适当控制建筑物高度和密度等。(答出两点,4分)【解析】本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阴天特征为命题情境,考查区域阴天日数特征及原因、减少阴天日数的合理化建议,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根据区域定位可知,该区域为长三角局部地区,该市为上海市。读图可知,上海市A到B阴天日数
在空间分布上是近海岸阴天日数较少,向陆地阴天日数增加,其原因主要从下垫面差异、大气运动和水汽扩散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甲地区阴天日数多,乙地区接近大湖,阴天日数较多,且呈增加趋势,其原因主要从下垫面凝结核的
多少、水汽扩散和大气运动等进行分析。第(3)问,该市为减少阴天天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可从减少污染物排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等角度分析。19.(1)二次利用土地资源,拓展城市空间;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缓解地方政府财
政压力;城市配套服务能力较强,尤其是教育、文化、养老、体育等城市公共配套功能较完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收入来源。(答出两点,4分)(2)相比机场,火车站更接近市区且乘坐火车更加便捷,人流量更大;火车站周边服务设施更齐全,配套交通更完善,土地开发潜力空间更大,利用价值更高。(4分,其他答案合
理,可酌情给分)(3)用地性质混合程度低;(地下空间开发)缺少政策规范、开发技术难度大;开发成本较高;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等。(答出两点,4分)【解析】本题以广州市“轨道+物业”开发利用为命题情境,考查“轨道+物业”综合开发模式的优势、交通枢纽综合开发模式试点选择火车站而非机场的原因、我国“轨
道+物业”综合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轨道+物业”综合开发模式的优势分别从城市空间、地方财政压力、城市公共配套功能、经济发展等
角度分析。第(2)问,机场一般位于较偏远的郊区,火车站距离城市主城区更近,人流量更大;配套服务设施、周边开发潜力、土地利用价值更大。第(3)问,我国“轨道+物业”综合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分别从技术难度、政策规范、成本、
地质等角度分析。20.(1)该市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气温适宜;湿季降水丰富,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地处河流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答出两点,4分)(2)提高粮食供给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减少对粮食的进口;
引进中国的优质水稻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通过旱地水稻种植,促进莫桑比克土地资源的开发,增加耕地面积;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答出两点,4分)(3)引进国外优良的粮食作物
品种,促进粮食品种和粮食生产结构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地区粮食安全;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提高机械化水平,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等。(答出两点,4分)【解析】本题以非洲莫桑比
克中非水稻种植园农业发展为背景,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产业园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对区域农业的发展启示,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
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根据赛赛市中非水稻合作园位置评价其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水源、地形与土壤等),从有利条件方面考虑,再结合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进行回答。第(2)问,开展农业合作对当
地粮食安全的意义可以从粮食进口、粮食的供给、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业技术及管理方式等方面说明。第(3)问,旱地水稻增产对非洲农业发展的启示,其实质就是针对非洲农业发展的不足之处来说,可以从粮食品种和粮食结构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政府政策大力扶持,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等方面思考。获得更多
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