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1.728 MB
  • 2024-12-3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14)页,1.728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743e513621105fd03903f3e5efa79b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B11−N14−O16−Na23−S32−Cu6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化学与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铁质菜刀生锈”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D.维生素C可将Fe3+转变为Fe2+,所以维生素C具

有还原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葡萄糖注射液是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选项A正确;B.铁质菜刀生锈铁转化为了氧化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正确;C.生石灰或硅胶都不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变质,选项C不正确;D.在维

生素C可将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选项D正确;答案选C。2.下列化学用语或化学表示说法正确的是A.2HO的摩尔质量为18gB.每1摩尔水含有2摩尔氢和1摩尔氧C.碳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233

NaHCO=Na+H+CO−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D【解析】【详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H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故A错误;B.2mol氢和1mol氧指代不明,不能确定原子还是分子,1mol水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故B错误;

C.-3HCO是弱酸的酸式根,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碳酸氢钠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为NaHCO3═Na++-3HCO,故C错误;D.原子核带正电,所带正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氯离子的核内有17个质子,带17个正电荷,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

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液氯云雾硫酸干冰B纯净水冰水混合物氧化铝二氧化硫C胆矾碱石灰石墨碳酸钙D盐酸豆浆氯化铜蔗糖A.AB.BC.CD.D【答案】A【解析】

【详解】A.液氯中只含Cl2分子,液氯是纯净物;云雾属于胶体,是混合物;硫酸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干冰即二氧化碳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A正确;B.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水分子,是纯净物,故B错误;C.石墨

是碳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碳酸钙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D.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A。4.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

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C.1molOH—的质量是17g/molD.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等于23186.0210g【答案】D【解析】【详解】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物质的量

的单位,A错误;B.铁原子的摩尔质量是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B错误;C.1molOH—的质量是17g,C错误;D.1molH2O的质量是18g,其中含有H2O的分子数目为6.02×1023,所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等于23186.0210g,D正确;故合

理选项是D。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C.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17gNH3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答案】D【解析】【详解】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

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但是不一定含有相同的原子数,故A错误;B.氢气为双原子分子,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氢原子,所含原子数目为2NA,故B错误;C.常温常压不是标况下,题中条件无法计算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故C错

误;D.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氨气中含有10mol电子,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故D正确;故答案为D。6.对溶液、浊液、胶体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都呈电中性B.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C.都是混合物D.溶液、胶体均能透过半透膜,只有溶液能透过滤纸【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A.溶液、浊液、胶体都呈电中性,溶液中的离子带电荷,有的胶体离子带电荷,故A正确;B.溶液、浊液、胶体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小于1nm为溶液,1nm~100nm是胶体,大于100nm是浊液,故

B正确;C.溶液、浊液、胶体都是混合物,都属于分散系,故C正确;D.溶液、胶体均能透过滤纸,只有溶液能透过半透膜,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7.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关于钠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C.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或用干燥的沙土灭火【答案】C【解析】【详解】A.钠质地软,可以用小刀切割,A错误;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白色的氧

化钠,B错误;C.加热时,金属钠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反应放热出现剧烈燃烧,钠焰色反应为黄色,故产生黄色火焰,C正确;D.钠能与水剧烈反应,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只能用干燥的沙土灭火,D错误;答案选C。8.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B.液态HCl不能导电,故HCl不是电解质C.溶于水后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一定是碱D.氯化银难溶于水,但氯化银属于电解质【答案】D【解析】【详解】A.氯化钠在水中就电离成Na+和Cl-,不需要在电流

作用下才电离,故A错误;B.HCl是电解质,但液态HCl不能导电,因为HCl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B错误;C.溶于水后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比如碱式盐,故C错误;D.氯化银难溶于水,属于盐,但氯化银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9.关于反应2N

H3+3CuOΔ3Cu+N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3是氧化剂B.CuO中的Cu元素被氧化C.还原产物是N2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为34:240【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N元素化合价升高,NH3是还原剂,故A错误;B.CuO中的Cu元素化合价降

低被还原,故B错误;C.还原产物是Cu,氧化产物是N2,故C错误;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为=(17×2):(80×3)=34:240,故D正确;故选D。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3NaCO溶液中加入醋酸:+23222H+CO=CO+HO−

B.MgO与稀盐酸反应:22MgO2HMgHO+++=+C.3AlCl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3AlCl+3OH=AlOH+3Cl−−D.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2ZnAgZnAg+++=+【答案】B【解析】【详解】A.醋酸是弱电解质,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2-3C

O+2CH3COOH=CO2↑+H2O+2CH3COO-,故A错误;B.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MgO+2H+=Mg2++H2O,故B正确;C.AlCl3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故C错

误;D.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离子反应为Zn+2Ag+=Zn2++2Ag,故D错误;故选:B。11.下列物质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SO3→H2SO4B.Cu→Cu(NO3)2C

.FeCl3→FeCl2D.CO→CO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SO3→H2SO4,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需要还原剂,故A不符合题意;B.Cu→Cu(NO3)2,铜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氧化剂,故B不符合题意;C.FeC

l3→FeCl2,铁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还原剂,故C符合题意;D.CO→CO2,碳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氧化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K+、MnO4-、Na+、Cl-B.K+、Na+、NO-3、CO2-3C.Na+、H

+、NO-3、SO2-4D.Fe3+、Na+、Cl-、SO2-4【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MnO4-呈紫红色,不符合题意的无色溶液,A错误;B.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B正确;C.H+在碱性溶液

中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D.Fe3+呈黄色,且Fe3+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故选:B。13.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B.=2NaOH+H2↑C.D.ΔCuSO4+SO2↑+2H2O【答案】B【解析】

【详解】A.Si元素从+4价降到0价是得到电子,C元素从0价升高到+2价是失去电子,,A错误;B.钠与水反应,钠失去电子,水中的氢原子得到电子,B正确;C.锌与稀硫酸反应,锌失去电子,,C错误;D.铜与浓硫酸反应,电子从铜转移

到硫酸中的硫原子,应是从铜元素指向硫元素,D错误;故选B。14.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SO2-4、③Cl-、④HCO-3、⑤CO2-3、⑥H+、⑦Cu2+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操作现象(1)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变红

(2)向溶液中滴加BaCl2和稀HCl有白色沉淀生成(3)将(2)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②③⑥B.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

⑦D.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④⑤,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②【答案】B【解析】【分析】因为溶液为无色、澄清溶液,则排除⑦Cu2+;(1)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变红,则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即有⑥,因为氢离子与HCO-3、CO2-3发生反应而不共存,所

以排除④HCO-3、⑤CO2-3;(2)向溶液中滴加BaCl2和稀HCl,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含有②SO2-4;(3)将(2)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只能说明溶液中含Cl-,因为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所以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C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②和⑥,不能确定是否含③Cl-,A错误;B.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所以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Cl-,B正确;C.⑦Cu2+显蓝色,因溶液无色,不能含有⑦Cu2+,C错误

;D.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④⑤,根据第(2)步试剂及现象可推出,一定含有②,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58分)15.Ⅰ.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铝,②纯醋酸,③2CO,④24HSO,⑤NaOH,⑥硫酸铜溶液,⑦熔融的NaCl,⑧4NaHSO,⑨硝酸钾晶体,⑩乙醇。

(1)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序号);①②⑥⑦⑨⑩这六种物质中能导电的有_______(填序号)。(2)向⑥中加入⑤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3)⑧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4)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可用离子反

应+2H+OH=HO−表示,请写出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5)用双线桥表示()2222CaH+2HO=CaOH+2H反应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Ⅱ.利用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进行填空:(6)有一类物质的结构似“鸟巢”,如化学式

为59BH的五硼烷(见下图)。含有244.214?10个原子的五硼烷的质量为_______。(7)在同温同压下,NO和2SO两种气体,密度比为_______,若两者质量相等,其体积比为_______。(8)2330

gRO−中,核外电子总数比质子总数多236.02?10,则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答案】(1)①.③⑩②.①⑥⑦(2)()2+2Cu+2OH=CuOH−(3)++244NaHSO=Na+H+SO−(4)242422NaOHHSONaS

O2HO+=+(5)(6)32g(7)①.15∶32②.32∶15(8)12g/mol【解析】【小问1详解】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存在自由移动离子或自由移动电子的物质能导电;①铝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铝

存在自由移动电子能导电;②纯醋酸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离子,不导电;③CO2是非电解质,不导电;④H2SO4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离子,不导电;⑤NaOH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离子,不导电;⑥硫酸铜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存在自由移

动的离子能导电;⑦熔融的NaCl是电解质,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⑧NaHSO4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离子,不导电;⑨硝酸钾晶体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离子,不导电;⑩乙醇是非电解质,不导电;所以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③⑩;①②⑥⑦⑨⑩这六种物质中能导电

的有①⑥⑦,故答案为:③⑩;①⑥⑦;【小问2详解】向⑥硫酸铜中加入⑤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2Cu+2OH=CuOH−;【小问3详解】NaHSO4固体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244NaHSO=Na+H+SO

−;【小问4详解】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可用离子反应H++OH-═H2O表示,说明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易溶性的盐,如NaOH与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小问5详解】CaH2+2H2O═Ca(OH)2

+H2↑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生成1mol氢气,转移电子为1mol,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情况为;【小问6详解】2423-1AN4.214?10n===7molN6.02?10mol,则

n(B5H9)=7mol14=0.5mol,m(B5H9)=0.5mol×64g/mol=32g,故答案为:32g;【小问7详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ρ=mMV知,二者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则在同温同压下,NO和2SO两种

气体,密度比为30:64=15∶32;如果二者质量相等,根据V=mM×Vm知,相同气体摩尔体积时,其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为11:7;故答案为:15∶32;32:15;【小问8详解】6.02×1023个

粒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说明2-3RO所带电荷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其物质的量为0.5mol,2-3RO的摩尔质量为:30g0.mM==n5mol=60g/mol,则R的摩尔质量为:60g/mol-16g/mol×3=12g/mol;故答

案为:12g/mol。16.回答下列问题(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①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②Ⅱ中铜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③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2Fe+、2Cu+、+Ag的氧化性由

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2)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S、2HS、3HNO、NO、2HO。该反应物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若反应方程式中转移了0.3mol电子,则氧化产物的质量是_______。(3)医学上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

的反应来测定血钙的含量,配平以下离子方程式,并填上合适的微粒:____________+H+_______4MnO+−_______224HCO=_______2CO+_______2Mn++_______【答案】(1)①.22FeCuFeCu+++=+②.红色铜丝上有银白色金属附着③.2

2AgCuFe+++(2)①.NO②.4.8(3)24224226H2MnO5HCO10CO2Mn8HO+−+++=++【解析】【小问1详解】①Ⅰ中发生Fe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生成Cu和硫酸亚铁,离子反应为Fe+Cu2+===Fe2++Cu,故答案

为Fe+Cu2+===Fe2++Cu;②Ⅱ中发生Cu与硝酸银的置换反应,该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观察到红色铜丝上有白色金属Ag附着,故答案为红色铜丝上有银白色金属附着;③由两个反应可知,得到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还原剂对

应的产物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为Ag+>Cu2+>Fe2+,故答案为Ag+>Cu2+>Fe2+;【小问2详解】硝酸具有强氧化性,H2S具有较强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NO

为还原产物、S为氧化产物,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l电子,由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S的物质的量为:0.32mol=0.15mol,生成S的质量为:0.15mol×32g/mol=4.8g,故答案为NO;4.8;【小问3详解】由方程式知,Mn元素化合价由+7降低至+2,电子转移数为5,H2C2O

4中C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至+4,电子转移数为2,则电子转移最小公倍数为10,所以-4MnO、Mn2+系数配2,H2C2O4系数配5,CO2系数配10,结合电荷守恒,H+系数配6,根据元素守恒,缺项应为

H2O,且H2O系数配8,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4224226H2MnO5HCO10CO2Mn8HO+−+++=++。17.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①MgO、Na2O、CO2、CuO②HCl、H2O、H2SO4、HNO3③NaOH、Na2CO3、KO

H、Cu(OH)2(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_______;B_______;C_______。(2)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NaHCO3,该反应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写出物质C与足

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4)-3HCO与H+、OH-在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_______。【答案】(1)①.CO2②.H2O③.Na2CO3(2)不是(3)2-+322CO+2H=HO+CO(4)-+322HCO+H=COHO+、-2-

-323HCO+OH=CO+HO【解析】【小问1详解】①中CO2属于酸性氧化物,MgO、Na2O、CuO属于碱性氧化物,不同的是CO2;②中H2O属于中性物质,HCl、H2SO4、HNO3均属于酸,不同的是H2O;③中Na2CO3属于盐,NaO

H、KOH、Cu(OH)2属于碱,不同的是Na2CO3,故答案为:CO2;H2O;Na2CO3;【小问2详解】Na2CO3、H2O、CO2发生反应23223NaCO+CO+HO=2NaHCO,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不是;【小问3详解】Na2CO

3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CO+2H=HO+CO,故答案为:2-+322CO+2H=HO+CO;【小问4详解】-3HCO与H+发生反应-+322HCO+H=COH

O+,与OH-发生反应-2--323HCO+OH=CO+HO,因此-3HCO与H+、OH-在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故答案为:-+322HCO+H=COHO+、-2--323HCO+OH=CO+HO。18.Ⅰ.为测定金属钠样品(表面有2NaO)中钠单质

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反应装置如图所示,U形管中的无水2CaCl用作干燥剂)①称量A、B装置的总质量②称取一定质量的钠样品③将钠样品投入锥形瓶中,迅速塞紧带U形干燥管的橡皮塞有关数据:称取的金属钠样

品质量为ag,A、B装置反应前总质量为bg,反应后总质量为cg。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用a、b、c表示的钠单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3)没有B装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

响?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Ⅱ.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2O2,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实验应将装置丁接在装置_____和______之间(填“甲”“乙”或“丙”),且装置丁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

_。(2)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3)为制得更纯的Na2O2,应先______,后_____。(4)点燃酒精灯后,观察到装置乙中的现象为______。【答案】①.222Na2HO=2NaOHH++②.()23a+b-c100%a③.偏大④.甲⑤.乙⑥.浓硫酸

⑦.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乙中⑧.通空气⑨.点燃酒精灯⑩.Na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解析】【分析】Ⅰ.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金属钠样品(表面有Na2O)中钠单质的质量分数,钠单质可以和水反应放出氢气,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的质

量差来计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从而确定样品中Na单质的量;Ⅱ.本实验的目的是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2O2,空气中的H2O、CO2均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所以在空气和Na单质反应前要先除去H2O、CO2,利用NaOH溶液可除去空气中的CO2利用浓硫酸可干燥空气,但要注意NaOH溶液中

也有水分,所以要先除CO2,再除水。【详解】Ⅰ.(1)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Na2HO=2NaOHH++;(2)A、B装置和钠样品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反应生成的H2的质量,即(a+b

-c)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金属钠的质量是()()46a+b-cg=23a+b-cg2,所以用a、b、c表示的钠单质的质量分数为()23a+b-c100%a;(3)没有B装置,H2会带出水蒸气,导致测得的H2的质量增大,测定结果会偏大;Ⅱ.(1)Na

2O2能与H2O、CO2反应,且钠能与水反应,利用NaOH溶液可除去空气中的CO2利用浓硫酸可干燥空气,所以装置丁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为完成实验应将装置丁接在装置甲和装置乙之间;(2)装置丙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装置乙中;(3)为制得

更纯的Na2O2,应先通空气后点燃酒精灯;(4)点燃酒精灯后,可观察到装置乙中的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

.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