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单元+课后古诗理解性默写.docx,共(5)页,17.613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66f9591444c348b9e1cc44ee96c841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理解性默写训练姓名:班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__,毋吾
以也。居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
___。”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
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__________。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1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冉有表示,治理一个小国,他用三年时间,“”;至于礼乐教化则“”。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曾晳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成人和童子十几人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
吹吹风,然后“”。13.孔子在点评几位弟子的志向时,感慨的说“,”,可见他对公西华才能的高度肯定。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暂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
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回答曾皙的问话时,连用三个语气词来强调弟子们都只是在谈他们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中,用动作描写来说明三个学生生在述志时,曾皙一直在弹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侍坐》中,当孔子问曾皙志向时,曾皙说自己的与他人志向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0.《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____________”的行为中,可看出子路急于表现自己,而孔子“___________”也含蓄地表达出对子路不甚满意的态度。《齐桓晋文之事》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
得推恩的两句是:“,;,”。2.孟子认为让百性向善的前提是:,,,。3.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是:,。4.文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5.文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
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6.孟子重视教化百姓知孝悌之义,这样的话,老者就会得到尊敬和帮助,具体句子是:。7.用反问加强语气,突出强调仁君“罔民”的不可思议,自然引出下文对明君保民的论述的两句是:,?《烛之武退秦师》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
晋,且贰于楚也。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4.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
略略还有点威胁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5.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6.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7.做人不仅要有智谋而且还要有仁义,就如同《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所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8.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夫晋,何厌之有?9.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
慎重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鸿门宴》1.《鸿门宴》中表达大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2.《鸿门宴》中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3.《鸿门宴》中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4.《鸿门宴
》中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鸿门宴》理解性默写训练答案: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登岳阳
楼》1.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2.《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3.《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
,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4.《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1.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银河”的充满想象力的句子,如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诗人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是:,。4.《桂枝香·金
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5.《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关注到江上的征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文景观的句子是:,,。6.《桂枝香·金陵怀古》“,”两句,其中两个短语对仗工整,构图上还以曲线绵延
与散点铺展相印成趣。7.《桂枝香·金陵怀古》“,”两句,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感叹统治者不以历史为鉴,覆灭相继。《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1.《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
是:,,。2.《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描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的词句是:,,。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4.《
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是:,。5.《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被谗而免职的经历,感慨系之的句子是:,,。6.《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
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