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初二(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最全)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1.911 MB
  • 2024-12-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0初二(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最全)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0初二(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最全)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10初二(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最全)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0初二(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最全).docx,共(13)页,1.911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4e98198d8fb707840bd9cb00949ca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重要实验总结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两只相同的蜡烛?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2、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光。我们既能看清玻璃后面的物体,也能看清玻璃前面的物体在玻璃中的像,这样便于找到像的位置。若用镜子去做这个实验,则只能看到镜子中的像,却不能确定

像所在的位置。3、刻度尺?为了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较暗环境or较亮环境?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效果会更好一些。另外,我们若用茶色玻璃做实验,蜡烛的像会更清楚一些。若在桌面上做实验,也可在玻璃下铺上蓝色或深绿色的纸,效果也非常明显5、垂直放置玻璃板?目的是为了使蜡烛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在水平面上,便于观察像的位置。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6、观察时应该从玻璃的正面(点燃蜡烛的一面)、还是背面观察实验中的像?从正面观察。从玻璃板的正面观察时,同时能看到物体的像和代替物体的蜡烛;如果从玻

璃板的背面看,只能透过玻璃板看到物体不能看到物体的像.7、用跳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时,缺点是:像比较暗,看不清.用跳棋子实验时,怎样看清像: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前面的跳棋子.8、白纸的作用?记录虚像与蜡烛的位置,比较判断像与物的位置关系.9、多次实验的目的:为

了寻找普遍规律10、厚玻璃or薄玻璃?薄玻璃好。厚玻璃会有两个反射面,成两个像。强化练习:1、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

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系;(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3)选择玻璃板而并非平面镜的目的是。(4)选择薄玻璃板目的是。(5)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一动

另一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6)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______;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填“能”或“不能”)

使看到的像更清晰。下载搜:好学熊资料库更多学习资料下载2(7)若选用跳棋代替蜡烛,难以找到像的位置,该怎么办(8)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9)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

__环境申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10)若选用跳棋代替蜡烛,难以找到像的位置,该怎么办?(11)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_________。(1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2、小明利用如图13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

镜成像特点。请根据实验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器材有:带支架的透明玻璃板E、白纸C、笔、火柴、光屏,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2)在竖立的玻璃板E前点燃蜡烛A,用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

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去蜡烛B,在此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A的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

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1)小丽将棋子A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如图22所示。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棋子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是。(2)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若棋子A距平板玻璃5cm,则棋子B与A相距cm才能与棋子A

的像完全重合。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烛焰的像不在光屏中央怎么调节?物体和像移动的方向相反3、物体和像在光具座上同向移动(不管实像还是虚像)物体向右移动,光屏也必须向右移动才可以得到清晰的

像(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图22BA图13白纸C蜡烛A蜡烛B透明玻璃板E支架下载搜:好学熊资料库更多学习资料下载36、透镜被遮住一部分,像有什么变化?像的性质不变,像变暗。7、成像规律:(1)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

的分界点。(2)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4)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5)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8、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

成的像?原因是:(1)没有在同一直线上;(2)u≤v强化练习:1、小亮同学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调整的目的是____.(2)小明依次将蜡烛、

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1)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3)按要求调整好后,小亮同学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____m.(4)把蜡烛入在某个位置,此时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只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与透镜等大且大小不变的亮斑,由此可知此时的物距为。(5)在表中填出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实验序号4中像距的大小.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物位置像距(v)U、v关系应用u>2f缩小、倒立、实像异

测f<v<2fU>v照相机、摄像机u=2f等大、倒立、实像异测v=2fU=v精确测焦仪f<u<2f放大、倒立、实像异测v>2fU<v幻灯机、电影、投影仪u=f不成像强光聚焦手电筒u<f放大、正立、虚像同测v>u放大镜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f表示焦距下载搜:好学熊资料库更多学习资料下载

4(6)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7)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短了,为了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央,光屏应向(填“上”或“下”)调。(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

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调节;(9)你从上面的实验数据中能够总结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间有怎样的关系?成虚像时呢?(10)照像机、投影仪、放大镜各自的成像原理是什么?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将蜡烛、凸

透镜、光屏依次摆在光具座上,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透镜焦距f=10cm).①根据表中信息,试判断:当物距u=25cm时,成倒

立、的实像;②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得出第4次实验的像距v=cm;③第5次实验,要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选填“同”或“异”)侧;④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出,倍焦距处是放大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三、天平和量筒测量物

体的密度1、天平的使用:1、放: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或放在其他水平的支持面上。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3、调: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在中线左右摆动实验序

号物距/cm像距/cm像的性质1206.7倒立、缩小的实像2157.531010倒立、等大的实像47.5倒立、放大的实像54——正立、放大的虚像下载搜:好学熊资料库更多学习资料下载5幅度相等)可表示横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是:把平衡螺母向指针偏向的

反方向调,即“左偏右调,右偏左调”。4、测: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左盘依次试加砝码,若所有合适的砝码都用上后,天平仍不平衡,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最终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指针在中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需要注

意的是:加砝码要“先大后小”,取砝码要“先小后大”。5、读:右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左盘里物体的质量。6、收:测量完毕,应把物体取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内,把游码拨回标尺的零刻线处,以备下次使用。二.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1、已调节

好的天平,当移动后应重新调节横梁平衡,方可进行测量。2、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入天平托盘中。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三.常见考题解析1、没把游码拨到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平衡就测量物体质量。物体的实

际质量为测得量减去游码质量。例:某同学用天平测物体质量,他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位于标尺的0.2g处,这样测的物体的质量为136.8g,他测量的物体的实际质量应该是(136.8g-0.2g=136.6g)。2、把被测物体与砝码放反。物体的实际质量为砝码质量减去游码质量。

例: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g,则物体的质量为(120g-4g=116g)。3、砝码实际质量的增减。当砝码实际质量大于标准质量时

,测的的实际值小于真实值;当砝码实际质量小于标准质量时,测的的实际值大于真实值。例:(1)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如果所用的砝码上沾有油污、灰尘等杂质,测量结果和物体质量的真实值相比将(C)A:变大B:不变C:变小例:(2)小明放

学回家,发现爷爷做生意的杆秤砣碰掉了一小块,他用这个秤称出1kg黄豆,则这些黄豆的真实质量应(A)A:大于1kgB:等于1kgC:小于1kg2、量筒的使用:1、用途: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也可以利用排开液体的体积的方法测量固体的体积。2、单位:一般实验室里的量筒使用毫升(mL)为单位标度的(一

般在量筒壁上标注单位)。1mL=1cm3=10-6m3。量筒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体积为分度值。最上面的刻度是量筒的最大测量值。3、量筒的使用方法①在测量前应根据被测物体的体积和测量精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量筒。使用前,首先要观察量筒的单位标度、量程和分度值。②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应

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内的液面大多数是凹液面(如水、煤油灯形成的液面),也有的液面呈凸形(如水银面)。下载搜:好学熊资料库更多学习资料下载64、使用量筒的五个注意事项①量筒呈圆柱形,体积与高度成正比,刻度均匀,量筒没有零刻度线,刻度数由下向上逐

渐变大,其单位一般是“mL”,1mL=1cm3.②实验室中量筒量程一般有10mL、20mL、50mL、100mL、100mL几种,分度值也各不相同,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但并不是越小越好。测量前要根据测量精度要求和被测物体体积等因素选择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③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

的仪器,也可以用排液法间接测出固体的体积。用排液法测固体体积时,量筒内要预先倒入适量的液体,若液体过少,放入固体后,液体不能浸没固体;若液体过多,放入固体后,液面会超过量筒量程。④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液体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保持相平,俯视或仰视时的读数均不准,俯视时的读数

会偏大,仰视时的读数会偏小。⑤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的体积。3、测密度的方法:质量m体积V形状不规则形状规则工具:用刻度尺测边长,用公式求体积。沉入水中:浮在水面:工具(量筒、水、细线)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

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则物体体积V=V2-V1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mV=天平弹簧测力计Gmg=(排液法)(一)一般测固体的密度方法:原理测出重力G,由求质量。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1。2、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记下的体积为V。3、用天平测出

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m2。4、盐水的密度=m1-m2/V(二)一般测液体密度方法测液体的密度方法m1Vm2下载搜:好学熊资料库更多学习资料下载7强化练习:1.小明同学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内有“生日快乐”的小水晶球,如图是他用量筒、小玻璃杯来测量水晶球密度的实验示意图,实验记录表格尚未填

写完整,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内容。2.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l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

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2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⑷本实验

中测矿石体积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时量筒的示数/ml水晶球从玻璃

杯中取出放入水中时量筒的示数/ml水晶球的密度/g/cm360ml246080100ml246080100ml246080100下载搜:好学熊资料库更多学习资料下载8四、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1、压强计的原理:实验室里,测量液体和气体

的压强的仪器,用U形管压强计,它由一小金属盒(上面蒙有一层薄橡皮膜)和U形玻璃管组成,管内装有水或水银,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为零时,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在同一水平线上)当橡皮膜受到压强作用时,两管内液面产生高度差,压强越大,两液面高度差越大,因此由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

可知被测压强的大小。从刻度尺上读出被测压强的值。2、使用压强计需澄清和注意的问题:(1)使用微小压强计研究不同方向液体压强的特点时要注意:压强计的金属盒应保持在同一深度。(2)压强计的两边高度差来显示液体内部的压强这种方法叫转换法。(3)压强计只是用来研究液体压强特

点的一个工具,并不是用来测液体压强的仪器。(4)实验前应检查蒙在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连接用的橡皮管及各连接处是否漏气,常用方法是用手轻按橡皮膜,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说明不漏气;如果不变,说明漏气,则要查出原因,加以修整。3、实验方案

:强化练习:下载搜:好学熊资料库更多学习资料下载9五、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探究影响因素:(1)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控制液体的密度一定,利用F浮=G-F比较浮力的大小;(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控制

液体密度和排开的液体体积一定,利用F浮=G-F比较浮力的大小;(3)液体的密度:需要控制液体排开的液体体积一定,利用F浮=G-F比较浮力的大小。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原理:利用F浮=G-F测浮力,利用G排=G总-G桶测出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然

后比较F浮与G排的关系;(2)需要测的量:a、小桶的重力G桶;b、物体的重力G;c、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d、小桶和排出的液体总重力G总。(3)需要的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水、细绳、石块。(4)注意事项:要在溢水杯中装满水,这样才可以

排出的水等于排开的水。下载搜:好学熊资料库更多学习资料下载10强化练习:1、小明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1)物体(圆柱体)所受的重力是_____N。(2)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_____N。(3)图乙中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

F和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_____。(物体未接触容器底)(4)图甲的弹簧测力计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一个大西瓜的重力。2、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甲.测出实心合金块所受的重

力.乙.把合金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合金块所受的浮力,收集合金块排开的水。丙.测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下载搜:好学熊资料库更多学习资料下载11(4)合金块的密度是。3、在探究“浮

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一组同学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猜想:A.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深度有关;B.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C.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实

验桌上有如下器材:量程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一个大水槽里盛有足够深的水,体积相同的若干钩码.该组同学所做的实验过程如图18所示.(1)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2)比较,可知猜想A是错误的;(3)比较b、c、d,可知猜想是正确的;(4)完成该实验后,该组同学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设计

了一个实验来证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请你根据现有器材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六、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论: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的物体重有关。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个数)有关;提升同一个物体

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摩擦和绳重有关;图18下载搜:好学熊资料库更多学习资料下载12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绕法无关(绳子股数)。注意事项:1、要会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2、要会根据s=n

h求出绳子股数,从而根据规则进行绕线;3、向上拉绳子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1、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250.6252481.1(1)在表格的

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2)在图16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3)第1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4)如果将重为3N的钩码挂在同一滑轮组下,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在___________范围内.2、某实验小组在测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物理量123钩码重G(N)446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绳端拉力F(N)1.81.42.4绳端移动距离S(m)0.30.50.3机械效率η74%(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

实验1是用(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2分)(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整数)(2分)(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

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1分)(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分)3、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滑轮组机械效率高

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物重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四个滑轮组,并将所滑实验数据填入下表:甲乙下载搜:好学熊资料库更多学习资料下载13实验次数动滑轮重/N物重/N拉力/N绳子的股数n机械效率η

11212141.6732424142.5(1)实验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绳子自由端的_____________的大小;同时用____________测出钩码升高的高度。(2)在表中

填上四次实验的绳子的股数n和机械效率。(3)根据实验_______和________(填①、②、③、④)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被提物重有关;(4)根据实验②和③可知,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

__________;(5)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6)要研究滑轮组机械率高低是否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应该选用___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滑轮组,提升_

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去研究。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7189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