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真题化学》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614.405 KB
  • 2024-12-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中考真题化学》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中考真题化学》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中考真题化学》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中考真题化学》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docx,共(23)页,614.405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91f0478a5e8b626f63f16fc686b3bd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秘密★启用前2021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和第3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并将自己的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素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

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

14O16Na23Cl35.5Ca40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中国的科技发展

举世瞩日。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登月,2021年“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它们都是由以液氢为燃料的“长征五号”火箭搭载升空。“嫦娥五号”携带了特种芳纶材质的五星红旗,“天问一号”应用了我国研发的新型镁锂合金以及锂氟化碳电池。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氢燃烧只生成水B.芳纶属于合成纤维C.镁锂合金是氧化物D.氟属于非金属元素2.“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

水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B煮水时,若水的硬度大,易结垢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C在盐田中晾晒海水,得到粗盐粗盐除去泥沙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D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小苏打(NaHCO3)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3.

虾饺是一种有名的广州美食,下列制作虾饺的原料中富含糖类的是A.米粉B.虾仁C.食盐D.植物油4.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来自空气的是A.填充气球用到的氦气B.制硝酸用到的二氧化氮C.炼铁用到的一氧化碳D.做饭用到的天然气5.在生产、运输

、使用和贮存化学药品时,应注意安全。浓硫酸运输车须张贴的标志是ABCD6.石油不可再生,其开采和利用的部分信息如下,下列过程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A.①B.②C.③D.④7.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

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A.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B.对比①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C.对比③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本实验用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替代白磷,能

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8.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O和NO等,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CO和NO在经过催化转化器时相互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CO和NO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C.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

1:7D.安装了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不含CO和NO9.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3,部分实验过程如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KNO3的溶解度不变B.①→②,溶液中

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C.②→③,溶液中NaCl的质量增大D.②→③,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10.纤维素是棉花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6H10O5)n(n约为103~104)。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正

确的是A.属于无机化合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0+16×5)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512×6+1×10+16×5×100%11.右图为锶(Sr)和溴(Bt)的原子结构示

意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Sr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B.Br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7个电子C.Sr和Br可形成化合物SrBrD.Sr和Br可形成化合物Sr2Br12.金刚石和石墨是常见的碳单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B.金刚石

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C.lg金刚石和1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D.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都不能燃烧13.2018年和2019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C.煤燃烧产生的CO2和SO2都是形成

酸雨的污染物D.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1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稀释浓硫酸放出大量的热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B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划纯铝上留下划痕铝合金的密度比纯

铝大C向鸡蛋壳中加醋酸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鸡蛋壳中含有钙元素D粉尘爆炸实验罐内发生爆炸面粉具有可燃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15.(8分)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氢在太阳中的核聚变放出大量光和热,是太阳能的来源,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对人类未来文明发展至关重要。2

021年5月,中科院“人造太阳”EAST实验装置创造了氘、氚核聚变在1.2亿摄氏度下运行101秒的新纪录,为世界核聚变研究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氢气是高热值清洁燃料,目前主要通过电解水和天然气重整的方法获取氢气,其中天然气重整制氢的一种原理为:CH4+H2O===

=催化剂CO+3H2,CO+H2O====催化剂CO2+H2。氢氧燃料电池已被用作汽车驱动电源,H2和O2在电池内部(含有H2SO4或KOH等物质的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电能。另外,CH4、C2H5OH等也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它们在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本质上与它们在O2中的燃烧相同。(

1)氘、氚原子的构成如右表,它们都属于氢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_相同。(2)上述短文出现的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电解18gH2O理论上能获得______

___gH2。(4)上述天然气重整制氢原理的两个反应中,化合价保持不变的元素是____________。(5)燃料电池工作时H2SO4溶液中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6)CH4

在O2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7分)某校学生利用以下两个实验探究酸的性质。(1)试管A中溶液变浑浊的反应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2)试管B中铁钉变得光亮且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呈黄色,将此时溶液中和液面上方存在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在图中补充完整(粒子数目不作要求;不考虑空气、水)。(3)将所有学生完成上述两个实验产生的废液收集并处理,向该废液中

加入适量Na2CO3,除去钙、铁元素和过量的酸,可观察到:①________________,②产生大量沉淀。静置过滤得到无色溶液,经检测pH约为7,取样滴加____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钙已除尽。(4)若处理废液时共消耗Na2CO3212g,则

实验室为本次探究实验至少准备了_________g盐酸。(已知盐酸的质量分数为7.3%)原子名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氘(dāo)111氚(chuān)12117.(8分)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捕捉是减少碳排

放的措施之一。(1)一种利用NaOH溶液捕捉回收CO2的过程如图所示。①捕捉室中NaOH溶液常喷成雾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分离”环节发生的复分解

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③“反应分离”环节分离物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④CO2用途广泛,写出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CaO固体也可以捕捉回收CO2。研究表明CaC2O4·H2O热分解制得的CaO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CO2捕捉性能。取1.46gCaC2O4·H2O进行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右图。①写出400~600℃范围内分解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2O4·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46)②据图分析,CaO捕捉CO2的反应温度应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800℃。18.(8分)镉(Cd)及其化合

物在电镀、电池、颜料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镉是一种“氢前金属”,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铜之间。镉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1)将含镉物质进行分类,各举一例填入下图(写化学式)。(2)根据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H2或CO能将镉的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镉C.镉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D.硫酸镉溶液中的硫酸锌可加入镉粉除去(3)已知硫酸镉易溶于水,设计三种制备硫酸镉的方案(要求含镉原料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完成下表:方案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据的反应规律①______

_________________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19.(8分)多种物质都可催化过氧化氯分解,如MnO2、Cu

SO4等。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FeCl3、K2SO4能否催化过氧化氢分解。(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多次

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每次2mL,如有气泡产生,则将_________伸入试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结果如下表。研究对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漂白液大量气泡较多气泡少量气泡无气泡FeCl3溶液较多气泡较多

气泡较多气泡较多气泡K2SO4溶液________实验结论i.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都是氧气。(查阅得知:NaClO+H2O2==O2↑+NaCl+H2O)ii.K2SO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iii._______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iv.……(3)下列物质中,也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是

________(填标号)。A.CuCl2B.Fe2(SO4)3C.Na2SO4D.KCl(4)探究不同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实验方案:将等体积5%过氧化氢溶液加到不同催化剂中,比较用排水法收集50mL氧气的快慢。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

仪器(每种仪器限用一次),组成该探究的完整实验装置,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ABCDEFGH①②③20.(9分)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NH4HCO3、NH4Cl、K2SO4、KC1都是常见

的化肥。(1)化肥能为农作物补充的营养元素主要有三种,上述化肥含有的两种营养元素是_______。(2)有一包用剩的肥料,可能含有上述四种化肥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a.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b.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得到

无色溶液A。c.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e.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①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该肥料的成分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②实验a~e中,不必要进行的一项是___________(填标号)。③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肥料的成分,完成下表。(已知:NH4Cl=△NH3↑+HCl↑)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

________,则该肥料的成分是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则该肥料的成分是__________。2021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5,CBAAB;6-10,DCBDD;11-14,A

CC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15.(8分)(1)质子数(1分);(2)KOH(1分);(3)2(1分);(4)氧元素(1分);(5)H+、SO42-(2分);(6)CH4+2O2===点燃CO2+H2O(2分)16.(7分

)(1)Ca(OH)2+CO2===CaCO3↓+H2O(1分)(2)见右图(2分)(3)有气泡产生(1分);Na2CO3(1分)(4)2000(2分)17.(8分)(1)①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度(1

分)②Na2CO3+Ca(OH)2===CaCO3↓+2NaOH(2分)③过滤(1分)④灭火(1分,或气体肥料,合理答案均给分)(2)①CaC2O4=====400~600℃CaCO3+CO↑(2分)②低于(1分)18.(8分)(1)CdO(1分);Cd(OH)2(1分);CdCl

2(1分,或CdSO4,合理即得分)。(2)BC(2分);(3)①Cd+CuSO4==CdSO4+Cu(1分,合理答案均给分);②CdO+H2SO4==CdSO4+H2O(1分,合理答案均给分);③Cd(OH)2+H

2SO4==CdSO4+2H2O(1分,合理答案均给分);19.(8分)(1)2H2O2===MnO22H2O+O2↑(1分)(2)①带火星的木条(1分)②无气泡(1分,或没有明显现象)③FeCl3(1分)(3)AB(2分);(4)AE(2分)。20.(9分)(1)N、K

(2分)(2)①肯定有NH4Cl,肯定没有K2SO4、NH4HCO3,可能有KCl(1分)。②c(1分)③(5分,每空1分)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_取适量的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发生减少为止试管中没有物质残留,_NH4Cl_。试

管中有物质残留,NH4Cl和KCl。秘密★启用前2021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和第3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并

将自己的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素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

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

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Ca40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

.中国的科技发展举世瞩日。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登月,2021年“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它们都是由以液氢为燃料的“长征五号”火箭搭载升空。“嫦娥五号”携带了特种芳纶材质的五星红旗,“天问一号”应用了我国研发的新型镁锂合金以及锂氟化碳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氢燃烧只生成水B.芳纶属于合成纤维C.镁锂合金是氧化物D.氟属于非金属元素[答案]C[解析]A.液氢,即氢气,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故A正确;B.芳纶属于合成纤维,故B正确;C.合金属于混合物,而氧化物是纯净物,故C错;

D.氟有“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正确。2.“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B煮水时,若水的硬度大,易结垢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C在盐田中晾晒海水,得到粗盐粗盐除去泥沙即可得到

纯净的氯化钠D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小苏打(NaHCO3)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答案]B[解析]A.水处理中明矾的作用是与水作用产生絮状物,吸附悬浮水中的杂质,使之沉降下来,故A错误;B.硬水煮沸时容易结垢,是由于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故B正确;C.粗盐除去泥

沙得到的食盐,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如MgCl2等,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小苏打(NaHCO3)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钠,故D错误。3.虾饺是一种有名的广州美食,下列制作虾饺的原料中富含糖类的是A.米粉B.虾仁C.食盐D.

植物油[答案]A[解析]A.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A正确;B.虾仁主要含蛋白质,故B错误;C.食盐属于无机盐,故C错误;D.植物油属于油脂,故D错误。4.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来自空气的是A.填充气球用到的氦气B.制硝酸用到

的二氧化氮C.炼铁用到的一氧化碳D.做饭用到的天然气[答案]A[解析]空气的成分为(以体积分数计算):N278%、O221%、稀有气体0.94%、CO20.03%、杂质0.03%。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故A正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天然气均不是空气中的成分,故B

、C、D错误。5.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化学药品时,应注意安全。浓硫酸运输车须张贴的标志是ABCD[答案]B[解析]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B正确。6.石油不可再生,其开采和利用的部分信息如下,下列过程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石油

钻井开采,原油蒸馏分离出石油气、燃料油,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等的过程中境均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它们均属于物理变化;而由石油提取的裂解气聚合成塑料,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化学变化。7.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A.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B.对比①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C.对比③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本实验用盘成螺旋状的

细铁丝替代白磷,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答案]C[解析]对比实验中,其中一个实验必须能达到设置的全条件,且只存在一个变量。本题中的全条件是需要燃烧,A项中①③均不燃烧,不能进行对比;B项中,存在冷水与热水、通氧气与不通氧气两个变量,故不能进行对比,故AB项均是错误的。③④对比,只有一个变量,且表述

正确我,故选C;本实验中铁丝不能替代白磷,故D错误。8.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O和NO等,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CO和NO在经过催化转化器时相互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CO和NO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C.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7D.安装了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不含CO和NO[答案]B[解析]将题意中的粒子与图中粒子进行对比,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催化转化器2CO2+N2。A.

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的化合物,所以,这个反应不是置换反应;B.CO和NO的分子个数比是2:2,即1:1进行反应,故B正确;C.生成物CO2与N2的质量比为2×44:28=22:7,故C错误;D.安装催化转化器只能是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不能保证所有的CO和N

O均能全部反应生成了无害的CO2和N2,故D错误。9.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3,部分实验过程如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KNO3的溶解度不变B.①→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C.②→③,溶液中NaCl的质量增大D.②→③,溶液中KNO3的质量

减小[答案]D[解析]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外部因素影响主要是温度,从①→②,温度不同,故KNO3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变大),故A错误。B.从①→②,溶剂水的质量减少了,而溶质KNO3的质量没有改变,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会变大,故B

错误;C.从②→③,由NaCl溶解度曲线可知,若80℃时NaCl溶液达到饱和,降温到20℃,可能有NaCl固体析出,NaCl的质量只会减小(由于NaCl只有少量,降温后不一定有析出,溶液中NaCl质量不变),故C错误;D.从②→③,③中有固体析出,从溶解度曲线可知,析出来的应该是KNO

3,故溶液中KNO3的质量会减小,故D正确。10.纤维素是棉花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6H10O5)n(n约为103~104)。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无机化合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0+16×5)C.C、H、O三

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512×6+1×10+16×5×100%[答案]D[解析]A.纤维素的化学式中含有碳元素,物质分类应为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应为(12×6+1×10+16×5

)×n,故B错误;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0:16×5,故C错误;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5×n12×6×n+1×10×n+16×5×n×100%=16×512×6+1×10+16×5×100%,故D正确。11.右图为锶(

Sr)和溴(B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Sr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B.Br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7个电子C.Sr和Br可形成化合物SrBrD.Sr和Br可形成化合物Sr2Br[答案]A[解析]A.S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即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失去最外层

的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故A正确;B.Br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应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B是错误的;C.Sr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显示出化合价为+2价,Br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会得到1个电子,而显示出-1价,那么它们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学

式为SrBr2,故C错误;同理,D也错误。12.金刚石和石墨是常见的碳单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B.金刚石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C.lg金刚石和1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D.金

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都不能燃烧[答案]C[解析]A.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都是碳原子,所以它们的大小和结构均是相同的,故A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相同,金刚石为正八面体结构,而石墨为细鳞状分层结构,故B错误;C.由于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故lg金刚石和1g石墨中所含的

碳原子数是相同的,故C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均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13.2018年和2019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C.煤燃烧产生的C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

的污染物D.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答案]C[解析]A.水能、风能、太阳能在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均没有造成污染,都是清洁能源,故A正确;B.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煤燃烧的主要产物为CO2,故减少煤燃烧

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是正确的;C.煤燃烧产生的CO2和SO2中,SO2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而CO2不是,故C错误;D.从2018年和2019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示意图可知,2019年火电比2018年的明显减少,而属于清洁能源的风能和太阳能均明显增加,故D的说法正确。14.由下列实验及

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稀释浓硫酸放出大量的热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B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划纯铝上留下划痕铝合金的密度比纯铝大C向鸡蛋壳中加醋酸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鸡蛋壳中含有钙元素D粉尘爆炸实验罐内发生爆炸面粉具有可燃性[答案]D[解析]A.浓硫酸溶解于水时放出的大量的热

,不是反应放热,而是溶解放热,故A错误;B.实验的结果,应该是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而不是密度,故B错误;C.结论应该是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故C错误;D.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有限空间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故D正确。二、非选

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15.(8分)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氢在太阳中的核聚变放出大量光和热,是太阳能的来源,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对人类未来文明发展至关重要。2021年5月,中科院“人造太阳”EAST实验装置创造了氘、氚核聚变在1.2亿摄氏度下运行101秒的新纪录,为

世界核聚变研究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氢气是高热值清洁燃料,目前主要通过电解水和天然气重整的方法获取氢气,其中天然气重整制氢的一种原理为:CH4+H2O====催化剂CO+3H2,CO+H2O====催化剂CO2+H2。氢氧燃料电池已被用作汽车驱动电

源,H2和O2在电池内部(含有H2SO4或KOH等物质的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电能。另外,CH4、C2H5OH等也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它们在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本质上与它们在O2中的燃烧相同。(1)氘、氚原子的构成如右表,它们都属于氢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_相同。(2)上述短文出现的物质中,

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电解18gH2O理论上能获得_________gH2。(4)上述天然气重整制氢原理的两个反应中,化合价保持不变的元素是____________。(5)燃料电池工作时H2SO4溶液中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6)CH4在O2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8分)(1)质子数(1分);(2)KOH(1分);(3)2(1分);(4)氧元素(1分);(5)H+、SO42-(2

分);(6)CH4+2O2===点燃CO2+H2O(2分)[解析](1)元素的种类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故填质子数。(2)碱是金属离子和OH-离子构成,故为KOH。(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点燃2H2↑+O2↑2×182×218gxx=2×2×18g2×18=2

g(4)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如下C-4H+14+H+12O-2====催化剂C+2O-2+3H02,C+2O-2+H+12O-2====催化剂C+4O-22+H02。反应前后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只有氧元素反应前后

的化合价均为-2价。(5)H2SO4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H+、SO42-(2分);(6)CH4+2O2===点燃CO2+H2O(2分)原子名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氘(dāo)111氚(chuān)12116.(7分)某校学

生利用以下两个实验探究酸的性质。(1)试管A中溶液变浑浊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2)试管B中铁钉变得光亮且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

呈黄色,将此时溶液中和液面上方存在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在图中补充完整(粒子数目不作要求;不考虑空气、水)。(3)将所有学生完成上述两个实验产生的废液收集并处理,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Na2CO3,除去钙、铁元素

和过量的酸,可观察到:①________________,②产生大量沉淀。静置过滤得到无色溶液,经检测pH约为7,取样滴加____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钙已除尽。(4)若处理废液时共消耗Na2CO3212g,则实验室为本次探究实验至少准备了_____

____g盐酸。(已知盐酸的质量分数为7.3%)[答案]16.(7分)(1)Ca(OH)2+CO2===CaCO3↓+H2O(1分)(2)见右图(2分)(3)有气泡产生(1分);Na2CO3(1分)(4)2000(2分)[解析](1)试管A中发

生的反应是CO2与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1分)(2)试管B中铁钉变得光亮,即铁锈已除去;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这气体是H2,即溶液中应有FeCl2;溶

液呈黄色,说明溶液中的主要成分是FeCl3;由于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图中溶液见到H+和Cl-离子,故应有HCl气体在试管内出现,故画出了见上的图所示的粒子。(3)“过量的酸”会与加入的Na2CO3反应,故有气泡产生(1分);鉴别Ca2+离子可以使用Na2CO3溶

液,因为Ca2+离子与中Na2CO3的CO32-结合成白色沉淀的CaCO3。(4)加入适量Na2CO3是为了除去废液中的钙、铁元素和过量的酸,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pH≈7),即溶液中只含有NaCl。故有Na2CO3------2NaCl------2H

Cl10673212gX×7.3%X=73×212g106×7.3%=2000g17.(8分)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捕捉是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之一。(1)一种利用NaOH溶液捕捉回收CO2的过程如图所示。①捕捉室中NaOH溶液常喷成雾状,优点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分离”环节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③“反应分离”环节分离物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④CO2用途广泛,写出一种

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aO固体也可以捕捉回收CO2。研究表明CaC2O4·H2O热分解制得的CaO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CO2捕捉性能。取1.46gCaC2O4·H2O进行加热,固体质量随

温度变化如右图。①写出400~600℃范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2O4·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46)②据图分析,C

aO捕捉CO2的反应温度应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800℃。[答案]17.(8分)(1)①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度(1分)②Na2CO3+Ca(OH)2===CaCO3↓+2NaOH(2分)③过滤(1分)④灭火(1分,或气体肥料,合理答案均

给分)(2)①CaC2O4=====400~600℃CaCO3+CO↑(2分)②低于(1分)[解析](1)①喷成雾状,主要是为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度。②“反应分离”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和Na2CO3+Ca(OH)2===CaCO3↓+2NaOH,其中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为Na2CO3+Ca(OH)2===CaCO3↓+2NaOH。③“反应分离”中将CaCO3分离出来,这是固液分离,即进行过滤。④二氧化碳的用途比较多,如灭火、气体肥料和制备碳酸饮料等。(2

)①固体物质从1.46克变为1.28克,即减少了0.18克,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8的0.1位数,即在这区间温度下,CaC2O4·H2O发生了脱水反应,生成了CaC2O4(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固体质量从1.28克降到1.00克时,即CaC2O4分解了CaCO3(相

对分子量为100),故在这区间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O4=====400~600℃CaCO3+CO↑②固体质量从1.00克降到0.56克时,即发生了CaCO3==高温CaO+CO2↑,即温度高于800低于℃时有利于CaCO3的分解,

而不利于CaO吸收CO2(CaO吸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CO2==CaCO3),故填“低于”。18.(8分)镉(Cd)及其化合物在电镀、电池、颜料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镉是一种“氢前金属”,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铜之间。镉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1

)将含镉物质进行分类,各举一例填入下图(写化学式)。(2)根据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________(填标号)。A.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H2或CO能将镉的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镉C.镉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D.硫酸镉溶液中的硫酸锌可加入镉粉除去(

3)已知硫酸镉易溶于水,设计三种制备硫酸镉的方案(要求含镉原料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完成下表:方案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据的反应规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

它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答案]18.(8分)(1)CdO(1分);Cd(OH)2(1分);CdCl

2(1分,或CdSO4,合理即得分)。(2)BC(2分);(3)①Cd+CuSO4==CdSO4+Cu(1分,合理答案均给分);②CdO+H2SO4==CdSO4+H2O(1分,合理答案均给分);③Cd(OH)2+H2SO4==CdSO4+2H2O(1分,

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故镉的氧化物化学式为CdO;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故含有镉元素的碱的化学式为Cd(OH)2;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

化合物,故镉的盐有CdCl2、CdSO4、Cd(NO3)2、CdCO3等。(2)镉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锌与铜之间,即为活泼金属。活泼金属可与酸反应,故C正确;能置换出活动性比自己弱的金属,但不将比自己活动性强的金属从它的盐中置换出来,故D错误;金属不与碱反应,故A错误;金属氧化物能与C、H2

和CO等还原剂反应,生成金属,故B正确;故填BC。(3)硫酸镉物质分类属于盐,制备盐的方法有:①金属+酸→盐和氢气;②金属+盐→新盐+新金属;③金属氧化物+酸→盐+水④碱+酸→盐+水⑤盐+酸→新盐+新酸⑥盐+盐→两种新盐故答案为①C

d+CuSO4==CdSO4+Cu(1分,合理答案均给分);②CdO+H2SO4==CdSO4+H2O(1分,合理答案均给分);③Cd(OH)2+H2SO4==CdSO4+2H2O(1分,合理答案均给分)

;19.(8分)多种物质都可催化过氧化氯分解,如MnO2、CuSO4等。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FeCl3、K2SO4能否催化过氧化氢分解。(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如图所示,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多次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每次2mL,如有气泡产生,则将_________伸入试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结果如下表。研究对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漂白液大量气泡较多气泡少量气泡无气泡FeCl3溶液较多气泡较多气泡较多气泡较多气泡K2

SO4溶液________实验结论i.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都是氧气。(查阅得知:NaClO+H2O2==O2↑+NaCl+H2O)ii.K2SO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iii._______可能是过氧化氢

分解的催化剂。iv.……(3)下列物质中,也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是________(填标号)。A.CuCl2B.Fe2(SO4)3C.Na2SO4D.KCl(4)探究不同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实验方案:将等体积5%过氧化氢溶液加到不

同催化剂中,比较用排水法收集50mL氧气的快慢。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每种仪器限用一次),组成该探究的完整实验装置,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ABCDEFGH[答案]19.(8分)(1)

2H2O2===MnO22H2O+O2↑(1分)(2)①带火星的木条(1分)②无气泡(1分,或没有明显现象)③FeCl3(1分)(3)AB(2分);(4)AE(2分)。①②③[解析](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

2)①过氧化氢溶液,如有气泡产生,即是氧气,而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常常使用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有氧气生成,故填带火星的木条。②第2次后,没有填写,即第1次为无气泡或没有明显现象。③每次均能使过氧化氢随即产生气泡的只有FeCl3,故填FeCl3(3)

漂白液中含有Na+和Cl-,不具备催化作用;FeCl3溶液含有Fe3+和Cl-,即Fe3+具有催化作用;K2SO4中有Na+和SO42-均不具有催化作用。即CD均不具有催化作用,不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B可以作为催化剂;Fe3+为重金属离子,Cu2+也为重金

属离子,故A也可以作为催化剂,故填AB。(4)按题目要求,选取题目中给出的仪器组装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故不选的是AE。20.(9分)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NH4HCO3、NH4Cl、K2SO4、KC1都是常见的化肥。(

1)化肥能为农作物补充的营养元素主要有三种,上述化肥含有的两种营养元素是_______。(2)有一包用剩的肥料,可能含有上述四种化肥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a.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

性气味。b.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c.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e.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①分析上述实验过程,

关于该肥料的成分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a~e中,不必要进行的一项是___________(填标号)。③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肥料的成分,完成下表。(已知:NH4Cl=△NH3↑+HCl↑)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

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则该肥料的成分是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则该肥料的成分是__________。[答案]20.(9

分)(1)N、K(2分)(2)①肯定有NH4Cl,肯定没有K2SO4、NH4HCO3,可能有KCl(1分)。②c(1分)③(5分,每空1分)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_取适量的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发生减少为止试管中没有物质残留,_NH4Cl_。试管中有物质残留,NH4Cl和KCl。[解

析](1)化肥能为农作物补充的营养元素主要是N、P、K三种,NH4HCO3、NH4Cl、K2SO4、KC1含有的两种营养元素是N、K,故填N和K。(2)①a.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证明化肥样品中铵盐。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烧杯中

,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没有SO42-离子,即没有K2SO4。e.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没有HCO3-,即没有NH4HCO3。故填“肯定有NH4Cl,肯定没有K2SO4、NH

4HCO3,可能有KCl”。②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这个白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Ag2SO4,故对判断没有帮助,故填c。③题目中给出NH4Cl受热会分解成两种气体,而我们知道K

Cl受热是不会分解的(实验室用KClO3制取氧气,反应生成物中有KCl受热不会再分解),故可以将化肥样品加热,看看有没有固体残留进行鉴别,答案如下: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_取适量的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发生减少为止试管中没有物质残留,_NH4Cl_。试管中有物质残留,NH4Cl和

KCl。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4071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