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巩固练习:第1单元 1.沁园春·长沙 含解析.docx,共(4)页,57.35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c08da5a7dffd43f55d7aede4a03e74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沁园春·长沙一、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3题。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①。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②,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注①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②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遇巫山神女,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对仗工稳,一方面表明了诗人的行踪,一方面说明了游泳的地点。B.“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的描写,也显示出诗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C.“风樯动,龟蛇静”,以“风”字起,
紧接着上阕意脉,瞩目两岸景色,一“动”一“静”,相映成趣。D.“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用直接描写,通过神女的眼睛反映中国的巨大变化,生动形象而又新颖别致。2.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两句里,哪个字最富有
表现力?为什么?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诗中有何含义?(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4~5题。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注本词作于1929年10月。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进攻。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农历九月初九,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
,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因有情而易老,天因无情而难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B.“岁岁重阳”: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重阳节年年都会如期而至。C.“战地黄花分外香
”: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可见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诗人。D.“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后一句进一步表现出诗人乐观、开阔的情怀。5.下阕上句刚说“不似春光”,下句又马上说“胜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请
说明理由。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毛泽东诗词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从文化名人到历史典故,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哲学思维到日常习俗,字里行间,。毛泽东诗词中反复使用的意象,比如日月江河、风雪云雾、苍松蜡梅、旌旗鼓角、炮声弹
洞等,要么是历代文人骚客托物言志的传统物象,要么是现代作家用来描绘战争风云的常用素材。(),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诗坛上,很少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地体现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民族特色,并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毛泽东诗词蕴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炽
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重温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与沧桑巨变,追溯毛泽东跌宕起伏
的奋斗足迹和心路历程。毛泽东诗词想象独特,语言奔放,亦真亦幻,意味深长,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平淡中彰显神奇,在黑暗中显现光明,在困难中指明前途,在曲折中展现刚毅。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诗词读来使人,能够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毛泽东说
过:“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豪放派气势磅礴,意境雄浑,婉约派婉转含蓄,缠绵悱恻。毛泽东诗词明显偏重于豪放格调,包含寰宇,,突显出大国气象和伟人气度。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B.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C.它们既是诗人
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D.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
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俯拾皆是波澜壮阔荡气回肠贯通古今B.鳞次栉比波澜壮阔感人肺腑博古通今C.鳞次栉比云谲波诡荡气回肠博古通今D.俯拾皆是云谲波诡感人肺腑贯通古今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毛泽东诗词蕴含着激情,充满着理性
,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B.毛泽东诗词充满炽热的激情,蕴含深邃的理性,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C.毛泽东诗词包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D.毛泽东诗词蕴含着饱满激情的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9.祖国的名山胜水,一直是哲人
、诗人歌咏的对象。阅读例句,根据情境,仿写两个含有描写名山胜水诗句的句子。搏击长江,毛泽东挥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搏击风浪的伟大气魄和襟怀。面对泰山,漫步西湖,10.毛泽东
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学习完《沁园春·长沙》后,班里举行了一次以“毛泽东诗词朗诵”为主题的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活动。要求:①要引用
毛泽东的诗词;②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③100字左右。沁园春·长沙1.D解析D项,这两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2.“舒”字最富有表现力。“舒”,舒展,开阔。既写诗人所见,又写诗人所感,景和情在这里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解析在这两句中,“舒”字最能体现诗人的主观感受,表达诗人的心情。既写景又写情。3
.引用、比喻。引用孔子名言,形容祖国建设事业的日新月异。解析孔子用河水比喻时光的流逝,是比喻。毛泽东引用孔子的话,是引用。对其含义要结合整首词来理解,不要孤立地翻译。4.A解析A项,理解错误,词中并没有表达“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5.“不似春光”是就秋天的景
色并非繁花绿叶这一特点而言的。“胜似春光”是就秋天到处见橙黄、时时有收获这一情景说的。同时红军打了胜仗,诗人看到“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景色,自然就发出了由衷的赞美。解析前一句可以从具体的秋天的景物角度理解,后一句是诗人心情的写照。6.C解析此题有两处需要注意:一是这些意象
首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然后才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二是先理解后交流。7.A解析“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等很多。“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
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根据适用对象,第一处应选“俯拾皆是”。“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云谲波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好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
文笔变幻莫测。根据语境,第二处使用“波澜壮阔”。“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受感动。因前面有“使人”,故选用“荡气回肠”。“贯通古今”,将古代和今天连接在一起。“博古通今”,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第四处应
用“贯通古今”。8.B解析画线语句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蕴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中“充满激情”不能修饰“理性”,应为“充满激情”,“蕴含着理性”;“炽热而深邃”也不能修饰“理性”,“炽热”只能修饰“激情”,不能修饰“理性”,“深邃”只能修饰“理
性”,不能修饰“激情”。对比四个选项,只有B项最恰当。9.示例杜甫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书写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白居易喜吟“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留恋之情。解析本题所给例句中,歌咏的对象是长江,句中引用了诗句,末
句点出诗人的情怀。要严格按照例句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写。10.示例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和“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一代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