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中考真题化学》湖北省随州市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题.pdf,共(7)页,768.076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a92b073802e95bee018582a727d85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A.B.C.D.绝密★启用前随州市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理科综合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其中,物理:70分,化学:50分,生物:3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
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Mg-24Al-27Ca-40Cu-6
4Zn-65Ag-108第I卷(选择题共60分)第I卷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7题为生物题,8~15题为化学题,16~25题为物理题。1~15题每题2分,16~25题每题3分。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指定的实验或应用是化学变化的是天宫课堂冬奥火
炬人工降雨开发新能源A.水油分离B.氢气燃烧C.干冰升华D.风力发电9.下列化学仪器名称为“量筒”的是10.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中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B.②中O3属于混合物C.③中NaCl的构成粒子是Na+和
Cl-D.④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11.下列各项中的说法都正确的是A.化学与生活①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食品充氮防腐②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B.化学与实验①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②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鉴别H2、CH4、CO三种可燃性气体C.化学与材料①锦纶(尼龙)、棉花、羊毛等属于天然纤维②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化学与环境①CO2、NO2、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②推广车用乙醇汽油,节省石油资源,并减少汽车尾气污染12.在反应
X+2Y=2Q+R中,1.6gX与足量的Y完全反应,生成4.4gR,则a︰b等于XYQR相对分子质量1844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g)1.6ab4.4A.23︰9B.46︰9C.32︰9D.16︰913.下列实验操作(方案)不能..达到实
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方案)A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各取2g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10ml水中,测溶液的温度B检验CO2中是否含有CO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
石灰水是否变浑浊C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溶解、过滤、蒸发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称取3.0gNaCl固体,溶解在47ml蒸馏水中14.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
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均不变B.乙醇、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均能解离出带电粒子而导电C.相同质量的镁和铝,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铝小,所以镁含的原子数目比铝多D.某有机物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推理该有机物一定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15.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
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物质项目A.向一定量的NaCl溶液中加水稀释B.电解水生成H2和O2的体积(相同条件且忽略气体的溶解)C.向一定量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D.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
n粉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26~35题为物理题,36~42题为化学题,43~45题为生物题。36.(5分)请从H、C、N、O、Na、Cl、Ca七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原子__________。(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
放的气体__________。(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4)常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_。(5)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5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
基本营养素,维持着人类生命和健康。(1)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2)如右图自制简易净水器中,主要起到吸附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3)某Vc加锌“泡腾片”的主要
原料如下表:①如右图,将一粒“泡腾片”放入水中溶解,迅速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___。②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③葡萄糖酸锌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38.(4分)中国古代很多发明
创造、科技成就与化学工艺有关。(1)随州被誉为“中国编钟之乡”,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如下图)造型精美、音律精准、雄伟壮观。先秦《考工记》中有关青铜钟鼎成分记载:“六分其金(“金”指铜)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由此可知,青铜编钟的主要成分是铜与_____的
合金。(2)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烧铁器淬主要原料:维生素C(C6H8O6)、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柠檬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白砂糖及其他辅料。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ABCDEAB于胆矾水(硫酸铜溶液)中,即成铜色也”。这种湿法炼铜是水法冶金技术的起源
,世界上以我国最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天工开物》还记载适宜稻种的农事:“勤农粪田,多方以助之……石灰淹苗足(改良
土壤)……”。①为促进稻谷生长,需追加肥料。下列属于农家肥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A.草木灰B.尿素[CO(NH2)2]C.磷酸二氢铵②现代农业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计算7.4kg熟石灰能中和土壤中酸性物质(视为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kg。39.(3分)右图是
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1)0℃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g。(2)10℃时,将120.9g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此时的溶液可用图上的_______点表示(填“a”、“b”或“c”)。(3)20℃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
10g水,恢复到20℃时,________(填“KNO3”或“NaCl”)饱和溶液析出的晶体较多。40.(4分)A~F是初中常见物质,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反应①是工业炼铁的原理,A、B、D、F均是氧化物,
其中B是红棕色固体,C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单质。(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3)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4)写出由D→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41.(4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A是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其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的装置可用C或_______(填装置编号);若选用B
、C制备并收集完O2,后续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①熄灭酒精灯②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42.(9分)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一: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请回答:高温高温①②(1)实验甲,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若红磷的量不足,可能导
致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2)实验乙,“见微知著”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可观察到________(填“A”或“B”)烧杯中溶液变红。(3)实验丙,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对照①②③,表明铁生锈的主要条
件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_直接接触。(4)实验丁,探究灭火的原理: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酸,蜡烛火焰熄灭,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用如右图喷泉实验装置研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将NaOH溶液挤入
烧瓶,振荡,打开止水夹K,水倒吸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1)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水倒吸入烧瓶的原因是烧瓶内压强________(填“>”或“<”)外界大气压。(3)实验结束后,取烧瓶内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
酸,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某校实验小组用“数字化学”探究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右图所示。(1)该实验是将甲溶液滴入乙溶液中,乙溶液为______
。(2)a点时,烧瓶内溶液中所含粒子的数目关系:N(Na+)________2N(SO42-)(N表示粒子的数目,填“>”、“=”或“<”)。CO2NaOH溶液止水夹K滴有酚酞的水乙溶液甲溶液0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