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三)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1.165 MB
  • 2024-1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三)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三)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三)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三)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docx,共(13)页,1.165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414579a68c95f99206d64593bcab2d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元素养评价(三)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合格性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称为“称量地球质量”第一人B.卡

文迪什测出引力常量的值,让万有引力定律有了实际意义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D.天王星是通过计算发现的新天体,被人们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2.三种宇宙速度分别是7.9km/s、11.2km/s、16.7km/s,则表明()A.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最小速度是7.9km/sB.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是11.2km/sC.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是7.9km/sD.物体绕太阳转动的最大速度是7.9km/s3.世界上各式各样的钟:砂钟、电钟、机械钟

、光钟和生物钟.既然运动可以使某一种钟变慢,它一定会使所有的钟都一样变慢.这种说法是()A.对的,对各种钟的影响必须相同B.不对,不一定对所有的钟的影响都一样C.A和B分别说明了两种情况下的影响D.以上说法全错4.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2

009年被定为以“探索我的宇宙”为主题的国际天文年.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完成了预定任务,于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成功撞月.图示为“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的模拟图,卫星在控制点①开始进入撞月轨道,假设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

T,引力常量为G.根据题中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B.可以求出月球对“嫦娥一号”卫星的引力C.“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点①处应加速D.“嫦娥一号”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5.我国实施“嫦娥三号”的发射和落月任务,进一步获取月

球的相关数据.如果该卫星在月球上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卫星行程为s,卫星与月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是1弧度,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是()A.t2Gs3B.s3Gt2C.Gt2s3D.Gs3t26.假设有一星

球的密度与地球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A.14B.4倍C.16倍D.64倍7.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mA=mB<mC,则对于三颗卫星,正确的是()A.运行线速度关系为vA=vB=vCB.运

行周期关系为TA>TB=TCC.向心力大小关系为FA=FB<FCD.半径与周期关系为R3AT2A=R3BT2B=R3CT2C8.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金

、a地、a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金、v地、v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金<R地<R火,由此可以判定()A.a金>a地>a火B.a火>a地>a金C.v地>v火>v金D.v火>v地>v金9.“嫦娥五号”

探测器预计在2019年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后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带回约2kg月球样品.某同学得到了一些信息,如表格中的数据所示,则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4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6A.23B.32C.4D.610.某星球直径为d,宇航员在该

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若物体只受该星球引力作用,则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A.v02B.2v0dhC.v02hdD.v02dh11.2019年4月10日9时许,包括中国在内

,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了黑洞“真容”.这是人类第一次凝视曾经只存在于理论中的天体——黑洞,一种体积极小、质量极大的天体,如同一个宇宙“吞噬之口”,连光也无法逃逸.在两个黑洞合并过程中,由于彼此间的强大引力作用,会形成短时间的双星系统.如图所

示,黑洞A、B可视为质点,它们围绕连线上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AO大于BO,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黑洞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等于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B.黑洞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C.黑洞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D.两黑洞

之间的距离越大,A的周期越大二、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7分)12.(7分)有一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13.(8分)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

天文学家哈雷曾经在1682年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轨道半径的18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出现,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请你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估算,它下次飞近地球是哪一年?14.(17分)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运行周期T;(3)若已知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地球的110和12,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

比为多少?[等级性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35分15.(5分)(多选)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行星带内的小行星都具有相同的角速度B.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

速度C.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D.要从地球发射卫星探测小行星带,发射速度应大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16.(5分)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

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1hB.4hC.8hD.16h17.(5分)(多选)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1点40分成功发

射.量子卫星成功运行后,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假设量子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如图所示.已知量子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m倍,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图中P点是地球赤道上一点

,由此可知()A.同步卫星与量子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n3m3B.同步卫星与P点的速度之比为1nC.量子卫星与同步卫星的速度之比为nmD.量子卫星与P点的速度之比为n3m18.(20分)地球A和某一行星B的半径之比为R1:R2=1:2,

平均密度之比为ρ1:ρ2=4:1.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则:(1)行星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2)若在地球表面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最大高度可达20m,那么在行星B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经多少时间该物体可落回原地?(空气阻力不计)单元

素养评价(三)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1.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卡文迪什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得出了引力常量的值,因此卡文迪什被称为“称量地球的质量”的人,故A错误,B正确;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各自成立的范围,故C错误;

海王星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一颗行星,被人们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故D错误.答案:B2.解析: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同时是围绕地球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又叫逃逸速度,是脱离地球吸引的最

小发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是摆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故选项C正确.答案:C3.解析:根据时间的相对性可知,选项A正确.答案:A4.解析:由GMmR2=m4π2T2R可求得月球质量M=4π2R3G

T2,A项正确;因不知“嫦娥一号”卫星的质量,故无法求出月球对“嫦娥一号”的引力,B项错误;“嫦娥一号”从控制点①处开始做向心运动,应在控制点①处减速,C项错误;“嫦娥一号”最终未脱离地球束缚,和月球一起绕

地球运动,因此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小于11.2km/s,D项错误.答案:A5.解析:由s=rθ,θ=1弧度,可得r=s,由s=vt可得v=st,由GMmr2=mv2r,解得M=s3Gt2,选项B正确.答案:B6.解析:由GMmR2=mg得M=gR2G,所以ρ=

MV=gR2G43πR3=3g4πGR,ρ=ρ地,即3g4πGR=3g地4πGR地,又g=4g地,得R=4R地,故MM地=gR2G·Gg地R2地=64.选项D正确.答案:D7.解析:由GMmr2=mv2r得v=GM

r,所以vA>vB=vC,选项A错误;由GMmr2=mr4π2T2得T=2πr3GM,所以TA<TB=TC,选项B错误;由GMmr2=ma得a=GMr2,aA>aB=aC,又mA=mB<mC,所以FA>FB,FB<F

C,选项C错误;三颗卫星都绕地球运行,故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3AT2A=R3BT2B=R3CT2C,选项D正确.答案:D8.解析: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体现了物理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等核心素养.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mR2=ma向=mv2R,解得a向=GMR2,v=GMR,由于R金<R地<R火,所以a金>a地>a火,v金>v地>v火,选项A正确.答案:A9.解析:在星球表面有:GMmR2=mg则M=gR2G,ρ=MV=g

R2G4πR33=3g4πGR则ρ地ρ月=g地g月×R月R地=32选项B正确.答案:B10.解析:物体竖直上抛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2-v20=2ax得g=v202h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Gm·Md22=mv2d2,解得v=2

GMd又GMmd22=mg,解得v=v02dh,故D选项正确.答案:D11.解析:两黑洞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对B的作用力与B对A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黑洞A的向心力大小等于B

的向心力大小,故A正确;两黑洞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具有相同的角速度,由题图可知A的运动半径比较大,根据v=ωr可知,黑洞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故C正确;A、B在匀速转动时的向心力大小关系为mAω2rA=mBω2rB

,由于A运动的半径比较大,所以A的质量小,故B错误;两黑洞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GmAmBL2=mA4π2rAT2=mB4π2rBT2,又rA+rB=L,L为两者之间的距离,T=4π2L3G(mA+mB),则两黑洞之间的距离越大,A的周期越大,故D正确.答案:B1

2.解析:根据星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有GMmR2=mg得g=GMR2根据密度与质量关系得M=ρ·43πR3,因星球的密度跟地球密度相同,所以g1g2=GM1R21×R22GM2=M1M2×R22R21=ρ4π3R31ρ4π3R32×R22R21=R1R2则M1M2

=ρV1ρV2=R31R32=641即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64倍.答案:64倍13.解析:将地球的公转轨道近似看成圆形轨道,设其周期为T1,半径为r1;哈雷彗星的周期为T2,轨道半长轴为r2,则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31T21=r32T22,

因为r2=18r1,地球公转周期为1年,所以可知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为T2=r32r31·T1=76.4年.所以它下次飞近地球是在2062年.答案:2062年14.解析:(1)设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不考

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球表面附近卫星所受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GMmR2=mg①即mg=mv21R,得v1=gR②(2)若卫星在距地面高为h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其所受到的万有引力为:GMm(R+h)2=m4π2T2(R+h)③联立①③得T=2π(R+h)3gR2

④(3)由①得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表示为g=GMR2⑤同理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GM′R′2⑥联立⑤⑥并由M′=110M、R′=12R,得g′:g=2:5答案:(1)v1=gR(2)2π(R+h

)3gR2(3)2:515.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2=mω2r,解得ω=GMr3,可知不在同一轨道上的小行星的角速度不同,故A错误;同理由向心加速度a=GMr2,可知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外侧小行星

的向心加速度,故B正确;周期T=2πr3GM,小行星的轨道半径比地球公转的半径大,所以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大于一年,故C错误;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是指从地球表面上发射卫星时,要摆脱地球的引力而成为绕太阳

转动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故要从地球表面发射卫星探测小行星带,发射速度应大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故D正确.答案:BD16.解析:地球自转周期变小,卫星要与地球保持同步,则卫星的公转周期也应随之变小,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可知卫

星离地球的高度应变小,要实现三颗卫星覆盖全球的目的,则卫星周期最小时,由数学几何关系可作出他们间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Rsin30°=2R由r31T21=r32T22得(6.6R)3242=(2R)3T22.解得T2≈4h.答案:B

17.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R3同R3量=T2同T2量,则T2同T2量=n3m3,可知同步卫星与量子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n3m3,选项A错误;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由v=ωr=2πTr可得同步卫星与P点的速度之比为v同:vP=n:1,

选项B错误;由GMmr2=mv2r得v=GMr,量子卫星与同步卫星的速度之比为v量v同=R同R量=nm,选项C正确;量子卫星与P点的速度之比为v量vP=v量v同·v同vP=n3m,选项D正确.答案:CD18.解析:(1)根据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GMmR

2=mg,得M=R2gG,又因为M=ρ·43πR3,所以g=43πGρR,gAgB=ρ1ρ2·R1R2=2,故gB=12gA=5m/s2.(2)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有v20=2gAhA=(gBtB)2,所以在行星B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

直上抛一物体,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用时tB=2gAhAgB=4s,根据运动的对称性知该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原地的总时间t=2tB=8s.答案:(1)5m/s2(2)8s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

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4878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