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考真题化学》《精准解析》辽宁省阜新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1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200.890 KB
  • 2024-12-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中考真题化学》《精准解析》辽宁省阜新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中考真题化学》《精准解析》辽宁省阜新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中考真题化学》《精准解析》辽宁省阜新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中考真题化学》《精准解析》辽宁省阜新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共(16)页,200.89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3417a7a7716a8dd729fc575ba6a08e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年阜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各位同学请注意:务必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不得分。千万记住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

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B.氮气液化C.动植物呼吸D.粮食酿酒【答案】B【解析】【详解】A、食物腐烂有微生物、酸性物质等

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氮气液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动植物呼吸,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蔗糖溶液

B.黄铜C.空气D.氢气【答案】D【解析】【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详解】A、蔗糖溶液中含有蔗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B、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C、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等组成,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D、氢气是氢元素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故D正确。故选D。【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3.下列关于“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体积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B【解析】【

分析】【详解】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B。【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

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4.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下列不属于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B.汽油C.柴油D.液化石油气【答案】A【解析】【详解】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

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等,煤焦油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而成的。故选A。5.下列有关氧气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气极易溶于水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C.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氧气由2个氧原子构成D.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航空

航天等都要用到氧气【答案】D【解析】【详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不符合题意;C、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符合题意。故选

D。6.为防止煤气泄漏使人中毒,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乙硫醇,乙硫醇的化学式为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52222CHSH+9O4CO+2X+6HO点燃,则X的化学式为A

.SO2B.SO3C.H2SD.H2SO3【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该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有:4C、12H、2S、18O,反应后有4C、12H、14O,缺少2S、4O,由

于X前的化学计量系数为2,因此,X的化学式为SO2,故选A。7.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D.用水扑灭

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答案】C【解析】【详解】A、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不正确;B、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故B不正确;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

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故C正确;D、水能导电,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扑灭,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故D不正确。故选C。8.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人被蚊虫叮咬后,在肿包处涂抹牛奶就可减轻痛痒

D.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答案】D【解析】【详解】A、pH值越大,碱性越强,由图可知,肥皂水的pH值比鸡蛋清大,故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弱,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厕所清洁剂的pH<7,显酸性,能与碳酸钙反应,能腐蚀大理石地面,不符合题意;C、人被蚊虫叮咬后,会

产生酸性物质,应在肿包处涂抹碱性物质,酸碱中和,减轻痛痒,牛奶呈弱酸性,不符合题意;D、厕所清洁剂显酸性,炉具清洁剂显碱性,两者会发生反应,不能混合使用,符合题意。故选D。9.阜新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原因结果A焚烧含氯塑料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B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C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和空气污染D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处理后排放造成水体污染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因果关系不正确,故A不正确;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空气中

,和水反应会产生酸雨,因果关系正确,故B正确;C、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不会造成土壤和空气污染,因果关系不正确,故C不正确;D、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处理后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因果关系不正确,故D不正确。故选B。10.下列有关

“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C.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D.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后常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答案】C【解析】【详解】A、淀粉、蛋白质都含碳元素,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属于有机高

分子化合物,不符合题意;B、甲醛有毒,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会使蛋白质变性,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C、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符合题意;D、出汗后,会损失大量的无机盐,故应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维持

人体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不符合题意。故选C。11.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B.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用于冶炼金属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答

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每个一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二氧化碳不能用于冶炼金属,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故选

C。12.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鉴别所用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方法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分别伸入燃

着的小木条D鉴别氮肥(NH4Cl)和钾肥(KCl)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利用的原理是: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

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不用洗涤、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符合题意;B、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因此,用于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

意;C、将燃烧的小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选项鉴别方案可行,故不符合题意;D、NH4Cl加熟石灰研磨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KCl加熟石灰研磨后无明显气味,用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故不

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该题为除杂和鉴别的综合题,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答鉴别题的关键是:根据待鉴别物质的性质,从给定试剂或方法分

析对应的待鉴别物质是否存在明显的性质差异和现象差异即可,有明显现象和性质差异才能区别开来物质。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1)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的化学式

_____。(2)氯化钡中的阳离子_____。(3)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答案】(1).C(2).Ba2+(3).+525PO【解析】【详解】(1)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是金刚石,化学式为C。(2)氯化钡是由氯离子和钡离子构成的,阳离子是钡离子,离子符

号为Ba2+。(3)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25=0x,=+5x,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

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525PO。14.如图是A、B、C、D、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有_____(填字母)。(3)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有__

___(填字母)。【答案】(1).四(2).BCD(3).AE【解析】【分析】由A、B、C、D、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是氧原子,B是氧离子,C是氖原子,D是镁离子,E是氯离子。【详解】(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

类原子的总称,图中粒子的质子数有8、10、12、17,则图中粒子共表示四种元素。(2)最外层电子数(氦为2)达到8,为相对稳定结构,BC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有B

CD。(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AE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故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有AE。15.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与溶液。请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电解水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接通直

流电源一段时间后,b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16mL时,a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mL。(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水库→取水→加絮凝剂→静置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清水池→投药消毒→配水泵→用户。其中能除去颜色和异味的操作是___

_。(3)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t1℃时,溶解度等于20g的物质有____;②t2℃时,向盛有50gB物质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填“>”、“=”或“<”)150g;③

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答案】(1).8(2).活性炭吸附(3).A和C(4).<(5).A>B>C【解析】【详解】(1)电解水生成负极生成氢气,正极生成氧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b玻璃

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16mL时,a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116mL=8mL2。(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其中能除去颜色和异味的操作是活性炭吸附。(3)①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

℃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均为20g,故溶解度等于20g的物质有A和C。②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小于50g,故向盛有50gB物质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150g。③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B>C,由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100%1

00g+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可知,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16.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中。请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大量使用的是合金。生铁和____就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2)日常生活中,菜刀一般

采用的防锈措施是_。菜刀用铁制而不用铝制的原因是_。(3)很多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丁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乙的盐溶液,用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乙的盐溶液。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

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答案】(1).钢(2).用后洗净擦干(或保持刀面清洁、干燥)(3).铁的硬度比铝的硬度大(4).22Mg+O2MgO点燃(5).甲、乙、丙、丁【解析】【详解】(1)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故可通过隔绝氧气和水,达

到防锈的目的,故菜刀一般采用的防锈措施是用后洗净擦干(或保持刀面清洁、干燥);菜刀用铁而不用铝,是因为铝质轻,硬度小,铁的硬度比铝的硬度大;(3)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Mg+O2MgO点燃;(4)现有甲、乙、

丙、丁四种金属,丁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四种金属中,丁的金属活动性最弱,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乙的盐溶液,说明甲能与乙的盐溶液反应,甲比乙活泼,用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乙的盐溶液,说明丙与乙的盐溶液不反应,说明乙比丙活泼,故四

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乙、丙、丁。17.下图中M、N、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D是一种无色气体,M俗称纯碱。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图(“—”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

另一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B物质的用途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2)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M与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答案】(1).做补钙剂(或做建筑材料)(2).2NaOH+HCl=Na

Cl+HO(3).()2332CaOH+NaCO=CaCO+2NaOH(4).复分解反应【解析】【分析】M、N、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D是一种无色气体,M俗称纯碱,故M是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C与B是碳

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能与N反应生成A与B,A中通入D生成碳酸钠,A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N是氢氧化钙,A是氢氧化钠、B是碳酸钙、C是氯化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B是碳酸钙,碳酸钙含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也可做建筑材料;(2)A→C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Cl=NaCl+HO;(3)M与N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32CaOH+NaCO=CaCO+2NaOH;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6分)18.图1、图2、图3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待红磷熄

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内的_____,_____约占集气瓶空气体积的1/5时,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消耗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2)图2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因为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条件是

_______,所以图中装置用__________的酒精灯加热试管,才能达到实验目的。(3)图3是有关氢氧化钙性质的验证实验。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依次进行图中的实验。③号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由此得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且氢氧化钙溶

液能与酚酞溶液作用;④号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由此得出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答案】(1).水进入集气瓶(2).进入水的体积(3).高温(4).加网罩(5).溶液浑浊、变红(6).红色消失、溶液澄清【解析

】【详解】(1)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与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2)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条件是高温,故图中装置用加网罩的酒精灯加热试管,可以集中

火力,提高温度;(3)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且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③号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浑浊、变红;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显中性,盐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且氯化钙溶于水,故④号试管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消失、溶液澄清。19.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下列仪器进行气体制取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⑥的名称是_____,用于固定和_____各种仪器。(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时应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实验装置连接完毕后应进行

的实验操作是__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时应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填仪器名称),为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该仪器,正确固定该仪器的方法是_____

。(4)如果用上述实验装置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一条即可)。【答案】(1).铁架台(2).支持(3).①②⑦⑧(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42422Δ2KMnOKMnO+MnO+O(6).①③④⑤⑥(7).试管(8).试管口略向

下倾斜(9).集气瓶未装满水(或没等装置内的空气排净便开始收集氧气或没等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就开始收集氧气或高锰酸钾中混有易分解产生气体的杂质或收集完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封不好)【解析】【详解

】(1)由图可知,仪器⑥的名称是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时应选择上述仪器中的:①②⑦⑧;实验装置连接完毕后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气体;(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422Δ2KMnOKMnO+MnO+O;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

固体加热反应,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时应选择上述仪器中的:①③④⑤⑥;还需要补充反应容器试管;为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该仪器,应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4)如果用上述实验装置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集气瓶未装满水(

或没等装置内的空气排净便开始收集氧气或没等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就开始收集氧气或高锰酸钾中混有易分解产生气体的杂质或收集完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封不好)。20.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

黑色粉末。该小组同学对此黑色粉末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中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猜想①Fe猜想②Fe2O3猜想③Fe3O4猜想④FeCl3【查阅资料】Fe3O4是黑色晶体,能被磁铁吸引。【分析讨论】你认为上述四个猜想中

,不做实验就可排除的是猜想_和猜想_____,理由是____、_。【实验探究】(1)将试管中黑色粉末干燥后,用磁铁靠近,发现黑色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黑色粉末一定是Fe,你认为该结论正确吗?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

案,用化学方法验证黑色粉末是否为Fe。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取_____,加入_____。如果有_____,则黑色粉末是Fe。如果没有_____。【答案】(1).②(2).④(3).Fe2O3是红棕色的(4).FeCl3可溶于水(5).不正确(6).Fe

3O4也能被磁铁吸引(7).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8).足量稀盐酸(或硫酸)(9).气泡产生(10).气泡产生,则黑色粉末不是Fe【解析】【详解】分析讨论:上述四个猜想中,不做实验就可排除的是猜想②和猜想④,因为氧化铁是红粽色的,氯

化铁能溶于水;实验探究:该结论不正确,因为四氧化三铁也能被磁铁吸收,还可能是四氧化三铁;(2)铁能与酸,如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四氧化三铁与稀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故可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硫酸);铁与稀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如产生气泡,说明是铁,如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不是铁。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21.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过氧乙酸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之一。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试计算:(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过氧

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1%)【答案】(1)76(2)6:1:12(3)63%【解析】【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详解】(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

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76++。(2)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3100%63%12214

163++。【点睛】=100%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22.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答案】8.8g【解析】【详解】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73g×20%=14.6g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3222CaCO+2HCl=CaCl+CO+HO734414.6gx7314.6g=44xx=8.8g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7189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