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3.246 MB
  • 2024-12-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5)页,3.246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f8e4f13c88b7f07567b1da78541017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4学年第一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

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中,黑点表示小行星,完成

下面小题。1.比上图中天体系统高一级,且不包含②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2.以③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B.太阳系C.地月系D.总星系3.与地球相比,天体②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①没有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答案】1.B2.C3.D【解析】【1题详解】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

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可观测宇宙)。图中为太阳系中的行星(含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为太阳系。比太阳系高一等级的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是银河系之外的区域,故本题选B。【2题详解】根据太阳系行星的分布规

律,由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可知③为地球,以③为中心的天体系统为地月系,C正确。故本题选C。【3题详解】天体②是水星,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

液态水,①对。水星是类地行星,物理结构与地球类似,有坚硬的地表,②错。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③对。属于类地行星,体积和质量相差不大,④错。①③组合正确,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存在的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周期不长,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导致具

有适宜的温度;由于温度适中,加上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产生水汽,导致拥有充足的液态水;由于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力较强,使得地球具有比较厚大气层。2024年9月17日恰逢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赏满月”(又称望月)是节日期间的重要民俗。完成下面小题。4.根据月相的变

化规律,在天气晴朗的夜空,2024年9月24日我们看到的月相最接近()A.B.C.D.5.要在2024年9月24日晴朗的天空用相机记录月相的完整运行轨迹,适宜选择的时间段是()A.子夜→清晨B.清晨→正午C.正午→日落D.日落→子夜6.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

应是()A.AB.BC.CD.D【答案】4.C5.A6.A【解析】【4题详解】9月17日为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为满月,则9月24日为八月廿二,为下弦月,只能看到月亮半圆形亮面,C正确,A错。B为凸月,D为峨嵋新月,BD错误。故选C。【5题

详解】下弦月出现在后半夜,日出后太阳光照强,遮蔽月光,故观察时间应为子夜之后至清晨,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时,面对地球的月面永远是同一面,月球本身不发光,故想要在地球观测到望月,需要月球面对地球的一面完整的被阳光照亮,并

反射阳光,因此,地球应在月球和太阳中间,三者基本位于一条直线,此时月球面对地球的一面能完全被阳光照亮,则太阳和地球在月球的同侧,综上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半边天空

,西半边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半边天空,东半边亮。上弦月一般是初七初八时有,下弦月是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有。两小儿辩日的远近,一曰:太阳刚出时像车的伞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的小而

近的大吗?另一曰: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左图为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径长短的关系示意图;右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读左图,“早晨凉而中午热”,用大气热力原理来解释由于太阳辐射处于()

A.①经过的大气路径短B.②受到的大气散射多C.①地面的反射比较强D.②到达地面的辐射多8.左图中与霞出现在①时相关的是()A.大气反射B.大气吸收C.大气散射D.大气辐射9.右图中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7.D8.C9.C【解析】是【7题详解】由图可知,①②为太阳高度角不同,所经过的大气长短不同,受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度不同。①经过的大气路径长,A错误。②经过的大气路径短,

受到的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辐射多,B错误,D正确。地面的反射作用与下垫面有关,C错误。故选D。【8题详解】霞指日出、日落时天空出现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是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

杂质愈多时,其色彩愈显著,霞分为朝霞和晚霞。所以①时,太阳高度角较小,为日出或者日落时,因此为朝霞或者晚霞,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右图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

大气逆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削弱作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暖大地:大部分太阳辐射穿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升

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大地暖大气:大部分地面辐射的热量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会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从而进一步加热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

的同时,也会向外辐射热量。一部分热量散失到宇宙空间,但大部分热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10.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图示乙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图甲中的是()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答案

】A【解析】【详解】乙图中T岸水深较深,为侵蚀岸,P岸水深浅,多沉积物,为沉积岸;甲图中,凹岸为侵蚀岸,凸岸为堆积岸,①、③剖面中,T岸为凹岸,属于侵蚀岸,P岸为凸岸,属沉积岸,与乙图所示地形剖面相符,而②④剖面两侧没有明显差别

,与乙图所示地形剖面不同,由此判断,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我国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上的地理知识随处可见。下图为“我国人民币中四种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有关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景观属风力侵蚀地貌B.②地景观属流水侵蚀地貌C.③地景观属冰川堆

积地貌D.④地景观属流水沉积地貌12.图中为喀斯特景观的是()A.①B.②C.③D.④13.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交通运输建设,主要是因为喀斯特地貌()A.地形崎岖,地表破碎B.气候寒冷,冰川广布C.山高谷深,山河纵列D.河流纵横,

沼泽广布14.④①地貌景观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A.地表水资源更加丰富B.地形变得更加平坦C.交通运输建设更便利D.旅游资源更加独特【答案】11.B12.D13.A14.D【解析】【11题详解】壶口瀑布属于流水侵蚀而成,①地景观属流水侵蚀地貌,A错误;②地长江三

峡属于河流上游流水侵蚀地貌,B正确;③为角峰,是由于冰川侵蚀而形成的,C错误;④图中桂林山水是由于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④图中桂林山水是由于流水溶

蚀作用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题详解】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交通运输建设,主要是因为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地表破碎,多地下暗河,地质条件复杂,A正确;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的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暖热,无冰川,B错误;山高谷深,山河纵列,是横断

山区的景观,C错误;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沼泽少,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①④均为我国著名的自然风光,其发育使得我国旅游资源更加独特,D正确;④属喀斯特地貌,多石灰岩,岩石透水性好,且该地貌区多地下暗河发育,地表水渗漏使地表水资源

较贫乏,A错误;④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过程中使得当地地表起伏加大,不利于交通建设,BC错误。故选D。【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

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为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喀斯特地貌包括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侵蚀地貌有峰林、峰丛、溶沟、石芽、溶洞、天坑、天生桥等;堆积地貌有石笋、石柱、石钟乳、钙华等。喀斯特地貌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某地地表喀斯

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下图),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5.该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形区是()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16.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岩石、水文B.地形、植被C.土壤、地形D.气候、植被17.根据

石灰岩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演变的次序为()A.峰丛、峰林、孤峰B.孤峰、峰丛、峰林C.峰丛、孤峰、峰林D.孤峰、峰林、峰丛【答案】15.A16.A17.A【解析】【15题详解】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湿润,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A正确。青藏高原、黄土高

原、内蒙古高原不是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形区,BC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首先需要有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同时要有丰富的流水对岩石进行溶蚀作用,A正确。的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与地形、土壤、植被、气候关系较小,BCD错误。故选A。【17题详解】在溶蚀

作用初期,形成峰丛;随着溶蚀作用的加强,逐渐演变为峰林;最后,当大部分山体被溶蚀,只留下少数孤立的山峰,形成孤峰。因此,根据石灰岩的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演变的次序为峰丛、峰林、孤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喀斯特

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恐龙探海景观(下左图)位于大连市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周边的海

岸线具有独特的山形地貌、奇绝的礁石形态、丰富的岩层古生物化石。右图为海坛岛某处海岸地貌剖面图,③地分布有较多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左图中示意“恐龙探海”景观进一步演化,向陆一侧可能演变为右图中的是()A

.①B.②C.③D.④19.目前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的地貌有()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0.海坛岛③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A.海浪沉积和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和海浪沉积C.海浪侵蚀和海浪沉积D.海浪侵

蚀和风力沉积【答案】18.A19.D20.A【解析】【分析】【18题详解】读图根据所学,图中显示的海岸地貌,①是海蚀崖,②是海蚀洞穴,③是海滩,④是海蚀柱。图中“恐龙探海”景观属于海蚀拱桥,当它进一步演化,应该是拱桥桥面受长期风化会坍塌掉

落,向陆一侧可能演变的为海蚀崖,即右图的①,A正确。故选A。【19题详解】随着海浪冲刷侵蚀和风化作用加剧,④海蚀柱可以会倒塌,规模缩小;②海蚀洞穴会扩大,①海蚀崖下部会坍塌掉落而变小;而随着海蚀洞穴扩大、海蚀崖坍塌以及海浪堆积作

用影响,③处堆积物会因此增多。综上所述,②③规模扩大,D正确。故选D。【20题详解】由于海坛岛③处分布有较多沙丘,因此可能是当地岩石风化后变成碎屑物质,进而形成沙粒物质,这样在海浪和风的作用下,经过搬运沉积最张形成③地沙丘。A

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一般自然界的沙丘是由风堆积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见于海岸,某些河谷以及旱季时的某些干燥沙地表面。沙丘属于风积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沉积作用。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

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中的A图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B图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完

成下面小题。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气温低于②处B.c地风向为西南风C.b为上升气流D.③地气压大于④地22.若该环流为城区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下图中正确表示近地面或高空大气等温面和等压面配置的是()A.AB.BC.CD.D【答案】

21.AD22.BC【解析】【21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处近地面与600m高空气压差较大,乙处近地面与600m高空气压差较小,说明甲地近地面为高压(相对于同一水平面气压更高),高空为低压(相对于同一水平面气压更低),乙地相反。所以乙处

空气上升,应是受热膨胀所致,甲处空气下沉,应是冷却收缩所致,甲地近地面①处气温低于②处,A正确;高空与近地面气压形势相反,在高空,③为高压,④为低压,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③指向④,即由东指向西,在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气流向右偏转90°形成偏

南风,向左偏转90°形成偏北风,风向不确定,B错误、D正确;甲地气温低,空气应收缩下沉,即b为下沉气流,C错误。故选AD。【22题详解】主要由于城市排废热较多,城区气温高于郊区,因此城区等温面在高空和近地面均向上凸

起;由于城区气温高于郊区,城区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郊区相反,即城区近地面等压面相对于郊区向下凹陷,高空上凸,由此结合读图判断,图B符合高空等温面和等压面特征,图C符合近地面等温面和等压面特征,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点睛】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①地面受热不均,导致近地面气温出现差异;②近地面气温出现差异,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③同一水平面出现高低气压差异;④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最终形成热力环流。23.下图为某同学画的热力环流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A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其中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城市风一直由郊区吹向市区。海陆热力性质不一样,白天陆地升温快,温度高,气压低;海洋升温慢

,温度低,气压高,近地面空气由冷高压的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①正确;夜晚陆地降温快,温度低,海洋降温慢,温度高,近地面空气由冷高压的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②错误;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于郊区,所以近地面空气由郊区吹向的市区,形成

市郊环流,③错误,④正确。故选AD。下图为运用GIS技术对我国贵州省某种自然灾害过程分析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4.该种灾害有可能是()A.台风B.地震C.滑坡D.泥石流25.M可能是()A.坡面堆积B.土

壤类型C.裂隙发育D.地壳厚度【答案】24.CD25.AC【解析】【24题详解】读图分析,该种灾害的发生主要受降水量、植被覆盖率和地质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可知该种灾害可能是泥石流或滑坡,CD正确;台风和地震的发生与这几个因素没有相关性,AB错误。故选CD。【25题详

解】由上题可知,该地质灾害为泥石流或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需要有充足的固体松散物质,即坡面堆积物,A正确;裂隙发育易引起滑坡,C正确;土壤类型和地壳厚度与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没有相关性。故选AC。【点睛】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1、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2、坡面坡度和沟谷纵比降较大

(谷深坡陡的地形)。3、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26.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若此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那么C层名称是____,容易出现

的太阳活动是____,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日冕物质抛射,发生在____层(在ABC中选)。(2)若此图表示太阳系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局部轨道,其中阴影部分所在的位置为小行星带,那么地球位于图中____轨道上(在①②③④中选)。由里向外,巨行星分别

位于____和____轨道上。(在①②③④中选)(3)若此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图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③界面时波速会变____(快或慢)。软流层位于图中的____层的上部(在ABC中选)。与地球磁场的形成有关的是___

_层(在ABC中选填)上部物质的运动。图中不连续面②是____(古登堡或莫霍)界面位于地下约____千米处。(4)若此图表示地球的大气层结构,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能反射无线电波的位于____层(在ABC中选填)。由于人类的冰箱和空调中使用氟氯烃化合物做制冷

剂,导致某种物质减少从而造成进入近地面的紫外线____(增多或减少),该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层(在ABC中选填)。ABC三层中,大气密度最小的是____层。(5)若此图表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中C是___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它的直接热源是____。(6)若此图表示地层

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爬行动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当时____(裸子或被子)植物极度兴盛,从成矿角度来看,是重要的____时期(成煤或成铁),该矿产的另一次重要成矿期是____代。【答案】(1)①.光球层②.太阳黑子(或黑子)③.A(2)①.①②.③③.

④(3)①.慢②.B③.C④.古登堡⑤.2900(4)①.A②.增多③.B④.A(5)①.对流②.降低③.地面(或地面辐射)(6)①.中生②.裸子③.成煤④.古生代【解析】【分析】本题以圈层图为材料设置六道试题,涉及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系

八大行星、地球内部圈层和地球大气层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若此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太阳大气层由

里向外依次为C光球层,B色球层,A日冕层。A层是最外层的日冕层,C层是最里层的光球层,光球层上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日冕物质抛射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其一般发生在日冕层,对应A。【小问2详解】若阴影部分

所在的位置为小行星带,②在小行星带内侧为火星轨道,地球位于火星内侧,则①为地球轨道;木星和土星是巨行星,木星轨道位于小行星带外侧,对应③,土星轨道在木星轨道外侧,对应④。【小问3详解】若阴影部分B层表示地幔

,则A为地壳,C为地核。③位于地幔和地壳之间,为莫霍界面,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该界面时波速会变慢,自上而下通过该界面时波速会变快;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故其应在阴影部分的B层上部;与地球磁场的形成有关的是地核外核中的液态铁镍等物质的运动,其位于地核上部,

对应C;图中不连续面②位于地幔和地核之间,为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约2900千米处。【小问4详解】若此图表示地球大气层结构,则A为高层大气,B为平流层,C为对流层。而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能反射无线电波,对应A;由于人类的冰箱和

空调中使用氟氯烃化合物做制冷剂,导致臭氧层被破坏,而臭氧层具有拦截紫外线的作用,臭氧层被破坏会导致进入近地面的紫外线增多,臭氧层主要存在于平流层中,对应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层大气的大气密度最小,对应A。【小问5详解】图中C层为对流层,该层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离

地面越远接受的地面辐射越少,使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小问6详解】若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爬行动物化石,说明该地层最可能是爬行动物繁盛的中生代,在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同时,该时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另一次重要的成煤时期在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

纪。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科学研究证实黄土高原上覆盖的黄土来自我国西北及蒙古、中亚等戈壁沙漠地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和黄土地貌最为典型的地区。图1为某处黄土高原景观照片,图

2示意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粒径分布。图3为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地貌景观。【材料二:抛物线状沙丘是常年在单向风或近似单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沙角指向上风向,轮廓呈抛物线状。下图甲为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为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某学校开展

了以“流水地貌”为主题的研学摄影展。图中的乙是影展中获奖的一幅景观照片。读材料一,回答(1)-(3)题(1)结合图例,在图2空白方框内画出盛行风向____,黄土高原是在____作用下形成的。(2)结合图2,概括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粒径分布规律是____,从风速变化的角度分析该规律的形成原因

____。(3)图3中三种黄土地貌演变的先后顺序为____(填序号)。图1反映了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是____,这是在____作用下形成的。读材料二,回答(4)-(7)题。(4)河流流经乙图所在地区时,因地形____,受河岸限制少,形成弯曲的河道。当河曲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____取直,弯曲部分

与河道分离,形成____湖。(5)图乙中适合建码头的是____(A岸/B岸),原因是____。(6)从水源和自然灾害的角度,分析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场所的原因。。(7)根据材料判断,图甲所示地区的主导风向

是____风。该沙丘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____(甲乙丙丁中选)。防治该地风沙危害可采取____、____等措施。【答案】(1)①.②.风力沉积(2)①.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或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②.风速减

慢,搬运能力减弱,沙尘逐渐沉积,大的颗粒物先沉积,小的后沉积(3)①.②③①②.千沟万壑,地形破碎③.流水侵蚀(4)①.平缓/平坦②.裁弯③.牛轭(5)①.B岸②.凹岸侵蚀,河道水深(6)离水源地(河流)比较近,便于

取水;地势较高,可避免遭受洪涝的威胁(要答出因果关系)(7)①.东南②.乙、丙③.草方格\石方格④.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黄土高原景观照片、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粒径分布图、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地貌景观图、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

意图为材料,设置七道试题,涉及风成地貌、外力作用和沙漠化防治、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黄土高原主要是

由风力带来的沙质沉积物堆积形成。随着风力减小,大颗粒(图2中的沙黄土带)先沉积、小颗粒(图2中的黏黄土带)后沉积。图2中不同质地的黄土带走向和位置可知,黄土颗粒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说明风由西北吹向东南。如下图所示:【小问2详解】黄河中上游黄土粒度分布规律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该现象与风力沉积的先

后顺序及风力机械沉积分异规律有关。黄土是地质时期由西北风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带来的,风挟带黄土从西北向东南方向运动的过程中,风力逐渐减弱,大的黄土颗粒先沉积下来,而小的黄土颗粒则随风运动得更远,所以越往东

南方向,黄土粒度越小。【小问3详解】黄土地貌堆积形成之后形成相对比较平整的黄土高原,后来植被大量减少,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黄土塬,黄土塬的面积较大,流水继续侵蚀,面积较大的黄土塬就变成面积较小的黄土墚,流水继续侵蚀,黄土梁被切割呈面积更小的

黄土峁,所以顺序是②③①。图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地表起伏大,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主要原因是地表植被稀少,降水集中,流水对地表侵蚀而形成。【小问4详解】读图乙可知,该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河流的流向受河岸限

制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在流水的侧蚀和沉积作用下,形成弯曲的河流。当河曲发展到一定程度,弯度变大受惯性影响,河流冲出原有河道,河流裁弯取直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小问5详解】A岸为凸岸,以流水的堆积作用为主,形成河漫滩。B岸为凹岸,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河道深,适合建码头。【

小问6详解】河流阶地距离水源地近,取水和排水方便;河流阶地地势较高,洪水期也不会被淹没,可避免遭受洪涝的威胁,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场所。【小问7详解】抛物线形沙丘沙角指向上风向,因此与新月形沙丘相反,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根据图示可知,该沙丘向西北凸出,

沙角指向东南,说明该地主导风是东南风;根据图示沙脊线所在位置可判断,甲、丁位于迎风坡一侧,应以侵蚀作用为主;乙、丙位于沙脊线的背风坡一侧,因此以堆积作用为主。防治该地风沙危害可采取的合理措施包括:植树种草、设置草方格沙障、修建防护林带、设置沙障阻挡风沙、设置草(石)方格固沙等,这

些措施可以从工程和生物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实施。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28536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