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鄂东南三校2022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答案.pdf,共(4)页,231.917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d1fd9f2d68b7bc3057408357e48e8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鄂东南三校联考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CABADAAB910111213141516DDCCDBBA二、非选择题17、答案:(1)国家政府的扶持;经营从单一小商品到各类商品;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具有辐射效应;秉承义字当先、勤奋诚信的经营理念;“敢为天下先”的突破精神;商品流通改
革的先驱。(6分)(2)原因:发展相对滞后;人口稠密,交通拥堵;配套设施不足,存在安全隐患;群众不满;经营模式落后;管理困难。(4分)观念: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创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文发展、文化传承);开放(坚持对外开放);共享(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分)18、答案(1):主张: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的传承。(2分)意义:促进中国家庭教育近代化;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推动民族意识觉醒,爱国救亡思想
的传播,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子女;对当代的家庭教育有借鉴意义。(4分)(2):功绩:张骞通西域有三大功绩:抵御外族入侵,促进欧亚交流,推动疆域开拓、国家统一。(3分)评析:张骞凿空和汉武帝反击匈奴,开辟了西域大片疆域,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促进了中国
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20世纪初,西方侵略激发中国民族主义的觉醒,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促使中国重新审视古代外交历史,中国内部的动乱、边疆的危机也引起对国家统一的渴望。梁启超对张骞的评价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反映了近代国人救
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5分)19、(1)背景:①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不合理②经济全球化④政治多极化⑤全球治理新理念尚未形成⑥各种新的全球治理问题涌现(6分)(2)主张:抛弃旧理念,创新治理理念;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追求平等、开放与合作;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6分)实质: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分)20、参考答案:参考一:共同富裕是历代中国的共同追求(略)参考二:“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民生、发展民生的施政传统,也有个别
时期因忽视民生而留下深刻教训。先秦法家主张强国弱民,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和战斗,重农抑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商鞅实行“连坐法”“燔诗书而明法令”控制百姓,并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加倍征
收户口税和军役,对商人苛以重税。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为秦朝的崩溃留下了隐患。中共将革命事业的发展与群众需求紧密相连。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使中国共产党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政权的到巩固,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
了基础。改革开放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充分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乡镇经济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商鞅弱民富国,结果秦二世而亡。中共“富民治
国”结果国富民强,说明实现“富民”是治国的首要任务。只有老百姓富裕了,国家才能安定、强盛。参考三:新中国成立后共同富裕发展呈阶段性毛泽东时代,追求共同富裕时侧重公平,推行人民公社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和军事共产主义色
彩,在过程中大刮共产风,不仅造成对农民的剥夺,也使农村生产力受到灾难性破坏,最终被废除。邓小平时代,讲求效率优先,先富带后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这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是加速发展达
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途径。结果是中国富起来了。新时代,共同富裕是效率和公平兼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新中国成立后共同富裕发展呈阶段性,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
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