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分层训练AB卷

DOC
  • 阅读 1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30.309 KB
  • 2024-12-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分层训练AB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分层训练AB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分层训练AB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分层训练AB卷.docx,共(13)页,30.309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cb1df829fd63f16a95b387a258f63c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6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7题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陡.峭(dǒu)商酌.(zhuó)累赘.(zhuì

)妥帖(tiè)B.驿.路(yì)打拱.(gōng)生疏.(shū)恍.惚(huǎnɡ)C.契.约(qiè)监督.(dū)譬.如(pì)淤.泥(yū)D.拖沓.(tà)亵.玩(xiè)案牍.(dú)喷.香(pèn)【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要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

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A项“帖”应读tiē;B项“拱”应读gǒng;C项“契”应读qì。所以答案为D项。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一项是()A.修葺隐逸别出新裁南腔北调B.

商酌循环如失重负举手打拱C.悲悯累赘香气四溢甘之如怡D.恍惚恩惠海阔天空圣贤豪杰【答案】D【解析】A.别出新裁—别出心裁。B.如失重负—如释重负。C.甘之如怡—甘之如饴。故选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年轻人要学会真本事,未来发展才能海阔天空....,自主选择。B.张一鸣经常问老师和同学问题,他说:“我这叫不耻下问....。”C.在武汉新冠疫发展的关键时刻,全国人民都忧心忡忡....。D.小王做事拖拖拉拉。参加活动总是姗姗来

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成语。A.海阔天空:意指像大海那样广阔,如蓝天那样空旷,形容开阔,无拘无束。符合语境;B.不耻下问:原意是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句中的“老师”的学问、地位等是超过张一鸣的,使用有误,可改成“勤学好问”;C.忧心忡忡: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担心。符合语境;D.姗姗来迟:指走的缓慢从容而迟到;形容慢腾腾地来的很晚。符合语境;故选B。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B.“还愣着干吗?”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C.武汉

的黄鹤楼、十堰的武当山、恩施的神农架都是湖北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D.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解答此类题,先要通读句子,

然后结合标点符号知识,分析各分句的关系,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即可。A.问号应为句号;B。冒号应为逗号;D。句号应放在引号外。故选C。5.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二辆车被抢

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再次买车的钱也被孙排长给洗劫了。B.祥子在曹太太家的生活吃得饱、有宽绰的屋子、饭食不苦、主人对他不错。C.《骆驼祥子》中祥子偷来三匹骆驼卖了45个大洋,“骆驼祥子”的外号在祥子卖了骆驼之后起的。D.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答案】B【解析】A.错误。《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聚积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敲诈了。C.错误。《骆驼祥子》中祥子偷来三匹骆驼卖了35个大洋,“骆驼祥子”的外号在祥子卖了骆驼之后起的。D.错误。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

和车厂,是因为祥子不比别的拉洋车的车夫,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常常收拾损坏的洋车,给车打打气,实在没事,收拾院子,扫扫院子,很勤快。所以刘四爷对待祥子跟对待别的车夫不一样。故选B。6.依次填人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伟大之人尚有一颗平常之心,何况我们平凡之辈呢?____

,在成与败面前拥有一颗平常之心,只要心中的原野没有冬季,即使冰封万里又算得了什么?①殊不知,即使是游戏,也应遵循游戏规则,否则“游戏”只会不欢而散②人生不可能一成不变,朝来暮去,潮起潮落,有的人在鲜花和掌声中飘飘然而欲仙,有的人在孤寂与失意中自甘沉沦③对待人生的每一条规则,我们都须保持

平常之心,比如成功与失败④其实,一切成功与失败,都是人生经历的偶然和必然⑤有人将人生比作是一场游戏,想“游戏人间”A.②⑤①④③B.⑤①③②④C.②⑤①③④D.⑤①③④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句段是“解析”人生。⑤开启了话题,为第一句;①由“即使是游戏”一句

可知与上句句意衔接最紧密,可为第二句;③从另一角度阐释人生,同时也开启了另一个角度的话题,是第三句;④其实一词,从语意和语气上都可判断与上句联系最紧密,是第四句;②总结句,可作为尾句。综上分析,可排序为⑤①③④②,故答案为D。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春夜洛城闻笛》中集中抒发

闻笛感受的诗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歌以咏志,诗以传情。”岑参《逢入京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诗人远涉边塞时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王维的《竹里馆》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诗人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韩愈《晚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手法借杨花、榆荚写出对春天的留恋。【答案】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

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

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都是表达诗人情感、志趣的句子。二、综合性学习(7分)8.“孝”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七年级(1)班开展了“孝敬亲老,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达到活动目的?请写出两个。(4分)活动项目一:_________________

____;活动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__。(2)母亲节到了,请你给母亲发一则微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答案】(1)讲有关“孝敬亲老”的感人故事办有关“孝敬亲老”为内容的手抄报(2)示例:母爱是雨,沐浴着我长大;母爱是灯塔,指

引我前行;母爱是阳光,温暖我心灵。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祝您身体健康,笑口常开。【解析】(1)本题考查设计活动的能力。明确活动的主题是“孝敬亲老”,据此可围绕“孝敬亲老”设计活动,举行演讲比赛或是故事会等可执行性活动均可,不可空洞喊口号。例如:开展“孝敬亲老”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开展“孝敬亲老”的

演讲比赛等。(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拟写一条对母亲感恩的微信,语言要简洁,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且要抒发自己内心真正的情感,表达流畅。例如:母爱是磅沱大雨中的一把伞,母爱是寒冷中的一碗热汤面,母爱是粗糙的大手,母爱是甜甜的笑脸。妈妈,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我爱您!三、古诗文阅读鉴赏(18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9~10题。(5分)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

节的情景。②蛱蝶:蝴蝶。9.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___”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10.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答案】9.“菜花稀”(或“麦

花雪白”)“花落尽”10.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解析】试题分析:9.本题考查诗

句分析能力,范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具体描写景色的诗句为前两句,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因此此题填“麦花雪白”或“菜花稀”都算对;高诗是一首描写晚春时景的田园诗,但是清晰描写暮春时节的诗句则是后两

句,通过百花尽落来展现暮春时节的景象。10.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一种表现手法。高诗中“无人”和“惟有”形成了对比,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

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高诗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末句“菜哇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

4题。(13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

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爱莲说》)【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

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选自《夏日赏荷》)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①可爱者甚蕃.___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③余以为妙绝.__

_④少时..,雨过天晴1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C.孔子云:“何陋之.有?”(《陋

室铭》)D.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河中石兽》)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②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14.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文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文赞荷为“花中仙子”

。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案】11.多亲近而不庄重极点④一会12.B13.①(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②每到夏天,来到湖边欣赏荷花,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14.①示例一:我喜欢称莲

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②示例二: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解析

】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为: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多。②句意为: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亵:亲近而不庄重。③句意为:我认为绝妙极了。绝:极点。1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中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代词,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D.代词,代石头;故选B。13.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字词:通,贯通,通透。直,挺立的样子。

蔓,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枝,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2)重点字词:至,到。赏,欣赏。欣然,高兴的样子。食,吃饭。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意哪一种赞誉均可,注意结合原文内容,言之有理。甲文中“出

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的美好姿态。由此可知,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实为“花之君子”。乙文中“荷花为雨所

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意思是: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这几句是对荷花的形态的具体描写,写出了荷花鲜妍明媚、清新脱俗,美丽动人的特点。李

太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纯洁,毫无雕琢装饰。由此可知,荷花确实是“花中仙子”。【点睛】参考译文:(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

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

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乙)我回忆年轻的时候,居

住在西湖边。每当到了夏天,便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有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当我看得)兴致正浓时,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似的)降下来,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

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①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②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

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③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④瑶族老人立即

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⑤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⑥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

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⑦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

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⑧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⑨“前几年出嫁到山那

边了。”⑩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⑪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5.为头的哈尼小姑娘有什么性格特点?(3分)16.选文第⑦段

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17.文章结尾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有何用意?(4分)【答案】15.她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意思相近,答出两点即可)。16.插叙;作用是补充交代小茅屋的来历,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

情节完整。17.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这句诗,在结构上照应题目和开头;内容上以花喻人,喻示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升华文章主题。【解析】1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

;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根据选文第③段“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概括可得:美丽,活泼;根据选文第⑩段“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概括可得:纯洁、热情

,助人为乐。16.本题考查记叙顺序及作用的分析。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作用一般有:补充交代情节内容;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为下文作铺垫。第⑦段通过

小姑娘的讲述,介绍了小茅屋的来历,因此是插叙。这段插叙了小茅屋的来历,解开了前面的悬念,是对故事情节的补充交代;其次,解放军及梨花姐妹的做法,也表现了雷锋精神已经代代相传,突出了文章中心。17.本题考查词句赏析。根据选文第⑪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可知,“驿路

梨花处处开”中“梨花”一语双关,在作者笔下,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处处盛开,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还是边疆少数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传播善

意。“处处开”喻示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5分)①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②“我不行!我

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③“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④“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⑤“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

,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⑥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⑦“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

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⑧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

下面一点儿,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⑨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

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⑩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

平坦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单薄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⑪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

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18

.请你写出选文叙述的主要事件。(不多于12个字)(3分)19.根据语境,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形容词填到文中横线上。(2分)20.“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这个句子中的“挪动”能否改成“移动”?为什么?(3分)21.文中的“我”懂得了什么道理?(3分)22.选文中的这位父亲的做法是值得

赞赏的。你认为他的哪些做法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4分)【答案】18“我”童年的一次脱险经历。(19.凌乱的强壮的20.不能。“挪动”指缓慢地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表现出“我”被困在悬崖上,因恐惧而缓慢移动的艰难情形。而“移动”

只能体现身体动作幅度小,却不能体现动作的“艰难”,不能准确地表现当时的情形,所以不能换。21.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所要到的地方。22.他引导儿子成功迈

出第一步,具体指导儿子一步步爬下悬崖,使儿子产生了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成功。【解析】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本文的主人公是“我”,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童年”,结合第⑪段中“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可知写的是“我”经历过的一件历险事件,因此可概括为:“我”童年的一次脱险

经历。19.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第一空。根据第①段中“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底部的岩石”,可知悬崖脚下的岩石是自然状态的,高低不平,因此要用“凌乱的”来形容。第二空。当时“我”是童年时间,在“我”的眼里,爸爸是高大的、健壮的,因此爸爸的臂弯是“强壮的”。20.本

题考查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第⑥段“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结合上文第④段中“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可知“我”因体力有限和心理恐惧,被困在悬崖上不敢动作。结合第⑦段“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可知“我”在爸爸的鼓励下,慢慢地增

强了信心,敢于迈开步子往下慢慢地走动,因此用“挪动”来表现“我”行动的缓慢小心。“移动”只能表现身体的动作和位置的变化,不能表现出“我”的动作幅度和心理状态,体现不出“我”行动的艰难,不能与当时的情形相吻合,因此不能改换成“移动”。21.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分析。根据第⑪段中“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

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可知这是“我”从悬崖上这一课明白的道理,可概括为:不要

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所要到的地方。22.本题考查人物行为的概括。文中的父亲,指导儿子一步步自己脱离险境,这种做法是值得赞赏的。根据第⑤段中“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

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可知父亲眼看着孩子身处困境,但并不上前救护,而是指引着孩子自己脱险。根据第⑨段中“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

做的事情我能做”,可知父亲具体指导儿子一步步爬下悬崖,让孩子通过这样的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走向独立。根据第⑪段中“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

应对”,可知父亲悬崖上的这一课对孩子的影响具有一生的深远影响,让孩子真正地成长起来,产生了战胜困难的信心,独立自主地走向生活,自信踏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五、作文(共50分)23.请以“难忘的一位中学教师”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材真实新

颖,要有具体事例及具体的语言、动作、景物描写,抒发真情实感。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答案】例文难忘的一位中学教师这么多年,我经历过无数的老师,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初中的班主任。虽然这么多年没见到他了,但是他依然留在我的心里,让我印象深刻。

他长着一张很丑的脸,在初一那天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笑着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一个北方的汉子,他们那里说短裤都是大裤衩子,一系列好玩的事情逗得我们的笑声一阵一阵的,我从未遇见过那样好玩的老师。他的花招很多,上课的内容大都很有趣,也常在课上开玩笑,讲故事,所以即使他教

的是数学,我们也都很喜欢他的课。说起他的事真是说不清道不尽,即使是现在回忆起来,也都是开心的时光。他不光是个很搞笑,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的老师,他还是一个很有实力的数学老师。小学的时候我的数学是不怎么好的,到初中的第一场考试,我被分到了最后一个考场,那个考场管理很松,所以我就忍不住拿着

书抄了生物地理化学什么的,所以那场考试我考得出乎意料的好。后来一次早晨去上课的途中,我遇见了他。他问我那场考试抄了没有。我自然不能让我抄袭的事情让别人知道,所以我撒谎了,我很肯定的点点头。我看得出他看我的眼神露着欣慰。可是我的心里却很不舒服。之后发了试卷,成绩出来之后,我才知道我考了我们班第三。

这第三考的我的心里却很自卑,我宁愿不要那么高的成绩。也暗自后悔,考试的时候抄猛了。后来我就开始好好学习,以后得考试中也没有得第三了,但也都是十几名,不上不下。我猜他也大概知道一些了,只是没有说出来。他上课的时候总

是做着夸大的动作,讲完题后他总会气势昂昂的说一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然后便开始让我们做题。因为数学课都他的指导,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每次都是所有班里的第一,但他并不满足是我们学校的第一,他在大屏幕拉出我们市所有初中的数学成绩,我们班除了那些宏智班,其他普通班的成绩也都超过了。总之遇见他

是幸运,是一生的幸运。【解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首先是审题。“一位中学教师”限制了只能是一位且必须是初中教师。题眼是“难忘”,即令人印象深刻。这就要求写出难忘的原因,比如老师的性格品质独特,富有人格魅力;又如老师的才华卓越,成就突出;又或老师给予你帮助鼓励……总之,写出老师令人难忘的具体事

例,写作时要有细节描写,将人物形象呈现在具体的人物描写,也可以用环境烘托人物。其次是选材与写法。选取你所熟悉的一位初中老师,可以采用一人多件事情的写法。比如选取与老师相处几个瞬间,第一节课的初识,课堂上的提问,生病时的关怀

,操场上的加油鼓励……详略得当的用一个线索组织材料。如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件有纪念意义的礼物等。也可以详细记叙一件事情,注意将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如有一次“我”因为父母闹离婚,心情糟糕,变得叛逆不服管教。老师先是对“我”十分不满,经常呵斥。后来,老师了解了“我”的家

庭情况后,对“我”嘘寒问暖,安慰“我”,开导“我”,还到家里家访,劝解“我”的父母为了孩子和平相处。使“我”的生活重新回到正轨。最后是立意。本文的立意指向明确,应该是从正面表达对老师的感情。比如表达对多年前

帮助自己的老师的感激怀念;又如表达对当年不懂事而辜负了老师的厚意的后悔和愧疚。再比如表达对富有人格魅力,高尚品格的老师的敬爱赞美……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