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解析版).docx,共(7)页,53.816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92b3ea41a5a0d4d75c1657addbddbb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每课一考点【考点示例】概括新闻内容【题型展示】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若干个字)【典例精析】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答题模式】何人在何时何地干何事结果如何(根据字数限制确定保留项目)。【标准答案】这则消息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情况,介绍
了获奖者的概括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相关情况。★第一步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遗嘱.(zhǔ)挪.威(nuó)投资.(zī)B.仲裁.(cái)议.会(yì)拨.款(bò)C.颁.发(bān)
巨额.(é)贡.献(gòng)D.授.奖(shòu)建.树(jiàn)仪式.(shì)【答案】B【解析】B.“拨”应读“bō”,故选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首界设立诺贝尔微不足道B
.联盟泄气纪念日摧枯拉朽C.评定溃退基金会锐不可挡D.国藉射线路透社纷纷溃退【答案】B【解析】A项,界—届。C项,挡—当。D项,藉—籍。3.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_________了
诺贝尔奖。(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_________。A.颁布卓有成就B.颁发成绩卓著C.颁布成绩卓著D.颁发卓有成就【答案】D【解析】(1)“颁布”指公布,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
颁发”有“授予”的意思。根据语境,“诺贝尔奖”应该是“颁发”。(2)“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就,指大的方面。“成绩卓著”指在成绩方面突出,量化性更强一些。根据语境,使用“卓有成就”更为恰当。故选D。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德国的贝林(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效。B.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C.网络热词在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抒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D.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A项使用有误,应将“卓有成效”改为“卓有成就”。卓有成效形容有突出的成
绩和效果。卓有成就形容特别有成就。结合语境贝林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应该上卓有成就。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截至目前,我区各乡镇已开放接种点11个,完成接种大约96000多人次。B.为营造浓厚的“壮族三月三”节日氛围,我市举办了一系列丰富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生活。C.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D.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号召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市各县区迅速响应,开展一轮又一轮党史学习教育热潮。【答案】C【解析】A.语
义重复;删去“大约”或“多”;B.成分残缺;在“生活”后加“的活动”;D.搭配不当;可将“开展一轮又一轮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中的“开展”换成“掀起”;故选C。6.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
,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B.1901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C.1867年,瑞典化
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D.从即日起,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答案】B【解析】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B项,“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后的“,”
号应该为“;”号,前后分句间是并列关系。据此,答案为B。★第二步阅读提升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7~9题。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
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1901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
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从即日起,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
得了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7.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
容?有什么作用?【答案】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第二段的内容“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
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德国的贝林……法国的普吕多姆……”是详细报道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作用是使所报道的新闻更加准确翔实。8.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答案】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
握。【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三自然段“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交代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重要信息。9.本文结
尾部分是补叙,这样写法有什么好处?【答案】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解析】本题考查对补叙的理解。要在理解新闻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背景的内容
分析其作用。本文结尾部分补叙了新闻背景。“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介绍了颁奖资金的来源,“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
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补充说明了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的情况。这体现了诺贝尔奖的公平公正性。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3题。今天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天——人类基因组草图公布
天下据新华社讯今天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天。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6国科学家,今天向全世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昭示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类基因组约含6万到10
万个基因,由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分布在细胞核的23对染色体中。为破译这本蕴藏着生命奥秘,决定人的生老病死的“天书”,1990年,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由关、日、德、法、英和中国的科学家共同参与。去年9月,我国获准加入这一研究计划,负责测定人
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l%,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我国因此成为参与这一研究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从此,北京与上海等地科学家联手向这一生命科学的高峰发起冲刺。仅用了半年时间,我国科学家就基本完成了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1%测
序任务,破译了人类3号染色体部分遗传密码,这标志着我国为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破译人类遗传密码不仅被认为是达尔文时代以来生物学领域最重大的事件,同时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工作。按照设想,碱基对测序完毕之后,科学家将分析碱基对如何组成基因以及各种基因有什么功用等。弄清全部基
囚的位置、结构和功能,将为人类征服多种疑难病症铺平道路。“人类基因组工程”破译出的人类遗传密码基本数据,将无偿供全世界研究者使用。据悉,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将于2001年6月完成所有测序分析工作。10.这则消息的主标题和副标题分别是什么?【答案】主标题:今天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纪
念的一天。副标题:人类基因组草图公布天下。【解析】新闻往往有多行标题。主标题是指一篇文章的大标题,用来提出文章中心或主旨;副标题是指用来解释主标题的话,跟在主标题后。所以根据该新闻的标题可以分析得出正标题是:今天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天。副标题是:人类基因组草图公布天下。11.
这则消息的导语是:(写出首尾句)。消息的导语报道了哪些内容?【答案】“今天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天……昭示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类基因组草图公布的意义,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这项科研成果的深远影响。【解析】一般情况下,一则新闻的导语为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起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此导语为第一段,写出首尾句即可。“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昭示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交代了人类基因组草图公布的意义,这项科研成果的深远影响。“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6国科学家”交代参与人类基
因组计划的国家。12.【考点一点通】概括说明消息的主体介绍了哪些内容。【答案】①人类基因组所含基因数目及分布。②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③我国加入这一计划的时间及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测序任务,破译人类遗传密码是生物学领域最重大的事件,也是
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工程。④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将于2001年6月完成所有测序分析工作。【解析】考查概括内容。做此题首先要阅读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了解新闻内容,抓住表述的要点,梳理内容,抓住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概括。阅读第二段,“
人类基因组约含6万到10万个基因,由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分布在细胞核的23对染色体中”“由关、日、德、法、英和中国的科学家共同参与。”可概括出:人类基因组所含基因数目、分布及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阅读第三段,“我国获准
加入这一研究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l%,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我国因此成为参与这一研究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可概括出:我国加入这一计划的时间及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测序任务。第四段“
破译人类遗传密码不仅被认为是达尔文时代以来生物学领域最重大的事件,同时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工作。”第五段“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将于2001年6月完成所有测序分析工作。”据此整理分条作答。13.“破译人类遗传密码不仅被认为是达尔文时代以来生物学领域最重大的
事件,同时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工作。”这句话使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哪个词能与“不仅”相呼应?【答案】议论性语句。突出强调这项科研工程对生物学领域和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意义。“也”。【解析】“破译人类遗传密码不仅被认
为是达尔文时代以来生物学领域最重大的事件,同时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工作”揭示“破译人类遗传密码”的意义,运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强调这项科研工程对生物学领域和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意义。“不仅”指不止这一个,还有类似的。从选段中找出与之有相同作用的词
语是“也”。“不仅……也……”表示递进关系,两个词是呼应的。★第三步综合拓展14.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得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
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答案】汪松成爱丁堡科学奖中国第一人【解析】标题能够概括消息的内容,学会从消息的导语中提炼消息的标题。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
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