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考真题物理》2016年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PDF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578.790 KB
  • 2024-12-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中考真题物理》2016年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中考真题物理》2016年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中考真题物理》2016年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中考真题物理》2016年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pdf,共(22)页,578.79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720b8440a7828d3da8f8751407ca38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6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2.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线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3.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

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

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5.在下列事例中,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B.大象的”声音“交流C.”

B超“检查人体D.手机用”WiFi“上网6.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浮和F乙浮,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是F甲和F乙,压强分别是p

甲和p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B.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C.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D.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7.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时,一定费力的是()A.笤帚B.斜面C.

滑轮组D.羊角锤8.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滑下滑梯B.弯折铁丝C.做功冲程D.压缩空气点火9.如图甲所示,额定电压为6V的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入电路,电源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

时,灯泡L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5AB.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时,它消耗的电功率为1.5WC.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3ΩD.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5Ω时,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3.2W,此时灯丝的阻值为

5Ω10.家庭电路中有时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来各用电器都在正常工作,当把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家用所有的用电器都停止了工作,其原因可能是()A.这个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原来就相接触形成了短路B.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C.插头与这个插座接触不良形成了断路D.同时工作的

用电器过多,导致干路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11.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出了多组数据,并记录如表中,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分析判断出他们实验时所使用的电路图可能是()U/V3.02.52.01.81.51.3I/A0.200.300.400.440.5

00.54A.B.C.D.12.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图乙中,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C.图丙中,

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D.图丁中,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1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测出该

物体的长度是cm.14.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选填“会”或“

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只有当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15.生活中,“吸”字表述的现象,其原因各不相同.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用吸尘器“

吸”灰尘时,灰尘是由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的缘故被“吸”入吸尘器中的.16.将一小物块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81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N,A的密度是g/cm3(酒精的密度是0.8×1

03kg/m3,g取10N/㎏).17.过去常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动机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的性质,某汽车水箱中装了8kg的水,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20℃,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J,[水的比热容为4.

2×103J/(kg•℃)].1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通电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向左,则电源的右端为极,若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端移动.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共18分)19.一重为G的均匀杠杆,可绕O点上下转动,若让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作用力F和F的力臂L.20.小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又对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1)小峰第一次选取一个凸起程度较小的凸透镜,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测得的焦距为.(2)第二次他又选用一个凸起程度较大的凸透镜,测得的焦距为8c

m,由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3)小峰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

对同一凸透镜,的焦距大些.(4)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5cm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21.火山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小王用天平.量筒

和水等器材测量某块火山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a.小王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火山石的质量m,其示数如图所示;b.往向量筒中倒入水,使水面到达V1=50mL处;c.用细线系住火山石,放入量筒,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V2=54mL处;d.取出火山石,水面下降到了V3=48mL处;e

.小王认为火山石体积测量不够准确,它的体积应该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于是又向量筒中加水到50mL处,将刚才取出的石块表面附着的水擦干净,再次没入量筒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V4=55mL处.请解答下面问题:(1)该实验原理为(用公式表示).(2)在步骤d中,水面没有回到50

mL处的原因是.(3)请你根据小王的实验思路,将有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物理量次数火山石的质量m/gV1V2[来源:学科网]V3V4火山石的体积V/cm3火山石的密度ρ/g•cm﹣11①50544855②③(4)观察表格,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22.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

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V)各一个,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明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表.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

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请将其填入表格中.连接方式一根两根串联三根串联两根并联三根并联电流表读数/A0.150.10.60.9(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A.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B.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还

可以得出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4)实验中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Ω,若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为1mm2,则一根合金丝的长度是m.(已知该合金丝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阻值为1Ω)四、计算题(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4分)23.质量为2.5t的小型载重汽车,额定功率为100

kW,车上装有5t的砂石,已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是汽车总重的0.2倍,汽车先以15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到山坡底,消耗汽油2kg,然后又以额定功率行驶100s的时间,将砂石从坡底运送到50m高的坡顶施工现场(g=10N/kg),求:(1)2kg的汽油

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汽油的热值取4.5×107J/kg)(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功率为多少?(3)汽车从坡底向坡顶运送砂石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4.如图甲所示是某压力测力计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中电源电压为6V(保

持不变);定值电阻R0的规格是“520Ω0.01A”,起保护电路的作用;测力显示器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电阻忽略不计),R是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其阻值R随压力F大小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R0允许消耗的最大

功率是多少?(2)通过分析图乙,请直接写出电子元件的阻值R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式.(3)该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是多少?(4)若要增大该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请写出一种改进方法.2016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

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考点】声音的综合利

用.【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解答】解:A、真空不能传声,声波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A错误;B、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具有能量,故B错误;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发声体振

动的频率高;故D正确.故选D.2.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线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影子的

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C.3.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

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考点】弹力.【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两物体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形变,两物体

间才会有弹力作用【解答】解: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的拉力.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4.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考点】摩擦力的种类.【分析】(1)对人们有益的摩擦是有益摩擦,有

益摩擦要增大;(2)对人们有害摩擦是有害摩擦,有害摩擦要减小.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摩擦,然后与题目的要求相对应从而得到答案.[来源:学,科,网Z,X,X,K]【解答】解:①人走路时,使人前进的动力是地面对脚的摩擦力,

为了防止人走路时摔倒,也要用到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因此鞋底与地面的摩擦是有益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阻碍汽车的前进,因此这个摩擦属于有害摩擦;对前轮来说,与地面的摩擦阻碍了车子的前进,因此属于有害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阻碍车轮转

动属于有害摩擦.④皮带转动时,主动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带动了皮带的转动;同时皮带与被动轮之间的摩擦带动了被动轮的转动.若这种摩擦力过小,将会出现皮带打滑的现象.因此说这两者之间的摩擦是有益的摩擦.故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5.在下列事例中,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B.大象的”声

音“交流C.”B超“检查人体D.手机用”WiFi“上网【考点】电磁波的传播.【分析】生活中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地方非常多.如:无线电视、无线广播、手机等.【解答】解:A、蝙蝠的“回声定位”利用的是超声波,不是电磁波.不符合题意;B、大象的“声音”交流利用多少次声波,不是电

磁波.不符合题意;C、“B超”检查人体利用的是超声波,不是电磁波.不符合题意;D、手机用“WiFi”上网利用的是电磁波.符合题意.故选D.6.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把一个鸡

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浮和F乙浮,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是F甲和F乙,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B.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C.F甲浮=

F乙浮F甲>F乙p甲>p乙D.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压强大小比较.【分析】(1)根据物体的悬浮条件和浮沉条件判断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2)鸡蛋在甲杯液体中悬浮,液体对容器底

的压力等于鸡蛋重加上液体重;鸡蛋在乙杯液体中漂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鸡蛋重加上液体重;而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再根据压强公式p=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解答】解:(1)鸡蛋漂浮在甲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等于鸡蛋重力;鸡蛋悬浮在乙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也等于鸡

蛋重力;所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相等,即:F甲浮=F乙浮;(2)鸡蛋在甲杯液体中漂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G鸡蛋+G甲液体=G鸡蛋+m甲液体g=G鸡蛋+ρ甲Vg,鸡蛋在乙杯液体中悬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乙=G鸡蛋+G乙液体=G鸡蛋+m乙液体g=

G鸡蛋+ρ乙Vg,因为F甲浮=F乙浮,所以ρ甲>ρ乙,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因为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压强公式p=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综上分析,ABD错误,C正确.故选C.7.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如图所示

的简单机械时,一定费力的是()A.笤帚B.斜面C.滑轮组D.羊角锤【考点】杠杆的分类.【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A、笤帚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

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正确;B、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故B错误;C、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C错误;D、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错误.故选:A.8.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滑下滑梯B.

弯折铁丝C.做功冲程D.压缩空气点火【考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克服摩擦做功可以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气体的内能减小,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A、滑下滑梯时,与滑梯发生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合题意;B、弯折铁丝时,是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合题意;C、在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膨胀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符合题意;D、压缩点火,属压缩

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合题意.故选C.9.如图甲所示,额定电压为6V的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入电路,电源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时,灯泡L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为0.5AB.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时,它消耗的电功率为1.5WC.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3ΩD.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5Ω时,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3.2W,此时灯丝的阻值为5Ω【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分析

】A、根据图象,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等于其额定电流;B、根据图象确定电压为3V时的电流,可得电功率值;C、根据题意,当灯泡两端电压为6V时,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从而可得其阻值;D、根据电源电压、灯泡的实际

功率及欧姆定律求出灯丝的电阻值.【解答】解:A、由题意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由图乙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时,灯泡的电流为1A,A错误;B、由图乙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时,灯泡中的电流大于0.5A,由P=UI可知,此时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大于1.5W,B错误;C

、由图知,当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6V,可知此时变阻器的阻值为零,C错误;D、当变阻器阻值为零时,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6V,可知电源电压为6V;设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此时电阻为R,根据题意可知:==①=3.2W

②联立①②解得U=2V或U=4V,根据灯泡的实际功率,U=2V时,其实际功率小于3.2W,不符合题意,所以U=4V,代入②得R=5Ω,D正确.故选D.10.家庭电路中有时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来各用电器都在正常工作,当把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

,家用所有的用电器都停止了工作,其原因可能是()A.这个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原来就相接触形成了短路B.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C.插头与这个插座接触不良形成了断路D.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干路电流过大,保险开关

跳闸【考点】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分析】内用电器全部停止工作,表明干路上的保险丝被熔断了,保险丝被熔断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产生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另一个是发生短路.由生活常识可知,手机充电器的功

率比较小,因此造成保险丝熔断的原因不会是因干路的总功率过大.由手机充电器插头插入插座,室内用电器全部停止工作可知,是手机充电器的两个接头短路了.【解答】解:A、若是插座处原来有短路,则在没有插入手机充电器之前,电路就已经出现了短路,室内用电器不会正常工作,故A错误;B、若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

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室内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若不及时断电会发生火灾,故B正确;C、若是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断路状态,则用电器不工作,不会影响室内其它用电器,故C错误;D、手机充电器的功率很小,使用后不会导致干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故D错误.故选:B11.某学习小组

在一次实验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出了多组数据,并记录如表中,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分析判断出他们实验时所使用的电路图可能是()U/V3.02.52.01.81.51.3I/A0.200.300.400.44

0.500.54A.B.C.D.【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流也是随着增大,但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发生改变.【解答】解:AB、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故AB不符合题意;C、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

两端电压,当电压表示数变小时,电流表示数也变小,且比值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减小,且比值改变,故D符合题意.故选

D.12.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图乙中,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C.图丙中,太阳能交通

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D.图丁中,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考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分析】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一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给它里面的水等物质加热,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二是利用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能

转化为电能;三是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解答】解: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故A正确;B、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从太阳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故B错误;C、太阳能信号灯先将太阳

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故C错误;D、太阳能飞机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1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B(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

度是1.36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来源:学科网]②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

位;④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解答】解:①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B;②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1.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2.36cm,物体的长度L=1.36cm.故答案为:B;1.3

6.[来源:Zxxk.Com]14.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

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只有当醋全部汽化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

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60℃,所以锅中的液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只有当醋全部汽化后,再继续加热,油温度才会升高.故答案为:60;不会;60;醋全部汽化.15.

生活中,“吸”字表述的现象,其原因各不相同.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用吸尘器“吸”灰尘时,灰尘是由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缘故被“吸”入吸尘器中的.【考点】大气压

强的存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1)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使管内气压减小,这样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就被压进吸管里.(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解答】解:(1)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

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2)用吸尘器“吸”灰尘时,吸尘器内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吸尘器外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灰尘被“吸”入吸尘器中的.故答案为:大气压;小.16.将一小物块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81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

中,A静止后,有72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0.81N,A的密度是0.9g/c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g取10N/㎏).【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1)知道物块A静止

时烧杯溢出水和酒精的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受到的浮力,然后求出两者浮力之比;(2)①假设物块A在水中和酒精中都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浮力之比应是1:1,所以假设不正确;②假设物块A都浸没在水中,V排=V物,F浮甲=ρ水gV甲,F浮乙

=ρ液gV乙,得浮力比为5:4,所以假设不正确;③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出物体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浸没,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漂浮条件得出两者受到的浮力之比,然后求出物块A的密度.【解答】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m溢g,则物块A在水中和酒精

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浮水=m溢水g=81×10﹣3kg×10N/kg=0.81N,F浮酒=m溢酒g=72×10﹣3kg×10N/kg=0.72N,则F浮水:F浮酒=0.81N:0.72N=9:8;(2)①物体A在水中和酒精中都漂浮时,因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物体A的质

量不变、重力不变,所以,甲、乙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1:1,与题意不符;②物体A在水中和酒精中都浸没时,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由F浮=ρgV排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F浮甲:F浮

乙=ρ水:ρ酒精=1.0×103kg/m3:0.8×103kg/m3=5:4≠9:8,与题意不符;③因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由①②可知,只能是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浸没,A受到水的浮力F浮水=GA=mAg=ρAVg,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浮酒=ρ酒gV,所以,==

,解得:ρ乙=ρ酒=×0.8g/cm3=0.9g/cm3.故答案为:0.81;0.9.17.过去常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动机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某汽车水箱中装了8kg的水,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20℃,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

热量是6.72×105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考点】热量的计算;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分析】(1)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2)知道水的比热容、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升高值,利用吸热公式求解.【解答】解:

(1)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人们常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动机降温;(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8kg×20℃=6.72×105J.

故答案为:大;6.72×105.1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通电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向左,则电源的右端为正极,若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左端移动.【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析】由

小磁针的指向可判出电磁铁的极性,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由磁性的变化可知电流的变化,从而判断滑片的移动情况.【解答】解:小磁针静止时N极向左,则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通电螺线管右端为S极,则左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

为负极;如图所示:若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需减小电路中电流,由欧姆定律可知要增大电路中电阻,故滑片向左移动.故答案为:正;左.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共18分)19.一重为G的均匀杠杆,可绕

O点上下转动,若让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作用力F和F的力臂L.【考点】力臂的画法.【分析】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

.【解答】解:连接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向上,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如图所示:20.小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又对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1)小峰第一次选取

一个凸起程度较小的凸透镜,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测得的焦距为10.0cm.(2)第二次他又选用一个凸起程度较大的凸透镜,测得的焦距为8cm,由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3)小峰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红的焦距大些.(4)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

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5cm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考点】凸透镜成像

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示数;(2)根据图甲读出第一次测得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比较1、2次实验数据可知焦距与凸面程度的关系;(3)白光经三棱镜后,

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经玻璃的折射本领不同;(4)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是因为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解答】解:(1)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此

时读数为10.0cm,即透镜焦距为f=10.0cm;(2)由图甲可知,第一次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根据1、2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用红光和蓝光平行于同一个凸

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蓝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较蓝色光偏折能力弱,所以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蓝光入射时焦距小些.(4)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是因为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故答案为:(1)10.0cm;(2)

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红;(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21.火山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小王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某块火山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a.小王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火山石的质量m,其示数如图所示

;b.往向量筒中倒入水,使水面到达V1=50mL处;c.用细线系住火山石,放入量筒,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V2=54mL处;d.取出火山石,水面下降到了V3=48mL处;e.小王认为火山石体积

测量不够准确,它的体积应该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于是又向量筒中加水到50mL处,将刚才取出的石块表面附着的水擦干净,再次没入量筒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V4=55mL处.请解答下面问题:(1)该实验原理为ρ

=(用公式表示).(2)在步骤d中,水面没有回到50mL处的原因是火山石块吸附了2mL的水(或火山石吸附了一定体积的水.(3)请你根据小王的实验思路,将有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物理量次数火山石的质量m/gV1V2V3V4火山石的体积V/cm3火山石的密度ρ/g•cm﹣11①5

0544855②③(4)观察表格,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V1、V2、V3、V4无单位.【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实验中,用天平测量火山石的质量,用量筒测量火山石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ρ=求火山石的密度;(2)火山石块吸附

了2ml的水(或火山石吸附了一定体积的水);(3)测火山石质量时没有用到砝码,只是使用了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从游码左边缘对应的刻线读出火山石的质量;通过步骤e测量出火山石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ρ=火山石的密度;(4)观察表格,四次的体积无单位.【解答】解:(1)测量火山石密度的实验原

理ρ=;(2)水面没有回到50mL处的原因是,火山石块吸附了2mL的水(或火山石吸附了一定体积的水);(3)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对应的刻度为4.2g,即物体的质量m=4.2g;根据步骤e,火山石的体积V=V4﹣V1=55ml﹣50ml=5ml,所以,火山石的密

度ρ===0.84g/cm3;(4)观察表格,不足之处在于实验记录的表格中,体积均无单位.故答案为:(1)ρ=;(2)火山石块吸附了2ml的水(或火山石吸附了一定体积的水);(3)①4.2;②5;③0.84;(4)V1、V2、V3、V4无单位.22.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

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V)各一个,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明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表.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

路时电流表的读数,请将其填入表格中.连接方式一根两根串联三根串联两根并联三根并联电流表读数/A0.150.10.60.9(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A.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

正比;B.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材料和长度相同,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4)实验中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0.25Ω,若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为

1mm2,则一根合金丝的长度是0.25m.(已知该合金丝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阻值为1Ω)【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1)确定电流表的量程,读出示数;(2)根据串联时电流表示数判断出电阻的变化,得出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根据并联时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判断出电阻的变化,得出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3)根据电流和电阻的变化关系,得出结论.(4)根据一根合金丝的电流求出电阻值;由电阻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及已知条件得出其长度的大小.【解答】解:(1)根据表格中的特点,串联的电阻越多,电流表的示数越小,所以串联一根电阻丝时,电

路中的电流应大于0.15A,所以图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0.6A;(2)A.根据1、2、3组数据可知,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越长,电流表的示数越小,说明电阻值越大,且电阻值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B.根据1、4、5组数据可知,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

横截面积越大,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说明电阻值越小,且电阻值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3)由实验数据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导体的电阻增大到原来的几倍,电流减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

比;(4)根据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对与上材料相同的导体,电阻值可记为R=×1Ω•mm2/m;由R=可知,一根合金丝的导体电阻为R===2.5Ω;代入上面关系式:2.5Ω=×1Ω•mm2/m解得L=2.5m.故答案为:(1)0.6;(2)A.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的电阻跟长

度成正比;B.材料和长度相同,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3)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4)2.5;2.5.四、计算题(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4分)23.质量为2.5t的小型载重汽车,额定功率为100k

W,车上装有5t的砂石,已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是汽车总重的0.2倍,汽车先以15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到山坡底,消耗汽油2kg,然后又以额定功率行驶100s的时间,将砂石从坡底运送到50m高的坡顶施工现场(g=10N/k

g),求:(1)2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汽油的热值取4.5×107J/kg)(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功率为多少?(3)汽车从坡底向坡顶运送砂石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考点】热量的计算;机

械效率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分析】(1)利用燃料放热公式,求出放出的热量;(2)根据G=mg可求得汽车的总重,根据f=0.2G得到阻力,由于汽车匀速运动,则受到的阻力等于牵引力,再利用P===Fv求得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功率;(3)先利用W有用=Gh=mgh求出有用功,由P=可求得总功,再

利用斜面的机械效率公式η=×100%求出机械效率.【解答】解:(1)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mq=2kg×4.5×107J/kg=9×107J;(2)汽车的总重G总=m总g=(2.5+5)×103kg×10N/kg=7.5×104N,f=0.2G总=0.2×7.5×104N=1.5×

104N,由于汽车匀速运动,则受到的阻力为f=F=1.5×104N;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功率P===Fv=1.5×104N×15m/s=2.25×105W,(3)汽车在斜坡上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

mgh=5×103kg×10N/kg×50m=2.5×106J,由P=可得,总功W总=P额t=100000W×100s=1.0×107J,则机械效率为:η=×100%=×100%=25%.答:(1)2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9×107J热量;

(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功率为2.25×105W;(3)汽车从坡底向坡顶运送砂石的机械效率是25%.24.如图甲所示是某压力测力计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中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的规格是“520Ω0.01A”,起保护电路的作用;测力显示器是由电

流表改装成的(电阻忽略不计),R是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其阻值R随压力F大小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R0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2)通过分析图乙,请直接写出电子元件的阻值R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式.(3)该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是多少?(4)若要增大该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请写出一

种改进方法.【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1)由定值电阻的规格可知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根据P=I2R求出R0上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2)由图乙可知,电子元件的阻值R与压力F的关系为一次函数,设出表达式,从图象中读出两组数据代入得出表达式;

(3)根据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R的阻值,然后代入电子元件的阻值R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式求出该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4)由R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式,若要增大该测力计的量程,应从如何减

小R的电阻值上分析解答.【解答】解:(1)定值电阻R0的规格可知,电阻R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0.01A,则R0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P0=I02R0=(0.01A)2×520Ω=0.052W;(2)由图乙可

知,电子元件的阻值R与压力F的关系为一次函数,设为R=kF+b,由图象可知,当F=0时R=200Ω,当F=50N时R=180Ω,则200Ω=k×0N+b,180Ω=k×50N+b,联立等式可得:b=200Ω,k=﹣0.4Ω/N,电子元件的阻值R随压力F变化的

关系式R=﹣0.4Ω/N×F+200Ω;(3)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0=0.01A,由I=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60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R的最小阻值:R=R总﹣R0=600Ω﹣520Ω=80Ω,此时R上的压力最大,则[来源:Zxxk.Co

m]80Ω=﹣0.4Ω/N×F+200Ω,解得F=300N;(4)要增大该测力计的量程,由F=知,应减小R值,电路中的电压一定时,最大电流也一定,总电阻不变,可以增大R0的阻值从而减小R的阻值;电流一定时,也可以减小总电阻,从而减小R值,可以减小电源

的电压从而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答:(1)R0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是0.052W;(2)电子元件的阻值R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式为R=﹣0.4Ω/N×F+200Ω;(3)该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是300N;(4)若要增大

该测力计的量程,可以增大R0的阻值,也可以减小电源的电压.2016年6月21日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