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课程高效学讲练(沪教版)(原卷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281.348 KB
  • 2025-01-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课程高效学讲练(沪教版)(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课程高效学讲练(沪教版)(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课程高效学讲练(沪教版)(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课程高效学讲练(沪教版)(原卷版).docx,共(11)页,281.348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604e738149f36c6111d12ac6b95ff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Chapter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学习目标]1.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了解物质溶于水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物质里,形成、的。2.溶液的组成:溶液由和,最常用

的溶剂是;另外常用的溶剂还有、汽油。3.溶解过程: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过程,此过程热量,另一种是过程,此过程热量。4.溶液的基本特征:、、。5.物质溶于水的吸放热:如氢氧化钠、、生石灰等溶于水放热,等溶于水吸热,、蔗糖等溶于水温度不变。6.乳化现象:洗洁精

、洗发液等因为具有作用,所以可去油污,它们使油类物质以细小的的形态分散在7.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8.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现象。如:用汽油洗掉油污是作用,形成;用洗涤剂洗油污是作用,形成。①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的。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对大多数固体物质)、减少溶质、饱和溶液不饱

和溶液增加溶质、、改变温度一、溶液及其组成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第六章溶解现象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溶质不会

从溶剂中分离出来。3.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常见的溶剂注意: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②一种溶液中可以含一种或多种溶质,但只有一种溶剂。③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的

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二、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溶解时通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等。这是因为物质在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的分子会发生以下扩散过程和水喝过程。1.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

扩散,此过程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克服分子(或离子)间作用力,扩散到水中成为自由移动的分子(或离子),此过程要吸收热量;2.水合过程:已扩散到水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

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来源:学,科,网]三、乳化现象及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乳浊液一般不透明,其特征是不均一、不稳定,表现在振荡后混浊、静置后分层。为了增强它的稳定性,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有

一类物质有特殊的功能,它们一端亲水、一端亲油,把它们加到油和水的混合物中,能将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水流走。人们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比较稳定的乳浊液的物质叫做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乳化作用。常用的乳化剂有各种日用洗涤剂、化妆

品等。常见混合物有溶液和浊液两大体系,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浊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振荡后都呈浑浊状态,静置后都分为两层。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探究重点】1.判断一种

物质是否是溶液根据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即纯净物一定不是溶液2.溶液与是否有颜色无关。【例题精讲】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氯化铁B.氢氧化镁C.小苏打D.汽油2.下列物质属于溶

液的是()A.蒸馏水B.豆浆C.酸奶D.医用酒精【巩固训练】3.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固体、液体或气体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硝酸钾B.橄榄油C.面粉D.泥土知识点二:溶质与溶剂【探究重点】

【例题精讲】5.(2020·丹东)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碘酒B.盐酸C.氯化钠溶液D.酒精溶液【巩固训练】6.(2020·丹东)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碘酒B.

盐酸C.氯化钠溶液D.酒精溶液知识点三: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探究重点】1.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2.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

高,如NaOH、浓硫酸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3.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不变,如NaCl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不变。4.熟记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温度升高的物质为浓硫酸、氧化钙、氢氧化钠。变化不大的记住以氯化钠为例,温度降低的以硝

酸铵为例。【例题精讲】7.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巩固训练】8.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不会发生明显改变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C.氯化钠D.硝酸

铵知识点四:乳化现象【探究重点】【例题精讲】9.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则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来源:Zxxk.Com]B.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

乳化作用C.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D.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巩固训练】10.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B

.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C.氧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D.尿素施用过量会导致水污染知识点五: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探究重点】1.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1)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相似,溶解能力强;(2)大

部分物质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强;(3)对于气体,压强越大溶解能力越强。2.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温度、搅拌、颗粒大小都是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例题精讲】11.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A.蒸馏水B.酒精C.汽油D.生理盐水【巩固

训练】12.各种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1.(2020·盘锦)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汽油B.蔗糖C.冰块D.泥土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

化合物D.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微粒,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3.被称为“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溶液,其溶剂是()A、水B、酒精C、硫酸铜D、氢氧化钠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植物油D.酒精5.下列能够

反映物质组成的概念是()①溶解度②元素③溶质质量分数④有机物⑤溶液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D.②6.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俗称“摇摇冰”),加

入的固体是()[来源:学科网ZXXK]A.氢氧化钠B.硝酸铵C.食盐D.蔗糖7.(2020·攀枝花)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高锰酸钾B.菜籽油C.面粉D.白糖8.(2020·郴州)下列物质溶于水因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是A.NaOHB.NH4NO3

C.NaClD.CaO9.(2020·郴州)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10.溶液在日常生活中

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两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11.小郑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如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

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不可能是()A.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B.纯碱和稀盐酸C.硝酸铵和水D.烧碱和水12.(2020·青岛)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A.洗洁精B.食盐水C.白醋D.自来水13.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铁锈D.食醋溶解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来源:学_科_网Z_X_X_K]14.请你各举一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是液体,但不是溶液;(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C.均一、稳定液体都是

溶液D.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2.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的液体和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液体分别是()A.乳浊液、溶液B.溶液、乳浊液C.悬浊液、乳浊液D.溶液、悬浊液3.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

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B.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盐溶于水后以NaCl微粒的形式存在B.食盐溶液中既存在离子又存在分子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溶解

任何物质的溶液D.氯化钙溶液中钙离子与氯离子的个数之比为1:1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石灰石C.面粉D.植物油6.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A.蔗糖B.牛奶C.酒精D.白醋7.下列物质溶解或稀

释过程中,溶液温度没有明显改变的是()A.NaOHB.NH4NO3C.浓硫酸D.NaCl8.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下降,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

氢氧化钠B.生石灰C.浓硫酸D.硝酸铵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糖水、汽水都是溶液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油可以乳化油污B.溶液都

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溶质都以离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D.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11.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其中形成的溶液温度升高的是()A.熟生石灰B.氢氧化钠C.氯化钠D.硝酸铵12.将下列固体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

A.NH4NO3B.NaClC.NaOHD.CaO13.(2020·上海)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丙和丁14.下列去污方式中,不是利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汽油

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D.用沐浴露洗澡15.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现象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固体几乎不溶解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

]1.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芝麻油B.蔗糖C.白醋D.食盐2.(2020·百色)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食盐C

.面粉D.泥沙3.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合的是()A.洗涤剂清除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B.汽油能清除油污——汽油具有乳化作用C.清洗沼气池时严禁烟火——沼气池内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金刚石用来切

割玻璃——金刚石熔点高4.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型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A.生石灰和水B.铁粉和稀盐酸C.硝酸铵和水D.纯碱和稀盐酸5.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熟

石灰C.烧碱D.食盐6.(2020•南宁)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冰水混合物不属于溶液C.溶质一定是固体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叫做溶液7.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温度明显升高的是()A.蔗糖B.氯化钠

C.氢氧化钠D.硝酸铵8.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D.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9.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有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

并随加热挥发逸出,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下列过程与上述原理相似的是()A.用洗涤剂洗碗B.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C.用烧碱除油污D.用盐酸除去铁锈10.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A.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B.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渍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沾染

的油污D.用洗发液清洗头发11.下列各选项中的三种固体通过分别加水就能加以鉴别的是()A.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B.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钡C.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D.氯化钠、硫酸镁、无水硫酸铜[来源:Z

。xx。k.Com]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D.水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13.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B.锡铅合金的熔

点比锡和铅的熔点都高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D.NH4NO3溶于水放热使水的温度升高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可作冰箱除味剂B.汽油可做除去油污的乳化剂C.烧碱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D.甲醛水溶液可作食品的保鲜剂16.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一、实

验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该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2)实验二:试管③的现象为;将试管②和④的现象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

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7189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