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区县高中学校27届高一半期联考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62.365 KB
  • 2024-12-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眉山市区县高中学校27届高一半期联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眉山市区县高中学校27届高一半期联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眉山市区县高中学校27届高一半期联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1.6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眉山市区县高中学校27届高一半期联考历史试题.docx,共(5)页,162.365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d10d1c28e0aeef6305aed986b2e93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试卷第1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眉山市区县高中学校27届高一半期联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文献中以神话传说形式记载下来的上古史事,多有对方国时代的“用兵无已,并兼无亲”以及“血流飘杵”等惨烈战况

的描述,而在新石器晚期的考古遗址中多有人骨凌乱叠放、身首异处、人骨散乱等景象的发现。由此可见()A.没有遗址辅证的传说必然有争议B.上古神话传说与历史遗迹存在互证C.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D.上古神话传说的历史研究价值不大2.老子提出“无为”治国,孟子提出“仁政”

,墨子倡导“兼爱”,荀子倡导“仁义”“王道”。这些主张共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安定B.士人消极避世的态度C.百姓反对分裂主张统一D.诸学派思想一脉相承3.秦汉政府在以文书命令的形式下达某项行政事务时,往往会明确告诉下级完成期限,这个期限通常被称为“

期会”或“会日”。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B.官僚政治受到冲击C.中枢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D.集权统治不断强化4.王家范指出:“自汉而后两千年,国家控制方略时有变异,由秦开创的大一统体制则一脉相承,分久则必合。然追究秦制,由涓涓之流汇成江河,实为春秋战

国社会变迁的集大成者,其变由来已久。”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国家控制方略完全传承秦制B.秦制是由一系列变迁构成的C.商周封建是秦大一统的基础D.中国大一统体制具有传承性5.如图,在山东沂南县一东汉大墓,出土一块汉画像石(图为该画像石拓片),表现的是豪强地主田庄的“丰收宴享,

饱饫烹宰”场景,左侧是粮仓。据此可知,当时()A.国家政治相对清明B.休养生息政策成果显著C.农民生活比较富裕D.存在地方势力膨胀隐患6.南朝时期,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地位很高,“清贵华重”,多由士族担任。但中书省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地位较低的中书舍人手中。中书舍人“既总重权,势倾天下”,多

由庶族地主担任。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三省体制初步形成B.中央机构权力失衡试卷第2页,共4页C.门阀士族逐渐衰落D.察举制度保障特权7.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

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些现象反映出()A.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B.国家统一的趋势进一步增强C.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D.尊宗敬祖的思想被各族认可8.敦煌莫高窟

中有从北朝到晚唐五代的壁画。北朝壁画以画佛本生、佛传故事为主,画面充满阴:森凄厉、悲惨痛苦的景象。唐代壁画主要画各种经变(指描绘佛经内容或佛传故事的绘画),整个画面洋溢着热闹欢乐、生气勃勃的气氛。这表明()A.唐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B.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C.绘画是

特定时代风貌的反映D.唐代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9.《辽史》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反映的制度是()A.南北面官制B.行省制C.猛安谋克制D.四等人制10.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婿,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B.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C.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11.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12

.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的关于宋代经济的文献资料,资料内容最能印证的主题是()序号内容出处1“余米买束薪,百物资之世”苏轼《东坡全集》卷二四2“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听闻”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3“货物之至

中者无不售,不问多少,一日可尽”范成大《只船录》卷下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出现B.海外贸易发展C.商品经济繁荣D.民族交融加强试卷第3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3.元代行省职责广泛,举凡行政、军事、司法、赋税无不统揽,代中央收权、代中央节制路府州县的作用相当显赫

,但是其人事权、任官权则微乎其微,即便是行省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要经吏部铨选。这说明行省的设置()A.通过分散地方权力强化皇权B.实现了地方权力的集中C.兼顾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D.根除了地方叛乱的隐患14.下图为清代雍正年间

中央制度架构示意图。图中空缺处应为()A.三公九卿B.政事堂C.枢密院D.军机处15.下表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的记载,它反映了明清时期()乌青镇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濮院镇客商来自闽广、两湖,北方各地朱家角镇京声标客

往来不绝罗店镇镇上商贾凑集,大多徽商,贩卖棉布A.商业发展依赖商帮B.长途区域贩运盛行C.市镇主导经济发展D.全国形成统一市场16.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

,“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随意性B.临时委派的做法杜绝了地方割据的出现C.监察是中

国古代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D.王朝政府注重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37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一隋唐两朝重新统一大江南北。面对空前辽阔的统治疆域,众多复杂

民族部落,继位伊始的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城之内,皆朕赤子。”唐政府宽容大度地整体安置东突厥降众,普遍设置尊重少数民族自主权利的羁縻府州,以和亲形式交好吐蕃等少数民族。至今拉萨大昭寺门口还树立着长庆会盟碑,碑上铭刻着“舅甥二主商试卷第4页,共4页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不渝替

”的字样。由于唐王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送渤海国王子归国时,曾赋诗云“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正是在唐代,中华民族新的代称——“唐人”形成,至今在海外某些国家仍然沿用这一称谓。——摘编自阎守诚《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史(

上)》等材料二清帝“大一统”的理念,发端于清太宗皇太极。康熙帝发展皇太极以来所倡导的民族新观念,认为长城以内的“中国”与长城外的蒙古为统一的大家庭。在平定噶尔丹的过程中,康熙对蒙古各部采取安抚政策,并结

合蒙古族旧制,建立了盟旗制度,使北疆得以安定。同时也加强了对西北的管理,为乾隆时最后完成边疆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乾隆二十七年,仿东北地区建置,设“总管伊犁等处将军”,废除当地土著首领世袭制,改为“流官”,全由朝廷任免,并在乌鲁木齐等地推行与内地相同的府县制。从皇太极

到乾隆,清帝所主“大一统”,将历代传统限定在长城以内的“中国”的政治与疆域之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即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皆涵盖在“中国”之内。——摘编自李治亭《清帝“大一统”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民族治理的措施。(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民族治理的基本理

念。(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和清民族治理的意义。(7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社会环境比较安定,是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生产的发展又为商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

宋建立之初,统治者为稳定统治秩序,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措施,如实行招抚流民、鼓励开垦等等,并收到了良好效果。宋代商品生产得到发展,除粮食成为一项主要商品外,经济作物的大量生产也较为突出,各地已涌现出一批专业种植经济作物以供市场的农户,形成了经济作物的专业经营

区域,如太湖中洞庭山的农民,专门种植柑橘。手工业产品中,除传统的纺织、编织、陶瓷等产品外,突出的还有矿冶业的发展,其产品丰富。随着矿产品生产的增加,金属制品的生产也迅速发展,尤以铁制农具、铜制手工业产品的生产最为突出。商品生产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前提,促进了商品交换,大米、棉花、茶叶、食糖、药

材、丝织品等,都是日常交易的商品。——摘编自罗吉义《宋代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政策》材料二由于经济效益可观,太湖流域在明中叶后多改田为地发展蚕桑、棉作。杭州在当时既是丝织业中心又是杭嘉湖商品集散中心。商业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实现规模效益,并且形成一定的力量,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技术水平

。此时的中国,大部分区域仍然处在自给自足的生产形态之中,生产者通过商人互通有无,实现生产生活资料的交换,使再生产得以顺利完成。商业领域吸引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使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受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商业利润的诱惑,使弃农经商、弃工经商者日众;商业利润积攒的巨额财富也没有有效转化为产业资本,最大的用处可能就在于满足商人穷奢极侈的生活享受。——摘编自林枫《明代中后期商业发展水平的再认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6分)和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朝商业

发展的影响。(8分)三、论述题(15分)19.材料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时期地方行政区的演变秦朝秦统一后开始在全国正式确立郡县制。初为36郡,后增至49郡。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晚期,原来的“州”变成

一级行政机构,形成为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试卷第5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唐朝道作为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演变成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宋朝在州、县之上设路,路主要的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

省之下置路、府、州、县等多级行政制度。明清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根据材料,从整体或局部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楚。)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2728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