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武汉专题】.pdf,共(10)页,590.103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bf1042a4128e9c21fcce2fca5d498f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2年春季高二年级5月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学校:麻城一中命题人:石万金审题人:李静萍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社会从古至今不乏“看客”。在鲁迅笔下,形形色色的“看客”被
描绘得淋漓尽致,他们或幸灾乐祸,或麻木绝望,或漠不关心,这些都是人性中真实而又令人厌恶的劣根性。“看客”们之所以乐于去看,无外乎自己还过得去的抱了侥幸心理,无聊的要娱乐,自己惨的要在他们身上获取慰藉。鲁迅笔下的“看客”,并不
局限于他所处的时代,而是囊括了过去、当时与现今,他用笔墨批判着“看客”丑恶麻木的嘴脸,同时也给人们以警示。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往往是普通的底层民众,他们生活越是艰难,就越容易因斤斤计较而滋生嫉妒;他们看不
惯别人的成功与收获,后者会让他们内心不由得产生不平衡感,于是要看别人的失败与悲惨,那会让他们产生快感,伪造自己成功的假象。或许他们看到别人的惨状会有所惊动,然而绝对不会与其产生共情,也不敢去提供帮助、做引火烧身的举动;他们只会在内心的防
护罩上一层又一层地加固。从客观角度分析,“看客”旁观的行为有其历史渊源,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愚、规民行、限民言,早已麻痹了群众,迫使百姓收起了对他人的爱与对社会的责任,不敢有这样高尚的权利,只能接受管理这一单一的义务。他们用无情冷漠
的表情来掩盖自己内心的恐惧与无助,生怕一个出格就要被抓去杀头。然而围观行为是不犯法的,甚至这是百姓们接触外界的少有的渠道之一,也就成为民众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了。每当有人发现了一个新的“娱乐”看点,“他
背后的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这种看客的畸形现象被公众悄然地“默许”为正常,久而久之,“我既不是演员,又不担任什么职务,我只是一个看客”,这倒是一个很好的置身事外的借口了。如何来挽救这成
千上万的麻木无知、冷漠无情的“看客”?孔乙己默然死去,狂人大喊“救救孩子”,阿Q盲目地要闹革命……其中有多少“看客”明里暗里地推波助澜?他们也是千千万万的庸众之一,而直到今日,现实中仍然有他们的翻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为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这侵蚀着原本美好的社会道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助长着不正风气的滋生蔓延!怎么挽救这样一个病态的群体?鲁迅早年想通过学医济世救民,后来恍然发觉医学只能救治人的肉体,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要改变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根本是要改变国民的思想,因此早年间
,鲁迅等人在一系列的变法革命中以新形式的文学作品渗透人心,虽然确确实实地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老百姓的温饱得不到解决、生命得不到保障,又怎么能要求他们用自己残存不多的精力去爱别人,去对不能给自己提供庇护的社会负责任呢?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立后,民主制度的确立,平等思想的传播,使人们渐渐改变了思想,打开了心扉,使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重新焕发生机。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爱心捐款等社会互援形式越来越受到推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不再遥不可
及,中国已经打破了那个没有窗户的铁的黑屋子的困境!(摘编自谢彤《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材料二:语图互文指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的相互模仿和印证。赵宪章指出:“文学和图像的‘统觉共享’,实则是
语言文本和图像艺术之间‘语象’和‘物象’的相互唤起、相互联想和相互模仿”。基于语象和图像之间的关系,“看客”形象及蕴含于其中的批判与反思精神才得到读者的“共享”。鲁迅运用环境、外貌和动作描写表现“看客”,为的是“看客”形象能够自我显现。而画家共享文学与图像,使“看客”的自我
显现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而在统觉共享下自我显现的“看客”形象,烛照的是传统文化的建构。专制主义思想编织起密密匝匝的罗网,形成牢不可破的铁屋子,“看客”则在这间铁屋子里沉睡。“看客”对待示众的犯人是狂热的,对
待先觉者的启蒙则是冷漠的,当然也包括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启蒙知识分子。统治“看客”思想的传统文化是妄自尊大且顽固的,所以“看客”对待新潮思想的态度亦是排斥的。鲁迅立足于文化本我立场,指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
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才是中国应有的出路。鲁迅“所经过的人生”,是在西学东渐、文化价值重新整合的时期,“看客”本质上是专制思想的人化、西方文化视域的参照系和中西方文化交汇的隐喻。经过“看客”形象的语
图符号学分析,得出“看客”的特征是麻木、愚昧和嗜血的,而这些特点皆反映着专制主义文化对“看客”的控制。“看客”不仅没有自觉的能力,还充当专制主义思想的代言人,通过“看”杀人,是专制主义文化的肉身化显现。当启蒙知识分子们主张全盘西化时,鲁迅切中肯綮,以专制主义思想人化的
“看客”为参照并在“看客”形象中渗入其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思考,对西方现代性思想提出最深刻的怀疑,以文化本我立场、永恒的“看”和怀疑的精神思索中国自救的道路。(摘编自陈建伟、李志艳《批判与反思——鲁迅小说“看客”形象的语图符号学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作为百姓们接触外界的一种渠道和“娱乐”方式,“围观”这一畸形现象被认为是正常的。B.鲁迅从学医济世救民到弃医从文疗救国民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民的思想,打破了“黑屋子”的困境。C
.民主制度确立,平等思想得到传播,百姓们的温饱得到解决,这使人们有可能去爱别人,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D.画家对文学与图像的共享,能使鲁迅笔下具有麻木、嗜血等特征的“看客”的自我显现更加形象化、具体化。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
项是(3分)A.鲁迅笔下“看客”们所共有的幸灾乐祸、麻木绝望、漠不关心的嗜血言行,真实地表现出他们人性中的劣根性。B.鲁迅小说中的普通的底层民众都会嫉妒或心理不平衡,他们乐于看到别人的失败与悲惨而不会同情和提供帮助。C.“我既不是演员,又不担任什么职务,我只是一个看客”的
心理被“看客”们当作推卸责任、掩盖冷漠的借口。D.“看客”的狂热与冷漠反映出专制主义文化对他们的控制,鲁迅塑造这样的形象的目的是呼吁全盘西化以自救。3.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下列选项中描述的情节不能反映“看客”产生的客观原因的一项是(
3分)A.《儒林外史》中王玉辉认为女儿为丈夫殉情是青史上留名的事,在女儿绝食而亡后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B.《祝福》中,女人为准备“福礼”,杀鸡,宰鹅,她们的臂膊因清洗被水浸得通红,而拜福神的却只限于男人。C.《孔乙己
》中,掌柜取笑孔乙己偷东西被打断腿时,他并不十分分辩,喝完酒后,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手离开了。D.《召公谏厉王弭谤》中描述周厉王暴虐无道,并且以刑杀来压制国人对他的指责,使得百姓不敢再说话,道路以目。4
.材料一是如何一步步地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4分)5.下面的语段是《阿Q正传》中对阿Q被杀前的描写,下图是丁聪在20世纪40年代为此配的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配图的理解。(6分)。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
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
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娃的心娃的胆陈忠实司令跪倒在黄河滩上。眼前是翻卷着泥浪的黄河河面,右首是
陡峭冷峻的悬崖石壁。身后,十余位师长、团长、营长和众多随员也相继跪倒。稍远处,十余匹战马石雕一般撑蹄昂首。三叩之后扬起头来,司令涕泪交流。每到清明,他都不忘给逝去的先祖烧一炷香,并叩拜。现在,他以从未有过的庄严、肃穆和痛彻心脾的悲怆,为八百个尚未成年的关中子弟的英灵跪倒在黄河滩上。这儿刚刚发
生过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八百个士兵,从右前方的悬崖峭壁上跳进了黄河。他们的手榴弹扔完了,子弹打光了,刺刀拼弯乃至断折了,他们也被两倍于自己的鬼子逼到悬崖上,全都跳进了黄河。八百个娃娃呀!全在16岁至18岁这个年龄段。他们是3个月前从关中乡村征召来的农家子弟,有的还是司令老家邻村
的乡党……现在都跳到黄河里去了。就在这个刚刚组建的新兵团结束军事训练即将参加会战的时刻,他亲自去看望了这些他称为小乡党的士兵。司令曾经想到,这些娃娃肯定将成为日本鬼子难以招架的对手:他们之中肯定会有出类拔
萃的人物显露出来,进入军队各级指挥岗位,乃至成为将军。当然,也免不了死亡和伤残……他唯独没有料到这种结局。司令仰头朝崖头山顶上望去,浓厚的幕色里一片模糊。他突然听到随员在身后惊讶的声音“河里是什么?”苍茫模糊的河面上,隐隐可以看到有布质的东西在摆动。司令首先想到的是一杆军旗,这是八百个娃娃留给他
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遗物了。随员们下水打捞,竟是两具尸体,尸体被拽到沙滩上来,他们全都惊呼起来。司令自己也惊呆了——军旗的钢质尖头,从一个日本鬼子的胸膛刺进去,从背脊穿出;那个鬼子紧紧抱住中国旗手的后腰,中国旗手的双手死扣着日本鬼子的脖子;两个人面对着面,中国旗手用旗杆的尖头捅穿一个日本鬼子
的胸膛,把他直压到黄河水底;中国西北军的军旗已经撕裂,暮色里看不出颜色。司令默默地脱下军装上衣,蹲下身去,捏着衣襟擦拭旗手的脸膛。旗手眼窝和鼻孔里积存着黄河的泥沙,圆睁着的眼睛和鼓出的眼球,显示着他憋着多深的一股仇气、鼓着多大的劲儿啊!司令从腮帮子擦到下巴的交
界处时,突然发出一声惊叫:“三娃!是你呀!”旗手左腮和下巴棱儿交会处,有一块大拇指盖大的暗红色的痣斑。那次给新兵团做完讲演,司令直接朝士兵走过去。那些尚未完全褪尽乡村孩子神色的一张张脸膛让他想面对面和他们说话。司令盯住一个浓眉大眼方脸的
士兵,士兵举手行一个军礼,铿锵有劲地开口:“报告孙司令,我是蒲城人。”司令稍一愣怔:“你是杨军长的老乡。”随即面对士兵,提高嗓门说:“蒲城出忠臣啊!全中国都知道杨虎城将军的忠肝义胆。蒲城还出过一个忠臣叫王鼎,他效法春秋时史鱼尸
谏,留下劝谏皇上不要签割地赔银的卖国条约的遗书,悬梁自尽了。王鼎尸谏皇上,死忠;杨将军兵谏,大忠。人说蒲城包括整个渭北水硬土硬,长出来的麦子,秆儿硬麦芒也硬,麦子磨出来的面粉也是性硬,这样的麦子养出来的男人女人能不硬气吗?”会场一片肃然。司令
问:“你怎么知道我姓孙?”士兵笑着说:“满蒲城人都知道俺杨军长把兵交给你带了……”司令又瞅住了一位脸膛红扑扑的士兵。士兵自报家门:“报告司令,俺是长安人。”“家里都有啥人?”“俺妈俺爸,俺婆俺爷,俩哥一个妹子。”“你妈能舍得你当兵?”“俺妈哭哩!俺爸把俺妈训住了。”
“你婆呢?”“俺婆心宽,走时还叫我念她教的口曲儿呢!”“啥口曲儿?念一念,让我和大伙儿听听。’士兵清清嗓子,大声诵念起来:“啥高?山高,没有娃的心高。啥远?海远,没有娃的脚远。啥大?天大,没有娃的胆大。”司令听得慷慨激
昂,士兵们热烈鼓掌。司令说:“心——高,脚——远,胆——大。这才是关中娃陕西娃的本色。”“俺爷还会唱戏哩,逢年过节搭台子唱。”士兵更得意了。“教给你了没?”“我能唱几段。”“那你就唱几句。”士兵拉开了架势,吼唱起来:“两狼山哎——战胡儿啊——天摇地动……
好男儿哎——为国家啊——何惧——死啊——生……”司令已经热泪盈眶,颤着声问:“你叫啥名字?”“三娃。”司令抚摸了这个小乡党下巴棱儿上的那块暗红色的痣斑:“我把你也记住了。你婆教你的口曲儿,你爷教你的戏
词,我听一遍就都记下了……六年之后,一九四五年九月十八日,武汉市中山公园。接受日本投降的仪式在此举行。孙蔚如司令一身戎装,高大威武地坐在第六战区受降主官的位置上。他的眼前浮现出三娃捅穿日军士兵胸膛的军旗,耳边响起三娃他婆教给三娃的口曲儿。还想到了母
亲。三年前,在即将东出潼关进军中条山之前两日。他回家向母亲告别,跪倒在母亲膝下,说不能尽孝了。母亲只说:“当兵就要打仗。国家遭人欺侮哩。这是尽大孝哩,你要打赢回来。”大约一个月前,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孙家,母亲喜极而终了。(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
一项是(3分)A.开头介绍司令每到清明都会给先祖烧香叩拜,突出了他向娃娃兵跪拜的庄重和招募他们的后悔。B.司令与士兵的对话凸显了士兵们的年轻活力和将土们关系的和谐,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情怀和家国情怀。C.三娃在家人的支持下,参加了新兵团,在他刚结束军事训
练还未参加会战时,就被敌人逼进黄河淹死。D.孙司令在受降之际先想到了三娃,然后想到了母亲,这说明在他的心中牺牲的士兵比母亲更加重要。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的描写突出了黄河河水的浑浊有力、悬崖的陡峭冷峻、战马的昂首挺立、司令的肃穆悲伤,营造了一
种雄壮悲怆的氛围,震撼人心。B.小说先写司令向娃娃兵的英灵下跪、发现牺牲的战士并为其擦拭的故事,后写司令看望娃娃兵并与他们交谈的情节,避免故事平铺直叙,很有艺术性。C.“这儿刚刚发生过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他唯独没有料到这种结局”,既渲染了战士牺牲的悲壮与战争的残酷,又巧妙地
连接故事,使讲述流畅自然。D.小说着力对牺牲的士兵三娃进行刻画,详细介绍了他的家乡、家庭情况,并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面对战争斗志昂扬、不惧生死的战土形象。8.小说结尾叙述孙司令回忆母亲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9.有人说,陈忠实的短篇小说关注特定的文
化背景对人的性格、命运的影响。请结合文中娃娃兵的形象具体分析说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诸葛亮将入寇,与群下谋之。丞相司马魏延曰:“闻夏侯
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惟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危计,不如安从坦道
,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为疑军,据箕谷。帝遣曹真都督关右..诸军,军郿。亮身率大军攻祁山,戎陈整齐,号令明肃。始,魏以汉昭烈..既死,数岁寂然无闻,是以略无备豫,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于是
天水、南安、安定皆叛应亮,关中响震,朝臣未知计所出。帝乃勒兵马步骑五万,遣右将军张郃督之,西拒亮。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及出军祁山
,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
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谡之未败也,裨将军巴西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及败,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守。张郃疑其有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亮既诛马谡及将军李盛,平特见崇显。亮上
疏请自贬三等,汉主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B.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
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C.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D.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
长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右,也称关东,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的地区。古人以东为右,以西为左。B.昭烈,是蜀汉先主刘备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C.右将军,中国古代军事武官的官职
名称。战国已有。三国为常置官职,设为三品。D.行,是兼任、代理的意思。表示兼代官职的词语还有兼、领、署、权、判、假、摄、守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葛亮准备攻打魏国,于是与下属谋划,魏延献出了自己的计策,诸葛亮认为此计太过冒险,决定
不予采纳。B.诸葛亮十分器重喜欢谈论军事计谋的马谡,不顾刘备的临终告诫,出军祁山时委任马谡为先锋,而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经过考验的人。C.马谡被张郃断绝水源,最后被敌军打败,导致诸葛亮进军没有据点,于是带西县千余家回到汉中。后来,马谡
被依法处斩。D.王平战前一再劝谏,却不被马谡采纳,战后率领部下千人擂鼓把守营地,使魏军不敢进逼,并收拢各营残兵返回蜀国,受到尊崇。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亮身率大军攻祁山,戎
陈整齐,号令明肃。(2)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14.魏延所献之计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认识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种兰苏辙兰生幽谷无人识
,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客人将生在幽谷中、散发着芳香的兰花种在东轩,可见客人是“我"的知己。B.颔联指出兰有味香、叶细的特点,分别赞
扬了它具有除味的功能和耐寒的本性。C.颈联具体描写了兰在东轩的生长环境,分别突出了兰孤傲、高洁的形象特点。D.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借对兰的吟咏表达自我追求和人生理想。16.如何理解诗歌的尾联?其有什么
特殊寓意?(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他独爱美好并且习以为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自己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报答君王的决心。(3)洛阳自古被称为“诗城”,
历史上与洛阳有关或提及洛阳风物的诗词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8~20题。民族歌剧《沂蒙山》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真实历史创作而成的。自该剧首演至今已演出170余场,线上线下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广受好评如潮。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革命根据地是革命战争年代全国持续时间最长的老根据地之一。从193
8年到1949年,在十余年的_________的沂蒙革命斗争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和人民军队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舍生忘死、奋勇支前,党政军民________、生死与共,共同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的英雄儿
女________,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________。沂蒙精神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回望沂蒙精神,可以感受到其超越时空的强大力量和永恒价值。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
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筚路蓝缕水乳交融擢发难数荡气回肠B.艰苦卓绝水乳交融不胜枚举感人肺腑C艰苦卓绝珠联璧合擢发难数感人肺腑D.筚路蓝缕珠联璧合不胜枚举荡气回肠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自该剧首演至今已演出170余场,线上线下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好评如潮。B.该剧自首演至今已演出170余场,线上线下观众超过5000万,广受好评如潮。C.该剧自首演至今已演出170余场,线上线下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好评如潮。D.自该剧首演至今已
演出170余场,线上线下观众超过5000万,广受好评。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进一步升华,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这与延安精神是一样的B.与延安精神一样,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进
一步升华,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C.与延安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已得到进一步升华,但还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D.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进一步升华,与延安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要
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
的动态。国际上通常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根据有关统计,中国在2000年就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2021
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18%,②。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会继续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只会继续加剧,所以③,特别应全面探究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请对上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荀子﹒劝学》中说“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种树郭橐驼传》中说“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强调顺应天性的重要性。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