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海省海南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共(10)页,40.032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aa7c37dfb923084d09f748d3e91768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海南州高二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上,我们党内有一
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如果把革命的主观力量看小了,把反革命力量看大了,这也是一种不切当的估量,又必然要产生另一方面的坏结果。因此,在判断中国政治形势的时候,需要认识下
面的这些要点: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
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
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也是这样,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敌人的第三次“会剿”临到了井冈山的时候,一部分同志又有“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提出来了。其实,那时英、美、日在中国的
斗争已到十分露骨的地步,蒋桂冯混战的形势业已形成,实质上是反革命潮流开始下落,革命潮流开始复兴的时候。但是在那个时候,不但红军和地方党内有一种悲观的思想,就是中央那时也不免为那种表面上的情况所迷惑,而发生了悲观的论调。现时的客观情况,还是容易给只观察当前表面
现象不观察实质的同志们以迷惑。特别是我们在红军中工作的人,一遇到败仗,或四面被围,或强敌跟追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把这种一时的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化扩大化起来,仿佛全国全世界的形势概属未可乐观,革命胜利的前途未免渺茫得很。如问中国革
命高潮是否快要到来,只有详细地去察看引起革命高潮的各种矛盾是否真正向前发展了,才能作决定。既然国际上帝国主义相互之间、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之间、帝国主义和它们本国的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发展了,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需要就更迫切了。帝国主义争夺中国一迫切,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
相互间的矛盾,就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因此就造成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一天天扩大、一天天激烈的混战,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就日益发展起来。伴随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军阀混战而来的,是赋税的加重,这样就会促令广大的负担赋税者和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伴随着帝国主义
和中国民族工业的矛盾而来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得不到帝国主义的让步的事实,这就发展了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资本家从拼命压榨工人找出路,中国工人则给以抵抗。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中国商业资本的剥
蚀和政府的赋税加重等项情况,便使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更加深刻化,即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更加重了,农民则更加仇恨地主。因为外货的压迫、广大工农群众购买力的枯竭和政府赋税的加重,使得国货商人和独立生产者日益走上破产的道路。因为反动政府在粮饷不足的条件之下无限制地
增加军队,并因此而使战争一天多于一天,使得士兵群众经常处在困苦的环境之中。因为国家的赋税加重,地主的租息加重和战祸的日广一日,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因为无钱开学,许多在学学生有失学之忧:因为生产落
后,许多毕业学生无就业之望。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
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一九三○年一月五日(摘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后来毛泽东将其改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该文的写作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1927年革命失败后,
中国革命暂时进入低潮,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党和红军内部有不少人对革命的前途表示悲观,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他们怀疑革命根据地的前途,不相信革命高潮很快就要到来,不愿意经过艰苦
奋斗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而是主张等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再来一次全国武装起义。到1929年底,对革命前途悲观的思想仍然在党和军队内弥漫。1929年12月28日,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古田会议批判了党内种种错误思想,却未曾对
悲观思想进行批判。在古田会议上重新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收到了一封来信。这封信过高估计了敌人的军事力量,对时局和革命前途流露出一种悲观思想,认为中国革命的高潮未必很快到来,因此应采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看了这封信后,毛泽
东感到这种悲观思想并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过深思熟虑,毛泽东在古田写了回信。毛泽东请红四军政治部将回信油印发至各党支部,以便让更多的指战员了解他的思想和意图。(摘编自人民网)1.下列对材料相
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不相信革命高潮会迅速到来,有些同志只看到了革命力量的弱小,不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不可只看现象,敌人的第三次“
会剿”临到了井冈山之时实质上是反革命潮流开始下落之时。C.“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表达形象,“干柴”比喻各种交织的矛盾,“烈火”比喻国人的愤怒。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写作有其时代背景
,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暂时进入低潮,党的工作重点转入农村。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针对当时人们对革命的主观力量和反革命力量不恰当的估量,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B.红军中有人一遇到败仗或陷入困境的时
候,往往看不清形势,认为革命胜利的前途渺茫。C.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这主要源于生产落后。D.毛泽东针对那封来信写了回信——《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即后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下列选项,不属于“毛泽东写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原因的一
项是(3分)A.党和红军内部有人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对革命前途悲观。B.到1929年底,对革命前途悲观的思想仍然在党和军队内弥漫。C.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收到了一封对时局和革命前途流露出悲观思想的来
信。D.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4.毛泽东为什么认为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当时“可以燎原”?请简要分析。(4分)5.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遭遇困境的时候,两则材料可以给予我们哪些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梭比急躁不安地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他意识到,该是自己下决心的时候了,以便抵御即将临近的严寒,因此,他急躁不安地在长凳上辗转反
侧。梭比越冬的抱负并不算最高。他梦寐以求的是只要在岛上待三个月就足够了。整整三个月,有饭吃,有床睡,还有志趣相投的伙伴,而且不受北风和警察的侵扰。对梭比而言,这就是日思夜想的最大愿望。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韦尔岛的监狱一直是梭比冬天的寓所。一旦决
定了去岛上,梭比便立即着手将它变为现实。梭比离开长凳,转向百老汇大街,在一家灯火辉煌的咖啡馆前停下脚步。梭比对自己的马甲从最下一颗纽扣之上还颇有信心,他修过面,上衣也还够气派,他那整洁的黑领结是感恩节时一位教会的女士送给他的。只要他到餐桌之前不被人猜疑,
成功就属于他了。可是,梭比的脚刚踏进门,领班侍者的眼睛便落在了他那旧裤子和破皮鞋上。强壮迅急的手掌推了他个转身,梭比悄无声息地被押了出来。梭比离开了百老汇大街。看起来,靠大吃一通走向垂涎三尺的岛上,这办法是行不通了。要进监狱,还得另打主意。在第六大街的
拐角处,灯火通明、陈设精巧的大玻璃橱窗内的商品尤其诱人注目。梭比捡起一块鹅卵石,向玻璃窗砸去。人们从转弯处奔来,领头的就是一位巡警。①梭比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两手插在裤袋里,对着黄铜纽扣微笑。“肇事的家伙跑哪儿去了?
”警官气急败坏地问道。“你不以为这事与我有关吗?”梭比说,多少带点嘲讽语气,但很友好,如同他正交着好运。警察根本没把梭比看成作案对象。毁坏窗子的人绝对不会留在现场与法律的宠臣攀谈,早就溜之大吉啦。警察看到半条
街外有个人正跑去赶一辆车,便挥舞着警棍追了上去。梭比心里十分憎恶,只得拖着脚步,重新开始游荡。他再一次失算了。对面街上,有一家不太招眼的餐厅,它可以填饱肚子,又花不了多少钱。它的碗具粗糙,空气混浊,汤菜淡如水,餐巾薄如绢。梭比穿着那令人诅咒的鞋子和暴露身份的裤子跨进
餐厅,还没遭到白眼。他走到桌前坐下,吃了牛排、煎饼、炸面饼圈和馅饼。然后,他向侍者袒露真相:他和钱老爷从无交往。现在,快去叫警察,梭比说,别让大爷久等。用不着找警察,侍者说,声音滑腻得如同奶油蛋糕,眼睛红得好似曼哈顿开胃酒中的樱桃
。喂,阿康!两个侍者干净利落地把他推剑在又冷又硬的人行道上,左耳着地。梭比艰难地一点一点地从地上爬起来,好似木匠打开折尺一样,接着拍掉衣服上的尘土。被捕的愿望仅仅是美梦一个,那个小岛是太遥远了。相隔两个门面的药店前,站着一名警察
,他笑了笑,便沿街走去。梭比一口气跑到老远的一个地方。这儿,整夜都是最明亮的灯光,最轻松的心情,最轻率的誓言和最轻快的歌剧。他立刻捞到了扰乱治安这根救命稻草。梭比在人行道上扯开那破锣似的嗓子,像醉鬼一样胡闹。警察旋转着他的警棍,扭身用背对着梭比,向一位市民解释说:这个
耶鲁大学小子在庆祝胜利,他们同哈特福德学院赛球,请人家吃了个大鹅蛋。声音是有点儿大,但不碍事。我们上级有指示,让他们闹去吧。梭比怏怏不乐地停止了白费力气的闹嚷。难道就永远没有警察对他下手吗?在他的幻梦中,那岛屿似乎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了。他扣好单薄的上衣,以便抵挡刺骨的寒风。他咕咕哝哝地抱怨那些头
戴钢盔、手执警棍的家伙。因为他一心只想落入法网,而他们偏偏把他当成永不出错的国王。在一个异常幽静的转角处,梭比停住了。②月亮挂在高高的夜空,一片静穆;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儿;屋檐下的燕雀在睡梦中偶尔啁啾几声。这儿有一座古老的教堂,样子古雅。柔和的灯光透过淡紫
色的玻璃窗映射出来,毫无疑问,是风琴师在弹奏星期天的赞美诗。悦耳的乐声飘进梭比的耳朵,吸引了他,把他粘在了螺旋形的铁栏杆上。风琴师弹奏的赞美诗拨动了伏在铁栏杆上的梭比的心弦,因为当他生活中拥有母爱、玫瑰、抱负、朋友以及纯洁无邪的思想和洁白的衣领时,他是
非常熟悉赞美诗的。顷刻间,这种新的思想境界令他激动万分。一股迅急而强烈的冲动鼓舞着他去迎战坎坷的人生。他要把自己拖出泥淖,他要征服那一度驾驭自己的恶魔。时间尚不晚,他还算年轻,他要再现当年的雄心壮志,并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它。风琴庄重而甜美的音调已经在他的
内心深处引起了一场革命。明天,他要去繁华的商业区找事干。有个皮货进口商一度让他当司机,明天找到他,接下这份差事。他愿意做个烜赫一时的人物,他要……梭比感到有只手按在他的胳膊上。他霍地扭过头来,只见一位警察的宽脸盘。你在这儿干什么呀?警察问道。没干什么,梭比说。那就跟我来,警察说。第二天早晨,警察
局法庭的法官宣判道:布莱克韦尔岛,三个月。(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梭比的形象鲜明。他浪迹街头,无依无靠,故意作恶,想要去布莱克韦尔岛的监狱度过严寒的三个月。B.小说中的“警察”代表着社会
的权势阶层,以“警察”为代表的权势阶层深深地影响着身处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命运。C.警察把梭比当成是庆祝赛球胜利的耶鲁大学学生,让他“闹去吧”,可见警察是上流社会的奴仆,忠心地为其服务。D.梭比作恶时,警察不闻不问,而当他准备改邪归正时,警察却逮捕了他,
这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修过面,上衣也还够气派,他那整洁的黑领结”与“领班侍者的眼睛便落在了他那旧裤子和破皮鞋上”形成反差,诙谐幽默。B.“梭比艰难地一点
一点地从地上爬起来,好似木匠打开折尺一样”生动地描写了梭比的幽默,使人物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读者眼前。C.小说运用误会设置情节,梭比在砸了玻璃窗后主动跟警察坦白,却被误会“毁坏窗子的人绝对不会留在现场”,
令人忍俊不禁。D.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情节安排新颖,梭比最终被警察逮捕并判刑三个月,这“不合常情”的精妙构思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深思。8.请从描写这个角度简要赏析小说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4分)9.“赞美诗”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曰:“有教无类。”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
: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敞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①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选自《论语》,有删改)材料二: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
得于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②阴喜怒无处③;言谈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
见权亲势及有富厚者,不论其材,不察其行,驱而教之,阿而谄之,若恐弗及;弟子居处修洁,身状出伦,闻识疏达,就学敏.疾,本业几终者,则从而抑之,难悬④之,妒而恶之;弟子去则冀终,居则不安,归则愧于父母兄弟,出则惭于知友邑里,此学者之所悲也,此
师徒相与异心也。人之情,恶异于己者,此师徒相与造怨尤也。人之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学业之败也,道术之废也,从此生矣。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学业之章明也,道术之大行也,从此生矣
。不能学者,从师苦⑤而欲学之功⑥也,从师浅而欲学之深也。草木、鸡狗、牛马,不可谯诟⑦遇之,谯诟遇之,则亦谯诟报人,又况乎达师与道术之言乎?故不能学者:遇师则不忠,用心则不专,好之则不深,就业则不疾,辩论则不审,教人则不精;于师愠,怀于俗,羁神于世,
矜势好尤,故湛⑧于巧智,昏于小利,惑于嗜欲。此不能学者之.患也。(选自《吕氏春秋·诬徒》,有删改)[注]①施:显耀。②晏:晴朗无云。③处:常。④悬:这里有疏远的意思。⑤苦:粗劣。⑥功:精通。⑦谯诟:粗暴,过分。⑧湛:沉溺,陷入。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
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则吾A岂敢B抑C为之D不厌E诲人F不倦G则可谓H云尔已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无伐善”与
“自伐者无功”(《〈老子〉四章》)两句中的“伐”词义相同。B.“老者安之”中的“安”与《兼爱》“故亏父而自利”中的“亏”都运用了使动用法。C.“就学敏疾”与“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十二章》)两句
中的“敏”词义不同。D.“此不能学者之患也”与“大学之道”(《大学之道》)两句中的“之”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引导弟子谈论自己的志向:子路说他愿拿自己的车马衣服与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无怨恨,子路还说想听听老师的志向。B
.不善于教育人的老师与有良好品行而好学的学生心志不同,这导致这些学生想要离去却又希望完成学业,而留下来又不安心。C.善于教育人的老师看待学生如同自己一样,设身处地施行教育,凡施加给学生的,自己也做到,像这样就做到师生观点完全一致了。D.不善于学习的人,跟随老师学习粗心大
意,浅尝辄止,用心不专一,爱好不深入,求学不努力,辩论不明是非,效法别人不精心。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4分)(2)人之情,恶异于己者,此师徒相与造怨尤也。(4分)14.为什么说孔子是一位优秀的老师?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
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暮春张耒夜雨轻寒拂晓晴,牡丹开尽过清明。庭前落絮谁家柳,叶里新声是处莺。白发生来如有信,青春归去更无情。便当种秫长成酒,远学陶潜过此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
写雨过天晴和牡丹花凋谢,通过景物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时节的更替。B.颔联与《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的景象相似。C.颈联对仗工整,“白发”与“青春”相对,“有信”与“无情”相对,而且形成对比。D.本诗主要运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前两联偏重于写景,后两联偏重于抒情。16.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青年肩负着时代使命,责任重大,要志
存高远,意志坚强,可以用《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自勉。(2)《礼记·大学之道》中,阐述从天子到平民百姓,都要把修身养性作为根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老师引用《〈老子〉四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我们:能了解、认识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了
解、认识自己的人是聪明的。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①)如今,气象部门为不同行业发展提供精细化的服务,气象服务不仅预报阴晴雨雪、冷暖变化,还覆盖农业、能源等70
余个行业大类。(②)A的天气,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B,还与社会生产和建设紧密相连。而气象服务能助力人们看懂天气,知天而作,赋能行业发展。(③)用好气象服务,就能更好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④)在全球
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多发事件,气象灾害风险越来越高,人民群众需要气象服务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比如,人们需要更加精准、高效乃至个性化的气象服务;农业生产、交通、电力、能源等不同行业,需要更为精细化、专业化的气象服
务。气象部门要加快推进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促进各行各业C,防控风险,稳健发展。要打造气象科技利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业务能
力。要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发挥好气象基础性支撑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赋能。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两句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
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一种被称为“公园20分钟”的理论在社交平台上悄然走红,据称,只要在公园闲逛片刻,①。逛公园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公园的环境对缓解
焦虑情绪②。我们在走进公园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时,既可以感受到阳光、空气、花草香带来的舒适感,又能暂时将生活中的压力放置到一边,这起到了类似正念治疗的作用,因此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这一神奇效果③。内啡
肽是一种和快乐相关的活性物质,能够起到缓解疼痛、舒缓紧张的作用,帮助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已有研究显示,户外活动可以激发内啡肽的产生。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
个字。(6分)22.根据上述文字,简要阐述逛公园为什么可以让人放松。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海南州高二期中质量
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C(“比喻国人的愤怒”分析不当,应是“比喻革命高潮”)2.C(“这主要源于生产落后”因果不当,原文是“因为国家的赋税加重,地主的租息加重和战祸的日广一日,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
不得的道路……因为生产落后,许多毕业学生无就业之望”)3.D(D项,属于“毛泽东写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背景,不属于“毛泽东写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原因)4.①当时革命力量虽然弱小,但是它的发展会很快。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而且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②当时反
革命潮流开始下落,革命潮流开始复兴。中国各种矛盾交织,社会混乱,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并且将在全国爆发,将呈“燎原”之势。(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5.①要善于拨开表面现象的迷雾,观察、分析事情和问题的实质。②要善于抓
住有利的形势,顺势而为。③要树立信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艰苦奋斗,创造有利条件,力争取得好的结果或成绩。(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6.C(“可见警察是上流社会的奴仆,忠心地
为其服务”分析不当,无法做出这样的推断)7.B(“生动地描写了梭比的幽默”分析不当,应是“生动地描写了梭比的狼狈”)8.①人物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梭比在故意用鹅卵石砸向玻璃窗后,满怀希望地等待警察抓
捕他的情景。②环境描写。以动衬静,写燕雀偶尔的啁啾声和赞美诗的乐曲声,渲染了月夜的静穆;运用“古雅”“柔和”等词语,描绘了风琴师弹奏赞美诗乐曲的环境优美。(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9.①“赞美
诗”推动了情节发展。梭比多次故意犯罪,试图进入布莱克韦尔岛的监狱过冬而不能如愿,当他在“赞美诗”的影响下想要改变自己时,结果却被警察逮捕并送进了布莱克韦尔岛的监狱。②“赞美诗”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梭比并不真想做“作恶”
者,赞美诗让他想要“重新做人”,这体现了在生存困境中的底层人民的积极乐观精神。③“赞美诗”深化了小说主题。“赞美诗”象征着人类对理想抱负、雄心壮志、纯洁思想等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引人深思。(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
酌情给分)10.BEG[(原文标点)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11.C[C项,两句中的“敏”词义相同:均为“勤勉”。A项,两句中的“伐”词义相同:均为“夸耀”。B项,都运用了使动用法:前者为“使……(得到)安逸”,后者为“使……受损失”。D项,两句中
的“之”用法相同:均为结构助词“的”]12.C(“像这样就做到师生观点完全一致了”曲解文意,应是“像这样就做到师生一体了”,意为善于教育人的老师会做好榜样和垂范)13.(1)即使贤人同样不能持久。反过来从人之常情出发,就会得到勉励人们学习的道理了。(“虽”“劝”翻译正确各1
分,句意2分。虽,即使;劝,勉励)(2)人之常情,憎恶跟自己心志不合的人,这是老师和学生彼此结下怨恨(的原因)。(“恶”“怨尤”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2分。恶,憎恶;怨尤,埋怨,怨恨)14.①孔子诲人不倦,有恒心和耐心。②孔子对学生一视同
仁地给予教育,不区分类别,并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专长。③孔子循循善诱,和学生一起谈论志向,做到了师生一体。(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如果说圣与仁,我怎么敢当?我只是学习工作从不厌烦,教诲别
人从不疲倦,可说就是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弟子学不到的。”孔子说:“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地)给予教育,不区分类别。”孔子学生中德行突出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言辞表达的:宰我,子贡。善于政事的:
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献的:子游,子夏。颜渊、季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拿自己的车马衣服与朋友共同享用且用坏了也无怨恨。”颜渊说:“我愿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显扬自己的功劳
。”子路对孔子说:“我们也想听到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得到安逸,使朋友们信任我,使年轻人怀念我。”材料二:人之常情,不能喜欢自己所不安心的事物,不能从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中有所得。一件事如果做起来就感到快乐,哪里用说贤人?即使不肖的人仍然会努力去做。一件事如果做起来就感
到苦恼,哪里用说不肖的人?即使贤人同样不能持久。反过来从人之常情出发,就会得到勉励人们学习的道理了。不善于教育人的老师:心志不和谐,取舍一再变化,根本没有恒心,就像天气的晴阴一样喜怒无常;言谈一天一变,放纵自己的行为;过失在于自己,却不肯自我批评,坚持错误,自以为是,不能接受意见而有所
改变;亲近有权有势的人和富有的人,不衡量他们的才能,不考察他们的品行,急忙跑去教他们,迎合奉承他们,唯恐不及;对于学生中平时操守清白美善、品貌出众、见识广博、勤勉努力(向老师请教)、接近完成学业的人,却由此压制他们,诘难疏远他们,嫉妒厌恶他们;学生想要离去却又希望完成学业,而留下来又不安心,回家
愧见父母兄弟,出门愧见挚友乡亲,这是求学的人所悲伤的,这是由于老师和学生彼此心志不同。人之常情,憎恶跟自己心志不合的人,这是老师和学生彼此结下怨恨(的原因)。人之常情,不能爱自己所怨恨的人,不能称颂自己所憎恶的人,学业的败坏,道术的废弃,就由此产生了。善于教育人的老师
就不是这样,他们看待学生如同自己一样,设身处地施行教育,就能够掌握教育的真谛了。凡施加给别人的,自己一定能够做到,像这样,就做到师生一体了。人之常情,喜爱跟自己心志相同的人,称颂跟自己心志相同的人,帮助跟自己心志相同的人,学业的彰明,道术的
普遍推行,就由此产生了。不善于学习的人,跟随老师学习粗心大意,却想学得精通;跟随老师学习浅尝辄止,却想学得深入。草木、鸡狗、牛马,不可粗暴地对待它们,如果粗暴地对待它们,那它们也会粗暴地报复人;草木、鸡狗、牛马尚且如此,又何况对待通达事理的老师和道术的传授呢?所以,不善于学习的人:对待老师不忠
诚,用心不专一,爱好不深入,求学不努力,辩论不明是非,效法别人不精心;怨恨老师,安于凡庸,精神被时务束缚,自恃权势,好犯过失,所以沉溺于巧诈,迷恋于小利,惑乱于嗜欲。这是不善于学习的人的害处啊!15.B(“描绘的景
象相似”分析不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的是早春景象,而本诗描绘的是晚春景象)16.①表达了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诗人描写了暮春的景象,而自己的白发悄然而至,诗人感慨青春远去,岁月无情。②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诗人化用陶潜的典故,希望种植高粱,将其酿造
成酒,效仿陶渊明度过余生。③表达了对春光和岁月的珍惜。诗人愿与自然为伴,在劳作和欢愉中忘却年龄和时光,也寄寓了对时光的珍惜。(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17.(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为本(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给分)18.A变幻莫测(变化多端)B息息相关C趋利避害(趋吉避凶)(每处1分,如有符合语境的其他成语,也可给分。A变幻莫测:变化奇特,使人无法捉摸。B息息相关:形容关系极为
密切。C趋利避害:趋向有利的一面,避开有害的一面)19.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放在文中②处最恰当,与后文“……的天气,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与社会生产和建设紧密相连”衔接最好)20.示例:在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多发,气象灾害风险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每处错误修改正确给2分。如有其他修改方式,修改后无语病且不改变原意的可给分。原句有两处语病:①语序不当,将“极端天气多发事件”改为“极端天气事件多发”;②结构混乱(搭配不当),将“需要”改为“对
”]21.①就可以缓解焦虑情绪(减轻压力)②有明显疗效(作用)③还与内啡肽有关(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22.示例:逛公园能让人放松,因为公园里的花草香等能带给人舒适感,能让人暂时将压力放置到一边,还因为户外活动能激发和快乐相关的内啡肽的产生。(每个分句1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23.【写作提示】材料解读和参考立意第一则材料大意为“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开始垒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强调了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是靠一步步的踏实行动实现的。第二则材料大意为“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
破釜沉舟,最终使百二秦关归楚所有;苦励心志的人,上天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强调了坚定的志向和意志的重要性。材料引导广大青年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存高远,还要有坚定的志向和意志
,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努力行动,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实现志向和理想。参考立意:①志存高远,脚踏实地;②要有坚定的志向和意志,向着理想不懈努力;③用行动实现理想。